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 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2020-11-24 新華網客戶端

  5月10日是母親節,剛剛升級為媽媽的小冉要在混亂中度過自己當母親後的第一個母親節了。小冉已經好幾個月沒睡過一個整覺了,孩子沒有緣由地哭、換尿不溼、餵奶等事情常常讓她精疲力竭。「當媽的不需要睡覺,全靠一口仙氣兒吊著。」她告訴記者:「孩子笑的時候確實會感覺到欣慰,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痛苦的。」

  兩年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小冉,當時還沒有結婚的小冉明確表達不想生孩子,一方面是還房貸和租房的經濟壓力讓她和老公(當時是男朋友)喘不過氣來;另外一方面,自己剛找到工作,「一孕傻三年啊,生孩子前後這三年,事業基本廢了」。而且,小冉覺得自己的生活也很幸福,很充實,並不需要孩子。

  「拼命生下的女兒,將來一定要好好保護」

  去年小冉30歲,而立之年順利領證結婚。婚禮後沒幾天,小冉的老公給她看婆婆已經做好的嬰兒鞋子,「整個人都蒙了,感覺自己被『騙婚』了一樣」。

  小冉夫婦兩個人在深圳租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孩子出生以後,小冉的父母、婆婆都從老家來到深圳。現在,小冉的家裡臥室一張床、客廳一張床,又在小區裡另租了房子供小冉父母住。

  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

  小冉懷孕晚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她建檔的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在疫情期間收治了一位疑似新冠肺炎的孕婦(後來經核酸檢測為陰性),小冉害怕被傳染,便在孕晚期把建檔的醫院換成了深圳市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從一家三甲醫院換到了二甲醫院。

  白天奔波於兩個醫院之間辦轉院手續,晚上回到家裡,小冉還要面臨孕晚期的反應,只要一躺下,白天吃進去的東西就會湧到嗓子眼,小冉就一遍一遍去廁所吐,吐到後來嗓子都破了,晚上基本上沒法睡覺。

  今年3月9日,經歷了約12個小時的產程後,小冉生下了孩子。當孩子分娩出來以後,胎盤還沒有排出來,於是小冉又經歷了人工剝離胎盤,全程痛到「豬叫」,她感覺助產士在自己的子宮裡掏了一個世紀。

  這個過程中,孩子被助產士抱到她的身邊,讓她確認性別,此時小冉已經痛到意識模糊,只覺得「內心很複雜不敢看」。從產房出來後,小冉的意識才逐漸清醒了一些,看著自己的女兒,切實地感受到了做母親的不易,覺得「拼命生下的女兒,將來一定要好好保護她,不許任何人欺負她,希望她可以幸福快樂一生」。

  中國人依舊普婚普育

  小冉生孩子之前的「恐育心理」在當下年輕人中並不少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有輿論認為,出生率的降低和年輕人的「恐育心理」有關。

  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菊華告訴記者,2019年生育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15-49歲育齡女性減少了約500萬人,而20-29歲黃金生育期的育齡女性減少了約600萬。育齡女性人口的減少,勢必會造成出生人口的減少。

  20-29歲育齡女性的出生時間為1991-2000年,楊菊華分析說,除了當時我國依舊實施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出生的孩子少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出生人口的性別失衡狀況比較嚴重(男多女少),也是現在育齡女性人數少的一個原因。

  楊菊華說,我國出生率自2016年有了小幅回升以後,2019年是連續第三年下降,此後還會持續下降。然而楊菊華並未對此表示擔憂,她分析說,除了出生率,還應該看另外的數據——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57%,「這說明大家生育二孩的意願還是比較樂觀的」。

  至於網絡上「恐婚恐育」的一些言論,楊菊華認為要分清是普遍性意願還是個體化意願。根據她多年的研究分析和田野調查、訪談等經歷來看,中國人依舊普婚普育,只是結婚生育觀確實發生了變化。「過去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為了老年生活有保障往往會多生孩子,現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已經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人口,不需要靠多生孩子來保障養老了,同時養育成本的提高,也會使得大家生孩子的數量減少。」隨著中國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尤其是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30歲以後結婚生育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已屬普遍現象。

  此外,楊菊華還表示,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讀書上學時的想法可能會隨著參加工作後閱歷的改變而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可能是源於自身,也可能是源於社會、家庭的壓力。楊菊華本人坦言,她在上大學期間也曾經覺得不結婚的生活很自由,可是現在認為結婚組建家庭,並且養育二胎是更為理想的生活方式。

