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道教經典之道藏——《道藏》

2020-12-05 白山專欄

道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從創立之初一直延續到現當代,給中國人乃至周邊國家的文化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這些傳承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知識和內涵需要我們去了解、掌握。

——社群內容營銷諮詢【 白磚家】

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道教經典之道藏——《道藏》

道藏是道教經籍的總集,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典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因為內容、屬地、年代的不同,出現了不同版本,在此我們將它們一併收入其中,逐一進行介紹。

◎《道藏》

道藏是道教經籍的總集,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典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從唐朝初年開始編纂,至今已有近1300多年的歷史。

南朝劉宋時,陸修靜廣集道書,編寫《三洞經書目錄》,共一千二百二十八卷,為道教史上的第一部經書目錄。至唐代開元年間,唐玄宗下令搜訪天下道經,彙編成《一切道經》,即《開元道藏》,共收入道書五千三百卷。北宋真宗時,張君房奉命主編修了《大宋天宮寶藏》,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並首次在福州閩縣刻板印刷,稱作《萬壽道藏》或《政和萬壽道藏》。金朝章宗時,編刻《大金玄都寶藏》,共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元朝初年,全真道士宋德方主持編刻《大元玄都寶藏》共計七千八百餘卷。上述道藏現均亡佚。

現存之《道藏》是由明成祖永樂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及其弟張宇清奉詔主持編修。英宗正統九年又詔通妙真人邵以正校正增補,於正統十年刊板事竣,共計五千三百零五卷。

後世以刊板年號稱其書為《正統道藏》。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又命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主編成《續道藏》。正續《道藏》共收入各類道書一千四百七十六種,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分裝成五百一十二函,每函依《千字文》順序編號,經板十二萬一千五百八十九塊。《道藏》中的各種典籍,都按「三洞四輔十二類」的分類方法編排。

1996年起,由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道長主持編修《中華道藏》,是以明代正、續《道藏》為底本,保持三洞四輔的基本框架。對三洞四輔以外的經書又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了相應的歸類,共分七大部類,各部類所收經書,按道派源流和時代先後編排次序。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歷經數載,終於在2004年正式出版發行。

◎《敦煌道藏》

二十世紀初道士王圓籙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大批古代經典文書抄本。其中道教遺書抄本約有五百餘件,其抄寫時期在南北朝後期至唐朝中期約二百年的時間,尤其以唐高宗,武后至唐玄宗時代的抄本最多。其內容包括道家諸子、道教經典、科儀等約有一百多種道書,其中約有半數抄本是《正統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

敦煌道經的發現,不僅彌補現存明《道藏》的缺佚,而且為研究河西地區的道教歷史提供了珍貴史料。敦煌遺書一經出現,便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日本學者大淵忍爾1978年出版《敦煌道經目錄》,該書著錄敦煌道經抄本約四百九十六件。1979年,大淵先生又出版《敦煌道經圖錄篇》,刊載全部敦煌道經的影印圖版。1999年中國李德範先生出版了《敦煌道藏》,將敦煌出土遺書中的五百餘件敦煌道教文獻整理彙編,集成五巨冊。

