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有兩種奇妙的生物,它們竟共生千年,一旦離開都難以生存

2020-10-18 歷史解密坊

黃河的形成歷史已有幾百萬年,其滔滔而下的河水,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不僅如此,在黃河水系良好的生態環境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生靈,而它們各自的生活習性,卻也一直讓人津津樂道。今天我們就說說黃河內的兩種共生動物,它們之間可謂是互惠互利,缺一不可。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生存法則,它們或是長著尖銳的爪牙,或是具備靈動的身軀、或是擁有用於防禦的甲殼或皮膚。
可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本身不具備生存技能,只能依附其他動物,才能令二者互利共生。比如螞蟻喜歡吸食蚜蟲尾部的甜汁,卻同時可以幫助蚜蟲趕走其天敵瓢蟲。鱷魚鳥是鱷魚的牙科醫生,能夠幫助其清理口腔碎肉,而得到的碎肉正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工資」。海葵可以為海葵魚的隱蔽提供生存環境,而海葵魚卻能為海葵吸引很多食物。以上動物之間的關係,就是生物學中所謂的「共生現象」。

不過話說回來,共生現象的出現並非都是直接關係,同樣也有間接共生關係。在黃河水系中,不少水生生物彼此之間的間接共生現象也非常普遍,這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生物進化幾百萬年的最佳選擇。例如黃河水域中的河蚌與高體鰟鮍,就是黃河水生生物共生的最佳拍檔。
對於河蚌來說,很多讀者都對其熟悉不已,可是高體鰟鮍又是什麼呢?簡單來說,高體鰟鮍是一種水生魚類,屬於鯉形目鯉科,主要分布在我國大陸各大水系當中。高體鰟鮍的體型較為扁薄,呈卵圓形。該魚類為雜食性魚類,主要以河底水藻和浮遊生物為食。

在我國國內,無論是河蚌還是高體鰟鮍,都鮮見於餐桌之上,其中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二者的味道與口感都一般。河蚌數量極多並且肉質肥厚,可是無論用任何方法烹飪,都無法改變其肉質堅硬難嚼的缺點。高體鰟鮍體型較小,不僅肉質非常少,而且略帶苦味,所以一直不受人們歡迎。
此時有讀者就會好奇,河蚌與高體鰟鮍究竟是怎樣共生的呢?原來二者之間的共生方式為「易子」,也就是「換孩子」。高體鰟鮍喜歡將卵產在河蚌的鰓瓣內,令其幫助自己孕育後代,而河蚌也會將卵產於高體鰟鮍的身上,以彌補自己移動緩慢播撒後代不均的劣勢。

雖然高體鰟鮍並不是餐桌上的美味,但是其美麗的外表卻還是徵服了人類。高體鰟鮍體色為淺綠色,並且在尾柄中央有一條縱行的淺黑色條紋,乍看之下還泛著點點鱗光。人們才會主動捕撈高體鰟鮍魚作為觀賞魚類。

隨著近年來養殖業的興起,不少養殖戶也把目光轉向了養殖高體鰟鮍魚,可是他們很多都失敗了,因為高體鰟鮍魚產卵離不開河蚌,故此想要養殖高體鰟鮍魚,必須同時養殖河蚌,這無疑又增加了一大部分養殖成本,令眾多養殖戶望而卻步。

