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學部 「移動通信安全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專項項目指南...

2020-12-05 科學網
信息科學部 「移動通信安全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專項項目指南

 

隨著5G移動通信的全球商用部署,移動網際網路及物聯網業務呈指數式增長。5G移動通信系統傳輸帶寬更大且延時更低,終端設備海量連接且類型混雜,多類型網絡同時存在,網絡形態更加異構多元,安全邊界逐漸模糊。5G移動通信終端層和網絡層各類惡意攻擊隨之加劇,移動通信發展面臨更加嚴峻的安全挑戰。提升未來移動通信安全性已上升為各個國家的戰略需求。

傳統的移動通信安全方法採用疊加式的被動安全機制,安全與通信形成了相互割裂的格局,缺乏從底層網絡到上層應用的全局統籌;現有的安全防護方法沒有充分考慮5G等未來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安全檢測效率較低,事件響應時效性較差,安全防護效果較弱,難以有效應對終端設備海量連接、通信環境開放且深度混雜、安全邊界模糊帶來的各類新型威脅挑戰。因此,亟需整體考慮底層無線網絡與上層應用服務的安全保障,變革安全體系構建範式,實現安全與通信的有機結合,最終構建用戶、網絡與服務的一體化安全體系。

當前國際上5G安全技術及標準亟待發展,學術界和產業界對5G安全問題的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尚處探索階段,5G產業化的規模應用迫切需要加速未來移動通信安全領域的基礎研究。為了推動我國未來移動通信的戰略性發展,引領技術與產業,培養移動通信安全創新研究隊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啟動專項項目開展移動通信安全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的相關基礎研究。

一、研究方向

1. 開放融合的移動通信一體化安全模型與防護機理;

2. 海量連接下終端設備安全威脅模型與防護方法;

3. 面向複雜無線環境的空口安全理論與方法;

4. 移動用戶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共享理論與方法。

二、2019年度資助計劃

本專項項目總資助計劃直接費用為500萬元。針對上述研究方向,擬擇優資助4個項目,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為13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2年,申請書中的研究期限應填寫「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三、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專項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二)限項申請規定。

1. 本專項項目申請時不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3項的範圍;正式接收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作出資助與否決定之前,以及獲得資助後,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3項的範圍。

2. 本專項項目申請人和參與者只能申請或參與申請上述4個研究方向之一的項目。

3. 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專項項目中的研究項目。

(三)申請注意事項。

1. 本專項項目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需求牽引,注重交叉融合,鼓勵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等聯合申請,提出獨到的創新思路。

2. 項目申請人根據本指南發布的研究方向確定相應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3. 申請書報送日期為2019年12月1日至12月3日16時。

4. 申請人在填報申請書前,應當認真閱讀本指南和《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申請須知的相關內容,不符合指南相關要求的申請項目將不予受理。

5. 請申請人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isisn.nsfc.gov.cn/(以下簡稱信息系統,沒有系統帳號的申請人請向依託單位基金管理聯繫人申請開戶)撰寫申請書。申請代碼1選擇 F01;「資助類別」選擇「專項項目」;亞類說明選擇「研究項目」;附註說明選填「科學部綜合研究項目」。以上選擇不準確或未選擇的項目申請將不予受理

6. 請按照「專項項目-研究項目申請書撰寫提綱」撰寫申請書。請在申請書正文開頭註明「研究方向:xxx(按照上述4個研究方向之一填寫)」。

7. 申請人應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編制說明》的具體要求,按照「目標相關性、政策相符性、經濟合理性」的基本原則,認真編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

8. 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後,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下載並列印最終PDF版本申請書,並保證紙質申請書與電子版內容一致。申請人應及時向依託單位提交籤字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以及要求提交的紙質材料原件等附件。

9. 依託單位應對本單位申請人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並在規定時間內將申請材料報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具體要求如下:

(1) 應在規定的項目申請截止時間(2019年12月3日16時)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並統一報送經單位蓋章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報送的紙質附件材料。

(2) 提交電子申請書時,應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

(3) 報送紙質申請材料時,還應提供由法定代表人籤字、依託單位加蓋公章的依託單位科研誠信承諾書(請在信息系統中下載)和申請項目清單,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4) 可將紙質申請書直接送達或者郵寄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組(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號101房間,郵編100085,電話:010-62328591)。採用郵寄方式的,請在項目申請截止日期前(以發信郵戳日期為準)以快遞方式郵寄,以免延誤申請。

