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燃燒的巴黎聖母院,是古老法國的象徵,它的價值竟然這麼大!
今日,出現了一件舉世矚目的事情,在法國當地時間15日晚18時50分許,世界著名的地標——巴黎聖母院塔樓突然起火,火情蔓延十分迅速,世界著名的玫瑰花窗也被燒毀,當時小編看到塔尖在大火中轟然坍塌,真的是十分的震驚和惋惜。世界著名的建築就這麼「香消玉殞」,這不僅僅是法國的損失,更是全世界的損失。那麼,這個巴黎聖母院究竟價值何在?它的「前世今生」又是怎麼樣的呢?
巴黎聖母院的歷史
巴黎聖母院始於1163年開始建造,而它的建造者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整座教堂一直到1345年才全部建成,中間共歷時180多年,將近兩個百年。
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西堤島上的巴黎聖母院在建成之後,經歷過多次的戰爭,使得巴黎聖母院面目全非,之後在1844年進行修繕,而這次修繕也花費了整整23年,一直到了1867年才完工。
從1345年建成時算起,到了今天巴黎聖母院至今已經674年歷史了,歷史可以說十分的悠久!
巴黎聖母院的價值
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可以說是世界聞名!目前英國、乃至全世界沒有哪家基督教堂可以與法國的巴黎聖母院相媲美,不論從世界的知名度,文化歷史,還是從藝術藏品,乃至在宗教界地位,世界上都沒有可以超過甚至可以說與巴黎聖母院「分庭抗禮」的教堂!
建築和藝術珍品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集宗教、文化、建築藝術於一身的哥德式的基督教教堂。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西岱島上的東南端,是古老巴黎的象徵。曾經的法國文豪雨果就以此為名寫下著作《巴黎聖母院》,可見這座建堂的分量有多大。
這座歷時180多年建成的偉大建築,全長128米,光是中艙就有12.5米寬,而整座教堂的全寬則為40米,穹頂則為33米寬。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是法國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巴黎聖母院教堂興起於歐洲啟蒙運動,經歷了歐洲文藝復興,也作為了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之一,在教堂裡存有大量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珍品,成為法國藝術的殿堂。
它的門窗、祭壇、迴廊等處,都包含著十分珍貴的雕刻和繪畫藝術,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在大堂內珍藏著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這座宗教建築,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認真和嚮往。
當站在塞納河畔,我們遠眺高高矗立的巴黎聖母院,可以看到在它的巨大的門四周布滿著獨特的雕像,柱子都挺拔修長,那高峻的形體加上頂部聳立的鐘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種衝破雲霄的姿態。
歷史意義
巴黎聖母院可以說是法蘭西歷史的最真誠的見證者,它靜靜的經歷了法國諸多的歷史事件,小編在這裡為大家列舉幾個:
1、1455年,當時的聖母院教會為女英雄貞德平反昭雪,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平反儀式,作為象徵,為貞德樹立了雕像,從此後人尊稱女英雄貞德為"聖女貞德"。
2、在1804年12月2日,教皇披耶七世在巴黎聖母院對拿破崙進行加冕。
3、1945年在巴黎聖母院內宣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讚美詩。
上述只是一小部分,諸多的大事在巴黎聖母院發生,這更像是對它的讚美和褒獎,只有真正重要的事,才配得上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巴黎聖母院和世界的「腳步」,相互成就,相互扶持,造就了如今巴黎聖母院的巨大歷史價值!
什麼是「哥德式」?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巴黎第一座哥德式建築,是早期歐洲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之作。很多人一聽到哥德式,都是一臉的「萌」,小編在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哥德式建築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它的標誌性元素是恐怖、巫術、古堡、深淵、黑夜死亡、頹廢、超自然、詛咒、吸血鬼等,所以它的風格也是挺黑暗的,描繪在愛與絕望之間的掙扎,來往於內心世界神聖與邪惡的邊緣,看上去不是那麼的陽光。哥特,一些人認為是英語詞Goth的音譯,另有一說稱Gothic源於德語Gotik ,詞源是Gott音譯「哥特」,它的意思是「上帝」,所以哥德式有人理解為「接近上帝的」的意思。
總結
巴黎聖母院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可以說就是中國的「故宮」,不過人家是公共場所。它作為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如今卻遭受如此劫難。據最新的新聞報導,火勢已經得到了控制,但是玫瑰天窗是暫時看不到了!馬克龍表示,「我們將重建巴黎聖母院」,各位,安心等著吧!
這座在建築史上、宗教史上、法國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有著巨大價值的建築,就這麼「香消玉殞」了!
難道是圓明園不服?冤魂索命來了!
本文內容為宇智波路飛的個人觀點,各位看官們不喜輕噴!如有其他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筆者碼字不易,看官們的每一次點讚、收藏、分享與關注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