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當牛做馬

2021-01-11 阿六說廣西

1、下凡

大青山上的兩位仙翁——青衣和紅衣玩忽職守,命兩個小鬼替自己下凡懲戒世間惡行,不慎奪走了兩條人命。青衣和紅衣擔心被上司追責,騙二鬼說要將他們變成龍,卻使黑手將二鬼打下凡間,變成了兩座山脈。多年以後,二鬼的命門被人陰差陽錯地點破,一飛沖天。青衣和紅衣急了,趕緊下山除掉變成大蛇的二鬼(詳見前一則故事《編外飛仙》)。

料理完二鬼,青衣和紅衣回到山上繼續下棋。他們雙眼通紅,心不在焉。

青衣說:「我們在處理牛頭和馬面這件事上,是不是太絕情了?」

紅衣說:「確實,雖說他們是鬼,但也有鬼的命。」

青衣說:「手起刀落,棒下命殞,神不知鬼不覺,但良心上還是有點過不去。」

紅衣說:「依你的意思,我們該做點補償?」

青衣說:「給錢?」

紅衣說:「俗了。」

青衣說:「我是學你的。」

紅衣說:「神仙會死嗎?」

青衣說:「你傻了?怎麼拋出這樣的問題?」

紅衣說:「我們將功贖罪吧?」

青衣說:「怎麼贖?」

紅衣說:「下凡,給人當牛做馬。」

青衣說:「人間牛馬乾的,可都是苦差事。」

紅衣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青衣說:「你錯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仙上仙。」

紅衣說:「我們要當誰的牛,做誰的馬?」

青衣說:「當然是窮苦人家的牛馬。」

紅衣說:「可能會沒命的,你別後悔就好。」

青衣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紅衣說:「你錯了。一言既出,牛馬難追。」

青衣說:「你先選,當牛還是做馬?」

紅衣說:「我當牛。」

青衣說:「我做馬。」

兩位仙翁說完如釋重負,分頭降落人間。

2、當牛

接到兒子獲得鄉試資格的消息時,笑意在弄樓屯漢子阿儂的臉上漾開來。

他打聽了前往省城趕考所需的盤纏,笑容瞬間凝固。眼角的魚尾紋攏在一起,讓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了三五歲。

阿儂慌張地環顧屋子,這麼多年來,為了供兒子讀書,家裡值錢的東西幾乎都變賣了。唯一值錢的東西,只剩下那頭老黃牛。

當晚,阿儂心事重重地躺下了。腦海裡不停地閃回關於那頭牛的記憶。

老黃牛是父母留給阿儂唯一的財產,父親臨終前拉著他的手說:「兒子,牛是家裡的頂梁柱,賣了牛,家就塌了……別賣牛!」

這幾十年來,阿儂經歷過多次生活的苦難,比如娶妻時沒有彩禮,但他幸運地娶到了一個善解人意又勤勞的女人。

可惜妻子福分薄,在兒子3歲時就因病去世了。

阿儂一人把兒子拉扯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種莊稼,還到處打閒工,一心只想讓兒子讀聖賢書,考取功名。

