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梁中華:未來5年勞動力每年減300萬,10年後每年減1000萬

2020-12-04 藍白觀樓市

買房的意義是什麼?

不同的人群,目的必然有差異,有人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有人為了能夠獲取房產升值,有人為了所謂的「安全感」,更有人為了結婚、生子、學區、養老。

正是千奇百怪的需求,才催生了如此巨大的房地產市場交易體量,但我們深究下去,會發現這些目的都有一個共同點:勞動力需求。

什麼叫勞動力需求?只有正值壯年的勞動力,才能為家庭、為財務狀況、為面子、為虛榮而奮鬥,耄耋之年的老人,嗷嗷待哺的嬰兒、風華正茂的學子,他們對房產的需求趨向於零。

可我們現在面臨的尷尬現實是:對樓市來說,勞動力快不夠用了。

4月20日,中泰證券宏觀分析師梁中華發布研報指出,未來5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每年減少300萬以上,十年後,在2028年-2039年間,年均減少數量將超過1000萬!

梁中華還披露了一個數據,在2013年,我國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達到10.06億的最高點後,已經連續5年出現負增長,平均每年減少近200萬。

再給大家梳理一下數據上的變化,2013到2018的5年中,每年勞動力減少200萬。2019到2024這5年,將減少300萬。增幅高達30%,10年後減少1000萬,相比於過去5年,增幅高達5倍!

也就是說,未來勞動力人口的下降速度,會越來越快,甚至會快到動輒數倍的增幅。

有了這個前提,再去審視目前的房價,還能有幾個人滿懷自信?當樓市見頂在即,還掏空家底買房,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一般把15-64歲當做勞動力人口的分水嶺,事實上,真正能對房地產市場形成強烈需求的年齡段,應該是20-50歲之間。

假設20-35歲是買婚房,35-50歲買房是改善型住房,即換大房,超過50歲基本沒有這個需求了,如果按照專家所說的趨勢一直演變,房地產市場很快就會供大於求。

經濟學家劉陳杰日前指出,我國目前房地產的銷售面積年均14億平米,2021年退休人口會逐步增加,把這個結論與本文中專家發布的觀點相對照,即便銷售面積只萎縮20%,也意味著相當大一部分的房子無人接盤。

當然,樓市結構畢竟是分化的,在人口流入異常堅挺的城市,未來會有更多購房者趨之若鶩,但在市場佔比高達70%的三四線樓市,會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逃不掉「收縮型」城市的命運。

