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COVID-19不比流感嚴重?你需要閱讀這篇研究報告

2020-11-15 cnBeta

新型冠狀病毒與COVID-19早期的流感和普通感冒進行了比較。當時,新病的臨床表現似乎與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狀完全吻合。有些人死於COVID-19,但也有很多人死於流感感染。然而,隨著我們了解到更多關於SARS-CoV-2的細節,我們越來越清楚,這種新型病毒與流感或感冒完全不同。

該病原體的傳染性更強,可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且影響持久。一些人在初次感染清除後的幾個月內都會再次復陽患上 被稱為"long COVID"的症候群。多項研究還表明,死亡率比流感高得多,這也是新型冠狀病毒不像流感的另一個原因。

最後,有很多非處方藥可以治療流感,也有一些疫苗可以幫助預防感染。對於COVID-19,在家治療的效果是有限的,疫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廣泛使用。對COVID-19有一定療效的藥物--雷米西韋、地塞米松、血液稀釋劑、血漿輸注、單克隆抗體,只能在醫院裡使用,有些藥物只有在出現嚴重併發症時才會使用。在醫院裡治療流感要容易得多,成功率也高得多,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正是表明了這一點。住院的COVID -19患者的死亡機率是住院的流感患者的兩倍。

來自UW Medicine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重症COVID-19患者,並將其與感染甲型或乙型流感並進入重症監護室的患者進行比較。科學家們研究了1月1日至4月15日期間的數據,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上。

研究人員發現,住院的COVID-19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為40%,而流感患者的死亡率僅為19%。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需要機械通氣的時間比流感患者更長。他們的肺功能也更差,更容易出現嚴重的肺部炎症。

"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可能在患有COVID的危重病人中更為普遍,這一發現對於理解為什麼兩種疾病之間可能存在死亡率差異非常重要,我們還發現,COVID-19導致的ARDS患者的臨床結果有比流感ARDS患者更差的趨勢。"主要作者Natalie Cobb博士說。

她還說:"我強烈鼓勵人們接種流感疫苗,並繼續採取社會隔離措施,以限制COVID-19的傳播。"

這項研究相當簡單,在這個連結上可以看到全文。研究人員解釋了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這兩種疾病的症狀和體徵,以及住院期間進行的各種檢查結果。

下面是一個總結,描述了嚴重冠狀病毒和嚴重流感感染之間的潛在差異:

COVID-19患者住院前的症狀持續時間較長(7天,而不是3.5天)

COVID-19患者入院時症狀較多

兩種疾病幾乎沒有症狀區別

每組有40%的人在入院時出現發熱

流感患者入院時白細胞計數較高

淋巴細胞計數相似,兩組中80%的淋巴細胞計數低於每立方毫米1500個

COVID-19患者的血液炎症標誌物升高(C反應蛋白、乳酸脫氫酶和白細胞介素-6),但這些指標在流感患者中並不常被測定

兩組的D-dimmer均升高,而其他凝血標誌物在住院的前3天沒有差異(INR、PTT)。

流感患者入院後早期痰培養顯示細菌生長的比例較高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晚期痰液培養中最常見的生物體

15%的COVID-19患者血培養呈陽性,而流感患者則為8%

4/36例流感病例中發現病毒合併感染,而COVID-19患者只有1/17例

92%的COVID-19患者在X射線上有明顯的肺部損傷(雙側不透明),而流感患者的比例為64%。

類似比例的患者需要有創機械通氣(COVID-19為59%,流感為55%),休克需要血管壓迫治療(55%,49%)

ARDS在冠狀病毒患者中更為常見(63%對26%)