這麼多年來,阿儂一直把老黃牛當成另一個孩子,耕田梨地都仰仗它,他也善待它。除了白天放牛吃草,他還給它割草當夜宵。

可惜,世間的一切都在變老。老黃牛正在衰老,阿儂漸漸變老,遲早都會死去。

這些年來,為了供兒子讀書,阿儂該借的親戚都借了。

親友們不耐煩時,甚至告誡他:「你家裡的鍋都揭不開了,還供兒子讀什麼書?」

阿儂說:「書中什麼都有。」

漸漸的,阿儂在親友眼裡成了糊塗和固執的代名詞。彼此越走越遠,甚至有紅白喜事也不相往來。

趕考的日期步步逼近,可盤纏仍無著落,阿儂急了。

這天早上起床後,阿儂給宗堂上了幾炷香,說:「爹,娘,孩兒不孝,如今只能賣牛給你們的孫子湊路費了。你們地下有知,別怪我!」

阿儂牽著老黃牛上街叫賣時,一路上淚流滿面。

耕牛在農村可是大寶貝,老黃牛並不愁銷路。最終,阿儂把牛賣到了鄰村。

新主人看了看老黃牛的牙齒,說:「這牛還能活多久呢?好在我並不指望它拉犁。」

阿儂說:「要不是萬不得已,多少錢我也不賣給你!」

在農村,人們害怕新買的小牛生疏時,會給它買一頭老牛做伴,給它帶路,讓它學會耕田梨地。

當晚,阿儂攥著賣牛款回到家,看著空蕩蕩的牛欄,心裡五味雜陳。他暗自慶幸老黃牛沒有落在肉販子手裡。

兩天後的夜裡,半夢半醒的阿儂隱隱約約聽到牛反芻的聲音。

「咦?難道是我聽錯了嗎?」他趕緊披衣挑燈,起來察看,意外地看見老黃牛正站在屋前,靜靜地看著他。

阿儂又驚又喜,抱著牛脖子說了半宿的話。

天剛亮,新主人就找上門來了。他說昨夜把牛拴在屋旁,沒想到它竟然會找到回家的路。

儘管阿儂捨不得,但買賣已成。看著牛被牽走時,阿儂的淚水奪眶而出。

半個月後,老黃牛又悄悄地回到弄樓屯。

它這次是掙脫繩子回來的,因為牛鼻還殘留著血跡。

新主人牽走它時,它還戀戀不捨地回頭。阿儂躲了起來,不忍直視。

眼看老黃牛兩次跑回老家,新主人生氣了。他揚言說回去後把它關起來,並威脅說再這樣就不客氣了。

可半個月後,老黃牛再次回到弄樓屯。這次它是撞壞牛欄衝出來的。

經過三次折騰,新主人怕老黃牛半路被人劫走,落了個牛財兩空,便狠心地把它宰殺了賣肉。

阿儂得知消息,匆匆趕往想把牛贖回,但為時已晚。

當阿儂在新主人的房牆上看見晾著一張牛皮,上面血滴未乾時,抱著頭蹲在地上痛哭,嚇得新主人不知所措。

最後,阿儂掏錢買回那張牛皮。

回到家裡,阿儂大病了一場,躺在床上半個月才能起身。

兒子離家趕考的那天,阿儂指了指晾在自家牆上的牛皮,顫抖著說:「兒子,無論你走多遠,別忘了那張牛皮……」

3、做馬

聽了妻子病重的診斷時,那旺屯的老譚渾身哆嗦了一下。

為了治好妻子的病,他幾乎變賣了家裡值錢的東西。現在只剩下一匹馬,那匹陪伴他們整整走過了15年的老公馬。

這匹公馬來歷可不一般。當初結婚時,嶽父問老譚想要什麼陪嫁品,老譚脫口而出要一匹公馬。

嶽父不解,說:「公馬不能繁衍後代,價格又貴,你確定嗎?」

老譚說:「我只想要一匹公馬,能幹活。」

嶽父搖搖頭,說:「好吧。」

公馬四肢矯健,高大威武,初次見面老譚就愛不釋手,一有空就給公馬刮毛擦背,草料從不間斷。

老譚婚後夫妻恩愛,可惜一直沒有孩子。他們便將那匹公馬當作孩子看待,幹活時儘量減輕它的負擔。有時老譚寧願挑著柴火草料,也不願讓馬馱。

鄉親們都笑老譚愛馬勝過愛自己。老譚說:「你們不懂,這匹馬價值可大了。」

經過訓練,老譚的公馬不僅能馱運東西,還會耕田犁地。

由於身高體壯,毛髮油亮,曾經有個老闆出高價想買走它,但被老譚拒絕了。老譚說:「我可不捨得賣掉自己的孩子。」

每逢當地有木材運輸時,老譚就牽著公馬去馱木材。每噹噹地有石料拉時,老譚就牽著公馬去拉石料。由於公馬力大無窮,老譚所得的報酬總比別人多。

多年來,老譚夫婦省吃儉用,積攢了一點錢。可那些錢在妻子的病痛面前,灰飛煙滅。

病來如山倒,郎中說必須給老譚的妻子動手術才能救命,但醫藥費高昂。

老譚搜盡家財,仍沒湊夠手術費。眼看妻子奄奄一息,老譚心急火燎。

黔驢技窮之下,老譚突然想起一個遠方的表哥。

小時侯兩人玩得挺好,不過已經多年不來往了。

