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攖寧的《道藏》情結

2020-12-03 安徽商報

《道藏》是上古、先秦及以後時期關於道教書籍的漸進拓展式彙編,是中國古代(清朝以前)最大的百科全書,載有哲學、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學、歷史、藝術、醫學、陰陽、武術、化學、天文、地理、數學、技術等方面內容,是道教文化之綜合性寶藏,是華夏文明之源流共湧、本末同茂。

  第二任全國道協會長陳攖寧(1880-1969)先生一生摯愛於《道藏》,尊《道藏》為雲篆天章、玉版金繩,讀《道藏》之典章,護《道藏》之鼎位,運用《道藏》創立「仙學」,弘揚道家文化,維護國家尊嚴。

  先生十歲偷看東晉道士葛洪所著《神仙傳》,被書中神仙的驅魔正氣和超人法力所深深吸引,其時,先生已經飽讀《四書五經》等傳統經典,而這本收錄在《道藏精華錄百種》之中的奇書,為他打開通向《道藏》的窗口,在其內心播下道家文化的火種。

  先生十六歲細讀道家外丹、內丹代表性著作《參同契》、《悟真篇》,領悟道家「丹法養生、延年益壽」之意旨,得《道藏》寶庫中的兩顆明珠,如獲至寶。

  從二十五歲起,先生為救治自身的童子癆,尋訪道教名山勝地,覽山川清幽,覓內心清虛,雖末尋到真正的丹道大師,但對《道藏》卻有了深入的了解——「《道藏》全書,閱四千餘年之歷史,擁五千餘卷之縹緗,三洞四輔之歸宗,一十二部之釋例,尊之者,稱為雲篆天章,赤文紫字;美之者,比喻琅函瓊札,玉版金繩;——歷代佚亡典籍,猶多附此而存,豈惟道教門庭之光輝,亦是中華文化之遺產」(陳攖寧:《中華道教會宣言》),「《道藏》全書,遍中國不過七部,都在各省有名的道觀內,如瀋陽太清宮、北京白雲觀、南陽玄妙觀、武昌長春觀、成都二仙庵、上海白雲觀,各有此一部。 」(《陳攖寧先生自傳》)先生深信《道藏》之中定有玄奧,定有祛病延年、濟世救難之法門。

  1912年,上海白雲觀內塵封已久的《道藏》,迎來了硝煙時代最虔誠的讀者,藏經樓的大木櫃裡,整齊地供奉著明版永樂《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平時秘不示人,每年只在重陽節曬經一次,住持因見先生清瘦儒雅,特予方便,每月初一、十五日先將借閱書單寫好,然後由觀內執事打開藏經樓上大櫥,燒香叩頭後才能在觀中閱讀。這一讀,就是三年,風雨兼程、寒暑不棄,遂探得道教及養生文化之底蘊;這一讀,就是5485卷,創明刊《道藏》問世500餘年來盡覽第一人;這一讀,就堅持一生,為《道藏》鼓呼,為道教效力,開啟了道家文化現代重構的洪流。

  有比較才有鑑別,有鑑別才有執著。 1915年,受《道藏》滋養的陳攖寧開始留心佛學,鑽研佛家經典,認為佛學講出世、求心性、信輪迴,難以修養,過分消極;而道家講入世、求實際、信長生不老,有養生方法,積極可行,如是,鍾愛道教,執著於《道藏》。

  三十年代,陳先生發現《道藏》「體例混亂,蕪雜不堪——即用宗教眼光觀之,亦覺疏舛可笑」,於是「將七部十二類的舊名目一概取消,只就道藏原有一千五百種(實數只有1476種)書的性質分為十四類」(陳攖寧:《道藏數目分類》),即道家、道通、道功、道術、道濟、道餘、道史、道集、道教、道經、道誠、道法、道儀、道總等,形成體例明晰、歸類明確、檢索便利的《道藏》新書目,為1996年百名專家修訂《中華道藏》以極大的思想啟迪和精神鼓舞。

  懷著對《道藏》的無限崇敬和信仰,1922年至1932年,陳攖寧與志同丹道的名士黃邃之、謝李雲、高堯夫、鄭鼎丞等人,在家中進行了數百次外丹試驗,「工作亙晝夜,砂汞銀銅、鼎池灰炭常堆積盈庭」,終因軍閥混戰和日寇侵滬受到破壞,「孰料兩次垂成,皆因兩次滬戰而遭破壞,馴至藥材散失,同志流亡」,「彼時因戰事而致家被人亡者,不可勝數,燒煉外丹道友四五人,雖倖免波及,然大局已非,不能安心續煉矣」(陳攖寧:《復南京立法院黃懺華先生書》),外丹實驗未獲得實踐上的成功,然而,先生仍然深信道家外丹理論和方法「決非欺罔」。如果沒有對《道藏》的深入領悟和無限信仰,怎會在人生壯年(42-52歲)執著於外人看來的無用之功?!又怎會有「薄孔顏(儒家)而抗老釋(佛教),超五祖而駕七真」的豪壯之氣?!

