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筆資金一天操作10次,那麼銀主和中介一天的收入可以達到25萬元,相對於500萬元的墊資規模,日收益率高達5%
商業銀行慣用的時點攬儲最近遭遇了競爭對手,「墊資開戶」成為部分券商工作人員拉資金時首推的業務。
「我們也是金融機構」,券商工作人員著力強調資金的安全性,而此前,協助銀行衝時點則是部分券商人士的「重要兼職」。
券商尋墊資開戶
合作者變競爭對手
「尋找500萬元-1000萬元的墊資資金,每次只用15分鐘,一天之內可以操作10次」,在券商工作的小徐(化名)日前忙著自己的圈子裡發布尋找資金的信息。
小徐所在的券商總部位於北京,在行業內排名靠前,這也為小徐找資金時無形中增加了信用背書。
「墊資的資金並不進入股市炒股,轉入客戶帳戶只是為了開通一些功能,例如新三板開戶,手續辦好後資金就立刻轉出來」,小徐表示。
2013年年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布公告,將個人投資者適當性門檻由原來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修改後的規定顯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投資者可以申請參與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一)投資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證券類資產包括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在滬深交易所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股票、基金、債券、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等,信用證券帳戶資產除外。(二)具有兩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或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或培訓經歷。投資經驗的起算時間點為投資者本人名下帳戶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發生首筆股票交易之日」。
這項原本是為了確保投資者適格而設立的資金門檻,卻被掮客在其中發現了「新商機」。為了打消資金銀主的疑慮,小徐強調,「我們也是金融機構,資金的用途很安全,轉入轉出都是銀主現場操作,銀主自己控制帳戶和密碼」。
記者注意到,近期有多個資金掮客在社交平臺發布墊資新三板開戶的消息,並美其名曰「降低投資門檻」。據記者了解,證券公司客戶經理兼職資金掮客並不少見,此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緊迫的存款壓力和季末考核的背景之下,除了個人客戶之外,近年來部分銀行將「融資」渠道延伸到了券商一方,各家券商的客戶資源已經成為銀行獲得資金的一大渠道。
「我可以幫銀行找到大額資金,在時點尋找衝量口子,客戶要求的返點是千分之四」,一位自稱是江蘇南京某券商客戶經理的潘先生曾對記者表示,「當然還要給中間人點兒茶錢」。據記者了解,這點兒「茶錢」通常也並不是小數目,很可能也達到千分之一。也就是說,銀行付出的成本超過千分之五。該人士以「十一」國慶長假為例,資金可以在銀行停留的時間大致為10天左右。
另一位北京某券商的客戶經理也曾經對記者表示,客戶的資金如果在股市停盤期間想多賺點,他可以幫助聯絡銀行,不過資金規模的起點就是一千萬元,且最好是一個投資者或機構的資金,否則不易操作成功。
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和券商原本的默契在與:銀行可將一些優質的高淨值人群推薦給券商,券商在銀行業的重要時點(目前主要為季末、年末和春節前後)以及A股市場停盤期間會努力促成一些股市中的大額資金重回銀行。不過,現在股市行情火熱,新三板的資金門檻也需要大資金「衝量」來跨越門檻,券商的客戶經理已經由原來的銀行合作者化身為競爭對手,開始與銀行爭奪大資金。3月底,由於恰逢銀行季末考核和新三板火爆兩方面因素「撞車」,很多銀主和掮客的朋友圈同時出現了攬儲和求墊資兩類資金需求,由於都標榜資金安全性高,「比價」不可避免的成為決定性因素之一。
墊資收費2.5萬元
收益率遠超衝時點
就「市場行情」來看,對於銀主和中介來說,墊資新三板的收益率目前明顯高於銀行攬儲。
一位地處江蘇的券商客戶經理在記者暗訪時直接開出了墊資的價碼——2.5萬元,「先在證券公司開戶辦理三方存管,另外要求所辦理的三方銀行卡具有網銀功能」。
如果按照小徐所說的單筆資金一天可以操作10次,那麼銀主和中介一天的收入可以達到25萬元,相對於500萬元的墊資規模,日收益率高達5%。理論上來說,如果每個月20餘個交易日銀主都能接到足量的墊資「口子」,那麼一個月時間就可以收回500萬元的資金成本。
這個收益水平遠遠超過普通的銀行衝時點價格,甚至於即使按照每日僅完成一筆墊資計算,收益也能達到完成一次完整的衝時點流程(至少需要三到五天)的收益水平。
據本報記者了解,新三板開戶中,2萬元-3萬元的墊資收費在業內比較普遍,同時,由於新三板火爆行情的「財富效應」吸引,近期墊資開戶的需求增長迅猛,部分大型券商網點的「資金缺口」迅速擴大,因此客戶經理不得不藉助銀行的攬儲QQ群尋找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