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油管爆炸調查:四年前曾被環評點名

2020-12-05 騰訊網

  若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則會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油品燃燒、爆炸將造成大氣環境汙染,其汙染程度與損失的油品量和氣象條件有關,燃燒產生的汙染物有SO2、CO、NOx、CnHm、煙塵和醛類等,燃燒產生的高溫將造成局部地區的熱汙染。

  對於火災和爆炸事故發生的可能情形,報告也作了預估。

  如在儲存、輸送原油過程中可能產生洩漏、跑料事故,遇明火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違章用火(吸菸、焊接作業、車輛等)引燃原油或原油揮發氣。由於靜電接地系統失效,原油產生的電荷不能及時消除,當電荷集聚到一定能量時,也會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還有雷擊可能引發原油罐火災、爆炸事故。原油泵房是各類機電設備集中、操作頻繁、最容易洩漏和散髮油氣的場所,在通風不良和電氣設備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此外,沙特油硫含量高(2.07m%),原油罐上的氧化鐵或鐵與原油中的硫長期發生腐蝕作用而生成硫化亞鐵,如果這些硫化亞鐵沉澱物暴露於空氣中,可發生氧化放熱反應,可能引發火災事故。

  原油罐內原油經泵外送時,因儲罐的液位儀表和液位極限報警儀表失靈,可能造成儲罐抽空造成罐體損傷。

  該報告對爆炸事故後果的預測表明:當庫區內單個儲罐發生爆炸時,在近距離內(60m)對建築物和人員均會造成嚴重損害,最遠可波及到790m範圍內。隨著本項目的實施,擬建油庫周圍的居民區均將拆遷,因此油罐的爆炸事故不存在對居民的傷害威脅,但不可避免地會對鄰近的大連新港現有生產設施、辦公生活設施及其有關人員造成傷害。

  考慮到本項目油罐區較為集中,如果一個油罐發生爆炸事故,且應急措施不得當,極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多儲罐發生爆炸。雖然其影響範圍不是線性上升,但由於同時發生爆炸,其可能引發的火災或爆炸的影響將不堪設想。因而報告認為必須建立完善的事故應急及防範措施,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

  每次風險排查都是一次排雷

  因為大孤山半島化工和石化行業雲集,大連理工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院環境評價中心教授張樹深和同事鄭洪波還編制了大孤山半島區域環境風險評價報告書。

  「大孤山半島區域規劃環評,當時提到了很多環境風險排查的企業,只要是化工企業,每一個項目都做過專題評價和環境風險評價」,鄭洪波說。

  大孤山半島區域規劃環評不公開,外界無法知曉這個區域還有哪些環境隱患,仍然只能從2006年環保總局的點名中「窺斑見豹」。

  例如,位於大連新港東南側,與此次爆炸一路之隔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大連石油化工公司國家石油儲備大連原油基地工程,也被稱為環境風險評價專章深度不夠,風險防範措施與風險應急預案不完善。

  「考慮到項目發生原油池火災時,項目環境風險事故屬於特別重大環境事件,企業需要在後續項目實施中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和強化風險防範措施,盡一切可能防治和杜絕項目發生大規模的原油池火災事故」,環保總局的意見稱。

  此外,國儲項目還要求「按最大可信事故設置防火堤和圍堰,確保原油不外溢。並設置足夠容積的消防廢水池」。

  毗鄰該地區的另一項目——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萬噸/年加氫裂化及其配套項目,也被稱為環境風險評價專章深度不夠, 風險防範措施與風險應急預案不完善。要求補充整改的條款近10條,其中包括「按最大可信事故設置防火堤和圍堰」。

  張樹深告訴記者,做大孤山半島的區域環評也很複雜。根據風險企業做一個詳細的評估,模擬各種分析著火爆炸,甚至是爆炸是否會引起連鎖反應,對大連市區會不會有影響。

  化工類企業包括倉儲油,爆炸是重點防範的風險,包括新港新30萬噸油碼頭附近也有一個老的油碼頭,文化大革命前就運行,30多年一直沒有發生過問題,從來沒有發生成規模的漏油事故。

