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伯特

2021-02-13 國際米蘭球迷大聯盟

戴維·希爾伯特,又譯大衛·希爾伯特,D.(David Hilbert,1862~1943),德國著名數學家。

他於1900年8月8日在巴黎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新世紀數學家應當努力解決的23個數學問題,被認為是20世紀數學的至高點,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力推動了20世紀數學的發展,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希爾伯特領導的數學學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數學界的一面旗幟,希爾伯特被稱為「數學界的無冕之王」,他是天才中的天才。

人物生平

希爾伯特在哥廷根的故居

希爾伯特出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前蘇聯加裡寧格勒)附近的韋勞,中學時代他就是一名勤奮好學的學生,對於科學特別是數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善於靈活和深刻地掌握以至能應用老師講課的內容。他與17歲便拿下數學大獎的著名數學家閔可夫斯基(愛因斯坦的老師)結為好友,同進於哥尼斯堡大學,最終超越了他。

1880年,他不顧父親讓他學法律的意願,進入哥尼斯堡大學攻讀數學,並於1884年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取得講師資格和升任副教授。

1892年結婚。1893年他被任命為正教授。

1895年轉入哥廷根大學任教授,此後一直在數學之鄉哥廷根生活和工作。

1886年的希爾伯特

他於1930年退休。在此期間,他成為柏林科學院通訊院士,並曾獲得施泰訥獎、羅巴契夫斯基獎和波約伊獎。

1943年希爾伯特在孤獨中逝世。但由於大量數學家的到來,美國成為了當時的世界數學中心。

希爾伯特問題

在1900年巴黎國際數學家代表大會上,希爾伯特發表了題為《數學問題》的著名講演。他根據過去特別是十九世紀數學研究的成果和發展趨勢,提出了23個最重要的數學問題。這23個問題通稱希爾伯特問題,後來成為許多數學家力圖攻克的難關,對現代數學的研究和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希爾伯特問題中有些現已得到圓滿解決,有些至今仍未解決。他在講演中所闡發的相信每個數學問題都可以解決的信念,對於數學工作者是一種巨大的鼓舞。

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分屬四大塊:第1到第6問題是數學基礎問題;第7到第12問題是數論問題;第13到第18問題屬於代數和幾何問題;第19到第23問題屬於數學分析。

人物軼事

1. 以希爾伯特命名的數學名詞多如牛毛,有些連希爾伯特本人都不知道。比如有一次,希爾伯特問系裡的同事「請問什麼叫做希爾伯特空間?」

2.1916年,埃米·諾特這位卓有才華的青年婦女來到哥廷根大學。希爾伯特對她的學識倍加欣賞,立即決定讓她留下來當講師,輔助相對論的研究工作。但當時歧視婦女的現象相當嚴重,希爾伯特的建議遭到語言學、歷史學等教授們的強烈反對。希爾伯特拍案而起,大聲疾呼:「先生們,這裡是學校,不是澡堂!」 於是因此激怒了他的對手,希爾伯特對此不為所動,毅然決定讓諾特以自己的名義代課。

3.他的一位學生買了一輛車,後來不幸死於一場車禍。在葬禮上,死者家屬請希爾伯特老師說幾句話,於是他說:「小克勞斯是我的學生當中最優秀的,他生前在數學方面,具有非凡的天分。他對數學問題的涉及非常廣泛,諸如……」 他暫停了一會兒,然後說:「考慮單位區間上一組可微函數,然後取它們的閉包……」