  1933—1941年,陳攖寧主筆《揚善半月刊》和《仙道月刊》,運用《道藏》典籍知識,為全國愛好道之士釋疑解惑,大力提倡「仙學」,傳授修養修煉方法,詮釋道教義理,弘揚道教文化,確認道教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寄託,抵禦外國文化侵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關於這兩類刊物的相關內容,匯集於胡海牙、武國忠先生主編的《陳攖寧仙學精要》之中,成為我們研究陳攖寧仙學理論和道教文化重構的重要資料來源,無疑又是《道藏》典籍的實用化、普及化及現代化的典範。

  清朝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打亂了《道藏》書目歸類,將本來屬於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數量龐大(約佔四庫全書一半以上)的道教書目撤散了歸入諸子百家等類目,而道家書目被剝離後只剩兩卷,僅佔四庫提要書目總卷數的百分之一,這一舉動混淆了中華文化的源流關係,重創了華夏民眾的道教情感,讓道教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1936年,陳攖寧讀馬端臨《文獻通考》和紀昀《四庫全書提要》中關於《道藏》的「雜而多端」、「多捃拾以足卷帙」的謬論,性格溫和的陳先生十分憤慨,作《論四庫提要不識道家學術之全體》,指出將道教書目歸入易學、醫家、術數、雜家、別集、儒家、名家、墨家、法家、兵家、縱橫家、小說家、地理等類目之不妥,指責《四庫全書》的編輯們「不知當日編輯《道藏》之人具有特別眼光,一面既欲與外教學說有所區別,不能不廣收博採中國豐富的文化以相抗衡;一面又高瞻遠矚秦漢以前諸子百家之學術皆起源於道家,故將各家著作擇其要者錄取數種於《道藏》中,亦無不合之處」,痛罵那些編纂者們「每每數典而忘其祖,甚至據釋氏理論以攻擊道家,尤覺荒謬,其識亦與今日欲持全盤歐化以改造中國者同」,《論》文的發表(《揚善半月刊》第68、69、70期),維護了《道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殊地位,闡明了道教學術「包羅萬象、貫徹九流」之博大精深,喚起學界強烈反響,讓道家文化在暗淡百年之後重放異彩。

  陳攖寧感謝《道藏》的滋養,以綠葉對根的情誼摯愛著《道藏》,以性命雙修的方式維護著《道藏》的文化地位,以揚善之舉、「仙學」之名宣傳《道藏》的經典教義,為道教的現代轉型重構和中華名族的文化復興做出了傑出貢獻。

