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任何國家、哪一個政治家都不敢公開庇護腐敗分子

2020-12-05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7月11日電 中央紀委網站日前發布《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之六:深化合作 互利共贏》一文。文章指出,對腐敗問題要進行歷史、哲學和文化的思考。腐敗,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損害法律尊嚴,侵蝕社會公平正義,是各國政府面臨的共同挑戰,任何國家、哪一個政治家都不敢公開庇護腐敗分子。有分歧並不可怕,增加接觸就能增進相互理解,溝通交流的過程就是建立信任、找到共同點的過程。

文章稱,要用好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反腐敗工作組這個平臺,重點推動建立中加、中澳、中新、中英等雙邊反腐敗執法合作機制,搭建聯合調查、信息共享、快速遣返等便捷通道,構建司法執法合作法律體系。

具體全文如下:

開放的大門一旦打開、就再也難以關上,面對共同面臨的腐敗挑戰,任何國家都不能關起門來反腐敗。反腐敗國際合作已納入我國外事工作格局,上升到國家政治和外交層面。追逃追贓工作跨部門、跨領域,涉及國內國外,必須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對腐敗問題要進行歷史、哲學和文化的思考。腐敗,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損害法律尊嚴,侵蝕社會公平正義,是各國政府面臨的共同挑戰,任何國家、哪一個政治家都不敢公開庇護腐敗分子。在全球化相互依賴時代,反腐敗國際合作對於各國利益來說不存在「你有我無」的問題,共同點遠遠大於分歧,合作則共贏。國與國交往,要知己知彼,看現實、想未來,歷史的思考是前提。要通過了解彼此歷史與現實,來觀察和展望未來。有分歧並不可怕,增加接觸就能增進相互理解,溝通交流的過程就是建立信任、找到共同點的過程。要照顧彼此關切,妥善處理分歧,推動落實國家領導人之間達成的政治共識,加強以個案調查、信息交流為重點的雙邊合作,突出有效管用,共同打擊跨國腐敗犯罪活動。

近年來,我們著眼於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大局,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主動提出追逃追贓主張。反腐敗已經成為國際多邊合作重要議題,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國際刑警組織、世界銀行等就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達成共識,建立了各自框架下的合作機制。不給腐敗分子提供「避罪天堂」、拒絕腐敗分子入境、建設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遵循的準則。要在不同時期,站在不同高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如何建立標準和規則,這對推進反腐敗合作是非常必要的。要繼續強化機制建設,拓寬合作平臺,發揮《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作用,健全拒絕腐敗分子入境、資產返還等合作機制,深化和拓展多邊框架下的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

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要善於運用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藉助多種力量開展工作。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創新方法手段,針對不同個案的特點,因國施策、因案施策,靈活運用遣返、勸返、引渡、異地追訴等方式,逐一突破,強化震懾效應。要不斷積累工作經驗,逐步摸清規律,形成有效的機制和慣例,提高執法合作效率。要用好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反腐敗工作組這個平臺,重點推動建立中加、中澳、中新、中英等雙邊反腐敗執法合作機制,搭建聯合調查、信息共享、快速遣返等便捷通道,構建司法執法合作法律體系。

任何一步實際行動都勝過千言萬語,追逃追贓工作最終要落實到追回多少人、追繳多少贓款上。要聚焦目標任務,保持政治定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對內統一部署、形成合力,對外調動資源、協調行動,不斷取得追逃追贓新成果,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

相關新聞


中紀委:幹部企圖外逃會有徵兆 要強化責任意識

中央第十輪巡視各組進駐情況及聯繫方式一覽表

中央第十輪巡視看點:覆蓋半數黨中央部門 「自己人」也在監督範圍

注意!黨員領導幹部婚喪嫁娶該咋辦才能不踩「紅線」?

如何正確發放津貼補貼或節日福利才不會違紀?

領導幹部注意!你的家人可能今後不準經商辦企業了

安徽副省長楊振超被查 巡視"回頭看"省份已有"五虎"落馬

探析中紀委首次公開的貪官懺悔錄 「三重罪」連敲警世鐘

圖解:這些黨章意識淡漠問題被中紀委「點名」了!