獲獎記錄

1930年獲得瑞典科學院的米塔格 - 萊福勒獎,

1942年成為柏林科學院榮譽院士。

相關焦點

  • 希爾伯特23問:「數學之王」希爾伯特給20世紀數學指出了一條道路
    談到 20 世紀數學的發展,甚至是 21 世紀數學的發展,其實都離不開希爾伯特 23 問的影響,希爾伯特 23 問可以說是指引 20 世紀數學發展的最高綱領,那麼希爾伯特 23 問究竟說的是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希爾伯特被稱為是數學界無所畏懼的人
    當時,只有兩位科學家拒絕籤名,一是愛因斯坦,另一位便是希爾伯特。希爾伯特從頭到居推被宣言的每個句子,不時喃響自語:「這不對吧...」最後,他表示:由於不能判斷宣言上所說的話是否都是事實,因此不予籤名。希爾伯特忍辱負重。他被斥責為賣國賊,當十一月份開學時,許多血氣方剛的學生不再聽他的課了。
  • 哥德爾證明(上)-希爾伯特計劃
    19世紀,社會上流行一種不可知論,「We do not know, we shall not know.」1930年,希爾伯特退休前,他在演講中激情澎湃的宣稱:「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 希爾伯特去世後,這句話就刻在了他的墓碑上。希爾伯特最廣為人知的是,1900年巴黎國際數學家代表大會上,他發表的著名講演《數學問題》。
  • 什麼是「希爾伯特空間」?
    希爾伯特1862年出生於哥尼斯堡(今俄羅斯加裡寧格勒),1943年在德國哥廷根逝世。他因為發明了大量的思想觀念(例:不變量理論、公理化幾何、希爾伯特空間)而被尊為偉大的數學家、科學家。[1]David Hilbert希爾伯特空間(Hilbert space)指的其實就是完備的內積空間(Complete inner product space),兩者同義。而非完備的內積空間又稱為準希爾伯特空間(pre-Hilbert space)。
  • 基於Matlab的FIR型希爾伯特變換器設計
    摘要:在通信系統中,希爾伯特變換是被廣泛應用的重要變換。為了實現數字解調,通常需要藉助希爾伯特變換器對信號進行分解,利用Matlab設計希爾伯特變換器是一種最為快捷、有效的方法。
  • 希爾伯特之夢,以及夢的破滅
    希爾伯特計劃 希爾伯特 | 圖片來源:wikipedia 希爾伯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數學大師,有人將他稱為「數學界最後一位全才」,他看待數學的眼光也是相當深刻的。
  • 希爾伯特和他提出的23個問題
    今天介紹一位你感到陌生的數學家——希爾伯特。當你今後向高等數學進軍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是你的老師、你的嚮導,因為他是20世紀數學發展的一位代表人物。希爾伯特(1862~1943)是德國著名數學家。幼年跟母學數學,18歲進入家鄉有優良科學傳統的哥尼斯堡大學。
  • 量子信息 | 從量子力學聊起——希爾伯特空間
    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介紹量子力學繞不開的數學基礎:希爾伯特空間(Hilbert Space)。之前的文章提到過,量子力學的研究對象,「態」,就是希爾伯特空間中的矢量。那麼什麼是希爾伯特空間呢?它的數學定義是這樣的。希爾伯特空間是定義在複數域上的內積空間,且基於內積定義了度規,且在這個度規的意義上是完備的。
  • 廣義相對論場方程誕生史:一場愛因斯坦與希爾伯特的究極競賽
    所以愛因斯坦求助了希爾伯特,希爾伯特雖然是一名數學家,但是對於物理學卻涉獵頗深,他一直將「物理學的公理化」作為自己研究的目標,簡單而言,就是用一個公式可以表示自然界中所有的已知狀態。在1912年的時候, 希爾伯特在研究線性積分方程時, 就曾與愛因斯坦有過信件往來: 他向愛因斯坦索要過氣體運動理論及輻射理論方面的論文, 並回贈過一本自己新出版的積分方程著作。
  • 希爾伯特和布勞威爾之戰,誰才是「救世主」,拯救數學於衰退
    因此,希爾伯特給他「未經詮釋的」幾何符號加上了額外的詮釋因素,使其符號能用形式規則處理。然而,荷蘭數學家魯伊茲·E·J·布勞威爾有一個與希爾伯特針鋒相對的立場,他正是後來被稱為直覺主義學派的旗手。希爾伯特在20世紀的頭10年,希爾伯特是當時最偉大的數學家。1862年,他生於柯尼斯的郊區,並在那裡接受早期的教育。
