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攖寧,原名元善,譜名志祥,字子修,後改名攖寧,號攖寧子。生於光緒六年庚辰歲(一八八○年),卒於一九六九年。祖籍安徽懷寧,世居安慶。當代著名道教學者,仙學學術的倡導者,被譽為「神仙科學家」「當代太上老君」。幼時從其父讀儒家經典,童年時代開始接觸仙學而萌學仙之念,十五六歲時因病學醫並實踐仙學修煉法門,使病軀改善,生命延續。後為了追求生命的真諦,遍遊名山大川,尋訪佛道高明。一九一二年借住上海白雲觀用三年時光遍讀《道藏》,又用三年時間遍覽哈同印行的佛教《大藏經》,還在月霞法師開辦的華嚴大學教和尚們地理。一九二二年始,用十年時間燒煉外丹,並證得黃白點金術之初步,後因戰火而中止。一九三三年開始在當時唯一的「仙學雜誌」《揚善半月刊》及後來改版的《仙道月報》上面倡導仙學學術,並義務為各地修煉者解答仙學、丹道等有關問題,問道者紛紛。同時,還撰寫、編校道學、仙學類圖書出版發行,並參與道教的復興活動。一九五三年,被浙江文史館聘任為文史館館員。一九五七年後,歷任中國道協秘書長、副會長、會長等職,主辦道教教育,編輯道教知識教材。陳攖寧先生一生致力於仙學學術的科學化研究與道教的復興,著述頗豐。著名學者柳存仁先生在談論一九一一年至一九四九年期間的道教時說過,除了陳攖寧有些思想上的成就外,恐怕這個時期沒有什麼有影響的道學家。陳攖寧先生的學術,不僅是民間修煉者探究的重地,同時也受到道教學術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其仙學著述有《黃庭經講義》《孫不二女工內丹詩注》《靈源大道歌白話註解》《參同契講義》《仙學必成》《神經衰弱靜功療養法問答》等;佛學著述有《楞嚴經講義》《楞嚴經釋要》《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淺釋》《辨楞嚴十種仙》《歡喜佛考》等;道家著述有《論四庫提要不識道家學術之全體》《太平經的前因與後果》《道藏目錄分類》《老子哲學分類》等;道教著述有《復興道教計劃書》《道教知識類編》《道教起源》等;校訂內丹典籍有《道學小叢書》《女子道學小叢書》《〈道竅談〉〈三車秘旨〉合刊》《法藏總抄》《三一音符》《邱長春真人秘傳大丹直指》等;校訂外丹著述有《琴火重光》《漁莊錄》《秋日中天》《洞天秘典》《了易先資》《外丹法匯錄》等。還有大量書信、詩詞與讀書筆記等。《陳攖寧文集》,是當前收錄陳攖寧先生著作最為全面的、校訂最為精良的輯著。全書分為十一分冊。其中第一至三冊為「陳攖寧自傳」與「仙學專著卷」;第四、第五冊為「典籍校訂卷」,第六、第七冊為「外丹經典卷」,第八冊為「仙佛零稿卷」,第九冊為「道教道家卷」,第十冊為「書信問答卷」,第十一冊為「醫學文稿卷」「詩詞歌賦卷」「其他文稿卷」。
第一冊
陳攖寧自傳
《陳攖寧自傳》共有三份,本書收錄兩份。《自傳一》是陳攖寧先生一九五三年被聘為浙江文史館館員時所寫的個人簡歷之定本。《自傳二》較為簡略,其中部分內容為《自傳一》所無,故併收入。
仙學專著卷(上)
《黃庭經講義》,系陳攖寧先生一九二一年為潛道人王聘三講述仙道工夫時所作,最早在上海翼化堂善書局一九三三年七月一日創辦的《揚善半月刊》創刊號上開始連載,一九三四年由上海翼化堂書局刻木版印行,是陳攖寧先生公開刊行的第一部仙學著作。從「黃庭」「泥丸」「魂魄」「呼吸」「潄津」「存神」「致虛」「斷欲」八個方面,精選《黃庭經》經文加以闡釋、發揮,以便於修仙學道之士用工時之參考。
