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漸行漸近,各方主體躍躍欲試。巨大的財富引力下,有股民開始籌劃找朋友湊錢開戶投資,膽子大的,甚至打起墊資開戶的主意。不過,科創板註定是少數人的財富遊戲。「
文 許芸
編輯 邢昀
去年火爆至今的科創板,已經到了最後衝刺階段。
政策加速落地,可預期的財富效應下,企業從被傳申報科創板到正式申報、受理、被問詢,每一步都挑動市場神經。
券商、墊資公司、股民、基民、投資機構……各市場主體都在摩拳擦掌,等待分享這一場「財富盛宴」。
01
券商逐鹿
經歷了一輪資本寒冬,科創板的春風讓券商們又開始忙碌。
頭部券商,正搶佔科創板IPO市場。
截至4月3日,申報科創板獲受理的企業數量增加到44家,共24家券商參與保薦工作。其中,中信證券保薦7家居首,中信建投保薦5.5家、華泰證券旗下華泰聯合證券參與3.5家公司的保薦工作(虹軟科技由兩家券商聯合保薦),中金公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各保薦3家。
銀河證券非銀團隊研報認為,大型綜合券商市佔率排名靠前,過會率領先行業,項目儲備資源豐富,受益可觀。科創板將為券商投行、經紀、大投資業務帶來增量收入。其中,對投行業務帶來的收入增量空間更大。
中信建投3月25日研報表示,2019年科創板公司IPO融資規模約為764.75億元(含超額配售融資規模),為證券業帶來直接增量收入合計39.29億元,相當於證券業2018年營收的1.48%。
券商在科創板開戶業務上的「爭奪戰」同樣打響。
投資者要參與科創板交易,並不需要開立新的證券帳戶,只需要在已有滬市A股證券帳戶上開通交易權限即可。
3月5日,國泰君安成為首家為投資者開通科創板權限預約的券商。此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等快速跟進,目前已有數十家券商開通了科創板權限。
一家中型券商杭州某證券部的客戶經理告訴市界,其所在的營業部一天大概有幾百個帳戶開通科創板權限。
「因為不需要現場開,手機APP就搞定了。一個營業部有很多兩融客戶,這些天然都是需要開通科創板的。」不過,他認為,這並非創新業務,對公司收入的影響不會太大。
由於科創板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高科技、高成長性背後,意味著投資的高風險。因此,和新三板類似,科創板對個人投資者也設定了一定的準入門檻。
上交所規定,個人投資者應當同時滿足「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5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和「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等條件。
據上交所測算,A股市場符合科創板開戶條件的個人投資者約300萬人。而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官網數據,截至2月22日,已開立A股帳戶的自然人投資者為1.47億戶。這意味著,大部分股民被攔在科創板門外,科創板註定是少數人的財富遊戲。
巨大的財富引力下,有股民開始籌劃找朋友湊錢開科創板帳戶一起投資,膽子大點的,開始打墊資開戶的主意。
02
墊資開戶的新生意
1000萬元墊資資金,收取1.8萬元「過夜費」,年化利息高達65.7%。
蠢蠢欲動的市場情緒,讓在成都做新三板、期權墊資開戶生意的黃北峰嗅到了新商機,他開始為科創板開戶做短期墊資,即1000萬元資金在投資者帳戶躺一晚便轉走,以滿足監管「20個交易日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50萬元」的開戶要求。
3月22日,黃北峰在QQ上組建了科創板開戶交流群,每天在群裡分享科創板進度,並介紹自己的墊資生意。3天時間裡,就有近200人入群,諮詢墊資開戶事宜。
「1000萬過一夜,兩天成本打包千分之1.8-2都很低了。」黃北峰告訴市界。
對於同行1000萬元收取3萬元的手續費,黃北峰也覺得有點高:「這是在搶錢啊!」而對於意圖將手續費砍到一萬元以內的網友,黃北峰也毫不客氣地回懟:「一萬以內可能只有親戚朋友借了。」
科創板開戶並不需要臨櫃辦理,方便了投資者,一定程度上,也給黃北峰的墊資開戶生意帶來了便利。
「開戶歸屬地的營業部配合就行了,不需要臨櫃辦理,就不需要異地營業部也配合。」
黃北峰告訴市界,墊資開戶全國都可以做,「你指定券商,就要確認好券商那邊第二天一早給辦理,我們就只管過資金,到第二天上午十點左右就撤資。我們推薦券商就由我們溝通券商辦理。」他還表示,如果要開新戶,可以推薦超低佣金的券商開戶。
自己聯繫券商可能會被發現是在墊資,會不會不給開戶?針對市界的詢問,黃北峰坦言,「有這個可能。」但他同時表示,「一般都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其實券商也想要業績,只要不是上面監管的要求,一般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除非客戶經理是傻子。」
事實上,墊資開戶一直是監管層嚴打的對象,此前多家券商涉及新三板違規開戶而受處罰。上交所也向券商多次強調,履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職責,防止科創板墊資開戶等行為。
嚴監管下,墊資公司也變得更加小心。
當市界問及合作的都是哪些券商,黃北峰顯得很謹慎,並未作答。
在資金安全的把控上,黃北峰同樣謹慎。他告訴市界,如果要做墊資,需要投資者用身份證、銀行卡、網銀、手機卡、徵信等證件原件及帳號密碼做抵押,然後籤訂借款協議。「可以郵寄資料,或者本人來成都這邊住一晚上。」「先付手續費的一半做定金,開好確認後再付尾款,再還資料。」
黃北峰告訴市界,公司已經幫助投資者在新三板開了上千個戶,科創板目前開了十多個戶。但他拒絕透露公司的名稱,「之前做三板的時候被別人投訴過,現在不以公司名義做,真要做可以來現場辦,不然被查了,你們的帳戶也沒有保障。」
開啟沒多久的科創板墊資開戶已引發關注。4月2日,新華社發布時評,提示科創板墊資風險:「個別中小投資者貿然『墊資』入市,可能會產生一些風險,這種心態要不得。另外,券商也得把好準入關。」
