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合金系中發現新的固體物質形態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何戰兵與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孫俊良、瀋陽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馬秀良、瑞士蘇黎世大學教授沃特·斯陶爾合作,在Al-Cr-Fe-Si合金系中發現一種新的固體物質形態。近日,該研究成果發表於《晶體學報A卷》。
-
新固體物質形態「兼容」晶體和準晶體結構特點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何戰兵等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一種新的固體物質形態,該形態巧妙地化解了晶體和準晶體在晶體結構上的這種「水火不相容」的矛盾,顯示了原子排列的鬼斧神工。何戰兵表示,雖然目前還未能對該物質的物性做深入了解,但可預見會有一些與物質周期性相關的特殊物性。
-
除了固體,液體,氣體,還有5種物質形態
物質的物理狀態有許多種,最基本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但除此之外,您還聽說過其它哪些物理狀態?小編在這裡介紹一些大多數人可能不太熟悉的物理狀態。固體在固體中,基本粒子的動能很小,只有微弱的振動,它們在引力的作用下,緊密地堆積在一起,並保持著固定的空間關係。根據基本粒子排列是否有序,固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晶體和非晶體。舉例來說,冰和金屬都是有序的晶體固體;玻璃、大部分聚合物和煤炭是無定形固體。
-
物質有多少狀態?固體,液體和氣體嗎?
在學校裡我們可能學到最多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因為學校只給我們生活中最好理解的三種物質狀態,如果只是知道這些,你會錯過其他五個有趣的物質形態! 現在我們普遍認為有多達8個物質形態,隨著科學的進步,這個數字還會逐漸增加。下面怪羅簡單介紹下吧: 第四種是熱的帶電氣體(等離子態),它由帶正電荷的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火焰是由激發態和等離子態共同組成的。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通常來說這一變化不會多麼顯著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
-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的三種形態?其實還有很多不在其內,比如火焰
我們所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這個世界是由物質所構成的,一草一木是物質、一花一樹是物質、一桌一椅是物質,就連恆星與行星同樣也是物質。而宇宙間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外在形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固體、液體和氣體,它們通俗的被稱為物質的三態。
-
物質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那火算什麼體?還是屬於物質之外?
生活中,火對人們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有人問你,火究竟是什麼物質?我想你肯定會迷茫。大部分人會認為火是氣體,但是它貌似又和氣體不同,氣體是發散的,可以到處飄逸。而火就只會圍著一點,無規則的變化著形狀。火究竟是什麼呢?固體、液體還是氣體?
-
軍校專家為你揭秘《流浪地球》裡的等離子體:第四種物質存在形態
它佔宇宙中物質總量99%以上,是物質存在的主要形式。它具有優良的電磁性質,在軍事領域應用潛力驚人。近來,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熱播,有關專家和觀眾對此紛紛點讚,認為它開啟了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這部影片設定在2075年,以太陽內核急速老化不斷膨脹即將吞沒地球為時代背景。
-
物質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形態,火是什麼態?光又是什麼態?
儘管火被人類利用準確時間已經難以考證,但火是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卻是毫無疑問的,因為現代社會幾乎都建立在火之上,無論是燒飯燒水,還是出行的交通工具,甚至天上的飛機和向外太空探測的火箭,都少不了火的存在,所以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變著法子用火的歷史!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物質有固液氣三態,但問題是火和它發出來的光到底是個什麼態?
-
科學家發現既是固體又是液體的物質!
但在外面的我們看來,我們根本不知道貓究竟是死是活,因此貓處於一種既死又活的疊加態裡。薛丁格的這隻寵物困擾了科學家們幾十年,甚至將宇宙都分裂成無數的平行世界,人們依然眾說紛說,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以至於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宇宙觀。世界並不是所我們看到的那樣,有板有眼,而是以一種不確定的概率幅存在,必須有我們人類意識的參與,世界才真正存在。
-
其實它不是固體,也並非是氣體,而是這種形態
其實它並非是固體,也並非是氣體,而是這種形態宇宙當中存在著無數的星球,這些星球有的是跟太陽一樣的恆星,有的是跟地球一樣的行星,有的則是跟月球一樣的行星,當然也少不了很多游離於宇宙當中的小行星了,很多人認為星球其實都是固體,但是不少人認為太陽這種恆星其實不是固體,而是也一種液體。
-
物理學家觀察到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該狀態隱藏在玻璃的液態和固態之間發生的神秘轉變中。玻璃化轉變對科學家非常著迷,新的物質狀態——稱為「液體玻璃」——在微觀水平上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行為,將其與先前觀察到的現象區分開來。
-
馬裡亞納海溝水深10862米,水是什麼形態的,會成固體嗎?
馬裡亞納海溝水深10862米,水是什麼形態的,會成固體嗎? 大家都知道,水的形態往往分為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種形式,而且水也能夠在溫度、氣壓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在這三種形態之間不斷的自由變換,但是除了這三種形態之外,科學家們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發現了一種名叫超臨界水的形態。
-
固態、液態和氣態後:為何不斷發現新的物質狀態?
沒錯,儘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遇到,但這些都是物質的合理狀態(或稱為「相」)。事實上,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物質狀態,很可能數以千計。與此同時,他們仍然一直在尋找新的物質狀態。據推測,我們或許可以發現數百萬種可能的物質狀態。當然,最基本的三種物質狀態在很早以前就已為人熟知。
-
物質只分為氣體液體固體嗎?其實多得說不清,最多一種佔宇宙99%
從小學開始,課本上就講到物質共有三種狀態,分別是氣態,液態和固態,然而這其實只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周圍的事物是這樣,實際上物質的狀態種類很多,細分下來已有好幾十種。物質狀態是指一種物質呈現出的表象特徵。
-
北科大:填補空白!高熵合金相結構新發現
迄今為止,雖然在四元、五元及多元非晶合金中發現有準晶,但這些準晶大都是三維二十面體準晶。且合金成分往往以一種主要元素為主,屬於傳統合金的範疇,不屬於多主元高熵合金。對於(近)等原子比多主元高熵準晶而言,雖然有科學家預測了可能存在該類準晶的一些合金體系,然而在實驗上無人證實。
-
核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暗物質候選粒子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暗物質是一種在宇宙中大量存在的神秘物質,被認為與常規物質的比例是五比一。但是到目前為止,暗物質從未被直接檢測到。現在,約克大學的核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候選粒子,它可能構成了這種奇怪的物質。
-
為啥地球核心高達6000度,形態卻是一個固體的鐵球?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的結構,地球的內核是一個直徑大約有 1500 英裡( 2414 公裡)的固體鐵球,體積同月球一樣。包裹在這個球周圍的外核主要由液態鐵鎳混合物組成,這是一個粘性很大的地幔層,再往上是形成地表的固體地殼。
-
有哪8種物質狀態?
在學校裡我們可能學到最多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因為學校只給我們生活中最好理解的三種物質狀態,如果只是知道這些,你會錯過其他五個有趣的物質形態!現在我們普遍認為有多達8個物質形態,隨著科學的進步,這個數字還會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