《孫不二女功內丹次第詩注》,乃陳攖寧於一九一六年為呂碧城女士講道時所作。此書是陳攖寧先生最早撰著的一部仙學著作,詳細解釋了孫不二仙姑十四首丹詩次第工夫,及男女丹工之異同,對仙學實修者極有參考價值。
《口訣鉤玄錄(初集)》一書,是陳攖寧先生欲依清光緒時代江西豐城黃元吉所撰之《道德經講義》與《樂育堂語錄》二書為依據,用提綱挈要的手段,將此二書的玄奧,聚類比文,刪蕪取菁,使書中口訣躍然紙上。此書未完成,僅撰就第一篇「讀者須知」前四章「學說之根據」「書名之意義」「應具之常識」「口訣之來源」。其中第四章「口訣之來源」第二節「口訣不肯輕傳之理由」,詳細解析了口訣不輕傳之種種原因,為後世求道者抉疑破迷。
《靈源大道歌白話註解》,是一九三八年五月陳攖寧先生、張竹銘先生等在上海創辦仙學院之後,由於星期講課之需,陳攖寧為仙學院所撰著並演講的第一種講義。一九三九年由丹道刻經會刻版印行公開流通。此書用淺顯直白的語言,講解了宋代曹文逸所著《靈源大道歌》,將修道入手工夫吐露無遺。特別是畫龍點睛地指出「神不外馳氣自定」「專氣致柔神久留」「混合為一復忘一」「元和內運即成真」四句真訣,更為後來修煉者稱便。
《參同契講義(甲本)》,是陳攖寧先生在仙學院星期講座時的另一種講義。大約在一九三九年開始講授,一九四○年孟春講完,分章次第以陸潛虛《周易參同契測疏》為依據。一九五三年,陳攖寧先生為胡海牙先生講解《參同契》時,對當日《講義》未能盡言者,復親筆撰寫《參同契辭解》一冊以補充之。《參同契講義》是陳攖寧先生對「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一書的獨到見解,是書處處真訣,字字珠璣,被今仙學研究者及修煉者視為秘珍。
第二冊
仙學專著卷(中)
《參同契講義(乙本)》,系陳攖寧先生遷居杭州銀洞橋胡海牙先生家中,為胡海牙先生重新講解《參同契》後,胡海牙先生等人重新抄錄。此寫本經陳攖寧先生、胡海牙先生校訂。《參同契講義(甲本)》與本書,內容與體例略有不同,然均為仙學實修之秘本。本書為首次公開發布。
《業餘講稿》,系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陳攖寧先生暫住於南京孟冠美先生、孟懷山先生家之「亞園」時,為孟冠美、孟懷山及上海來訪之張竹銘、謝利恆、方公溥等人講課之記錄稿。全書共分四十二章。本書涉及修煉方面的內容比較廣泛,理論與方法兼備,對一些與修煉相關的問題有深入的分析。
《仙學必成》,系一九四五年陳攖寧先生的夫人吳彝珠去世後,陳攖寧先生在心情低落的情況下,準備入山時,留與諸學生的仙學修煉中之清靜工夫全部口訣。此書用淺顯的文字,詳細介紹了仙學修煉全過程及工夫細微事宜,是仙學正式修煉之南針。
《為禪密淨仙息爭的一封信》,是陳攖寧先生一九四六年所作,通過對禪、密、淨、仙四家宗旨之比較,融合各家之說,以息各家之爭。
《五祖七真像傳》,是陳攖寧先生未完成著作之一,最早由《揚善半月刊》連載。五祖七真之傳略,來源於史志及道書,由陳攖寧先生纂集;畫像原為陳攖寧先生早年所藏。陳攖寧對五祖之像傳,皆有詳細的記述和自己的按語;對於北七真之像傳,相對簡略。因南宗張紫陽得訣於劉海蟾,故在五祖像傳之前,率先刊出劉海蟾真人之畫像;北宗之始祖為王重陽,故於七真像傳中,刊有王重陽真人之像傳。由於時代因素,《仙道月報》停刊,北七真尚缺譚長春、郝大通二真之像傳。
