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我國無償獻血人次和採血量實現了連續20年的持續增長。但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醫生、公務員、大學生、軍人獻血比率遠高於其他人,已成為獻血的主力軍。
為什麼普通公眾不願意獻血呢?多數人表示:獻血危害健康,或者壓根沒考慮過獻血。事實上,不少民眾仍然對無償獻血存在顧慮,擔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網上傳言,獻血會導致貧血、獻血導致肥胖、獻血傷元氣、獻血會染上愛滋病......這些觀念便使多數人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人質疑醫生,為什麼宣傳獻血無害,醫生自己卻不獻血。
雖然近年來獻血量不斷上升,但是醫院血庫血液供應仍不足。一些人急需輸血,但是因為沒有血液供應而危及生命,這樣的現象不是個例,在多數醫院都會出現。為了緩解這些情況,多數醫院會組織醫務人員集體無償獻血,並不是想民眾想像的醫生自己不去獻血。
對於民眾憂慮的獻血危害健康,其實是無稽之談。每次獻血不超過體內血容量的十分之一,而且機體會刺激造血器官加快製造新的血液,不會造成貧血;採血時用的器械都會經過嚴格滅菌,且是一次性的醫療器材,不會重複使用,更不會傳染愛滋病;獻血後正常飲食不會引起發胖,除非認為自己需要進補,多吃食物,導致營養過剩。
有些人質疑:為什麼我們獻血的時候是無償的,用血卻要交錢呢?血液雖然是獻血者無償捐獻的,但是血液在用於患者是需要經過一系列處理,包括採集、分離、製備、檢驗、儲存和運輸等複雜步驟,期間要耗費不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