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書
A、
最近看書隨心,很懶,有欲望就看看,沒想法便忘記了閱讀,似乎是被現實打敗,再也找不來往日的雞血。
11月份,讀書的數量又是少得可憐,讀完整本的書只有2本。《芳華》和《惡意》
kindle依舊隨身帶,但沒用,就像你經常帶著某件物什,覺得什麼時候能用到它,但總是沒啟用,是的,我說的就是你想到的那個它。
我指的是kindle。
「閱讀領域」:紙質書,連貫式閱讀。文學、小說和乾貨類居多。本月主攻研讀《德川家康》系列小說。
本月讀書最大的感觸是:我讀書的速度越來越慢,我開始相信慢工出細活,即使騙自己。
「閱讀時段」:每天深夜(連貫閱讀)。
B、
11 月份已完成閱讀的書:( 2本 )
《芳華》--豆瓣評分:8.5
嚴歌苓的文筆實在細膩,老道得令人嘆為觀止,不管是《陸犯焉識》也好,還是《角兒》,讀她的文字,仿佛在過電影,又像是聽老友在講故事。
電影《芳華》正在上映中,情節雖然刪除了很多,但導演馮小剛還是恰到好處的將《芳華》的大部分要素都展現出來。觀影時,我沒有哭,看書的時候,卻有萬千思緒。
本書原名叫《你觸摸了我》,整本書講述的故事,轉折點便是男主角劉峰「觸摸」了林丁丁,命運的劇情翻了頁。
隻言片語講不好對《芳華》的評價,我本來想寫書評,但最後也只是做了筆記。
讀書筆記詳情請見今日推送次條,嚴歌苓的文字值得每一個熱愛寫作的人好好研習。
《惡意》--豆瓣評分:9.0
東野圭吾的書至今讀了《解憂雜貨店》《放學後》《拉普拉斯的魔女》《白夜行》。現在加上一本《惡意》。
他的書很有特點,表面上講懸疑,其實是在告訴你一些關於人性的本質。
朋友老王跟我聊這本書的時候,他只聊了一些情節,沒有再從書中的人性之惡去展開論述,我在讀這本書時,會有很大的感慨:一個人怎麼能邪惡到這種地步。
聯繫到最近社會熱點「江歌案」,人性之惡在《惡意》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現實中又是如出一轍,儘管表現方式不同,但根源都是來自「惡」的那一層。
具體情節我就不劇透了,想了解一個人的惡能到什麼地步,這本老書會告訴你新的答案。
C、
反思與下一步計劃:
也許是天氣的緣故,寒冷讓人只想嚮往舒適,這就好比早晨,被窩的溫暖永遠拉扯著你不要起床,你只能和自己懶癌對抗,才能保證自己不再慵懶。
可惜,我沒有對抗,犯了懶癌的我這個月讀書很少,儘管每天都會抽時間讀書,但速度放得很慢。
更多的,是在讀人,讀物,讀事。
然後,和書結合。
每天固定時間讀書的好處在於,你心中一直掛念著讀書這件事,而且到點到位時讀書,會放下手上事情,集中注意力去讀,短時間內深度讀書,對於業餘時間不多的自己來說,吸收效果很好。
上面這個道理依舊使用,包括原來的習慣:每天讀完書,便將當天讀過的內容進行梳理和思考,寫下來,分享到我的讀書打卡群。我想,這樣的習慣,我將持續永遠。
我的書買得越來越多,讀書速度已經跟不上買書和寫作的速度,那就慢慢讀吧,不急躁,不刻意,用心品讀,虛心吸收,內化到自己的大腦知識庫裡。
下一步計劃是:
11月,我創立了一個社群叫「老顯讀書俱樂部」,由「老顯寫作室2期」,便是「老顯咖啡廳5期」衍生出來。我和小夥伴們在群裡一起讀書打卡。
每天,我們各自讀各自的書,在群裡用專門的打卡軟體,講各自讀書時的見解、感悟、思考、筆記一一記錄,進行讀書內容打卡,一天不落。一直將持續到明年,為期99天。特定時間會有讀書基金分紅哈哈哈。
當我查看每個人的打卡記錄時,感覺就像是看營養豐富的書評朋友圈,而且有不少人是同讀一本書,他們有著不同的觀點,會進行不同的思想碰撞,我在讀卡群的每一天都有啟發,特別好。
剛好我在研讀《德川家康》,每天看完一部分,我就會將書裡的筆記和感悟梳理一遍,並做讀書打卡(偶爾會是其他內容),第一時間分享給群裡所有人。
「老顯讀書俱樂部」將一直運行下去,我將陪大家一起讀書、分享見識,大家可以在此培養每天讀書與思考的習慣。
如果你感興趣,歡迎在後臺留言預約,或回復「咖啡」,會有「老顯寫作室2期」的詳情。如果只是想加入「老顯讀書俱樂部」,歡迎在後臺給我單獨留言,或者,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老顯」,然後來問我。
在2017年最後一個月份存在的空閒時間裡,除了保持讀書,我還得消滅自己的懶癌。
不過,還是那句話,繼續往一個方向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