聽說表哥做點小買賣,老譚決定前往求助。不過,老譚臉皮薄,多年不見突然獅子大開口,沒有信物實在讓人難以信服。

可一想到病床上的妻子,老譚心一橫,決定拿公馬去做信物。雖然公馬老了,也許不那麼值錢了,但信義無價。

吃過早飯,老譚走到馬廄前,摟著公馬的脖子,說:「髮妻有難,人馬難兩全,只能委屈你了!」

老譚爬山涉水,一路上他都是牽著馬,捨不得騎行半步。

表兄弟相見,百感交集,奈何時光飛逝,物非人非。

果然,老譚說明來意後,表哥有點猶豫了。

老譚說:「表哥,我實在走投無路了,不然也開不了這個口。」

表哥說:「我知道,只是……」

老譚說:「放心吧,我會把這匹馬當信物留下,等有錢還了就把它贖回去!」

表哥說:「這匹老馬值多少錢呢?再說它還是公的。」

老譚說:「別人可能不知道這匹馬的價值,但它對我們兩口子來說就是一個孩子。」

表哥不說話。

老譚眼淚婆娑,說:「沒有妻子,我便沒有家;沒有公馬,我的家就殘了。」

表哥說:「你別說了。把馬牽回去吧,我信得過你!」

老譚說:「我先把馬放在這了。一年後我把錢如數還你,到時再把馬牽走吧。我只有一個請求,別打它!」

當老譚攥著錢,頭也不回地離開表哥家時,公馬在身後發出一陣嘶鳴。

由於手術及時,老譚的妻子很快回家了。

那天晚上,她直奔馬廄而去。當看到馬廄空空如也時,她厲聲尖叫:「公馬去哪兒去了?!」

老譚低頭說:「抵押給人了。」

妻子坐地哀嚎:「早知道你賣馬救我,我不如死了好!」

隨後,老譚和妻子大吵一架。這是他們婚後第一次紅臉。

妻子心情不好,加上思念老馬,病情再次加重。她央求老譚去借錢,想方設法把老馬贖回來。

「欠債我們可以還錢,但那匹公馬世上唯一。它要是出了意外,我也不想活了!」

老譚拗不過妻子,挨家挨戶跟鄉親們借錢。

實在借不到時,老譚就跪下說情。很快,老譚湊夠了錢,打算天一亮就前往表哥家把公馬贖回來。

當晚睡覺時,老譚夢見老馬已回家,正在馬廄裡滴答滴答的踏蹄,嘴裡發出噗噗的聲音。

半夢半醒中,老譚信以為真,咕咚跳下床,挑著馬燈直奔馬廄。

他驚訝地看見老公馬赫然地站在馬廄旁,定定地看著他,眼角淌著淚水。

老譚丟掉馬燈,摟著公馬脖子,歡呼雀躍道:「老婆,公馬!」

妻子聞訊,垂死病中驚坐起,抹黑跑到門外,也摟著公馬又哭又笑。

天亮後,老譚扒了兩口冷飯,準備出門還錢。

他走到馬廄前想看馬時,卻看見公馬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死去了。

「老婆,公馬!」老譚悲傷難抑,泣不成聲。

妻子聞訊,飛出家門。看見公馬已死,頓時暈了過去。

這時,老譚的表哥也風塵僕僕地找上門來了。當他看見老譚兩口子哭成一團,身旁躺著那匹死馬時,也傻眼了。

表哥說:「我猜公馬一定是趕了一夜的路,累死的。這可真是一匹好馬,念舊,義氣,想想我還真不如一隻畜生呢!表弟,我對不住你!」

相關焦點

  • 關於十二生肖的民間故事
    十二生肖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本命年等。
  • 牛、馬等哺乳動物,通過什麼來判斷年齡?農村牲口經紀有絕活!
    在農村,有經驗的老人都知道看牲畜「牙口」來判斷年齡,像牛、羊等長角的動物,還可以看角輪(一年多一圈,就像樹年輪一樣),另外結合毛皮顏色和蹄冠程度等,判斷牛、馬等哺乳動物的年齡,八九不離十。一、牙口怎麼看?動物跟人一樣,也要換牙的,了解了牲畜滿口(也叫「齊口」)牙的個數,數一下動物牙齒多少,牙槽磨損情況,就很容易判斷牲畜年齡了。
  • 「馬和牛的對話」
    下了班,馬和牛走到了一片草地上。    它們互致問候以後,馬開始啃食地上的青草,而牛卻若有所思地盯著馬兒發愣。    馬疑惑地問:牛大哥,你好像有什麼心事吧?    牛怏怏不樂地說:是的,老弟你說的沒錯。    馬說:說出來讓我聽聽,或許能幫上你一點忙呢。
  • 中國風:金馬迎春 泥牛卸負——讀陳作力大師的馬與牛