  「事故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現在要把這些事故都預測到,也是行業和環保系統研究的目標」,張樹深說。

  據他介紹,一般做這種石化類的環評報告書,都是根據國內外的情況進行分析,然後提出事故發生概率,如果太大,國家都不能批,但有些事故是不可預測的,如果能預測就把電關了,把油關了。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一旦發生事故,有沒有應急對策,應急對策有沒有效,這是比較重要的。」

  比如當時的大連30萬噸級原油碼頭項目港址變更項目環評報告也考慮到了陸域管道一旦發生洩漏汙染的風險,因此提出了圍欄圍堵,噴灑吸油劑,和吸油船等措施,這些措施都在這次事故搶險中被用上了。

相關焦點

  • 「烈火英雄」重現:大連「7·16」油管爆炸事件紀實
    引 子2010年7月16日,大連新港石油管線爆炸。大火如果控制不住,會直接威脅到不遠的大連。「7·16」大連輸油管道爆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原油管線儲罐爆炸救火難度最大的一次。這場災難雖然已經過去九年,但是每一個親歷過火災現場,或見證過火災現場的人,仍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公布環評涉嫌抄襲初步調查結果:環評報告提交...
    原標題:環評報告提交了未完成的過程稿   近日,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涉嫌抄襲、造假一事,引發輿論廣泛關注。3月29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通報了初步調查結果,稱該項目「採用以前完成的報告作為模板,提交了未完成的報告過程稿作為公示材料」,導致存在較多「湛江」字眼等。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報告涉嫌...
    原標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開展調查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28日訊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相關信息情況的說明》,表示已經成立調查小組,就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進行調查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涉嫌抄襲...
    來源標題: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涉嫌抄襲開展調查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相關信息情況的說明》,表示已經成立調查小組,就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進行調查。
  • 響水爆炸案審理細節:時任縣環保局、安監局局長等8人受賄21.5萬
    53人涉8項罪名響水特大爆炸案開庭,不少化工廠和運輸公司的老闆們又聚在了一起,一位運輸公司負責人告訴深一度,整個園區目前仍是一片廢墟,化工廠幾乎全部搬走。據這位運輸公司負責人介紹,在爆炸中被毀的化工廠,大部分還在期待著國家賠償。據他所知,一些曾為天嘉宜公司提供運輸服務的公司,至今沒有拿到貨款。
  • 大連通報燃氣爆炸事件:一女子因厭世開燃氣閥門自殺,已死亡
    大連通報燃氣爆炸事件:一女子因厭世開燃氣閥門自殺,已死亡 1月8日19時39分,大連市西崗區榮信巷13號樓401室發生燃氣爆炸。
  • 大連輸油管道爆炸系由負責加注脫硫劑公司造成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安全監管總局網站消息,日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公安部共同發布《關於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7·16」輸油管道爆炸火災事故情況的通報》,通報稱此次事故的初步原因是,在「宇宙寶石」油輪已暫停卸油作業的情況下,輝盛達公司和祥誠公司繼續向輸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強氧化劑的原油脫硫劑,造成輸油管道內發生化學爆炸。
  • 62名環評工程師被註銷 環保部通報環評工程師證書「掛靠」問題治理...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環保部通報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掛靠」問題集中治理工作情況。經核查32家環評機構的62名環評工程師未如實申報從業情況,後將被註銷登記編號,不再計入原申報的環評機構專職環評工程師數量,不得作為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編制主持人或主要編制人員。
  • 淄博化工廠爆炸:項目建設曾有違規
    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於2014年12月26日發生變更,由鞏峰變更為呂敏。其企業法人是山東潤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0萬元,成立於1993年3月13日,法定代表人何永。  @淄博發布 消息稱,至今日凌晨0時30分消息,事故造成9人受傷,無人死亡。
  • 重磅|響水爆炸案對環境監管的啟示!
    一、環境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3.21」特大爆炸事故發生後,國務院立即成立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2019年11月,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發布調查報告,認定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是一起長期違法貯存危險廢物導致自燃進而引發爆炸的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並對環境監管部門指出了以下4個方面的問題:1.對企業長期違法貯存危廢失察天嘉宜公司將其大量的危險廢物
  • 「掛靠」環評機構遭清理 缺環評工程師成「通病」
