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馬是一種三不像動物,說它像牛吧,它長著跟馬一樣的臉,說它像馬吧,它有著長著一對牛角和山羊的鬍子。那麼,它究竟是牛還是馬呢?嚴格意義上說,角馬既不是牛,也不是馬,因為馬是奇蹄目馬科動物的總稱,而牛也是牛科牛亞科牛屬下動物的總稱,但是角馬則是牛科狷羚亞科角馬屬下動物的總稱。也就是說,雖然角馬屬於牛科動物,但是不是牛,它與牛的關係就好比是牛和山羊的關係一樣(牛和山羊都是牛科動物,但是山羊屬於牛科羊亞科)。
生物學分類
現存的所有生物都有分類,從大到小依次是:域、界、門、綱、目、科、屬、種。現存的生物可分為3個域:細菌域、古菌域以及真核生物域,其中細菌域泛指一切的細菌,古菌域則是介於細菌和真核生物之間的物種,真核生物域則是除了以上兩種域外的一切生物。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病毒並不屬於以上三種域的任何一個,它是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一種物質。
種是生物的基本單位,近緣關係最近的不同種構成了屬,比如獅子、老虎、花豹、雪豹、美洲虎這是5個不同的種,但是它們的基因以及形態、習性等等方面都非常的接近,所以它們組成了豹屬,而近緣關係最近的不同屬又構成了亞科,相近的亞科又構成了科,比如雲豹屬和豹屬構成了豹亞科,豹亞科和貓亞科構成了貓科,以此類推。
因此,從生物學分類上看,分類重合越多的物種其近緣關係則越近。
從上面科屬的劃分上看,角馬與馬相差甚遠,而且與牛在亞科就開始分化了,也有明顯的區別。角馬屬於牛科狷羚亞科角馬屬,角馬屬又稱為牛羚屬,也就是說在角馬屬下的動物是近緣關係最近的,而角馬屬下一共有兩種動物,它們分別是白尾牛羚和黑尾牛羚。
在狷羚亞科下一共有四個不同的屬,除了牛羚屬外,還有轉角牛羚屬(比如南非大羚羊)、狷羚屬(狷羚)、利氏狷羚屬(利氏狷羚)。
綜上,與角馬近緣關係最近的就是同科同屬的兩種角馬,其次是同科同亞科下其餘不同的三個屬下的動物。
角馬主要分布於非洲中、東南部的草原地區,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常見的食草動物之一,同時也是最典型的群居動物之一。由於非洲中、東南部屬於熱帶草原氣候,每年的3-5月份為草原的雨季,此時的草原上一片生機勃勃,角馬們呈小群體的在草原上悠閒吃草。但是,好景不長,2個月後,7月份,角馬的棲息地迎來了旱季,草木枯萎,以鮮嫩多汁的嫩草為食的角馬們不得不靠遷徙來生存。此時草原上所有的角馬會自發的組成一個大的角馬群,這個群體成員的數量可達上百萬隻。
它們從坦尚尼亞的的塞倫蓋蒂大草原出發,需要經過3000公裡的長途跋涉到達新的棲息地-位於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大草原上。
當然,與此同時,草原上其他的食草動物也會跟隨遷徙大軍一起遷徙,這就形成了世界自然奇觀-東非動物大遷徙。

總結
我們判斷一種動物的歸屬,不能只靠名字,因為動物的名字大都是人根據其形態特徵命名的,就像鬣狗不是狗、鯨魚不是魚的道理是一樣,角馬不是馬,也不是牛,它就叫角馬。由於它屬於牛科狷羚亞科,與狷羚是近親,因此,又被稱為牛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