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杰倫理思想研討暨《羅國傑文集》出版發布會[組圖]

2021-01-09 中國網

《羅國傑文集》出版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攝影魯楠

    中國網3月19日訊 由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辦,中國倫理學會、《道德與文明》雜誌社協辦的「羅國傑教授思想研討暨《羅國傑文集》出版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北大廳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名各界代表共聚一堂,緬懷羅國傑教授的崇高道德風範和精神品格,學習、探討和闡揚羅國傑教授的倫理思想與道德建設理論。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中宣部理論局局長、馬工程辦主任夏偉東,中宣部原常務副部長徐惟誠,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長徐青森,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全國各地的倫理學界前輩、代表進行了熱烈討論。同時,《羅國傑文集》在會上做了正式出版發布。

相關焦點

  • 「羅國杰倫理思想研討暨羅國杰倫理學教育基金頒獎大會」在京召開
    「羅國杰倫理思想研討暨羅國杰倫理學教育基金頒獎大會」在京召開 2017年09月29日 11:2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君榮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張君榮)9月 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羅國杰倫理學教育基金
  • 羅國傑教授去世 曾提出「以德治國」
    靈堂中的桌子上擺放著羅先生編著的《中國傳統道德建設》、《道德建設論》、《羅國傑文集》和《倫理學》,供前來弔唁的人瞻仰。《羅國傑文集》  建言者:曾提出「以德治國」  88歲的羅國傑頭銜無數,生前最後一個頭銜是「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該獎的頒獎辭中這樣介紹羅國傑
  • 著名倫理學家羅國傑逝世
    原標題:著名倫理學家羅國傑逝世  本報訊(記者 唐琪)記者日前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我國著名倫理學家、教育家,新中國倫理學事業的奠基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羅國傑於2015年3月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中國教育報]羅國傑:皓首治倫理 畢生「正人心」
    1996年夏天,當時的國家教委邀請包括羅國傑在內的8名學者,到中南海為中央領導講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有關專題。羅國傑以「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和政治統治」為題,對以德治國的重要意義、法治與德治的相互關係等問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在政治最高中樞,羅國傑侃侃而談、兢兢業業,在大會上他也敢於「亮劍」,直言無忌。
  • 《皮亞傑文集》與發生認識論
    《皮亞傑文集》    總主編:李其維 趙國祥    出版單位: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範昕    讓·皮亞傑(1896—1980),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與康德、海德格爾、弗洛伊德等並稱為西方文化思想的傑出代表。
  • 兩部中國證據科學文集(英文)在澳大利亞出版
    「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和「111計劃」證據科學創新引智基地聯合資助兩部中國證據科學文集在澳大利亞出版近日,由中國政法大學「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和「111計劃」證據科學創新引智基地聯合資助,兩部集中反映中國證據法學和法庭科學領域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的英文文集Proof in Modern Litigation – Evidence Law & Forensic Science Perspective(中文譯名《現代訴訟中的證明——證據法學與法庭科學視角》,ISBN書號9781925261486)和Judicial Civilization
  • 首屆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教育基金頒獎大會舉行
    (孫丹星 張偉東/攝)10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共同舉辦的首屆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教育基金頒獎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壇。(孫丹星 張偉東/攝)羅國傑是著名哲學家、倫理學家、教育學家,新中國倫理學事業的奠基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開拓者。在六十年如一日的學術生涯中,羅國傑先生俯而讀,仰而思,對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中國傳統倫理思想、西方倫理思想進行深入研究,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德性倫理學體系,留下了豐碩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和寶貴的思想財富。
  • 許良英與《愛因斯坦文集》命運曲折 折射中國發展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許良英與《愛因斯坦文集》的命運  許良英先生及其主持編著的《愛因斯坦文集》的曲折命運,折射出半個多世紀以來,伴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在科學思想史和科學哲學領域,苦苦追尋真理的歷程
  • 許良英的《愛因斯坦文集》與他的兩位老師