《神經衰弱靜功療養法問答》,系一九五七年八月陳攖寧先生受杭州屏風山療養院張院長之邀,為靜功療養科所撰寫的講稿。全書以問答地形式,解析了靜功療養法的真諦,並在書末附蘇東坡數息法、朱熹觀鼻端白法及陳攖寧先生自己創編的聽呼吸法三種心息相依的仙學入手法門,以及治遺精之特效運動。
第三冊
仙學專著卷(下)
《楞嚴經講義》,應作於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原稿由陳攖寧先生寫於木刻本《楞嚴經》頁頂、頁腳及行間空白處,是陳攖寧先生對《楞嚴經》一書的闡釋與發揮。
《楞嚴經釋要》,著述時間不詳,約與《楞嚴經講義》著作時間相近,是對《楞嚴經》一書的要義進行闡釋。本書只釋要至前三卷。
《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淺釋》,初稿做於一九四九年秋季,定稿時間不詳。此書先是對《楞嚴經》之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具體修持方法,進行詳細的闡述,文末以問答的形式,對一些讀者的疑惑進行了解答。
第四冊、第五冊
典籍校訂卷
校訂、評註前人典籍,也是陳攖寧弘揚仙道的一種重要方式。本卷收錄陳攖寧校訂的丹經道書共二十種(含常遵先二種)。
《道學小叢書》,共六種。第一種,《天隱子》,無名氏著,陳攖寧校訂;第二種,《坐忘論》,司馬承禎著,陳攖寧校訂;第三種,《五息直指》,白雲齋著,汪怡寬增輯,常遵先加注;第四種,《旁門小術錄》,黔中積善堂述,陳攖寧評註;第五種,《金火丹訣》,許信良著,常遵先校正;第六種,《三乘秘密口訣》,冷謙著,陳攖寧校訂並補抄。本次整理所採用版本為上海翼化堂善書局本。陳攖寧先生在《道學小叢書編輯大意》在談及校訂原則時曾說:「取材務精,出版務速,注重實用,廢棄空談,頁數不多,法門無盡……提倡中國固有之道學絕對破除迷信。」所以,陳攖寧先生在校訂這些丹經時,除了提綱挈領地寫出一些總則外,還在部分內容之下發表自己之觀點,以期讓書中內容更為明顯。
《女子道學小叢書》,共五種。第一種,《坤寧妙經》,陳攖寧、常遵先校訂;第二種,《女功正法》,靈陽道人者,陳攖寧刪訂;第三種,《女丹十則》,陳攖寧刪訂;第四種,《男女丹工異同辨》,顏澤寰纂述,賀為烈參校,陳攖寧重校訂;第五種,《女丹詩集》,陳攖寧校訂。本次整理所採用版本為上海翼化堂善書局本。陳攖寧先生《女子道學小叢書編輯大意》談內容選擇時說:「精選古今女界中懿行嘉言,足以養成女子高上之人格,灌輸女子優異之智能,此為關於心理一方面者;精選歷代女子修養方法,經論詩歌,足以造成女界特出之奇材,健美女子之體魄,此為關於生理一方面者。……今為普及起見,玄奧者必附以注釋,務使讀者易解;俚俗者則稍加修飾,免致大雅貽譏。」
在仙道中,男女丹工初步是有區別的。《道學小叢書》除《三乘秘密口訣》之外,基本上是關於男女通用之法的著作。《女子道學小叢書》則專門收錄女子修煉術。從理論而言,男女丹法同是一理。而方法上,則略有區別。所以很學習仙道者,對此類著作也頗為重視。
《道竅談》《三車秘旨》,李涵虛著,陳攖寧校訂。此書原系福建毛復初家藏抄本,由福建連城縣取雨蒼攜至上海交由陳攖寧校訂。此二書主要闡述李涵虛西派之丹道內容(非今日鼻外一支),為近世修習仙道者所重視。
《呂祖仙跡詩詞合刊目錄》,此系陳攖寧計劃對李涵虛校刊本《呂祖年譜海山奇遇》與《純陽先生編年詩集》兩書重編校時所列目錄。由汪伯英抄寫,陳攖寧加按語。
《邱長春真人秘傳大丹直指》,此書原系手抄秘本,一九三七年以前由藏書者帶往上海請陳攖寧審訂。後藏書者將陳攖寧修改稿油印,並送陳攖寧一冊。此次整理所採用版本即陳攖寧藏本。此書是邱祖一派的修習心法,對實地修煉者頗有參考意義。