  楊菊華曾經對不婚不孕的女性做過初步調查研究,除了個別主動選擇,大部分都是被迫的,「婚姻市場其實對女性是非常不利的。中國的婚姻市場有『男高女低』的傳統,這不僅表現在經濟地位上,還在年齡上,如果女性錯過了短暫的最佳擇偶年齡,可選擇的面就會很窄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90後梁子去年也初為人母,她和老公都是從外地來北京上大學,畢業後留下來的「北漂」。現在,小兩口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在要孩子前,梁子也很擔心目前的條件無法給孩子一個還不錯的環境。後來,梁子問了其他媽媽們,也在網上查了些資料,認為目前給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沒問題,「也不必事事追求最好的條件和環境,但一定要給孩子創造健康快樂的氛圍」。

  與小冉不同的是,梁子覺得養育孩子雖然很辛苦,但是更多的感受是快樂。梁子懷孕初期就經歷了比較嚴重的孕期反應,吃東西、聞味道都想吐,在辦公室也坐不住,得頻繁到廁所吐。孕早期的反應過去之後,梁子又開始「報復性」吃東西,導致在懷孕期間檢查出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每周去醫院上控制飲食的課程,平時吃的米飯也要用稱先稱出來,重量精確到克。

  到了預產期,梁子還沒有要生的跡象,於是去醫院吃藥、打催產素,宮縮了4天才要分娩。真正生孩子的過程長達15個小時,梁子「感覺自己要疼『死』了,真的生不出來了」。

  然而,當孩子出來以後,梁子看到自己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我兒子太可愛了!」她告訴記者,「因為是順產,就會覺得孩子其實也很努力,他也在和你一起受苦,他的腦袋要從那麼硬的骨頭中間鑽出來,肯定也會很痛苦。你要想你們是在一起努力,心理上就會好受一些。」

  生孩子之前,梁子是一位沉迷於王者榮耀的「網癮少女」,每天晚上要玩3個小時以上,有時候要玩到半夜兩點多。有了孩子以後,「別說是王者榮耀了,連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

  梁子覺得更為重要的是一種心態上的改變,因為生活中有了更大的樂趣,也不惦記著遊戲了。在梁子眼裡,孩子很神奇,「今天會抓東西了,明天會叫媽媽了,每天都有驚喜。而且每個變化都會讓我覺得『我兒子好棒』,在家每天都忍不住用那種很『浮誇』的聲音誇獎我兒子『哇!你好厲害』!」

