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師要實現品味高尚、專業精進、人生達觀的發展目標,首先要是活潑潑的人,只有活潑的老師才能教出活潑的學生。而做一個活潑的老師其關鍵成長因子就是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但有的學校對老師一管就「死」,一放就「亂」,那麼,如何讓教師管理更有溫度,實現學校興師發展呢?答案就在下面這4個細節裡。
細節一
溝通秘道:對話傾聽,雙向育心
每一位教師都有獨特的標識,但因著教育聚在一起形成工作共同體、成長共同體。和諧、活力、團結、正能的教師團隊是我們共同期待的模樣。
因此,校園教師關係、教師情緒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品質。而教師間一切誤會都是因溝通不暢所致,在學校教師管理過程中,為消除、降低、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摩擦,我們要給老師一個暢通、安全、舒適的溝通秘道。
育心發現
學校發展建設,是一個動態創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盡人意之處,也有不完善之點。而一所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應是我們全體老師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如果老師們發現學校在治理過程中有問題,可以當面與校長或主管部門溝通交流,也可以將自己的所見、所思、所研形成文字以信的方式發校長或主管主任溝通。
而以「育心發現」的溝通方式,就是讓所有老師做學校管理的有心人,人人都是學校管理者、建設者,要加入到學校的管理與建設隊伍當中,不是旁觀者、批判者,應是建設者、研究者,讓老師們在真實的教育時空場域以校長的視角看待出現的問題與不足,提出相應解決方案,在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成長。
育心回復
校長或主管主任每日事務繁忙,要有藝術和策略地進行回復,方可達到溝通最佳效果。回複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是書信式,當面不好說,用文字回復更有效果的則用書信回復;
二是面對面對話式,需要特別關懷者,則採取當面正式交流、對話傾聽方式更佳;
三是輕鬆聊天式,根據對方性格特點而定,若內向、敏感者,則用輕鬆的氛圍進行交流,如在校園花園散步式聊天聆聽交流、在校園咖啡吧休閒式交流;
四是無痕回復交流式 ,如在校園日常生活中大課間、午餐、校園偶遇時自然進行回復,讓對方自然而然地接收到你的回覆。
五是新媒體植入式,如果遇到一些敏感話題的回覆,既不好當面說,也不好書信回復,那就用公號寫一篇老師困惑的相關文章,供老師閱讀、內觀、自醒。
育心共享
在育心發現、育心回復雙向有溫度的溝通中,雙方共享育心的時光。校長或主管主任可以將每一位老師需要您解答的困惑作為研究對象,對每一位對話的老師進行深度閱讀。
老師可以在與校長或主管主任交流過程中,學習校長和主管主任的換位思考,教育智慧,提升格局。這是雙向互惠、育心共享、有溫度的溝通秘道。
細節二
專業發展:項目推進,協創成長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其成長的根本,是一所學校品質師資隊伍的保障,好教師就是好教育。但一所學校的老師因其個體差異,所呈現的成長態勢不一樣。各校對教師專業成長路徑與策略是多維、多元、多向的。
除了外培,內生則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持續動力。而要將老師的內生力、內驅力持續激發,最有溫度的管理細節就是「項目裹挾」,協創成長,讓不同性格、能力、特點的老師能主動尋找到自己成長發展的「C」位。
利用項目制推動教師專業成長,項目制能突破部門的框架。
圍繞主題項目重構教師團隊,統整人力資源,激發教師活力,釋放最優教育力量,創生品質項目成果。如,學校要進行一年級雙生入學報到體驗課程項目,按傳統管理則是德育處、教導處、教科室等職能部門分頭牽線執行。
