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和開發高性能多功能複合材料領域的新途徑

2020-11-23 耀隆新科技

越來越多的化學研發人士通過思考、探索這樣的無機環保新材料α-磷酸鋯,為解決客戶因產品的材料性能不達標和環保指標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新方案。

α-磷酸鋯不僅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良好的機械強度,高比表面積,表面活性中心多,在與聚合物複合時能產生強界面作用,而且α-磷酸鋯層狀結構使其可以作為主體,克服層間相互作用力,將客體分子引入,通過離子鍵、氫鍵、範德華力等作用,組裝具有特殊結構的插層複合材料。

當α-磷酸鋯與聚合物複合時,聚合物分子插入納米層狀磷酸鋯片層間,並均勻分散在聚合物基體中,達到聚合物與磷酸鋯在納米尺度上複合,提高了複合材料力學性能和機械強度,並進一步改善聚合物熱穩定性、導電性、力學性能等,拓寬了聚合物在工程塑料、改性塑料、阻燃材料、高強度高模量塑料、高性能傳感材料、新型離子交換膜材料、高性能醫用材料、光學材料、光固納米複合材料、導電複合材料、人體組織材料、新型抗菌材料等等領域中的應用。

聚合物/α-磷酸鋯複合材料製備方法

聚合物/ α-磷酸鋯複合材料製備方法主要有5 種: 熔融共混;插層複合法;原位聚合法;溶膠—凝膠法;導向組裝法。

1、熔融共混

將聚合物與經有機化修飾的納米磷酸鋯在聚合物軟化點以上混煉,實現聚合物插入磷酸鋯層間,製備聚合物磷酸鋯納米複合物。 由於過程無溶劑介入,因此環境友好。

2、插層複合法

將單體或聚合物插入經插層劑處理後的磷酸鋯片層間,使磷酸鋯均勻地分散在聚合物基體中,按複合過程一般又分為插層聚合、溶液或乳液插層聚合。

(1)、插層聚合

其原理是先將聚合物單體分散,插層進入層狀α-磷酸鋯片層中,然後再原位聚合,利用聚合時放出的大量的熱量克服片層間的庫侖力,使其剝離,從而使 α-磷酸鋯片層與聚合物基體以納米尺度相複合。

(2)、溶液或乳液插層聚合

聚合物分子鏈在溶液或乳液中藉助溶劑,插層進入磷酸鋯片層,然後脫除溶劑製備聚合物磷酸鋯納米複合材料。

3、原位聚合法

由於 α-磷酸鋯(以下簡稱ZrP)層間距小,一般先用小分子胺進行預撐後,再與大分子交換反應進行有機修飾,得到有反應活性的有機修飾磷酸鋯(OZrP),再將聚合物單體分散,插進 OZrP 片層間,然後引發聚合,起到提高聚合物力學性能、熱穩定性等功效。

4、溶膠—凝膠法

將烷氧金屬或金屬鹽等前驅體溶於水或有機溶劑中形成均質溶液,溶質發生水解反應形成納米粒子並形成溶膠,縮聚成凝膠,再經溶劑揮發或加熱等方法處理製備複合材料。

5、導向組裝法

以 α-磷酸鋯為主體骨架,利用插層組裝技術引入功能性客體,構築超分子插層的柱結構,合成結構高度有序,具有多種優異功能的層柱材料等。

聚合物/α-磷酸鋯複合材料設計應用

1、 工程塑料方面

方法:

首先採用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DMA)與 α-磷酸鋯反應得到有機修飾磷酸鋯(OZrP),然後將OZrP 再與聚丙烯(PP)熔融共混,製得 PP/ OZrP 複合材料。

結果:

當加入質量分數 3% 的 OZrP 時,可使 PP/ OZrP複合材料的拉伸強度、衝擊強度、彎曲強度比純 PP材料分別提高 18.2% ,62.5% ,11.3% ,熱穩定性也明顯提高。

原理:

這是由於 DMA 的一端與無機物作用形成化學鍵,另一端長鏈則與 PP 分子鏈發生物理纏結使複合材料的拉伸強度提高。 而衝擊強度和熱穩定性提高是由於磷酸鋯誘導 PP 產生 β晶體的緣故。 其次,改性 PP 與磷酸鋯層片間的相互作用使磷酸鋯層間距加大,分散更好,導致彎曲強度提高。這一技術有助於提高工程塑料性能。

