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北海最大海底節點(OBN)地震勘測完成

2020-12-01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Worldoil網站11月26日報導,巴黎消息-法國地球物理公司(CGG)與挪威地質勘探公司Magseis Fairfield共同宣布完成了2020年獲準的北海地區最大的OBN勘測項目。2020 OBN基礎多客戶勘測項目於2020年3月在英國中北部海域開始,並且引起了業界的極大興趣和預先注資。目前已獲取了約1,650km2的長偏移全方位角數據,第一批圖像將於2021年初提供,最終的PSDM數據計劃於2021年第四季度發布。目前正考慮在2021年進一步擴大OBN基礎勘測。

    2020 OBN基礎勘測項目覆蓋了英國大陸架上兩個極具前景的區域,總計消耗81.3萬工時,為零時間損失(LTIs)。勘測成果受益於CGG公司擁有的一流OBN處理和先進的成像技術,這將大大改善地震成像質量和儲層特徵,為北海中部地區的油氣勘探和現有油田的持續開發提供新的思路。

    這項勘測是專門為解決與更深,更高風險的侏羅紀和三疊紀油氣田有關的挑戰而設計的,通常是應對高壓、高溫條件,以及與二疊紀鹽層運動相關的複雜構造。全方位成像,附加褶皺和近偏移距道數據的結合將顯著改善深照度和噪聲消除,同時有助於照亮和成像由鹽底闢作用造成的陡峭側面和複雜的海底架構。

    CGG執行長Sophie Zurquiyah表示:「我們很高興地宣布完成了2020 OBN基礎勘測,並祝賀CGG和Magseis Fairfield團隊在操作和HSE方面的出色表現,特別是在當前Covid-19的背景下。」新的高科技數據集將為CGG廣泛且高質量的基礎拖纜資料庫提供有效地補充,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最佳的可用信息,以降低英國第32輪許可證授予區塊的開採風險,並支持英國石油和天然氣管理局的宏觀戰略,以最大的限度實現經濟復甦。」

    沈彥 摘譯自 Worldoil

    原文如下:

    CGG, Magseis complete North Sea’s largest OBN seismic survey

    CGG and Magseis Fairfield announced their completion of the 2020 acquisition of the largest OBN survey ever acquired in the North Sea. The OBN Cornerstone 2020 multi-client survey in the UK Central North Sea commenced in March 2020 and has already received significant industry interest and prefunding. Approximately 1,650 km2 of long-offset, full-azimuth data have been acquired, with first images being made available in early 2021 and final PSDM data planned for release in Q4 2021. Further extensions of the OBN Cornerstone survey are being considered for 2021.

    Covering two highly prospective areas of the UK Continental Shelf, the OBN Cornerstone 2020 survey project represented a total of 813,000 man-hours with zero Lost Time Incidents (LTIs). Survey deliverables will benefit from CGG’s best-in-class OBN processing and advanced imaging technologies, providing a step-change in seismic imaging quality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detail and bringing new insight to aid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plays and existing fields in the Central North Sea region.

    This survey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deeper, higher-risk Jurassic and Triassic plays, typically under 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the presence of complex structur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Permian salt movement. The combination of full-azimuth imaging, additional fold and near-offset data will result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deep illumination and noise removal, while helping to illuminate and image the steep flanks and complex architecture created by salt diapirism.

    Sophie Zurquiyah, CEO, CGG, said: 「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completion of the acquisition of our OBN Cornerstone 2020 survey and would like to congratulate both the CGG and Magseis Fairfield teams for the excellent operational and HSE performance, especially within the current Covid-19 context. The new high technology data set will complement CGG’s extensive high-quality Cornerstone towed-streamer data library, providing our clients with the best available information to de-risk the awarded blocks from the UK 32nd License Round and support the UK Oil & Gas Authority’s strategy for Maximizing Economic Recovery.」