相關焦點

  • 道藏與小道藏,有中國文化根源的美譽
    一、道藏道教經籍的總集稱為《道藏》。道書的種數及卷數在《漢書藝文志》中記有37家、993篇,另有房中8家186卷,神仙10家205卷。至晉代《抱樸子遐覽篇》中已有道經670卷,另有符500卷,分為道經、記、符、圖。
  • 陳攖寧的《道藏》情結
    從二十五歲起,先生為救治自身的童子癆,尋訪道教名山勝地,覽山川清幽,覓內心清虛,雖末尋到真正的丹道大師,但對《道藏》卻有了深入的了解——「《道藏》全書,閱四千餘年之歷史,擁五千餘卷之縹緗,三洞四輔之歸宗,一十二部之釋例,尊之者,稱為雲篆天章,赤文紫字;美之者,比喻琅函瓊札,玉版金繩;——歷代佚亡典籍,猶多附此而存,豈惟道教門庭之光輝,亦是中華文化之遺產」(陳攖寧:《中華道教會宣言》
  • 陳攖寧先生的《道藏》情結
    先生十歲偷看東晉道士葛洪所著《神仙傳》,被書中神仙的驅魔正氣和超人法力所深深吸引,其時,先生已經飽讀四書五經等傳統經典,而這本收錄在《道藏精華錄百種》之中的奇書,為他他打開通向《道藏》的窗口,在其內心播下道家文化的火種。
  • 儒家有《四庫》佛家有《大藏經》,道家有《道藏》,11個不可不讀
    眾所周知,佛教有《大藏經》,意即「佛教經典總匯」。與之相對應,道教則有《道藏》,是中國道教經典的總集,模仿佛教的大藏經編輯整理而成。 道經從六朝時開始匯集,唐代開元(713-741)中彙輯成「藏」,並編有《三洞瓊綱》目錄。宋初有《大宋天宮寶藏》和《崇寧重校道藏》,其刊印始於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的《政和萬壽道藏》。
  • 道教文化發展大綱!
    道教文化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弘揚道教文化,是當務之急的必要行動與手段。但道教分為南北兩派,全真道與正一道。正一注重符籙齋醮科儀,此是演教之手段。比如祈福消災,超度拔苦,濟人利物,斬妖除魔,亦是道教活動之必要程序。但只能限於在道觀裡面發展。難以普及與弘揚。
  • 幾千年洗禮的道教「經書」都經歷什麼?
    《抱樸子·內篇·釋滯》中說:「道書之出於黃老者蓋少許耳,率多後世之好事者各以所知見而滋長,遂至篇卷至於山積。」可見在晉時道教經書便已很多了。《抱樸子·遐覽》記載的道教經典圖符共有一千二百餘卷。唐代是道教最盛時期,唐玄宗特別信道教,收集古今道書,飭令諸臣編成《道藏》,分為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經十部、洞玄經十二部、洞神經十二部,共計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日五千七百卷)。這是道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因成藏於開元間,遂名為《開元道藏》。後經五代之亂,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
  • 《煙雨江湖》道藏秘技怎麼得 道藏秘技獲得與升級攻略
    導 讀 在煙雨江湖手遊中道藏秘技究竟該如何獲取呢?升級的方式內容又有哪些呢?不清楚的小夥伴們,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道教的九大經典書籍
    道家經典——《道藏》 《道藏》者,道教一切經書之總集也。夫生天地,和陰陽,包囊萬物,亙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紀綱,成就仙業,利樂群生者,教也。總而謂之曰經,聚之於室曰藏。誦經者足以勸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積德累功。仙真聖人所以美教化,移風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經教為津梁也。
  • 道教經典書籍:《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重要的轉折時期。道教由於門閥士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傳播於民間的道團,直接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在上流社會普遍流行,同時湧現新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三皇經》在元朝被焚,現已失傳。
  • 《道藏》之北鬥七星消災厄
    回到家,翻開《道藏》,正好看到有篇記錄北鬥七星消災厄之法,現分享給大家。原文貪狼星( 生肖鼠吉祥咒)北鬥延生、回真四靈、流輝下映、朗達玄冥、七元紀籍、名列紫瓊、保身續壽、永亨利貞、耳目開爽、魂魄長寧、攝養精氣、與神同明、延生自然、上升玉清。
  • 道教經書應該這樣閱讀才有收穫
    要想了解中國的道教文化,首先要去學習道教的經典書籍。很多人會說直接閱讀《道藏》,這是道教知識的集合。確實《道藏》包羅萬象,是道教集大成之作,但是大可不必,畢竟現代人節奏快,工作忙碌,哪有時間閱讀這些浩瀚的典籍。因此,選擇好一些的讀本,就成為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
  • 道教最高法術之雷法
    道士修行方術稱為道術,道教的道術有很多,而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變化之術,《西遊記》中二郎真君擁有七十二般變化之術,憑此才將孫悟空擒拿。此外,道教法術還有雷法、符籙、咒術、禁術等,各有不同的作用。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曾對道術扼要介紹,說:「蓋清靜一說也;煉養一說;服食又一說也;符篆又一說也;經典科教又一說也。」他說黃老列莊之書,所講是清淨無為,而略及煉養;赤松子、魏伯陽只言煉養而不言清淨;盧生、桃少君、欒大言服食而不言煉養;張道陵、寇謙之言符篆而不言煉養、服食;杜光庭以下只講經典科教。但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下道教的雷法。
  • 道教三清尊神為何以元始天尊為首而不是太上老君
    對於道教三清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估計大家就對道祖太上老君印象更深刻,其他兩位就不了解了,但其實在道教文化中三清尊神是以元始天尊為首。試問到底誰是道祖?為何三清要以元始天尊為首而不是太上老君呢?
  • 他是上海道教的領袖,和陳攖寧道長齊名,他的一生原來是這樣的
    陳蓮笙,原名吳良敘,法名鼎昌,生於1917年10月25日,上海市人,他自小便生長在一個世代信奉道教的家庭,深受薰陶,虔誠奉道,17歲時,便已成為上海道教界知名的法師。當時雖然時局動蕩,但並沒有影響陳蓮笙的向道之心,由於他對道教的齋醮科儀和道樂的造詣都非常深,所以他並沒有受到迫害。
  • 道教的「法器」指的是什麼?常用的法器有哪些?法器有什麼作用
    道教法物來自原始宗教以及早期禮樂祭天敬祖活動,早在南北朝劉宋時陸修靜就已對道教法物做了嚴格的規定,《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四中的《奉聖儀制章》中就有關於「聖像寶座」、「龍牌」、「龜鶴爐」、「幡」、「蓋」等道教法物規範製作的詳細記載。
  • 道教的語義學解釋
    什麼是道教?這是解讀道教文化基本含義之前所必須說明的一個問題。按照學術界的一般看法,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要了解道教,應該從宗教意義陳述入手。對於「宗教」這兩個字,人們向來也有不同見解。就中國傳統文字學的角度看,「宗」與祖廟是密切相關的。
  • 「奇葩」的道教,別人信仰神,我們信仰科學
    但讓人驚訝的是中國的道教卻做到了信仰與科學的完美結合,並且在科學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道教世界形成與神無關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宗教都認為世界是神創造的,唯有道教認為世界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神參與的過程。
  • 道教與劍仙傳奇:玉列九階修真仙,道劍一出嘯蒼穹!
    在前幾期介紹道教門派系列文章中,閣主有提到過「劍仙門」這個神秘莫測的道教門派,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即便在《道藏》中也就寥寥數筆的劍仙。劍仙之源提及劍仙,不免讓人嚮往,劍與仙都是華夏人非常崇拜和喜愛的兩種,兩種非常特別的存在結合在一起並影響了數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