相關焦點

  • 日本未來將面臨巨大勞動力缺口 報告預測10年後可能1000萬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3日,日本PERSOL綜合研究所和中央大學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預計2030年日本勞動力缺口將達到644萬。這一數字佔2017年日本人口總數的約5%,且超過了日本千葉縣目前的人口總數(626萬人)。
  • @三亞,海航啟動海南出港航班禁塑 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9日消息(記者蘇靚)日前,海南航空率先在海南出港的國內航班上全面替換禁塑名錄範圍內的產品,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成為全國首家執行海南禁塑法規的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從海南地區出港航班的垃圾袋、手提袋、淋膜紙水杯、小餐盒等產品均將採用全生物可完全降解的材料。
  • 5年內糧食產量不減,化肥用量減500萬噸,有機肥增400萬噸
    但是據查,實際年生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根本沒有,排前10的產銷大化肥廠普遍在100-500萬噸之間,而產能最大的公司可數雲天化1100萬噸,即使全產能生產銷售,也只佔全國化肥用量5400噸的20%,這遠遠不及全球大化肥企業佔比本國30%的標準。
  • 聯邦快遞每年將購買300萬加侖生物燃料
    根據協議,2017年~2024年,聯邦快遞每年將從這家公司購買大約300萬加侖的航空生物燃料。  考慮到國際民航組織明年可能宣布新的航空排放標準,美國航企紛紛提前採取行動,致力於生物燃料的開發和使用。去年9月,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與紅巖生物燃料公司籤署了一份類似的協議。今年6月,美聯航與法克羅姆生物能源公司籤署了一項長期協議,從2018年起連續10年每年購買至少9000萬加侖的生物燃料。
  • 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超過320萬!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1990年和2016年,女性的死亡率分別為1367.4/10萬和1036.9/10萬;男性的死亡率分別為1724.7/10萬,1407.5/10萬。中國全省因自然災害死亡人數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年均7200餘人,2018年降至1000人以下。
  • 臺灣教育部門預測島內在校大學生年減1.5萬 2020年跌破百萬人
    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預計2020年臺灣大學生人數可能首度跌到百萬人以下。(來源:臺媒資料圖)中國臺灣網6月22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最新報告指出,受少子女化影響,臺灣各階段學生人數呈遞減趨勢,預計2020年臺灣大學生人數可能首度跌到百萬人以下。
  • 中國脫貧攻堅新長徵之二:中國為全球脫貧減貧和教育水平提升做出...
    中國是為全球減貧做出最大貢獻的國家。世界銀行數據顯示,1978年,全球貧困線以下人口減少了8.5億,佔全球總人口的70%。中國是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017年2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中國是為全球減貧做出最大貢獻的國家」。
  • 肥胖導致美國每年多消耗10億加侖汽油(圖)
    美聯社26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美國每年因肥胖造成的汽油額外消耗量近10億加侖。  肥胖多耗油  這項研究由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員謝爾登·雅各布森和他帶的博士生蘿拉·麥克萊合作完成。研究成果表明,和1960年相比,美國每年僅因人口體重增加而多消耗的汽油高達9.38億加侖。如果按目前的油價每加侖2.2美元計算,這些多消耗的汽油價值22億美元。
  • 每年國內生物降解聚酯 PBAT 需求量有望突破 1000萬噸
    隨著我國禁塑工作全面實施,每年國內生物降解聚酯 PBAT 需求量有望突破 1000萬~1500 萬噸。有關專家認為,循環經濟是塑料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限塑令』的實施為塑料用品生產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重慶市晟世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劉星言表示。近日,該公司與重慶長壽經開區籤約,投資化工新材料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
  • 中國人口今後每年淨增1000萬 16億後才能零增長
    東方網8月3日消息:中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日前透露,今後20年左右,中國總人口仍以每年淨增1,000萬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16億後方實現零增長   張維慶預測,按總和生育率1.8計算,2034年人口達到14.86億,可能實現零增長;如果將一些複雜多變因素考慮進來,按總和生育率2.0計算,21世紀中葉的2043年,人口將達到15.57億。
  • 馬雲:未來每年向社會輸出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才;國產特斯拉...