相關焦點

  • 季節性流感比新冠還嚴重?斯坦福抗體研究結果遭痛批!美國學者:名校...
    的評論中,二人認為此前對 COVID-19 的死亡率估值(2%-4%)「存在嚴重缺陷」。到了 4 月,兩項新研究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研究人員估計,洛杉磯約 4.1% 的成年人有抗體,2.8%-5.6% 的成年人具有對新冠病毒抗體,也就是說,洛杉磯約有 221000-442000 成年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一數據比 4 月初報告的 7994 例確診病例數高 28-55 倍。與聖克拉拉研究一樣,這項研究表明 COVID-19 感染致死率處於 0.3%-0.13%,接近季節性流感致死率。
  • 美疾控中心最新研究稱COVID-19比流感更致命
    美國疾控中心(CDC)本周發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論文,指出COVID-19比流感更致命。研究人員比較了大量的流感和COVID-19患者,得出結論稱,新冠患者的院內死亡風險高5倍,同時增加了17種其他病症的風險。
  • 最新發現:這個實驗室指標與COVID-19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COVID-19常合併呼吸衰竭,雖然有人認為血中性粒細胞水平升高與COVID-19氧合惡化有關,但中性粒細胞是血栓炎性風暴的驅動者還是單純的旁觀者尚不清楚。
  • 維生素D可緩解COVID-19病情?PLOS ONE新研究引爭議
    這篇文章的題目為「Vitamin D sufficiency, a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at least 30 ng/mL reduced risk for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fection」,作者來自伊朗德黑蘭醫科大學和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小組。
  •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還感染了其它呼吸道病毒
    此外,分析還發現,在急診科出現呼吸道疾病症狀並隨後被診斷為一種常見呼吸道病毒的人中,約有十分之一同時感染了COVID-19。這一發現對以下假設提出了挑戰,即如果人們患有另一種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他們就不太可能患有COVID-19。「目前,如果一名患者對另一種呼吸道病毒檢測呈陽性,我們認為他們沒有患上COVID-19。」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
  • 單細胞測序揭示COVID-19和流感患者的不同免疫應答
    單細胞測序揭示COVID-19和流感患者的不同免疫應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1 9:42:54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William J.
  • COVID-19的致死率或許比我們想像的要高!
    這些結論與史丹福大學流行病學家上周在網上發布的一項研究形成了對比,後者認為死亡率在0.1%至0.2%之間。本周,南加州大學(USC)的一個附屬小組報告了與洛杉磯類似的死亡率。"如果你想知道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後死於COVID-19的機率,我們觀察到一個非常簡單的回答似乎適合大量數據:它和你在在未來12個月內死於正常的原因的機率是一樣的。"他補充說,目前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使這一數字降至10個月或至多20個月。
  • 【重磅】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COVID-19會損傷孕婦的胎盤,可能對...
    導言: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2和相關的冠狀病毒病COVID-19對孕婦和嬰兒的影響是產科醫生、兒科醫生和患者都特別關注的。在5月22日發表在《美國臨床病理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COVID-19會損傷孕婦的胎盤,可能對胎兒有影響。
  • Covid-19 與神經內科疾病
    Andrew Josephson, MD; Hooman Kamel, MD在冠狀病毒病-2019(COVID-19)大流行的早期,神經科醫生似乎認為沒有必要介入。起初認為,這種病毒只會導致呼吸系統疾病,不會影響大腦和其餘的神經系統。但是,中國大規模爆發的早期報導迅速改變了這一觀點。
  • 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
    [4]截至5月31日,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影響,累計報告病例超過590萬,在一些國家疫情呈激增態勢。[5]本文介紹了基於證據和中國實踐的防控策略與措施,希望在圍堵和壓制策略下推動積極的病例發現和病例管理措施,我們認為這有利於降低疫情帶來的健康和社會經濟損失,促使社會更早和安全地回歸常態生活。本文還闡述了如何基於風險評估調整防控措施,並描述了長期防控目標和路徑。
  • NASA超級計算機助力COVID-19研究
    來自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NASA總部的高端計算項目經理Tsengdar Lee表示:「這並非NASA的日常工作,但我們擁有超級計算機和專業知識,可以幫助COVID-19的研究人員充分利用超級計算能力。」超級計算機適合處理大量數據。對於NASA的常規項目而言,這意味著模擬地球周圍的空氣團和水的運動以研究地球的氣候,尋找系外行星,研究黑洞的行為或設計航空航天飛行器。
  • 【Economist】Covid-19 in 2020: The plague year
    疫情使得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衰退、人民生存受到威脅,也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及社會動蕩。但疫情也促進了社會創新,醫療、能源等產業因技術進步而革新,同時中國無私地分享病毒結果和抗疫經驗,這也證明了科學不分國界。此外,疫情也催生了更加創新的政府。這一年值得被銘記。
  •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研究組共篩查了5016篇參考文獻,最終確定40篇研究,共進行了49次偏倚風險評估。在98%(48/49)的評估中發現患者選擇偏倚高風險,73%(36/49)的評估中存在較高或不明確的偏倚風險。10%(4/40)的研究包括門診病人,只有兩項研究評估了護理點的檢測。對於每種檢測方法,合併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與所測量的免疫球蛋白類別無關。
  • 針對流感研究認為 紐約人在地鐵上感染新冠風險並不高
    【僑報網報導】一份報告稱,一項針對美國城市流感死亡病例的新研究認為,紐約人在地鐵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不大。據1010wins報導,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本周早些時候發表了一項研究,將美國121個城市的流感死亡人數與這些城市使用公共運輸的人數進行了比較。
  •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1:55:08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ini Kamboj等研究人員發現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 COVID-19的撤稿潮,上到新英格蘭下到預印本……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323天 繼發文潮後,新冠論文出現撤稿潮 持續到今天的COVID-19全球大流行,無疑是目前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
  •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4:52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Reed AC Siemieniuk團隊對covid-19的藥物治療進行了生活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
  • 床旁診斷系統在COVID-19中的應用現狀—最新外文文獻翻譯
    這是國內IVD領域下首款POCT產品,也揭示了POCT技術在新冠防控和檢測方面巨大的應用前景。在感染COVID-19病毒後的幾天至幾周內會產生2-5種抗體。抗體反應的強度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年齡,營養狀況,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某些藥物或其他感染情況(如抑制免疫系統的HIV)。在一些患有COVID-19的人中,抗體反應較弱,較晚或沒有。大多數患者僅在症狀發作後的第二周才產生抗體反應。
  • ...Care:我國科學家鑑定出武漢市85例COVID-19死亡病例的臨床特徵
    2020年5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中國武漢市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早期死亡的85名COVID-19患者的最常見特徵。他們報告了迄今為止研究中最大的冠狀病毒患者死亡群體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