  梁子覺得帶孩子最大的成就感在於:「一個獨立於你之外的人,可以在你的養育下,慢慢長大。他現在是一張白紙,今後的性格、價值觀等都會有你的印記,所以你要約束好自己。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媽媽首先要做好,然後才能通過行為去影響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在梁子看來,「母親,這個詞語,並不像傳統意義上講的只有偉大、無怨無悔地付出,更多的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記者 劉昶榮)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跌破警戒線!年輕人為何不願意多生孩子了
    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一文中發出警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其中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
  • 2019 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破警戒線,持續低出生率會帶來哪些影響?
    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從歷史數據看,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這個問題已經是很多人的基礎共識了。在討論關於房價,就業等等很多相關問題的時候,這都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數據。為什麼不敢生?主要有這幾點:1.
  • 什麼原因阻礙年輕人生娃?網友:女的越來越獨立,男的越來越媽寶
    01生育窘境年輕人不願生娃,女性變得更加獨立,「媽寶男」越來越多。我們先來看一個消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四年來,政策累積效應在前兩年集中釋放,導致生育率呈現先升後降的現象,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明顯。2018年後,生育進入政策調整後的平穩期,受育齡婦女數量和結構影響,2019年出生人口略有減少。很多夫妻不願生育,往往是經濟條件決定的。
  • 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二胎佔比達57%
    2019年出生人口創新低,90後為何不願生了?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的1523萬人有所減少。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出生人口數量還是很大,增量是在減少,不過減幅是在下降的。全面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生嬰兒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連續幾年都是提高的,生育政策發揮了成效。
  • 人口發展進入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生娃?
    昨天有消息披露,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表示: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呢?
  • 聯合國大膽預測,到2050年全球增加20億人口,中國數字讓人擔憂
    由於人口過多,除了帶來人口紅利之外,還導致了國內資源短缺,我們面臨的問題並非是人口增長率過高,而是增長率逐年下降。按照現在的趨勢,到2050年中國還剩下多少人?尤其是近年來,我國人口快速增長,當時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我國為了控制人口數量,開始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增長變得緩慢,後來由於人口結構問題,出生率愈來愈低,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嚴重,又有了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人口不增反而越來越少?
  • 出生率大跌,離婚率43.53%,2100年中國人口不到10億?有何原因?
    中國是世界上出了名的人口大國,因為人口基數大,所以前些年的人口增長速度也很快。也就是後來實施了計劃生育,人口增速才得到抑制。但是在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後和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後,二胎需求集中釋放,人口出生率又出現了上升。
  • 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去年出生人口創新低
    1月1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的主要經濟數據,其中,也包括中國的人口狀況。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
  • 孩子越生越少的背後,這四字成最大原因?
    由於大家肯生,導致我國的生育人口也達到了很高的一個水平,後來,為了出生人口的數量保持合理性,於是,出臺相關生育政策。 而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比過去更有能力思考生育問題了,可是,很多年輕人對於生孩子這件事,卻提不起興趣了,甚至連一個孩子也不願生。而且,國家對於生育這件事,也從「限制」轉變為了鼓勵,可是,年輕人似乎還是無動於衷。
  • 中國人口警報全面拉響,這一地出生率逼近0%,高房價還能繼續嗎?
    中國最貴經濟學家任澤平有一個頗受業內重視的研究理論,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著眼於短期的金融,中期的土地和長期的人口。換句話說,真正影響房價長期發展的因素是人口,長期來看,人口是城市房地產是否具有潛力,房價未來是漲是跌,長期的判斷標準是人口。中國人口警報全面拉響,這一地出生率逼近0%,高房價還能繼續嗎?
  • 2100年,中國人口為什麼就只剩下6億?
    他們認為,到2100年中國人口究竟是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其中充滿很大變數。所謂的人口降至6億,實在是為了吸人眼球的數據,沒有任何參考價值。與其做這種毫無意義的預測,不如分析分析這一二十年的情況。  不過,殘酷的數據也告訴我們,儘管中國政府已經放開了二胎政策,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口數量將會步入快速減少的趨勢中。
  • 統計局回應人口出生率降低:2019年二孩佔比提高生育政策顯效
    國新辦17日舉行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在會上提問,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是10.48‰,這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這和2016年放開全面二孩之後,人口出生率依然有下降趨勢,應對這樣的情況將採取什麼措施?
  • 這屆最會玩的的年輕人 不結婚不生娃間歇式熱愛生活的年輕人
    不想結婚、不想生娃報復性熬夜、魔性養生……你是這一屆的年輕人嗎?你了解他們嗎?他們時而覺得人間不值得,時而又會像打了雞血般意氣風發!最近有一個名詞火了:間歇式熱愛生活了解一下!兩個報告揭露年輕人生活「真面目」最近,有兩個報告上了熱搜——《2018年各省社會服務統計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7.2%,創2013年以來的新低。從各省市自治區來看,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比如2018年上海結婚率只有4.4%。
  • 阻礙了你生娃的原因真的是壓力太大嗎?
    近日新浪微博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了一篇「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的文章引起廣大網友熱議。微博內容中寫道: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 2019年生育率再創新低,為1952年來最低,那麼生多少合適呢?
    去年美國出生率創下歷史新低,將該國新生兒總數推到35年來最低水平。我國(在地球的國家)2019的出生率再創新低,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為1952年以來最低。
  • 2020年中國出生人口跌至1000萬,是不能生,還是不願生?
    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1523萬,較2107年下降200萬。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以上人口佔比12.6%,創自1949年以來新低。2022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2033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從歷史數據看,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 美國2019年新增人口創新低!移民人數銳減,現在移民美國還有戲嗎
    美國2019年新增人口創新低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去年12月30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人口總數達到了3.282億,但2019年的人口增長率僅為0.48%。從2018年到2019年,美國自然人口只增長了95.7萬人,這是美國近40年來在該項指標上首次低於100萬人。另一組數據則顯示,自2016年以來,美國接收的移民人數一直在穩步下降,當時新增了100萬移民,而到了2019年,移民人數只增加了59.5萬人,還不足60萬,移民人數急劇下降。
  • 國家統計局:未來出生人口數量將繼續減少
    國家統計局昨天(23日)發布消息稱,按當前育齡婦女數量、結構和生育水平測算,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每年的出生人口數量會繼續減少,但人口總量仍然處於相對平穩的增長期。最新數字顯示,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比2017年下降1.49個千分點。
  • 我國有14億人口,但每年新生兒才1000多萬,這正常嗎?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總人口數量超過14億,但是最近幾年我國人口的出生率一直是處於下降趨勢的,即便目前我國放開了二孩政策,但是人口的總體出生數量並沒有明顯增長。除了2016年放開二孩的第1年新生人口數量有較明顯的增長之外,從2017年之後新增人口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目前我國每年新增的人口數量大概是1400萬左右,比如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這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可見當前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是比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