相關焦點

  • 中紀委這一年:老虎蒼蠅沒少打
    這是十八大以後今年以來,中紀委證實查處的第16名省部級官員,也是十八大後被調查的第二名中央委員。王岐山執掌中紀委後,誓言既要「拍蒼蠅」,也要「打老虎」。這一年來由其領銜的新一屆中紀委交出的這份16名省部級官員被查的「打虎成績單」,不但向民眾證明了新一屆中紀委正在兌現反腐敗的承諾,更充分彰顯出了當前黨和政府嚴懲腐敗的決心。
  • 從中紀委"每周通報"數據看哪些"四風"問題仍禁而不絕
    剎住「車輪上的腐敗」,一方面要加強公務用車管理,另一方面要抓緊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三是收送紅包禮金購物卡問題。共90起,佔處理總數的14.52%,列第三。小紅包大問題,仍然有幹部把禁令當「耳旁風」,此風還當嚴剎! 四是大操大辦婚喪喜慶陋習依然嚴重。共89起,佔處理總數的14.35%,列第四。
  • 食藥監總局回應紀委官員舉報:已向中紀委報告
    陸群在微博中還稱,邵明立為「金銀花鬧劇的總導演」,國家食藥監總局現任局長張勇「對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麻木不仁、不聞不問」。今天上午,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回應稱:涉及腐敗等問題,已向中央紀委相關部門作了專門報告。
  • 厄瓜多為何撤銷對阿桑奇的庇護?關鍵原因有二個
    這個極限終於在4月11日「爆炸」了:莫雷諾撤銷了阿桑奇的庇護。英國警方立即進入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逮捕了「揭秘大王」阿桑奇,並有可能引渡到美國受審、受刑:英國警方、內政部與首相德蕾莎·梅伊都表示根據英國與美國籤署的引渡協議逮捕了阿桑奇。其實,自從莫雷諾當選為厄瓜多總統後,阿桑奇的命運就註定了——逃脫不了美國的制裁。
  • 中紀委這一年:既「拍蒼蠅」 也「打老虎」
    中國網12月11日訊 近來高頻率的省部級官員落馬見證了中國反腐的高壓態勢,昔日並不那麼高調、甚至有點兒神秘的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成為一個曝光率很高、很活躍的部門。懲治腐敗將它推到了時代的前臺,這個部門現在真正是讓百姓愛、讓貪官怕、讓官員有所忌憚、讓輿論充滿期待。王岐山執掌中紀委後,誓言既要「拍蒼蠅」,也要「打老虎」。
  • 消除「燈下黑」 中紀委揪出哪些「內鬼」?
    2014年5月9日,中紀委曝光一起紀檢系統內部腐敗案件: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魏健成為了當時中紀委機關內部最高級別的落馬官員。除此之外,還有山西省紀委原常務副書記楊森林以及中紀委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原監察專員曹立新等成為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燈下黑」。
  • 紀委官員炮轟食藥監追蹤 回應:涉腐敗問題已報告
    昨天10時37分,新浪微博「@御史在途」,即實名認證為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的陸群,發微博炮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稱國家藥典委將南方金銀花改名為山銀花,給南方金銀花種植戶和藥廠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給國家食藥監總局前局長、現國家藥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邵明立家鄉的金銀花開發商帶來巨大利益。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軍隊只有110人,卻沒有任何一個強國敢去攻打
    ,為何那麼多年來沒有一個國家敢去攻打它? 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其國土面積僅有0.44平方公裡,啥概念呢?恰好和我國天安門廣場一樣大,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所以被稱為「國中國」。
  • 加拿大:如有必要將從香港撤僑,但不會給港毒提供任何庇護
    因不滿港區國安法的頒布和實施,西方國家正持續採取措施對中國施壓。日前加拿大再次表態,考慮從香港撤僑,與此同時加拿大政府還對香港人開出了便利了移民條件,旨在吸引「最聰明的香港人」移民加拿大。為緩和自己提出撤僑的負面影響,南傑瑞特別指出不會為「港毒」提供幫助和庇護。 加拿大駐港澳總領館無權為香港暴亂犯罪分子提供庇護,此前有港毒分子寄希望與西方使領館能提供庇護,不過最終外國使領館拒絕了港毒申請庇護的請求。南傑瑞的這番表態顯然是在給自己減少麻煩。
  • 中紀委網站發文批「近親繁殖」:極易形成家族式腐敗窩案