相關焦點

  • 《海底地震勘測理論與應用》再版:新修訂版增加兩部分內容
    《海底地震勘測理論與應用》對多年實踐積累的海底地震(OBS)勘測相關技術進行了總結,對教科書中的一些相關的地震波基礎理論作了解釋性推導。本書於2018 年出版後,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特別是受到了青年科技人員和學生的歡迎,並獲得了海洋科學優秀圖書獎。
  • 英國北海絢麗海底生物:燈泡海鞘到海蠍子(圖)
    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潛水員在英國諾福克郡北海海域潛水時發現了許多神奇的海洋生物,比如燈泡海鞘等。以下就是在北海海面下拍攝的海洋生物神奇而美麗的照片。  1.燈泡海鞘英鰣粘魚  一條英鰣粘魚遊蕩在諾福克郡北海海底。  4 海葵
  • 攝影師拍下英國北海絢麗海底生物:燈泡海鞘等
    據國外媒體報導,潛水員近日在英國諾福克郡北海海域潛水時發現了許多神奇的海洋生物,比如燈泡海鞘等。
  • 英國研製無人船成功完成大西洋1000平方公裡大陸架勘測
    英國SEA-KIT公司建造的無人水面船(USV)近日完成了為期22天的勘測任務,成功繪製大西洋逾1000平方公裡大陸架的海底地圖。上個月月底,「Maxlimer」號從英國西南部的普利茅斯出發,向西南航行約460公裡,通過船身上的多波束測深探測儀(MBES)測量了大西洋水深1公裡的逾1000平方公裡大陸架。在此之前,這片海域基本沒有在英國水文局記錄的現代數據。
  • 可攜式數字地震儀在OBN地震採集技術中的應用
    OBC與OBN隨著海域油氣勘探程度的不斷提高,勘探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勘探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還面臨著一系列重大的技術挑戰。例如近海陸相沉積儲層薄、橫向變化快、水深變化劇烈,深水區域由於受到複雜海底地形的影響,中深層地震資料信噪比低、解析度低、成像效果差等,儲層評價及流體檢測可靠性差等難題。傳統的
  • 「雪龍」船完成南極海底精密勘測 覆蓋面積超3000平方公裡
    央視網消息:央視隨隊記者從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了解到,22-25日期間,考察隊在南極羅斯海特拉諾瓦灣開展地球物理調查,獲取了海底地形、海洋重力、磁力數據。這是「雪龍」船首次以全覆蓋勘測方式獲取南極海洋的海底地形地貌資料。
  • 廈漳海底隧道勘測?真相來了!
    (福建新繼船舶服務有限公司供圖) 這兩日,許多中介在朋友圈轉發轉發上圖作業視頻,並聲稱「廈漳海底隧道勘測,R3來了」,引發微信群熱議,也有網友在公眾號後臺爆料詢問,這是不是廈漳海底隧道勘測?
  • 北海廢棄的油井廣泛的天然氣洩漏
    在北海中,大量的強大溫室氣體甲烷不受控制地逸入水中,這些洩漏佔北海甲烷總預算的主要部分。在2012年和2013年對北海中部的油氣儲層進行考察期間,德國基爾亥姆霍茲基爾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的科學家意識到了一種以前很少發現的現象。他們發現甲烷氣泡從廢棄井周圍的海床中冒出,氣體來自淺層氣穴,淺層氣穴位於海床以下不到1000米的深處,並不是最初的鑽井作業的目標。
  • 俄羅斯海底通信新項目啟動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極地海洋地質考察隊科學家將搭乘「洛加喬夫教授」號科研考察船對經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海底光纖通信電纜線路進行勘測。「洛加喬夫教授」號科研考察船科考開始歐亞光纜鋪設國際項目(Arctic Connect)海底勘測工作8月初啟動。
  • 北海海底世界,穿梭海底觀光隧道,與各種海洋生物近距離接觸
    北海海底世界坐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北海老牌的海族館。這裡可以看到種類豐富的海洋生物,如活體珊瑚、鯊魚、海龜等,還有蛇和蜥蜴之類的兩棲動物,以及一些珍稀生物標本。這裡還擁有長長的海底觀光隧道,更有「人鯊大戰」等精彩的演出。海底世界主要分為A 、B兩個區域。
  • 大連灣海底隧道迎重大節點
    大連灣海底隧道迎重大節點 2020-10-28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海颱風引發50年來最大洪災 英國荷蘭全力戒備
    由於北海強颱風推動大浪迫近,荷蘭與英國等西歐國家正面臨自1953年以來最嚴重的洪災威脅。而關閉原因則是北海強颱風可能帶來的洪災。  強颱風推動大浪衝擊荷蘭、英國等北海沿岸國家海岸。一些地區水位已經上漲到超過平均海平面3米左右,僅次於1953年北海沿岸地區洪災時的3.85米紀錄。那次洪災造成北海沿岸國家超過2000人喪生,其中荷蘭就死亡1800人。  面對洪災威脅,荷蘭全境警戒,自1976年以來首次在沿海所有防洪堤上加強看守。