現代捕撈技術已經趨於成熟,黃河水體內的魚類種群數量也在逐漸減少,高體鰟鮍魚也是其中之一。巨大的生物鏈遭到破壞,不僅是自然界的損失,同時也是人類發展的損失,小編最後想說一句,我們要提高環保意識,努力保護身邊的自然生態環境,只有如此,才能永遠留住最美好的地球。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熱帶雨林中生物的共生關係
    自然界孕育著豐富的生命群體,生物之間的關係通常非常複雜,有的是忠實的朋友,同風雨,共進退;但有的卻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種相互關係我們稱為——共生關係(symbiotic relationship),即兩種或更多物種之間的一種交互作用。那麼熱帶雨林中主要有哪幾種奇妙的共生關係呢?共同生活的生物體成員彼此都得到好處,這是自然界中常見的共生關係。
  • 科學家揭示生物共生的奧秘:人類也是共生生物
    了解共生的含義 共生的傳統定義是:兩種有密切接觸的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互利關係。但是科學家們對傳統共生定義中的「密切接觸」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通常情況下,一個生物直接以另一生物為住所,甚至生活於其體內就是最常見的共生。
  • 盛世黃河行:黃河中的魚流入海中後,還能不能繼續存活?
    盛世黃河行:黃河中的魚流入海中後,還能不能繼續存活?想必大家都知道,黃河水和海水的水質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說這兩種水域的水生物在更換水域後是難以繼續生存下去的,但是黃河水的盡頭就是入海口,那麼黃河中的魚類流入海中後,還能不能繼續生存下去了?
  • 通過非洲草原典型鳥類:牛椋鳥,認識鳥類與其他動物的共生關係
    生物之間的三種共生關係都是什麼?在初中的生物知識中,普遍認為生物之間的共生關係有三種,按照中學知識解釋的話分別是:共棲關係:兩種生物共同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共生關係:兩種生物共同生活,雙方受益。寄生關係:兩種生物共同生活,一方收益,另一方受害。
  • 動物的共生——大自然的自然之道,也是最「奇妙」的現象之一
    共生是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的密切合作和互利關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動物、植物、原生動物和真菌之間存在共生關係。根據共生的性質和目的,共生可分為有益共生、寄生共生和互惠共生。有益共生是指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影響的共生關係;寄生是指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損的共生關係;互利共生是指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
  • 動物的共生——大自然的自然之道,也是最「奇妙」的現象之一
    共生是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的密切合作和互利關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動物、植物、原生動物和真菌之間存在共生關係。根據共生的性質和目的,共生可分為有益共生、寄生共生和互惠共生。有益共生是指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影響的共生關係;寄生是指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損的共生關係;互利共生是指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
  • 淡水魚無法在海洋中生存,那黃河流入海洋後,河裡的魚都去哪了?
    生活在淡水裡的魚類很難適應海洋中的生活,這一點我們都知道。然而我們知道,河水是具有流動性的,那麼原本生活在河流中的魚類,有沒有可能會順著河水流入到海洋之中呢?流入到海洋之中的淡水魚,應該怎麼辦? 淡水魚會隨著河水進入海洋嗎?
  • 共生單元、共生模式、共生環境、共生原理、分別是指什麼?
    通俗地說,共生是指兩種以上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賴的現象,也就是生物領域兩種及兩種以上生物或其中一種生物離開其他生物而不能獨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現象。如小丑魚和海葵、蘭花和蘭花蜂等。共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在社會中也普遍存在著類似生物界共生的現象,如生產與消費。
  • 海缸共生生物大全:管蟲還能揍海星?!
    但是,海缸的樂趣遠不止美麗的外表哦~由於海缸中的大部分生物都來自野外(而不是人工繁殖),它們都具備在野外習得的特殊習性。  共生,就是最有趣的一種。  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海缸中的共生生物~ 海葵是可以離開小丑單獨生存的,但小丑魚呆萌呆萌、遊泳能力一般、也沒什麼特殊的保命技巧,一旦離開海葵,就很容易被捕食了。
  • 驚人發現;烏鴉和狼竟然是共生關係!