03
私募躁動
科創板的到來,為私募股權投資打通了一條新的退出通道,引發新一輪躁動。
動作快的PE/VC們已率先開始行動,發行科創板相關基金,找可能上科創板的潛在投資項目,成為他們這段時間的工作重心。
科創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於正好布局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構來說,科創板的推出即意味著收穫期的到來。
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新鼎資本幸運地撞到了這個「風口」。
三、四年前新鼎資本開始布局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晶片半導體等領域,當時尚沒有科創板紅利。如今已投的近30個項目,將近一半都是科創板潛在標的,包括威馬汽車、小鵬汽車等。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告訴市界,「現在科創板推出了,我們布局的一些企業會獲得一個很好的收益。」
張馳稱,目前公司已投企業申報科創板進度都比較樂觀,有兩家準備在4月底或5月初報科創板。「現在主要還是謹慎的準備資料,資料完備了再去報。不少項目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報送科創板。」
除了找項目,張馳最近還在為旗下科創板組合基金的募集工作忙碌。從他的朋友圈來看,2月以來,他已經為科創板基金舉行了幾場路演。
這隻科創板組合基金規模2億元,主要投資生物醫藥和人工智慧。不過,目前募集進度並不是太理想。張馳對市界分析,科創板組合基金是一個純粹的一級市場基金,出資人的份額將沒有流動性,所以募得比較難。科創板相對模糊,很多項目說不太清楚,又沒有利潤,財務指標不好看。
「我們計劃4月30日之前就能募集齊的,但是科創板新規一個接著一個,也擾亂了我們的計劃。」張馳表示。
昊泰資本同樣不願意錯過科創板這一場盛宴。
昊泰資本董事長劉振告訴市界,目前公司參股了2家科創板相關企業,孵化著2家,其中有一家目前已經申報了科創板。此外,還有一隻科創板複合基金正在募集中。
「我個人認為,科創板是對國內資本市場的一個完善,較早進入科創板的機構利潤空間相對較大,所以我們也在積極籌備進入科創板領域的投資。」在劉振看來,市場資金熱點從十年前的房地產逐步轉到了核心科學技術領域。就目前A股市場的反應來看,科創板影子股的瘋漲可以說明將來科創板是很火爆的。
國內資本市場的每一輪創新,都伴隨著一場財富重新分配,入場先後、籌碼多少決定著分到蛋糕的大小。2009年10月底,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正式上市交易,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到106.23%,之後一路震蕩走高。
上市前介入的PE機構,浮盈可圈可點。投中集團2011年9月數據顯示,彼時創業板中共有138家具有PE背景的上市公司,初始投資金額55.4億元,回報率達到8.49倍。
踩在「前輩」肩膀上推出的科創板,被寄予厚望。
張馳認為,科創板存在巨大的機會。「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允許虧損類的,甚至沒有收入的企業上市。如果提前布局的話,賺個三五倍、五到十倍都很正常。」
在他看來,目前私募行業只有專注於投幾個細分領域的企業投了一些明星標的,大量投資機構還在按傳統的打法進行股權投資,「那樣的只有一個出路,就是被淘汰。」
04
公募補位
雖然設置了投資者準入門檻,但未達開戶要求的投資者仍有機會參與科創板,渠道就是公募基金。
3月1日,上交所特別強調,實施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並不是將不符合要求的投資者攔在科創板大門之外,中小投資者可以通過公募基金等產品參與科創板。上交所將積極推動基金公司發行一批主要投資科創板的公募基金產品。
此外,上交所表示,經向監管機構了解,現有可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股票,前期發行的6隻戰略配售基金也可以參與科創板股票的戰略配售。
早在2月22日,華夏、工銀瑞信、嘉實、富國、易方達、匯添富6家基金公司就已率先上報科創板基金髮行。截至4月2日,已有36家公募合計上報65隻科創板基金,7成以上已獲證監會受理。
65隻科創板基金中,43隻基金採取開放式運作,22隻採取封閉式運作,封閉期在2-3年不等。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22隻封閉式基金將是之前6隻戰略配售基金的進一步擴充,專司發行時的戰略配售任務。
市界接觸的多位基民對科創板基金表現出濃厚興趣,表露投資意向。不過,有新三板基金封閉期3年後巨虧的先例在前,部分基民表露對封閉式基金的抗拒,擔心步新三板基金後塵。
「誰知道3年後會發生什麼?」有基民直言。
投資者楊波告訴市界,自己比較看好幾家做晶片的科創板公司,但因為沒有開通科創板帳戶的資格,也不願意墊資開戶,因此計劃買點開放式無封閉期的科創板基金,「可以實時操作的靠譜點」。
對於開放式科創板基金,市場亦有擔憂之聲。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43隻開放式的科創板方向基金,將面臨比現有開放式股票基金更大難度的投資運作壓力。原因在於科創板上市初期不設漲跌停板制度,每天漲跌幅從現在的10%擴大到20%,這對開放式基金的每日資產組合估值提出很高要求。面對劇烈波動的科創板股票,如果每天資產組合估值不公允存在漏洞的話,極易引發巨額申購或巨額贖回。
在市場的觀望中,第一隻科創板基金或將很快來臨。4月3日下午,有消息傳出,深圳一家大型公募第一隻科創板基金可能獲批,並計劃下周發行,限額10億元,超額比例配售,預計1天銷售結束。
雖然市場熱情高漲,但散戶們還需量力而行,畢竟財富盛宴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場再分配,市場向來不會批量造富。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