  • 用人話說說希爾伯特空間??
    我有幸在茫茫文章中看到了這一篇,從空間的定義、意義,一步步娓娓道來,解釋希爾伯特空間和一系列其他空間之間的關係,十分值得一讀!  在學習機器學習的同學如果對SVM中的核函數進行深究,一定會見到再生核希爾伯特空間(RKHS)這個概念,其他理工科的同學往往也會在書中遇到希爾伯特空間這樣的字眼,還有什麼巴拿赫空間、賦范線性空間等等。
  • 《龍族》——獅心會,希爾伯特·讓·昂熱的加入
    希爾伯特·讓·昂熱,這名字註定要載入劍橋史冊,兩年前,14歲的他被特招進入劍橋,刷新了劍橋歷史上的新生入學最低年齡。親愛的希爾伯特·讓·昂熱先生:我們愉快地通知你,你已被批准成為獅心會的第一代骨幹成員。本年度第一次獅心會全體成員會議定於六月一日,在土耳其xxx市舉行。梅涅克·卡塞爾名字後面印著專屬於獅心會的圖案。昂熱將《英國神學與科學的總結》放回了書架,帶走了一本《世界神話譜系》。
  • 他是愛因斯坦一生最害怕的人,他就是數學之王希爾伯特
    這個人就是希爾伯特。數學家們決定這次不能再輕敵了,直接推出了數學之王希爾伯特。希爾伯特,號稱"數學界的無冕之王",著名的希爾伯特問題就是他問的,希爾伯特空間就是他提出的,他和愛因斯坦的老師閔可夫斯基是至交好友,算起來也算是愛因斯坦的師叔了,這確實有點以大欺小了,但是為了面子,不,為了科學,也管不了這麼多了。
  • 有讀者問什麼是希爾伯特空間?這是最通俗的科普
    希爾伯特空間是指完備正交的線性空間,可以是無窮維,也可以是有限維。
  • 【基本無害】量子力學中的狄拉克記號和希爾伯特空間
    複習希爾伯特空間的內積概念我們介紹一種「奇特」的量子語言,即:狄拉克記號。
  • 從高斯、黎曼到希爾伯特,看世界數學中心哥廷根學派200年興衰史
    克萊因的眼光可謂毒辣,他一眼就發現了被譽為」數學之王「的希爾伯特,1895 年,克萊因提議並說服了德意志教育文化部和哥廷根教授會聘請希爾伯特來繼任著名物理學家、高斯最要好的夥伴韋伯的職位,當時希爾伯特只有 33 歲。
  • 誰能用人話給我說說希爾伯特空間??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ChangHengyi/article/details/80577318  SimpleAI推薦語:學習機器學習的同學,一定對希爾伯特空間不陌生,然而,它似乎一直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 中國數學家宗傳明突破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 用23年糾正亞里斯多德的...
    幾何體的最大堆積密度,是著名的希爾伯特第18問題(解釋見下文),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每一個都是公認的最重要的數學難題,其中少數至今沒有解決。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宗傳明的辦公室既狹小又簡陋。一張寫字檯、滿滿一柜子書和兩把舊椅子佔據了大部分空間,一臺用了十幾年的筆記本電腦大概算得上是這裡最現代化的電器了。事實上,宗傳明連手機都沒有。
  • 誰才是百年計算機的數學靈魂:萊布尼茨、圖靈還是希爾伯特?
    大衛希爾伯特希爾伯特是20世紀的數學領袖,1900年他在數學家大會上指出的23個問題,其中第二個便是關於算術一致性的問題。希爾伯特綱領所提出的主要問題就是算術一致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希爾伯特發展出了元數學,一致性證明將在元數學內部完成。
  • 為了她的才華,大數學家希爾伯特在會上直言:這裡不是洗澡堂!
    1916 年,應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和克萊因的邀請,一位 34 歲的女數學家來到數學聖地哥廷根。不久,她就以希爾伯特教授的名義,在哥廷根大學講授數學課。希爾伯特十分欣賞這個年輕人的才能,想幫她在哥廷根大學找一份正式的工作。當時的哥廷根大學沒有專門的數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