    共生這個詞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在生物學裡面的共生的概念,簡單的說就是兩種生物透過生活在一起,形成對互相有利的關係。當然現實中不全然是這樣,有時候只有對一方有利,甚至對某一方有害。到最後這兩種生物就有可能變成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某些物種共生關係的緊密程度,甚至到了離開對方就無法生存的地步。
  • 共生:生物進化和多樣性之謎
    大自然中奇妙的共生    1879年德國植物學家德巴利(Henrich Anton de Bary)提出了廣義的不同生物之間普遍存在著「共生」 (living together)的概念。這些動物體內有數以億計的共生細菌,其中,這些共生細菌的重量可達到管棲蠕蟲體重的60%,通過氧化從海底熱液中噴出的H2S獲取能量,並從海水中獲取氧O2,然後和二氧化碳CO2進行碳酸固定合成有機物,為蠕蟲提供養分。海底熱液口周圍的貝類體內共生細菌也是通過氧化H2S和H2獲取能量和養分提供給與之共生的貝類。這正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早期生物的生存途徑和法則。
  • 從人菌共生的角度探討生物安全與傳染病防控的新思路
    2 病原微生物具有天然的傳播和擴散能力不論是病原微生物還是非致病微生物,通常情況下都有特定的生活模式和特定的生存空間,畢竟從地球生命起源開始,微生物已出現36億年之久,形成了富含多種微生物群體的自然環境。
  • 是共生還是奴役?與螃蟹共生的海葵,吃不飽還被撕裂成兩半
    與螃蟹共生的海葵,吃不飽還被撕裂成兩半在大自然當中,有一種非常奇特的關係,那就是共生,兩種不同的生物,分別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一起生存,取得共贏。,因為運動的速度很慢,所以難以找到食物,而拳擊蟹可以帶著它們一起找食物。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空氣、水分、上壤、溫度、溼度等多種因素,它們對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產生著影響   ①陽光   只有在光照條件下,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並日儲存能量。   光對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淡水魚無法在大海生存,那被黃河衝入大海的魚類,最終何去何從?
    如果說黃河最終匯流如海,那生活在黃河中的淡水魚,是不是也一同流入大海,而淡水魚又怎麼在含鹽量甚高的大海中生存下來呢?或者去了其他的地方?它們何去何從?我們通過一種淡水魚來向大家解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絕不會出現任何的差池,方向也不會偏差。而作為淡水魚,和鹹水魚最大的區別就是生存的環境不一樣。兩者若是交換生存環境,無一能夠生存下去,淡水魚無法在海洋中生成下去,鹹水魚也無法在淡水海域中生存。一旦環境發生轉轉變,都會在短時間內死亡。
  • 共生關係有多神奇?金合歡樹與相思樹蟻:我包你吃住,你當我保鏢
    生物界中有一類關係叫做共生關係,共生有利有弊,但我們常說的共生是對雙方都有利的營養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金合歡樹的特殊腺體分泌的類似花蜜的東西,糖分很高,看起來像是很濃稠的糖漿。金合歡樹雖然不愁吃喝,但它們有被其他生物吃掉的危險,比如長頸鹿,大象等大型食草動物和老鼠,松鼠等嚙齒類動物。
  • 淡水魚沒法在海水裡存活,黃河每天大量魚進入大海,魚都去哪了?
    淡水魚為何不能在海裡生存?首先,淡水魚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那就是「其一生都必須在淡水域中渡過」,如果離開了淡水,那麼就很難生存下來,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那黃河流入渤海的魚去了哪裡?按照魚的習性來說,都具有一個適應環境的過程,黃河流入渤海的魚總計可以說是有3個去向。
  • 黃河每天衝魚下海,淡水魚裡難以存活,這些魚都去哪了?
    ,穿梭在城市中的水大部分都是淡水,因為水的密度和鹽度不相同,生存的魚類資源也不一樣。,這條河裡生活了各種各樣的魚類,只要稍微有關注黃河的人都知道,每天從黃河裡流入大海的魚類都非常多,可奇怪的是,那些從黃河流入大海的淡水魚,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它們死掉的情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雄性安康魚竟只能依附在雌性身上生活,而且此後一直無法離開!
    上一篇文章,我們了解到安康魚與某些細菌的共生關係,讓它擁有了一個生物發光器。但是,雄性安康魚與雌性安康魚的共生關係則更為奇特!雄性安康魚竟只能依附在雌性身上生活,而且此後一直無法離開! 1.「最萌身高差!」如果在動物界中,票選「最萌身高差」的動物話,安康魚絕對能榜上有名!
  • 生存戰爭2海膽原來是有兩種顏色的生物
    生存戰爭2海膽原來是有兩種顏色的生物。海膽是新版本遊戲裡面新添加的一種生物,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難看的生物,全身長滿了尖刺,不過不會傷害到玩家,最重要的是海膽可以食用,不過味道並不是那麼的鮮美,陸地上的動物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