《三一音符》,張心籟著。原為抄本,一九三幾年由某先生從舊書肆購得,轉贈陳攖寧。一九五五年,陳攖寧從頭到尾讀過五遍,改正其中錯誤並加以圈點。
《法藏總抄》,系陳攖寧根據明代陸西星《三藏真詮》兩種不同抄本訂正、刪改並重新抄錄而成。此書成於一九五五年。書中以陸西星等扶乩內容為主,記錄了陸西星等得受三元丹法丹訣及堪輿、風律等內容,是研究陸西星一派學術之重要資料。
《金丹就正篇》《玄膚論》《七破論》,陸西星著,陶素耜《道言五種》之《金丹就正篇》所錄,陳攖寧批註有畫龍點睛之妙。
第六冊、第七冊
外丹經典卷
本卷共收錄外丹經典十九種。由於本卷所收錄內容專述外丹,故從《經籍校訂卷》單獨列出,另為一卷。
《悟真篇》云:「內藥還同外藥,內通外亦須通。」內丹、外丹,形式上雖然不同,但原理上是沒有區別的。比如外丹書中有句話:「自金花微綻之時,頻叩門而問信;從新月初現之際,急啟戶而相邀。」這無論在內丹方面,還是在外丹方面,都是行功之要訣。外丹書中此類妙語甚多。陳攖寧早期即對外丹術頗為關注,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三二年的十年中,還曾與道友進行過長期的外丹實驗。其除了收集大量的外丹經刻本外,還從一九二一年開始,抄錄了大量的外丹秘本。據有資料記載,其抄錄的外丹經有二十餘冊。今日能見者有十餘冊。這十餘冊抄本,由當日與陳攖寧一起煉外丹的道友共同抄錄。其中,《秋日中天》《秋日中天附集》《續黃白鏡雜詠》《地元正道》《三種金蓮》《龍虎經》《我度法藏》均為陳攖寧先生等抄自清末李保乾所編之《金火大成》一書,還有《法藏全書提要》《洞天秘典》《伍衝虛金丹要訣(節錄)(附〈修仙歌〉節錄)》等抄自民間秘本,這些抄本均有陳攖寧先生批註。還有《金火大成》本《漁莊錄》《黃白指南車》,由謝季雲手抄,陳攖寧校閱、批註;《金火燈》、《金誥摘錦》均為高堯夫手抄,陳攖寧校閱、批註;《無極經》抄者不明,《了易先資》為多人共抄,均為陳攖寧校閱、批註。這些抄本中的很多內容,都是現在極其少見之資料,也是現在研究丹道者所極為注意的資料,彌足珍貴。陳攖寧先生尚有從《道藏》摘抄之《外丹法匯錄》一部。除了這些抄本外,《揚善半月刊》曾連載有陳攖寧纂輯之《外丹黃白術各家序跋》,一九三九年上海丹道刻經會也出版有陳自得著、陳攖寧校訂之《琴火重光》一書。
第八冊
仙佛零稿卷
本卷所收錄者,均為篇幅相對短小之與仙學修煉、佛學修養相關之文章,分為『仙道理法類』與『佛學論述類』兩部分,共三十五篇文章。
『仙道理法類』主要為陳攖寧於《揚善半月刊》與《仙道月報》所發表之與仙學修煉密切相關的文章,如口訣類,有《性命雙修二十四家丹訣串述》《劍仙口訣》《最上乘天仙修煉法》等;理法類,有《眾妙居問答續八則》《與朱昌亞醫師論仙學書》《論白虎首經》《讀知几子悟真篇集注隨筆》等;點評類,有《李朝瑞十三函》《溥一子內功日記》《餘求道之經過》等。這些文章多以仙學的實修實證為主,並於不經意間,透露真訣於其中,是仙學修煉真實用功時必不可少之參考。此外,《我對本書的意見》一文,是針對洪太庵《我之坐功》一書的補充說明,以前未曾公開發表過。
『佛學知識類』主要是陳攖寧於《揚善半月刊》、《仙道月報》及《覺有情》所發表之關於佛學類文章。像《歡喜佛考》《靈魂有無之推測》《由仙學而佛學》《嘅慕人生佛教之導師並答客問》等,都是參同仙佛之論,既有仙佛之異同,亦有陳攖寧先生對佛教之理解。特別是《禪門大德管窺記》,記錄陳攖寧先生對虛雲法師的一番評述,從另一個方面讓人們認識虛雲法師之境界。