2、光固化納米複合材料

方法:

將新型季銨鹽光引發劑苯甲醯苄基二甲氨基十二烷基溴化銨(BDDB),先進行插層反應,製備有機物修飾磷酸鋯(OZrP),再將其加入環氧丙烯酸酯體系,通過層間引發聚合,製備 EA/ OZrP 光固化納米複合材料。

結果:

拉伸強度從 26 MPa 提高到 42 MPa,拉伸模量從 1.2 GPa 提高到2.0 GPa

原理:

由於 OZrP 層間距增大,形成納米片層在光敏樹脂間的分散和複合,同時含有活性官能團的 BDDB 與光敏樹脂有較強的相互作用,使得材料的拉伸強度、拉伸模量、機械強度都有顯著提高。

3、 高性能醫學材料領域

方法:

通過甲胺(MA)進行預插層,再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進一步對預插層產物進行有機改性,從而製得有機磷酸鋯(OZrP)。以 OZrP 為增強劑通過插層法製備有機磷酸鋯/ 聚乳酸(OZrP/ PLA)納米複合材料。

結果:

當 OZrP 用量為3 份時,複合材料的拉伸強度達到最大值 37.85MPa,OZrP 的加入使複合材料耐老化性和熱穩定性得到提高。

原理:

這主要是因為 PLA 分子鏈段進入磷酸鋯層板間,OZrP/ PLA 納米複合材料形成插層結構或部分剝離結構。

4、聚乙烯醇(PVA) / 氧化澱粉/ α-磷酸鋯納米複合材料及其在提高力學性能方面作用

方法:

採用正丁胺對α-ZrP有機修飾,用 OZrP 與 PVA 共混製得 PVA/α-ZrP納米複合材料。

結果:

有效提高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當 PVA 基體中含0.8% 質量分數的 O-ZrP 時,複合材料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與純 PVA 相比,分別提高 17.3% 和 26.6% 。

原理:

由於 α-ZrP 羥基可以與澱粉分子羥基產生強氫鍵作用,導致力學性能提高。同時,熱穩定性也顯著增強 。

5、聚苯乙烯/ 有機修飾磷酸鋯複合材料及其在高溫加工納米複合材料方面的應用

α-磷酸鋯(α-ZrP)先經甲胺(MA)預撐後得到MA-ZrP 溶液,然後將合成的對氯甲基苯乙烯(DMA-CMS)溶液加入到 MA-ZrP 溶液中常溫攪拌2 d,產物過濾,固形物用蒸餾水洗至檢測無氯根,80 ℃真空乾燥 24 h 即可。 最後用本體聚合法製備複合物,在本體聚合過程中部分苯乙烯進入磷酸鋯層板間,並發生了聚合反應。 產物熱穩定性明顯提高,與聚合物本體相容性較好,能滿足高溫加工納米複合材料的要求。

6、利用導向組裝技術製備磷酸鋯層柱材料

利用磷酸鋯層板上質子酸的高活性,預先將長鏈有機胺錨定在磷酸鋯層板上,將磷酸鋯有機化,再引入長鏈有機季銨鹽,同時通過溶劑化方法,如將矽酸乙酯與長鏈有機季銨鹽協同引入,利用導向組裝技術,組裝層間矽酸鹽聚合物,在磷酸鋯層間形成有序排列的矽聚合物交聯結構。 最後通過焙燒除去有機胺與季銨鹽,形成氧化鋯柱撐的磷酸鋯層柱材料。

例如一種具有氧化鋯柱撐的納米磷酸鋯層柱材料製備方法如下:

① 以 α-磷酸鋯為原料,以0.4 mmol/ L 濃度的長鏈有機胺(如十二胺、十四胺等)的醇水分散液為有機化試劑,其中α-磷酸鋯/ 長鏈有機胺的醇水混合液固液比為 1g:5L,醇水體積比為1:1,反應24 h,過濾乾燥得到層狀有機磷酸鋯(OZrP);