    1957年被打為右派,回鄉當了20年農民,在此期間翻譯了《愛因斯坦文集》三卷本。文革結束後,許良英恢復了科學院工作,同時出版《愛因斯坦》文集。許良英和方勵之是朋友。據《紐約時報》報導,2008年,許良英因為「一生宣揚真理、民主和人權」而被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授予安德烈·薩哈洛夫獎(Andrei Sakharov Prize)。
  • 科學史家許良英去世 編譯《愛因斯坦文集》影響大
    傅國湧同時在博客裡寫道:「他在故鄉臨海張家渡的煤油燈下編譯的三卷本《愛因斯坦文集》,曾影響了不止一代人」。許良英的小兒子許平昨日在電話裡稱:「父親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後天舉行。」  沒等到自傳出版就走了  許良英和夫人王來棣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許成鋼是著名經濟學家,小兒子許平是水利工作者。
  • 陳正宏│蔣天樞先生與《陳寅恪文集》
    編輯出版陳先生的文集,不僅是從師生之誼、身後之託考慮的。老師的學術成就,是一等優秀的文化遺產,不能讓其自生自滅。晩年除指導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兩個專業的研究生外,其最為學界稱道的業績,便是完成了《陳寅恪文集》的整理編校,並使之順利出版。蔣天樞先生(攝於上世紀30年代) 編纂一套《陳寅恪文集》,是1964年夏天蔣先生赴廣州祝賀陳先生75歲壽辰時,陳先生當面囑託的。
  • 獨以道德為友,故能延期不朽——羅國傑教授對中國倫理學的貢獻
    焦國成 張溢木   學人名片   羅國傑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倫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對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中國傳統倫理思想、西方倫理思想深入研究,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德性倫理學體系其獨著、合著和主編的主要著作有:《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倫理學》、《倫理學教程》、《西方倫理思想史》(兩卷本)、《中國倫理思想史》(兩卷本)、《中國傳統道德》(五卷本)、《中國革命道德》、《中國倫理學百科全書》(11卷本)、《人生的理論與實踐》等等。   2015年3月9日,羅國傑教授永遠地告別了我們。
  • 彭春凌:章太炎譯《斯賓塞爾文集》原作底本問題研究
    斯賓塞本人前後期的思想有所變化,這體現在不同時期出版的斯氏著作中。因此,確定太炎譯著的原作底本,為進一步剖析斯賓塞思想究竟在哪些層面以及如何影響了章太炎,乃至深入晚清相關思想史,奠定了紮實的立論基礎。 《斯賓塞爾文集》對章太炎早期思想的影響,學界評價極高。
  • 《航鷹文集》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原標題:《航鷹文集》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5月13日上午,由天津市作家協會、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藝報社、文匯出版社聯合主辦的《航鷹文集》出版作品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 深入把脈當代中國思想文化動態 光明日報社聯合出版界代表召開座談會
    為深入把脈當代中國思想文化動態,團結聯繫廣大知識分子,9月11日,光明日報社邀請中國外文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作家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負責人,就「思想文化領域圖書選題與傳播」展開座談,共同研討思想文化領域的出版動態、重點選題、閱讀趨勢,探討如何構建數字時代的議題設置與多元傳播
  • 陳攖寧先生及《陳攖寧文集》簡介
    同時,還撰寫、編校道學、仙學類圖書出版發行,並參與道教的復興活動。一九五三年,被浙江文史館聘任為文史館館員。一九五七年後,歷任中國道協秘書長、副會長、會長等職,主辦道教教育,編輯道教知識教材。陳攖寧先生一生致力於仙學學術的科學化研究與道教的復興,著述頗豐。著名學者柳存仁先生在談論一九一一年至一九四九年期間的道教時說過,除了陳攖寧有些思想上的成就外,恐怕這個時期沒有什麼有影響的道學家。
  • 文化簡訊: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文集中文版面市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專電 文化簡訊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7萬餘件藏品入藏記者從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獲悉,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7萬餘件藏品日前正式入藏。截至目前,已有10人捐贈7萬餘件藏品,5家單位捐贈或意向捐贈1千餘件藏品。
  • 《瓊崖文庫》出版 填補海南大型經典文庫之空白
    《瓊崖文庫》出版的首批八種十捲圖書。 張茜翼 攝  中新網海口4月22日電 (記者 張茜翼)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瓊崖文庫》新書發布會22日在海口舉行。該叢書旨在對海南自古代至近現代有價值的典籍、著作、史料及其他文獻資料進行一次全面的發掘、搜集、整理並陸續出版,以填補海南大型經典文庫之空白。  「瓊崖」是海南島的古稱,至今猶且習用。瓊崖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以南疆、熱帶、海島、多民族等特色而璀璨古今。
  • 星子中學退休教師陳林森出版《苦卓堂文稿》
    中國江西網(大江網)九江訊 江華良報導: 近日,星子中學退休教師陳林森的個人著作《苦卓堂文集》榮譽出版。  陳林森老師退休前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退休後先後在北京、浙江、廣東等教育機構任教和工作。該文集凝聚了陳老師畢生智慧和心血,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當下中學語文教育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此文集共6卷,分別是:散文隨筆、雜文時評、讀書.文史、語文教學、語言修辭、咬文嚼字。每本(卷)的字數為17萬字左右,共收入單篇文章4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