    (金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供圖)  「近親繁殖」極易形成家族式腐敗窩案  「有些幹部把親屬安插在重要崗位上,把公權私用,把單位變成『家天下』,目的是為自己的腐敗行為行便利。」儋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李昌充曾分管畜種場多年,從採購員到會計、負責人,都由他安排的近親屬擔任,打通利益輸送鏈條後,便可肆無忌憚地收受企業賄賂,影響非常惡劣。
  • 中紀委官網上「熱點首曝媒體排行榜」
    在25日發布的「2014年網絡輿情熱點首曝媒體」中,中紀委網站赫然在榜,名列第9名,成為唯一入選榜單的政府網站。這一榜單來自於中國傳媒大學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的統計數據。  「2014年網絡輿情熱點首曝媒體」的前10名依次為:新華網、中新網、新京報、京華時報、人民網、央視、中廣網、新華社、中紀委網站和北京青年報。其中只有中紀委官網為政府網站。
  • 15個案例見證海外不是腐敗分子避罪天堂
    對話《紅色通緝》製作團隊  用15個案例見證海外不是腐敗分子避罪天堂  1月10日,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的五集電視專題片《紅色通緝》登陸央視螢屏。該片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成效,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工作細節,更是引發觀眾關注。為此,記者採訪了該片的製作團隊。
  • 中紀委證實南京市長季建業被調查
    昨天上午,中紀委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確認江蘇省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季建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這是在中紀委一連串「打老虎」的行動中又一個落馬的地方在職副省級官員。  15日仍出席公開活動  15日上午,季建業主持召開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對目前正在展開的雨汙分流工程施工組織提出一系列優化整改措施。
  • 最高檢揭秘體壇腐敗潛規則 操縱比賽金牌「內定」
    中國競技體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一些王牌的優勢項目上,出現了「讓你上,拿金牌;不讓你上,你無名」的誘惑;在水平一般的項目上,因為壟斷、不透明的選拔機制,也存在「不花錢就難入選」的「潛規則」在中國體育界,很多金牌項目的背後,都有一個俞麗式的人物。
  • 專家:官高,不意味著對錯誤和腐敗就有了免疫力
    但是,高官中也存在各種錯誤思想行為,特別是腐敗分子的出現不是偶然現象。這種狀況既說明對高官的監督十分必要,也說明監督制度和機制還需完善。上個世紀90年代,犯受賄罪的山東省泰安市委原書記胡建學曾說:「官做到我們這一級,也就沒人能管了。」一個廳級貪官如此,級別更高的貪官就更不用說了。如今,如何有效監督高官仍是難題。而如果高官還是一把手,則監督的難度就更大。
  • 中石油連夜開會傳達廖永遠被查:腐敗不除、永無寧日
    中石油集團總經理廖永遠 新京報訊 (記者趙嘉妮)16日晚間,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 官網廖永遠履歷被刪 16日晚中紀委網站公布廖永遠被調查的消息時,中石油集團官網高管信息仍然列有廖永遠的職務和簡歷,還有廖永遠3月10日的工作動態報導。17日,新京報記者發現,高管信息欄中已把廖永遠移除,有關工作動態的報導也被刪除。
  • 官員隱私權和公眾知情權,該優先保護哪一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也曾撰文指出,「以人查房」只是短期內的暫時性有效措施,反腐不能依靠一個或幾個事件,而應依靠官方的制度化反腐。不應該以違法行為對抗違法行為,而應該通過正當合法的方式實施監督。 王慶森:在我看來,官員作為一個特殊身份的群體,對公共事務負有特別的責任,他們的行為理應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以便接受公眾的監督。
  • 南方日報:一個「獨立王國」的腐敗樣本
    這應該與近年來國際足聯飽受腐敗質疑的大背景密切相關。一方面,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運動的管理組織,國際足聯的聲譽卻並不光彩,「腐敗、賄賂、獨裁」等指控一直不絕於耳;另一方面,儘管醜聞纏身,但國際足聯向來都是「自查自糾」,而且極其護犢,猶如一個「水潑不進,針扎不進」的獨立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