    馬雲:未來每年向社會輸出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才;國產特斯拉Model 3或低至19.7萬元;李楠回應是否加入小米...劉洪在訴狀中列舉了6條訴訟理由:違反合同、違反美國《證券交易法》第10(b)條和證券交易委員會法案10b-5、以不實信息誘導欺詐、非法解僱、有意造成訴訟人的精神損失、造成過失的虛假陳述。劉洪提出的具體賠償要求包括640萬美元的賠償金和立即歸還股份,同時支付相關費用和利息。3.人人「歸來」 多牛2000萬美金接盤歷經近一年,多牛傳媒重新設計的「人人」應用正式公測。
  • [港股]中國燃氣與DELFIN訂諒解備忘錄 每年採購300萬公噸LNG
    全景網11月10日訊 中國燃氣(00384.HK)周四晚間公布,於2017年11月9日,公司與DELFIN LNG LLC於北京就每年300萬公噸液化天然氣(LNG)的銷售與採購事項訂立了一份無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  備忘錄內容為,DELFIN有意自行或通過其指定的一家全資或合資公司,開發一個從美國每年出口高達1300萬公噸LNG的項目。
  • 澳大利亞每年300萬隻袋鼠被虐殺 幼鼠遭斬首
    出於商業目的每年約有300萬隻袋鼠被虐殺澳洲袋鼠肉產業真「醜陋」「立法保護袋鼠時,應該考慮到每隻袋鼠的感受」,類似這樣的觀點,可能不是每位讀者都能認同的。事實上,這正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動物保護觀念。出於種種商業目的,每年大約有300萬隻袋鼠被殺害。它們都是些敏感、聰明且高度社會化的小生命。然而,在這些數據背後,還隱藏著一些鮮為人知,甚至故意迴避社會大眾的真相。與農場裡「批量生產」的肉牛、肉豬不同,袋鼠往往被人們射殺在野外的灌木叢中。動手開槍的人無需經過嚴格的監管和審核,也許是一名專業獵手,也許只是個想「找樂子」的普通人。
  • 北極1年融1000萬平方公里海冰,全球森林或200年後消失
    地球是一個表面積非常遼闊的行星,表面積約5.1億平方公裡,但從太空角度看,地球顯示藍色,這是因為海洋面積佔比很大,所以陸地面積只有1.49億平方公裡,而1000萬平方公裡佔陸地總面積一項持續了40多年的研究對全球海冰損失情況與全球大氣變化聯繫在一起,在2018年,科學家重點對北極冰川融化情況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過去一個夏季後,北極海冰損失了1000萬平方公裡,北極幾乎每天以105,500平方公裡的速度流失海冰,北極融化峰值在7月。
  • 今年大慶新增水田12.5萬畝 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2016年,我市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減少玉米種植169萬畝,實有玉米面積669萬畝,完成調減計劃的121%  ●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壓減到600萬畝以下,未來5年調減到500萬畝  我市將增加多少水稻種植面積?
  • 為治大氣汙染:北京壓減本地發電量,外受電比例將達70%
    為推動首都大氣環境治理,北京壓減本地燃氣發電量,加大外受電通道建設。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了解到,「十三五」末,北京市外受電比例力爭達70%。 北京市今後不再新建大型電廠,本地燃氣電廠也逐年減少發電。北京市將通過加大外調電比例,利用外受電通道把外部電力以清潔的方式運到北京來,既能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汙染,也能減少排放中的汙染。
  • 減貧:中國走出了特色路 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313元,實現整村脫貧。2018年,這個數字增加到12128元,是5年前的7.3倍,原來幾乎空白的村集體收入達到每年50餘萬元。如今,十八洞村正在全力打造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升級版」,成立農旅合作社,對旅遊產業提質升級,帶領全村群眾向著全面小康的路上邁進。村裡還建了博物館,牆上的十八洞產業規劃圖像只蝴蝶,寓意蝶變。
  • 三明:生物質燃料烤房「綠色烘烤」助力菸農減工增收
    上石村菸農劉文攀家種植菸葉已有二十年時間,今年的46畝菸葉已經基本烤完。與往年不同,今年他購買了菸草補貼的生物質顆粒燃燒機。他告訴記者「使用生物質顆粒燃燒機烘烤菸葉,就像餵馬一樣簡單,只需要調節好機子的溫度、溼度等參數,然後倒入燃料,全程就可以全自動烤菸了,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了勞動力,不像原來用煤烤菸,每隔兩小時就要添加一次煤,今年烤菸的時候,晚上只需要起床一次加燃料,睡得更好了。」
  • 告別塑料吸管 麥當勞中國執著「減塑」十幾年
    從6月30日起,麥當勞中國將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  從一根吸管開始,鼓勵消費者嘗試走出被塑料包圍的「舒適圈」,麥當勞中國踐行著「因為熱愛,盡善而行」的全新品牌理念,此項環保舉措預計每年可減少約400噸塑料用量。
  • 全球熵ETV是如何利用熵增熵減原理實現財富增長的?有什麼獨到之處?
    按目前的時間做個周期分析的數據,這套模式是先慢後快,實際並不是很慢,指的是收益周期的順序先慢後快。例如圖片所述,比如1000美金帳號,靜態500資產開始增值。當價格回落到5.5U,你的資產是600U÷5.5U/ETV=109個ETV。你的資產沒有縮水,並且一分沒少,因為熵減配送補給你了9個ETV來平衡你的600U資產不變。同時熵減配送補發給你幣意味著你幣多了上漲增值的速度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