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雜誌:1億年前「古海水」更鹹
原標題:1億年前的「古海水」什麼樣 科技日報訊 不用「穿越」也能直接測定古代海洋嗎?據11月14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們日前成功從北美大西洋海岸切薩皮克灣火山口沉積物中,抽取出1億至1.4億年前的「古海水」。研究人員在論文中發表了對此處古代鹽海的直接分析,揭示其鹽度要比現代海洋高出兩倍左右。
-
第三屆海洋知識競賽題庫42:海洋油氣開發
最後是海洋油氣的輸送,一種是由船舶運輸,另一種是海底管道運輸。海底油氣的勘探、開採是一項高投資、高技術難度、高風險的工程,國際合作和工程招標是可行方式之一。413.現代海洋地質調查技術有哪些?(一)海底地形地貌測量1、回聲測深(單、雙頻)2、多波束測深(三維海底立體地形圖)3、旁側聲吶掃描(二維海底平面地形圖)(二)海底地層探測1、聲學地層剖面儀(淺、中、深)地層厚度、層理結構和地層中異常埋藏體(淺層氣、斷層、埋藏古河道)2、地震勘探(單道、多道、三維)震源(氣槍和電火花
-
地質學家發現15.7億年前的古海洋氧化事件
地質歷史時期一共發生過兩次比較大的大氣增氧事件,分別發生在距今約24—20億年前和8.5—5.4億年前。約24億年之前,地球表面大氣氧含量極低,小於現代氧氣水平的0.001%;約5.4億年前之後,大氣氧含量則增長到大於現代氧氣水平的20%。而中間階段,18—8億年前地球表面一直以來被認為處於持續低氧狀態,有科學家估算當時的大氣氧含量甚至可能低於現代氧氣水平的0.1%。
-
海水淡化廠越來越多了,但高鹽度汙水排放是個問題
海水淡化後的副產品高鹽度海水提高了海洋的鹽度,同時有其他化學汙染物,這對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系統造成重大風險。這篇論文發表在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期刊上。研究作者之一,聯合國大學水、環境與健康研究所的 Manzoor Qadir 博士說:「高濃度鹽水被排入海洋,海水含鹽度進一步增加,當這個海域溫度增加後,它們一起降低了溶解氧水平,被稱為『缺氧』,這會影響這個區域的水生生物。」通常情況,這種汙水會被排放到海洋深處,為了與海水融合,但這會給海洋底棲生物帶來傷害。
-
湘教版海洋地理第1章第1節海水溫度與鹽度知識點梳理及活動解答
我們知道,地球表面的71%都是海洋,海洋水量佔地球總水量的96%以上。龐大的海洋水體從何而來?通常認為海水是地球演化過程中內部物質排氣作用的產物。巖漿活動和火山作用不斷從地球內部排出大量水汽和其他氣體,並凝結為液態水,經過漫長地質年代的積累逐漸形成了海水。
-
海水的鹽度
海洋表面平均鹽度和溫度按緯度的分布(1)水平分布規律:副熱帶海域海水鹽度最高,由副熱帶海域向兩極和赤道,鹽度逐漸降低。Q:結合下圖分析上述分布規律的成因。降水量與海洋表面平均鹽度按緯度分布原因:副熱帶海域炎熱少雨,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因而鹽度最高;赤道地區雖然溫度最高,蒸發強烈,但是降水較多,鹽度並不高。
-
海洋地理——海水的溫度、鹽度及海水運動(無任務免費獲取)
:加快淨化速度(利),擴大汙染範圍(不利)【鞏固訓練】1.下面兩圖1、圖2表示「南、北半球海洋表層溫度、蒸發量與鹽度按緯度的分布(圖中數碼表示不同的曲線)」,讀圖回答問題。【答案】(1)⑥ 低緯海區溫度高,高緯海區溫度低(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太陽輻射(2)北半球海洋表面蒸發量 A處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太陽輻射比B處強,氣溫高,故蒸發強(B處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太陽輻射強度受天氣影響而較弱,氣溫低於A處,故蒸發量小於A處)(
-
研究揭示熱帶印太海洋鹽度變化新模態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敦欣研究組在熱帶印太上層海洋鹽度的年際-年代際低頻變化研究中獲進展,發現熱帶太平洋溫躍層鹽度變化新模態,揭示印尼貫穿流調整下的熱帶印度洋鹽度低頻變化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Climate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上。
-
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影響因素
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影響因素 (1)海水溫度的影響因素海洋表層水溫主要取決於太陽輻射和大洋環流兩個因素。①太陽輻射是海水的主要熱源,因此緯度位置能直接影響海洋表層水溫。此外,大洋形狀、極地海域結冰與融冰等也會影響海洋表層水溫。(2)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①降水量和蒸發量:蒸發量大於降水量的海區海水鹽度高,蒸發量小於降水量的海區海水鹽度低。②陸地河川徑流注入:陸地河川徑流能夠為沿海地區帶來大量淡水,能夠起到降低近岸海區海水鹽度的作用,因此大江大河的入海口處海水鹽度變化大。
-
考點21:海水的溫度和鹽度(1956-2018年高考真題分類)
14.有關海洋表層溫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暖流流經海區的水溫均高於寒流流經海區B.洋流可減小高、低緯度海區之間的水溫差異C.熱量輻射是各緯度海區之間熱量交換的主要方式D.水溫的年變化幅度近岸海區大於同緯度大洋中部【答案】BD【解析】洋流通過對高、低緯度熱量輸送、交換可減小高、低緯度海區的水溫差異
-