10. 諮詢聯繫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信息科學一處

聯繫人:宋朝暉

電子郵箱:songzh@nsfc.gov.cn

聯繫電話:010-62327147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管理科學部專項項目「神經科學驅動的管理決策與應用創新...
    專項項目支持需要及時資助的創新研究,以及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髮展相關的科技活動等。   一、科學目標   本專項項目將通過對現實決策者行為背後的神經信息的分析與探索,發展神經科學驅動的管理決策理論方法體系與應用創新。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管理專項項目申請指南—新聞—科學網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管理專項項目申請指南 一、項目定位 科技管理專項項目資助具有較強宏觀戰略思維、較高專業水平並有志從事科技管理工作的複合型人才,開展科技管理中相關科學問題的研究與實踐;旨在探索建立科技管理人才的資助機制,培養一批高水平的戰略型科技管理人才;為構建「理念先進、制度規範、公正高效」的新時代科學基金體系提供決策支撐和政策建議,為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治理體系貢獻力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發布「十二五」第一批重大項目指南及...
    側重支持在科學基金長期資助基礎上產生的「生長點」,期望通過較高強度的支持,在解決關鍵科學問題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現公布「十二五」期間第一批13個重大項目指南(見附件)。
  • 高光譜成像等技術納入「地球觀測與導航」重大專項申報指南
    2月19日,科技部發布「地球觀測與導航」等10項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通知。,組織編制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的實施方案,在此基礎上啟動該專項2016年度項目部署,並發布本指南。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管理專項項目申請指南
    12月3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通告形式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管理專項項目申請指南》,強調本項目的申請人和依託單位要按照《申請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及注意事項進行申報。從《申請指南》來看,科技管理專項擬在管理科學部、醫學科學部、政策局和交叉科學部相關科技管理與政策研究崗位實施試點,每個部門擬資助試點項目1-2項,擬支持項目總數將不超過8項。在經費資助方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擬對每個立項的試點項目提供180萬元的經費資助。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管理專項項目申報
    高校科技進展  12月3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通告形式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管理專項項目申請指南》,強調本項目的申請人和依託單位要按照《申請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及注意事項進行申報。
  • 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醫學科學部)指南
    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疾病、突發/新發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問題、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研究將是資助的重點;同時重視支持具有研究基礎的罕見病的研究,注意扶持相對薄弱的研究領域,保障各研究領域均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1在生命科學部面上項目指南的科學處及學科部分,具體說明了學科資助範圍和不予受理的內容,請申請人認真閱讀申請項目擬申報學科的項目指南。
  • 科技部發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4個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
    「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形式審查條件要求、指南編制專家名單)4.「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形式審查條件要求、指南編制專家名單)5.「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形式審查條件要求、指南編制專家名單)科 技 部2020年3月30日「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變革性技術是指通過科學或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對已有傳統 或主流的技術、工藝流程等進行一種另闢蹊徑的革新
  • 基金委數學物理科學部徵集2021年度重大項目立項建議
    )模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關於2020年度第二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2018年9月10日第11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促進數理領域學術交流,數學物理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20年度第二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關於2019年度第2期專項項目...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2018年9月10日第11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促進本領域國際(地區)合作交流、科學傳播和人才培養,地球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19年度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
  • 張兆田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改革與信息領域資助情況
    這是我們信息科學部發布的《面向複雜對象的人工 智能理論基礎研究項目指南》,今年收到指南類144項,專家推薦類24項。第二是完善評審機制,負責任,講信譽,計貢獻。負責任的同行評議就是選擇未來;同行評議意見應該對申請人有建設性意見。第三是優化學科布局。
  • 通知通告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關於2020年度第二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
    (一)申請條件本專項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正在博士後流動站或者工作站內從事研究工作、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託單位的人員不得申請專項項目。
  • 基金委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項目指南發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發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的通告國科金髮計〔2016〕54號  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
  • 5G 中的物理層安全關鍵技術
    然而,隨著移動通信的迅速普及和業務類型的多樣化,特別是很多金融業務開始在智能終端中進行,無線網絡中的通信安全變得越來越重要。由於無線網絡的開放性,無線通信網絡很容易受到多種安全問題的困擾。安全信道編碼的主要思想是充分地利用無線信道的非完美特點(噪聲、衰落以及幹擾),設計適合安全通信的信道編碼,不僅能夠為合法信道進行糾錯,而且能夠保證信息安全,阻止竊聽者接收到有效信息。安全信道編碼的兩個關鍵特點是嵌套式的編碼結構和多個碼字之間的隨機特性。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啟動新型肺炎研究專項
    本專項項目鼓勵學科交叉,用新的科研範式理念系統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從而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提供理論及技術支撐。一、擬資助研究方向(一)新型冠狀病毒的結構、功能、感染關鍵靶點及作用機制,以及不同冠狀病毒差異性研究。(二)新型冠狀病毒溯源、變異與進化,以及新技術與「科赫假說」的再認識。
  • 中國移動楊傑:未來信息通信產業發展將面臨四大趨勢
    在20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發表了題為《共創信息服務新生態,共拓數字經濟新藍海》的主旨演講。楊傑在演講中指出,中國移動成立20年來,始終致力於推動一流的信息技術服務經濟社會民生,與產業合作夥伴一道,助力中國信息通信業實現了「從2G跟隨、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建成了惠及全球1/5人口的高速、移動、安全、泛在信息基礎設施。
  • 搶抓數字經濟發展和數位化轉型機遇,加快推進信息通信科技創新
    如「同頻同時全雙工行動網路通信技術」「敏捷立體覆蓋無線組網技術」「無線網絡的雲霧適配理論與方法」「5G頻譜策略和兼容解決方案研究」等項目,均是圍繞5G等移動通信技術的優秀創新成果。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尚需元器件、終端、網絡、平臺等方面聯動創新,一方面加強與其他領域融合創新,推動5G儘快走出導入期;另一方面對B5G/6G相關技術、標準、頻譜等展開系統研究,力爭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實現自主智慧財產權突破。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列,特別是量子通信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已有較明確的應用模式,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大力推進。
  • 國自科|7項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發布
    未來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技術與工業製造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安全可靠智聯,實現生產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推動製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形成全新的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顯著提升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 600G太赫茲通信系統項目:實現6G的關鍵技術之一
    原標題:600G太赫茲通信系統項目:實現6G的關鍵技術之一   從古至今,人類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