第九冊
道家道教卷
本卷收錄內容,主要為陳攖寧於《揚善半月刊》《仙道月報》《道協會刊》發表的,關於道家、道教理論方面的文章。此外,還包括一九四七年由上海市道教會出版的《復興道教計劃書》,及一九五九年為中華書局審稿時撰寫的《對於〈太平經合校〉的意見》、在中國道教協會時為講解《道德經》所作的《老子哲學分類》(此書的前幾章,從《史記·老子傳》至《道德經是否老聃所著》均刊登於《道協會刊》,其餘內容為陳攖寧寫本)及為《辭海(試行本)》詞條『正一道』所撰寫的《辭海(試行本)『正一道』詞條校樣意見》。另外,刊載於《道協會刊》之《道教知識類編(初集)》,根據一九九七年中國道教學院教研究處《道教知識類編初集·前言》認為「實際上該稿完全是按照陳先生的策劃、意旨寫成的』及中國道教學院編印本《道教知識類編(初集)》作者署名『陳攖寧編著』,故收錄於本卷。
第十冊
書信問答卷
答各地學習仙道者之提問,是陳攖寧先生當年闡述其仙學思想的主要形式。陳攖寧先生於《揚善半月刊》與《仙道月報》所發表答問道函近百篇,其中包括仙學修煉口訣、仙學理論與方法、仙佛之異同、仙道之源流等涉及仙學真修實證的方方面面,是保存陳攖寧先生學術思想的主要載體之一。時至今日,這些問答內容,依然對修煉者有指導意義。本卷尚收錄陳攖寧先生一九四九年後至進入道協之前的信函十三篇,記錄陳攖寧先生晚年的一些生活狀態及學術思想。
第十一冊
詩詞歌賦卷
本卷主要收錄了陳攖寧於《揚善半月刊》、《仙道月報》發表之自撰詩詞與對聯,以及批註、加按語之他人詩詞。尚有於《覺有情》發表之詩兩首、陳攖寧手書《國醫贈謝利恆》七言四首及胡海牙老師抄藏陳攖寧詩《贈克明先生》一首、長聯《挽孟懷山之父》一幅。
醫學文稿卷
本卷收錄陳攖寧著、胡海牙校訂並油印之《開講內經知要之前導》、陳攖寧著《嫩生薑治癒喉症的經驗》、陳攖寧手書《素問『二陽之病發心脾,不得隱曲』探討》共三篇。
其他文稿卷
本卷分為三部分。一是《點評、扶乩、社會類文章》,內容為《揚善半月刊》及《仙道月報》中陳攖寧撰述、點評或加按語,但不能分類於以上諸卷之文章。題目為我所設。二為《閱書雜抄》,是陳攖寧摘抄報紙、圖書及古畫之筆記。《閱書雜抄》是陳攖寧手寫本。三是遺篇,收錄陳攖寧在一些圖書上之題記及一些不成篇之散稿,尚有一篇陳攖寧手書之《各省少數民族自治區》。
本冊所收錄三卷內容,除陳攖寧先生一生奉行的仙學思想外,還包括陳攖寧先生在仙學、道學、佛學之外一些思想與認識。特別是幾篇醫學文稿,從中可以看出陳攖寧先生的醫學修養與造詣。而從《閱書雜抄》所抄文章的按語,又能看到陳攖寧先生對仙學相關的科學信息的關心及對古代書畫的研究情況。這些內容,對研究陳攖寧先生的學術思想很有價值。
陳攖寧文集(一至三冊) 目錄
陳攖寧文集(四至七冊)目錄
陳攖寧文集(八至十一冊)目錄
《陳攖寧文集》(全十一冊)已完全出版
第一至三冊《陳攖寧自傳》《仙學專著卷》。每冊定價(人民幣):180元。(三冊共計540元。)
第四冊、第五冊為《典籍校訂卷》,第六冊、第七冊為《外丹經典卷》。每冊定價(人民幣):180元。(四冊共計720元。)
第八冊《仙佛零稿卷》、第九冊《道教道家卷》、第十冊《書信問答卷》、第十一冊《〈醫學文稿卷〉〈詩詞歌賦卷〉〈其他文稿卷〉同卷》。每冊180元(四冊共計720元。)
《陳攖寧文集》(全十一冊)總定價:1980元(人民幣)。
相關事宜,敬請關注本公眾號,或私信聯繫微信號:306903116。(暗號:陳攖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