論文解讀: 高鹽度處理對牡蠣中弧菌的消減作用研究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來自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的文章:高鹽度處理對牡蠣中弧菌的消減作用研究
-
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院士研究組揭示熱帶印太海洋鹽度變化新模態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研究組在熱帶印太上層海洋鹽度的年際-年代際低頻變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熱帶太平洋溫躍層鹽度變化新模態,揭示了印尼貫穿流調整下的熱帶印度洋鹽度低頻變化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JCR一區期刊Journal of Climate(IF 5.707)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
研究發現1億年前琥珀化石「撞臉」現代甲蟲
新華社南京2月1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美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化石中,發現5枚與現代甲蟲「撞臉」的遠古昆蟲標本。
-
高鹽度(>35‰)水體
所以,在晚上池塘氧氣水平是在持續降低的,但通常情況下,夜間藻類加上養殖生物等的耗氧並不會將水體中氧氣消耗殆盡,但在高鹽度環境下,藻類老化產氧少,耗氧多,養殖蝦體耗氧不變的情況下,池塘水體在夜間更容易出現平常不會出現的低溶氧水平,加上高鹽度水體氧氣溶解度降低,所以晚上提供消耗的氧氣更少,老化的水體會經常性的出現缺氧問題,蝦須、蝦尾甚至蝦眼發紅等缺氧的現象就再常見不過了。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15:赤道地區海水鹽度如何
91.何謂海水的「鹽度」?鹽度是海水的重要物理性質之一,所謂鹽度就是海水中含鹽量的濃度, 海水的平均鹽度為35,鹽度為35標誌著每千克海水中含有35克鹽。92.海水鹽度隨緯度怎樣變化?低緯度地區,蒸發旺盛,鹽度較高,但赤道地區降水多,所以鹽度並不是最高。副熱帶海區蒸發強烈,降水少,鹽度比低緯度海域高。
-
熱帶印太海洋鹽度變化新模態獲揭示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敦欣研究組在熱帶印太上層海洋鹽度的年際—年代際低頻變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熱帶太平洋溫躍層鹽度變化新模態,揭示了印尼貫穿流調整下的熱帶印度洋鹽度低頻變化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JCR一區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
中科院海洋所最新研究!揭示熱帶印太海洋鹽度變化新模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 通訊員 王敏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研究組近日在熱帶印太上層海洋鹽度的年際-年代際低頻變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熱帶太平洋溫躍層鹽度變化新模態,揭示了印尼貫穿流調整下的熱帶印度洋鹽度低頻變化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
-
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平均溫度高出0.075攝氏度
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平均溫度高出0.075攝氏度時間:2020-01-15 09: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平均溫度高出0.075攝氏度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英國《衛報》報導,《大氣科學進展》近日發表分析稱,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
中科院海洋所最新研究!揭示熱帶印太海洋鹽度變化新模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齊春贊通訊員王敏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研究組近日在熱帶印太上層海洋鹽度的年際-年代際低頻變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熱帶太平洋溫躍層鹽度變化新模態,揭示了印尼貫穿流調整下的熱帶印度洋鹽度低頻變化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JCR一區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和Journal
-
為什麼地處非洲東北部的「紅海」,是世界上海水鹽度最高的海域?
但是有些水中的鹽分含量就比較高,我們就稱為「鹹水」比如陸地上的鹹水湖以及海洋水都是含鹽分較高的鹹水。紅海海域海洋中的鹽分是由於地表徑流在億萬年的時間內向海洋源源不斷地匯入造成的,目前全球大洋表層海水的平均鹽度約為3.5%,也就是大約每1千克海水中就含有約3.5克的鹽分,這些鹽分包括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