  • 北海巨妖「克拉肯」是如何現身的?真的是大王烏賊嗎?
    更準確的說《加勒比海盜-聚魂棺》剛開始就出現了這條著名的、被稱為北歐海妖的超級大章魚,這樣的場景曾經是在北海謀生的漁民心中的噩夢,他們聽聞了太多的傳說,比如突然的大豐收將會預示著厄運的到來,因為克拉肯正在海底驅趕魚群,
  • 我國自主研發的海底地震儀成功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數據
    ,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數據的國家,我國海底地震觀測技術正式走向「萬米時代」。這一試驗的成功也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海底地震探測技術領域步入國際先進水平。  從1月25日至今,科考隊在挑戰者深淵共投放地震儀60臺,成功回收56臺,完成兩條地震剖面測線670公裡,最大深度達到10027米。此次實驗全部使用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海底地震儀,在深達萬米的深淵環境,國產科研設備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實現了工作深度和留海時間的突破。
  • 全球五分之一的海底已完成地圖繪製
    全球五分之一的海底已完成地圖繪製2016年,由日本東洋銀行資助的「海底2030項目」啟動,當時,僅有6%的全球海底被調查,現在,1/5的海底已經完成地圖繪製,也就是19%。項目主任傑米·麥克麥可·菲利普斯表示:「這意味著我們還有81%的海洋需要勘測,需要繪製地圖。這是一個面積約為火星面積兩倍的區域,我們必須在未來十年內完成這一目標。」
  • 人類歷史上的最大地震有多可怕,海水突然消失,海底魚蝦亂跳
    年的智利大地震,才是人類科學觀測史上,所記錄到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為時一個月的智利大地震,導致數萬人死亡或失蹤,近200萬人無家可歸。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智利人民飽受地震和火山灰雙重傷害。其中9.5級的地震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其震中靠近智利瓦爾迪維亞,位於聖地牙哥以南700公裡處的海底。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勘測地震嗎?事實證明,真的能
    不過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張衡,張衡這個人物學過歷史的都知道,他發明了地動儀,這個地動儀可是了不起,能勘測哪裡發生了地震,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具體的大家只能去查查資料了,不過說到這個地動儀可是最早勘測地震的儀器,足足超前其他國家1800多年,果然古人的智慧是多麼的強大。
  • 人類歷史上最大地震有多可怕,海水突然消失,海底魚蝦亂跳
    ,才是人類科學觀測史上,所記錄到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 為時一個月的智利大地震,導致數萬人死亡或失蹤,近200萬人無家可歸。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智利人民飽受地震和火山灰雙重傷害。 其中9.5級的地震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其震中靠近智利瓦爾迪維亞,位於聖地牙哥以南700公裡處的海底。
  • 國產海底地震儀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數據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萬米級海底地震儀,近日在世界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成功應用,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國家。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獲悉,「探索一號」科學考察船在上述海域投放三種類型共60臺海底地震儀,回收56臺,於2月28日完成了兩條萬米級人工地震剖面,最大回收深度分別為10027米和10026米,剖面實際作業長度669公裡。  這些數據極為珍貴。
  • 北海巨妖——北歐神話傳說中的挪威海怪
    被尊稱為英國國父的阿爾弗雷德大帝曾預言:在深不可測的海底,北海巨妖正在沉睡,它已經沉睡了數個世紀,並將繼續安枕在巨大的海蟲身上,直到有一天海蟲的火焰將海底溫暖,人和天使都將目睹它帶著怒吼從海底升起,海面上的一切將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