    中國人素來愛馬。漢代的「馬超龍雀」,造型優美,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唐太宗的「昭陵六駿」,雕刻精細,是罕見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擅長畫馬的更不在少數,元代的趙孟頫,祖孫三代畫馬;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有《百駿圖》傳世;現代的徐悲鴻畫馬更是無人不知。而眼前的這匹駿馬,是一幅剪紙,展現出一種別樣的審美意趣。從遠處看,它是一匹奔騰馳騁的駿馬,健美雄壯、氣勢激昂。
  • 民間故事:不孝媳婦變烏龜
    #民間故事話說,古時候,有個女子名叫馬翠蘭,給名叫牛福貴的漢子當媳婦。牛福貴是個放了鋤頭就拿耙,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老實人,一天到晚只知道幹活。而馬翠蘭是一個好吃懶做,只知道梳妝打扮,貪慕虛榮的女人。你想呀,這樣的家庭能不出事嗎?牛福貴打小就沒了爹,是他娘徐氏將他含辛茹苦養大。
  • 十二生肖為何這樣排列,結合民間故事,看完就得出了答案
    雖然已經選擇了12種動物,但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雞、猴子、狗和豬的順序是如何確定的?在這個問題上也有不同的意見。由於中國十二生肖文化的悠久歷史,可能很難解釋這一排名的最初原因,但民間故事和古代學者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各種意見。以下是關於中國生肖排名的三種流行觀點。
  • 民間故事:七色花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古老的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是怎麼去守護他們之間那段令人感動的愛情的。話說在東邊大海旁有一個不大的村子叫做尖山村,村裡面有一個年輕小夥子叫尖兒,他孔武有力,模樣帥氣,還有一身過硬的捕魚本領。十裡八鄉的姑娘的父母都看中了這個小夥子,爭相想把姑娘嫁給他。但是尖兒誰也瞧不上,卻偏偏愛上了一個寡婦。
  • 民間故事:上古神獸
    嚴郝回去後,將豞放了出來,瞬間就變成十二個長著獨角,披著鱗甲,像馬又像牛的神獸,有一間屋子大小。豞吃了三十六天的石頭,毀了一座山而成就了肥沃的土地,方才鑽入土中不見了蹤跡。大家都很高興,分別為土地和申道子立了祠。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小編,謝謝。
  • 民間故事:貓臉老太太
    從1995年至1996年哈爾濱貓臉老太事件愈演愈烈,好在有人出面闢謠後,謠言這才停止,如今這一事件已成一則民間故事,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我今天所說的貓臉老太和這個謠言有些相同,是發生在清朝時期,江南地區民間奇聞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名叫天水村的村子裡,不過今天這個村子早就消失了,據說最後一個居民也在清朝末年去世。
  • 角馬到底是牛還是馬?為什麼?
    角馬是一種三不像動物,說它像牛吧,它長著跟馬一樣的臉,說它像馬吧,它有著長著一對牛角和山羊的鬍子。那麼,它究竟是牛還是馬呢?嚴格意義上說,角馬既不是牛,也不是馬,因為馬是奇蹄目馬科動物的總稱,而牛也是牛科牛亞科牛屬下動物的總稱,但是角馬則是牛科狷羚亞科角馬屬下動物的總稱。
  • 為什麼馬需要釘馬掌,而牛不需要?
    牛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下的偶蹄目,而馬則屬於真獸亞綱下的奇蹄目,馬之所以需要釘馬掌正是因為它屬於奇蹄目動物。 牛雖然和馬一樣屬於食草動物,但它們親緣關係較遠,它們屬於偶蹄目動物,擁有偶數的腳趾。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第二位 黑白無常 黑白無常(亦稱無常,七爺八爺)是漢族民間傳統文化中的一對神祇,也是最有名的鬼差。此二神手持腳鐐手銬專職緝拿鬼魂,是閻羅王的得力助手。