    據環保部介紹,內蒙古天潤環保評價有限公司因在資質申請中隱瞞有關情況和提供虛假資料,申報的2名環評工程師實為外單位人員,擬不予批准資質且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新疆旭源環保科技諮詢有限公司申報的環評工程師李昌傑為重慶化工研究院職工、周廣喜為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職工,擬不予批准資質且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北屯市共明
  • 區域性環評概念及進行了區域性環評後具體建設項目還應進行評價嗎
    第一:區域性環評的由來1998年制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時,還沒有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環境保護部(原國家環保局)上報同務院審批的條例送審稿曾將區域性開發視同建設項目對待,將區域性開發與建設設項目統稱為開發建設活動,並將其作為本《條例》的調整條目。
  • 天津港爆炸事故調查報告公布 詳解四大疑問
    2015年8月12日22時51分,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近日,國務院批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經國務院調查組認定,天津港「8·12」事故是一起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 暴風金融停發新標 曾多次被點名整改
    經營模式  類似於引流平臺  根據暴風金融公告,暴風集團實際控制人馮鑫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為保證暴風金融用戶的利益及資金安全,平臺將停止發布新標。  工信部曾多次點名  要求暴風金融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暴風金融曾多次被工信部點名。  7月1日,工信部官網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19年第2號)。
  • 大連理工大學學生團隊開展海洋汙染調查
    原標題:大連理工大學學生團隊開展海洋汙染調查 日前,由大連理工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劉肖楠等多名大學生組成的團隊,開展了一次大連海洋汙染調查。 他們在星海灣、金石灘、棒棰島等不同的海域採集樣品,向現場的群眾發放調查問卷,並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在實驗室進行樣本檢測,最後將數據進行匯總分析。
  • 深圳灣環評涉嫌抄襲 中科院南海所致歉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近日,《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被指涉嫌抄襲,引發輿論關注。3月29日,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機構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所)在其官網通知通告欄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情況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
  • 烈火英雄原型真實事件 大連716大火爆炸真實事件整理
    大連新港「7·16」石油管線爆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原油管線儲罐爆炸救火難度最大的一次。也是今天上映的電影《烈火英雄》背後的真實事件原型。感謝那些消防官兵們出生入死,直至以生命為代價,保住了大連這座美麗的城市據了解,在2010年7月16日,位於遼寧省大連市大連保稅區的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原油罐區輸油管道發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洩漏並引起火災。一年之後,還是7月16日,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廠區內1000萬噸常減壓蒸餾裝置換熱器發生洩漏,再次引起大火。不過,根據中石油的對外聲明,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未造成環境汙染。
  • 「7·16」大連新港油庫爆炸事故回顧
    原新聞刊載於2010年8月17日 寫在前面:  硝煙散盡,「7·16」大連大孤山新港碼頭保稅區油庫爆炸事故已過去一個月時間,或許有些人尚未從悲痛中走出,或許有些人還在為火光沖天的一幕而戰戰兢兢……讓我們在深刻吸取事故教訓的同時
  • 是誰把環評工程師推上了神壇
    環評工程師連一級建造師的零頭都不到。就是這麼一個水平評價類的環評工程師,居然被推上了神壇。而今,似乎是走下了神壇。其實還是應該仔細想想,環評工程師是否上過神壇?所謂「神壇」,引申涵義是:至高無上的權力威望或地位。但是在環評領域,環評工程師有至高無上的威望或地位嗎?學習外交部的回答:呵呵。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回應環評涉嫌抄襲造假:將嚴肅處理
    全文652字,閱讀約需1分鐘 據羊城晚報消息,近日,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涉嫌抄襲、造假一事,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記者追蹤採訪發現,該份環評報告涉嫌抄襲湛江某份環評報告33處。對這一「錯得離譜離奇」的環評報告事件,深圳市交通局、深圳航道事務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迅速表態,並表示展開全面深入調查。29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羊城晚報記者通報了初步調查結果,稱該項目「採用以前完成的報告作為模板,提交了未完成的報告過程稿作為公示材料」,導致存在較多「湛江」字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