如果按現代學校治理理念則可以進行此項目「招標」,「中標」以後,中標老師則迅速成立相應環境創意設計組、體驗課程開發建設組、校園志願服務講解組、一年級教師培訓組、活動外宣組等。
這樣將學校固有的傳統管理模式完全打破,讓老師們結合自身專業和特長成立項目組,互相協創,共同完成這一專題項目。
項目制扁平化管理的推進中,充分尊重教師,放權老師,給老師無限創造的空間與平臺。在項目推進中,增進了老師間的情感,彰顯了老師的專業與個性,在互動協創中發現人、欣賞人、成就人、成全人,最終成長自己。
以項目制方式推進學校工作,就是為老師專業搭建個性平臺,提供成長機會。一群人為著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眾疇智慧,各司其職,這就將「框架」式的傳統管理轉向現代的「平臺」式管理,讓教師們在做項目的過程中舒適地工作著、成長著、快樂著、欣賞著。
細節三
教師社團:課程開發,怡情養性
好教師是有專業尊嚴的教師,是精神上氣象萬千的教師。教師的知識結構應包含著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
除此以外,還要開發設計教師社團課程豐富教師教育生活、怡情養性。
可以根據老師們的個性特長、也可以整合社會資源開發設計教師社團課程,用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讓有才能和特長的老師為教師的管理注入活力,讓社會資源豐富教師個性需求。
比如健美操、瑜珈、書影社、國際理解、創藝手工、插花、茶藝、服飾搭配、主持演講、攝影、電影欣賞、樂團、合唱、排球、籃球、街舞、影視製作等……
這些豐富的課程讓老師們從單純的專業生活走向五彩繽紛的空間,讓老師在專業以外找到自己的愛好,開發潛能、拓寬視野、提高審美,讓自己成為一個品味高尚、精神豐富、生活多彩的人。
這樣的教師管理不僅有溫度,還有深度與廣度,讓老師在常態課程中去挖掘讓自己驚訝的自己。
細節四
創意團建:熱情工作,熱烈生活
「團建」是教師管理中傳統的方式,可以凝聚人心,增強情感,彰顯個性。如何將「傳統團建」轉向「創意團建」?需要校長和主管主任引領團隊進行設計。
例如「三八」婦女節教師廚藝大賽,以年級組為單位制訂菜單,團隊在食堂協作完成年級組菜單任務,會炒菜的炒菜,會做造型的做造型,會做年級海報的做海報,每一個人參與,發揮所長為團隊助力。邀請食堂師傅對各年級菜的品相、品味、品質進行評價,最後頒個性獎章。
項目組根據學校管理職能中心的特點,申請一些特別的權限,然後面向全體老師徵集節日心中的願望製作成幸運卡,如,針對校長的願望:我要和校長合影、我要校長為我打午餐……針對部門的願望:提前一小時下班、特別愛心車服務一次……
在這樣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溫度的設計細節,就是讓老師在節日課程體驗中,將愛大聲表達出來,享受節日的快樂,感受職業的幸福,從而將在這一天體會到的職業幸福遷移到日常的每一天,創造每一天,將每一天都過成教師節。
老師有這樣愉悅的身心幸福狀態,課堂、交往人際關係也是充滿溫度與幸福的,而校園的教育自然就充滿幸福和溫度的。
元旦節快到了,創意迎新必不可少。以作品為項目進行招募,相聲小品、歌舞、詩歌朗誦、創意串燒、老劇新演等將各類教師人才匯聚在一起,將學校管理者和老師統編在一起排練表演展示。
學校利用好這種特別的節日節慶進行創意團建的設計,讓老師在活動中展示與日常不同的一面,活動中既增進了同事間關係,又放鬆了身心,全情投入到與教育工作不一樣的場景中,感受老師生活的熱烈,工作的熱情。
這就是我們教師生活應有的模樣,在這樣先進理念引領下,讓老師走向精神燦爛、生活豐富的世界。
馬克斯·范梅南說:「教育學就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而教師管理就是促進老師成長的學問,迷戀老師成長的學問。
解放心靈、喚醒自我、發展個性是教師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最終讓老師能規劃自覺、發展自覺、成長自覺、生命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