② 以長鏈有機季銨鹽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等與正矽酸乙酯配成微乳液,將 OZrP 分散到微乳液中反應 2 h,其中長鏈有機季銨鹽與 OZrP 摩爾比為 0.8:1,正矽酸乙酯與 OZrP 摩爾比為(4 ~10) :1,OZrP 與微乳液固液比為 100 g:3L;

③ 調節 pH 為 10,引發層間矽酸乙酯快速水解縮聚,通過導向組裝技術在磷酸鋯層間形成有序排列的矽聚合物交聯結構,過濾乾燥後在馬弗爐中以2℃ / min 升溫速率,升至550 ℃,保溫6 h,煅燒除去有機胺與季銨鹽,得到氧化矽柱撐的磷酸鋯層柱材料,其平均孔徑2.5 ~3.3 nm,比表面積大於600 m 2 / g 。

導向組裝技術是一種合成技術,在導向組裝的過程中,基本結構單元定向組織或聚集為一個穩定、具有一定規則幾何外觀的結構。通過導向組裝可以得到具有新奇的光、電、催化等功能和特性的新型材料,其開發和應用前景十分可觀。

相關焦點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作為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的經典材料,層狀二硫化鉬納米片(MoS2)在場效應電晶體、光電探測器、光伏、鋰電池、太陽能熱能收集等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基於MoS2的超級電容器有3種不同的機制存儲電能:除了電化學雙層電容(EDLC)和贗電容
  •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於海洋領域,促進我國海洋能源開發
    碳纖維複合材料自身有著優良的耐皮性能、抗蝕性能,在海洋領域的開發拓展中佔有優勢,現如今,碳纖維複合材料在海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一、碳纖維複合材料在海底油氣田建造中的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可以用作油田鑽井平臺中的生產井管、抽油杆、儲藏槽、海底輸油管、甲板等部件。其製造工藝分為拉擠成型工藝和溼法纏繞工藝。拉擠成型法一般用在普通管材和連接管上。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團隊導熱小組麼依民、曾小亮等通過對填料進行取向的結構設計,結合碳化矽納米線的高導熱係數和長徑比,採用冰模板法製備了宏觀取向的碳化矽線網絡,並以此為填料製備了高導熱複合材料。對於聲子來說,穿過聚合物最便捷的方式是在聚合物內部建立填料組成的通道。因此,含有高導熱線狀填料的聚合物複合材料會顯示出導熱性能的巨大提高。
  • 微課堂:高性能複合材料在汽車中應用(現場實錄)
    而在日本,複合材料主要用於住宅建設,如衛浴設備等,此類產品在2000年的用量達7.5萬噸,汽車等領域的用量僅為2.4萬噸。不過從全球範圍看,汽車工業是複合材料最大的用戶,今後發展潛力仍十分巨大,目前還有許多新技術正在開發中。
  • 美國開發出3D列印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相關人員表示,這些材料將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結構件的3D列印,可以為士兵快速製造高強度複合材料零件和固定裝置,將可能是戰場按需製造和加速武器系統開發的重要資產。標準的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通過層壓用環氧樹脂浸漬的碳纖維薄片製成,然後要在熱壓罐中固化數小時。該團隊認為,在製造複雜零件時,用於製造這種材料的薄片是個難題。
  • 複合材料在海洋平臺、艦船等領域的應用
    現代高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複合材料,對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海洋開發、船舶艦船、高鐵汽車等,因其具有重量輕、耐腐蝕、耐高溫、強度高優良特點,在很多領域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代替了許多傳統的材料。
  • Spark微孔板多功能酶標儀,專為高性能細胞螢光檢測而設計
    實現螢光檢測最優化要求光學系統同時具有靈敏度和靈活性。以使用發射光束能橫跨整個波長光譜的螢光染料為前提,高性能的光電倍增管 (PMT) 可以幫助您進行多重分析檢測,給您清晰分離的信號和絕對的檢測靈敏度。
  • 【行業動態】複合材料在海洋平臺、艦船等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海洋開發、船舶艦船、高鐵汽車等,因其具有重量輕、耐腐蝕、耐高溫、強度高優良特點,在很多領域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代替了許多傳統的材料。目前玻璃纖維和碳纖維複合材料在海上能源開發、船舶製造、海洋工程修復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一、在海洋能源中的應用海洋石油已被公認為具有這種潛力的領域。
  • 我自主研發出高性能透明複合材料
    畢業於北京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高源博士,師從業內泰鬥加蘭·馬歇爾教授,長期從事複合材料相關研究。高源博士帶隊研發的新型透明複合材料,綜合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某些技術指標高於國外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世界上有三個國家掌握高性能透明複合材料核心技術,中國是其中之一。
  • 新型多功能材料將走向市場
    原標題:新型多功能材料將走向市場   新型高性能熱塑性塑料(HPTPs)有望成為取代先進的金屬、陶瓷等複合材料部件的輕質材料,走向關鍵市場。新型多功能材料可以克服成本和性能方面的限制,找到更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航空航天、醫療和電子領域。不過,將HPTPs 產品成功推向市場,還需要多種高性能的要求和指標以及可接受的價格點。   Lux 研究公司近日發布了題為《高性能熱塑性塑料創新:為現有及新興市場尋找工藝和材料技術》的報告。
  • 多功能V3S4納米線/石墨烯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鋰硫電池