  • 牛、馬、駱駝都是怎麼睡覺的?是站著嗎?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牛、馬、駱駝雖然都是食草動物,但是它們的睡覺方式並不全都是站著的。那麼,這三種食草是如何睡覺的呢?都有什麼特點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牛牛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家畜,它是由野生的原牛馴化而來的,並且牛的馴化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約6000多年前的歐洲。
  • 歐哥波哥怪物——體長21米、長得像馬、牛或羊的頭
    關於奇異的水棲生物的民間傳說已遍及了加拿大和北美洲。上百個湖泊和河流有著它們自己的關於怪物棲息的故事。新斯科舍省的密克馬克族人有一個他們稱為大水蛇的傳說,居住在密克馬克族人西部的阿爾岡昆族人也有這樣的傳說。密克馬克人還有許多關於半人半魚動物的神秘傳說。在密克馬克人的一個古老的傳說中,英雄威斯蒂普拉娶了一位美麗而神秘的海婦人,她是虎鯨的妹妹。
  • 民間故事:你生的不一定是「兒子」,還可能是「討債鬼」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如果問你,這輩子最高興的事是什麼?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娶妻生子。確實是,父母盼了大半輩子還不是為了你能娶個老婆,再生個一兒半女好延續香火。
  • 馬年說馬:古代皇帝女婿駙馬爺源於管馬官職
    原標題:馬年說馬:古代皇帝女婿駙馬爺源於管馬官職   馬年說馬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新杏壇》  齊魯網2月12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新杏壇》報導,近日,著名學者魏新攜文化學者紀連海、民俗專家張從軍,講述馬的歷史和與馬有關的故事。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呢?你有沒有注意過呢?
  • 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
    今天休班在家陪孫子玩積木,玩久了就要纏著我講故事。講什麼故事呢?我這時看到了積木上的十二生肖卡通畫。就給他講了十二生肖的故事,這也是我聽我爺爺講過的傳統故事。十二生肖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 非洲大草原著名的角馬,到底是馬還是牛?
    這兩種動物的名字中都有「馬」,但卻與我們熟知的馬之間的關係有遠有近。斑馬和馬親緣關係很近,而角馬實質上不是馬,而是牛,為什麼這麼說呢?從生物學的分類來看,角馬隸屬於哺乳綱偶蹄目牛科角馬屬,四肢粗壯、肌肉結實,體型一般和牛比較接近,常以新鮮的野草和樹葉等為食。
  • 殊途同歸的馬和牛——江蘇省考面試真題(2019年5月11日)第二彈
    看到招兵,馬認為自己善於奔跑,就加入了軍隊,成了戰馬。牛覺得自己不適合上戰場,就留在了家鄉繼續耕田。後來戰爭爆發,馬上了前線。多年後,戰爭勝利,馬凱旋而歸。牛羨慕的對馬說:「你在前線能夠馳騁戰場,非常勇敢。」馬很謙虛的對牛說:「你日夜辛勞,在後方耕田也很好啊。」請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