相關焦點

  • 陳攖寧先生的《道藏》情結
    第二任全國道協會長陳攖寧(1880-1969)先生一生摯愛於《道藏》,尊《道藏》為「雲篆天章、玉版金繩」,讀《道藏》之典章,護《道藏》之鼎位,運用《道藏》創立「仙學」,弘揚道家文化,維護國家尊嚴。(《陳攖寧先生自傳》)先生深信 《道藏》之中定有玄奧,定有祛病延年、濟世救難之法門。
  • 陳攖寧先生生平述略(一)
    四、遍閱《道藏》1912年,陳攖寧受在上海行醫的姊夫喬種珊之邀,來到上海,因而也得以閱覽全部之《道藏》。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載:「1912年,陳攖寧來到上海,借住在姐夫家」,「1912年至1914年,整整3年,陳攖寧每至初一、十五,必往老西門外白雲觀求讀《道藏》,早去晚歸,風雨無間」。並稱是由於當時上海白雲觀主持「見陳攖寧謙恭有禮,破例同意了他的請求,不過只能在每月初一、十五兩天」。
  • 陳攖寧先生及《陳攖寧文集》簡介
    一九一二年借住上海白雲觀用三年時光遍讀《道藏》,又用三年時間遍覽哈同印行的佛教《大藏經》,還在月霞法師開辦的華嚴大學教和尚們地理。一九二二年始,用十年時間燒煉外丹,並證得黃白點金術之初步,後因戰火而中止。一九三三年開始在當時唯一的「仙學雜誌」《揚善半月刊》及後來改版的《仙道月報》上面倡導仙學學術,並義務為各地修煉者解答仙學、丹道等有關問題,問道者紛紛。
  • 陳攖寧先生論著目錄
    [2]吳亞魁著.生命的追求 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3]胡海牙,武國忠主編.陳攖寧仙學精要 上[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4]劉延剛著.陳攖寧與道教文化的現代轉型[M].成都:巴蜀書社.2006.[5]郭武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陳攖寧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 現代新道家:湯用彤、蒙文通、胡適、陳攖寧、陳寅恪
    為此,需繼承魏源、嚴復、湯用彤、胡適、陳寅恪、陳攖寧、金嶽霖、方東美、宗白華、蕭天石等人的道家傳統,形成有時代精神的現代新道家學派。湯用彤先生是中國文化史上少數幾位能接通華梵、學貫中西、熔鑄古今的大師級思想家的代表,也是道教史學科的主要奠基者。然而學界對湯用彤的道教研究相對薄弱。
  • 陳攖寧先生生平述略(完)
    曹昌祺先生在為餘仲珏所著《陳攖寧先生傳略》一書的序文中曾說:「文稿(蒲糰子按:指《陳攖寧先生傳略》初稿)中常提及攖師向來不用的龍門派道號『圓頓』,更沒有聽到過『圓頓子』的道號。陳師對外信件往來及撰文或答覆問道等事,均用『陳攖寧』或『攖寧』,這是我們同門師弟兄都知道的,並且可在《揚善半月刊》及《仙道月報》上校對的。」
  • 道藏與小道藏,有中國文化根源的美譽
    一、道藏道教經籍的總集稱為《道藏》。道書的種數及卷數在《漢書藝文志》中記有37家、993篇,另有房中8家186卷,神仙10家205卷。至晉代《抱樸子遐覽篇》中已有道經670卷,另有符500卷,分為道經、記、符、圖。
  • 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道教經典之道藏——《道藏》
    ——社群內容營銷諮詢【 白磚家】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道教經典之道藏——《道藏》道藏是道教經籍的總集,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典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因為內容、屬地、年代的不同,出現了不同版本,在此我們將它們一併收入其中,逐一進行介紹。
  • 《煙雨江湖》道藏秘技怎麼得 道藏秘技獲得與升級攻略
    導 讀 在煙雨江湖手遊中道藏秘技究竟該如何獲取呢?升級的方式內容又有哪些呢?不清楚的小夥伴們,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仙學泰鬥陳攖寧:神仙可期,實修關鍵在乎得竅!
    陳攖寧自幼年就與道教丹道結下不解之緣,葛洪、左慈煉丹的天柱山就近在咫尺,或許這也是冥冥之中註定的仙緣。而追本溯源,陳攖寧所倡導的仙學,實際上正是源自左慈、葛洪一系的金丹學派。明清時代的內丹學呈現勃興之態,各種內丹學著作層出不窮,並與儒家、佛教的心性之學相融合,成為當時影響深遠的社會思潮之一,而民國時期陳攖寧仙學之創立,也正是迎合了內丹學獨立發展的趨勢。
  • 《餘之求道經過--陳攖寧點評版》 (3)
    隱名氏著作陳攖寧點評點評者介紹:陳攖寧(1880~1969),中國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原名元善、志祥,後改名攖寧,字子修,號攖寧子,安徽懷寧人。
  • 儒家有《四庫》佛家有《大藏經》,道家有《道藏》,11個不可不讀
    與之相對應,道教則有《道藏》,是中國道教經典的總集,模仿佛教的大藏經編輯整理而成。 道經從六朝時開始匯集,唐代開元(713-741)中彙輯成「藏」,並編有《三洞瓊綱》目錄。宋初有《大宋天宮寶藏》和《崇寧重校道藏》,其刊印始於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的《政和萬壽道藏》。
  • 陳攖寧談道教文化(一)
    陳攖寧談道教文化摘錄自 天台山桐柏宮  張煉師 之 新浪博客 · 天台道統    中國道教協會前會長陳攖寧
  • 《道藏》之北鬥七星消災厄
    回到家,翻開《道藏》,正好看到有篇記錄北鬥七星消災厄之法,現分享給大家。原文貪狼星( 生肖鼠吉祥咒)北鬥延生、回真四靈、流輝下映、朗達玄冥、七元紀籍、名列紫瓊、保身續壽、永亨利貞、耳目開爽、魂魄長寧、攝養精氣、與神同明、延生自然、上升玉清。
  • 仙學必成按語-陳攖寧
    仙學必成——陳攖寧陳攖寧(1880~1969),中國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原名元善、志祥,後改名攖寧,字子修,號攖寧子,安徽懷寧人。有「仙學巨子」之譽,道教界敬譽其為「當代的太上老君」。相關文章:道家文化復興計劃書(陳攖寧)
  • 院子,中國人的情結
    院子,是中國人的情結。在這裡,我們有太多回憶、感情、體會、美好的願望。 於是終於明白, 中國人對院子的情結,並不是因為它有多美。
  • 16種直逼潛意識的IP情結定位
    真正決定IP能量的是情感,情感從淺入深——依次為情緒、情感和情結,直至集體無意識(本能),越往深裡走,能量越強大和持久。情緒是被社會撩撥的刺激反應,情感是普世的人性,而情結是最接近人性本能的原生態。情結是如此深藏冰山的底層,所以定位在情結是非常難做到的。一旦做到,這個IP的能量將超級強大。
  • 他是上海道教的領袖,和陳攖寧道長齊名,他的一生原來是這樣的
    陳道長還大力支持並參加編印了《道藏精華錄》和《藏外道書》。陳道長信奉道教並從事弘道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在道教界聲望極高,和當時道教領袖之一的陳攖寧道長齊名,有正一陳蓮笙,全真陳攖寧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