    近日,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將一種V3S4納米線均勻分布在石墨烯基底上得到了多功能V3S4納米線/石墨烯複合材料(V3S4-G)。圖2 (a) V2O3-W,(b) V3S4-W和(c) V3S4-G的TEM圖。(d) V3S4-G的元素映像。V2O3-W,V3S4-W和V3S4-G的(e) 氮氣吸附=脫附等溫線和(f)孔徑分布。
  • 樹脂基結構/透波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高性能雷達天線罩已經成為飛機、飛彈等武器裝備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現代武器裝備的性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現代航空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先進探測設備、新型雷達及中遠距精密制導武器的不斷問世,雷達罩技術向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可維護性方向發展,對樹脂基結構/透波複合材料在輕量化、寬頻帶、高透波、耐大功率輻照、耐高溫、耐環境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技術要求。
  • 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1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RH)在各種應用中很重要。必須同時考慮高響應性和快速可逆性。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 高性能「三合一」新策略!中科院化學所《ACS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一種高性能纖維的創新應用,蜂窩結構?防彈複合材料?
    一種高性能纖維的創新應用,蜂窩結構?防彈複合材料?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
    合成化學家和材料工程師的努力必須得到讚賞,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利用合成片段的性質來構建長鏈大分子。活躍在這一大分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在催化劑、單體和各種合成技術中設計的納米顆粒方面的知識,從而創造出各種納米複合聚合物材料。這些材料現在是當代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要高介電常數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柵介質、致動器、紅外探測器、可調諧電容器、電光器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傳感器等技術領域。
  •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在無人機等航空航天領域
    碳纖維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碳素材料,與其他高性能的纖維相比具有最高的比強度和比模量,因此,力學性能十分優異。此外,碳纖維還具有密度低、耐高溫、耐腐蝕、耐摩擦、導電導熱性、電磁屏蔽性、易加工性等優良性能。因此,碳纖維被廣泛的應用於軍事及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在航空航天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尤其受矚目。
  •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無人機等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復材網 碳纖維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碳素材料,與其他高性能的纖維相比具有最高的比強度和比模量,因此,力學性能十分優異。此外,碳纖維還具有密度低、耐高溫、耐腐蝕、耐摩擦、導電導熱性、電磁屏蔽性、易加工性等優良性能。因此,碳纖維被廣泛的應用於軍事及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在航空航天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尤其受矚目。
  • 史密斯英特康獲得通用原子能公司為空對空雷達系統開發多功能射頻...
    ualEETC-電子工程專輯該合作開發合同旨在設計一種多功能微波發射和接收組件,應用於雷達和軍事數據鏈路通信應用,將支持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認證的空中交通監控解決方案。X波段「集成多功能RF /微波發射和接收」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是通用原子航空系統空對空雷達解決方案的核心組成部分。
  • 2019全球先進纖維複合材料30大研發熱點!
    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作為典型的先進纖維複合材料,無論在軍用還是民用領域都擁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已成為世界各國研究的熱點和重點。2.AFRL研製出一種定製化直接噴墨3D列印設備2019年3月15日,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與阿肯色大學、邁阿密大學合作開發出3D碳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研製出一種定製化直接噴墨3D列印設備,可用於加工航空航天領域的短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結構件,這種材料的開發為下一代多功能無人飛行器結構零件的製造提供了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