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估算求得的只是個近似值,為什麼還要學估算?

2021-01-08 專注小學數學

前些天在某貼吧看到有位家長發帖:

什麼時候數學乘法題也是估算了,直接算出具體答案不香嗎?小學三年級數學怎麼出這樣的題,數學都不能精確,還能有啥是真的?

小學三年級估算

或許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認為,數學是嚴謹的,答案是唯一的,是門說一不二的學科。

一直以來人們從未放棄過對精確的追求,甚至以後要求會越來越高。為此人們以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斷做出改進。比如說在百米賽跑的時候,為了讓成績更加精確,需要用到秒表。又比如現在工廠的各種工具、儀器,它的精確度也比早些年的同類工具要精密很多,以滿足人們的和產使用要求。

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準確計算和估算,每一種方式都有它的用處。

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那麼精確,有些時候只需要一個大概的數值就可以了。

如果有人問我們,你從家到學校需要多長時間?大多數人一般會回答諸如:「我從家裡到學校要10分鐘、15分鐘」這樣的說法。因為別人也只需要一個大概的時間,我想應該沒有人回答精確到秒吧?其實我們自己也無法精確到秒,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估算。

估算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計算能力。

它不需要十分精確,所以對於估算題來說,答案不唯一。它不但看結果,還看重過程,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都可以。

或許有人說精確計算不是更好嗎?為什麼還要估算?

估算的意義:在不需要精確值的時候,對一些不是整十整百的數,取整十整百,實現口算,快速得出近似值的目的。

比如說98乘99,大約等於多少?由於是約等於多少,我們可以把98和99分別估成100。這樣就可以口算出約等於1萬。98×99≈10000。

估算可能在應用題中用得更多,有些時候可以大膽的估算。可能有些小朋友會覺得,得數跟我們準確計算有偏差而不敢去估算,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只要在合理範圍就可以,當然相差太大也就失去了估算的意義。正常情況下不超過準確值得10%。

下圖中的第三題就可以把282元估成300元,同時385元估成400元。

282+385≈700(元),600<700所以不夠。

比如下圖中的第4題:北京到上海的飛機票是830元,火車票是231元,乘火車比乘飛機大約便宜多少元?

大約便宜多少

這裡我們可以把830看成800,把231看成200。這樣一眼就能看出大約便宜600元。

所以列成算式830-231≈600(元),由於是大約所以不能用等號連接,算式一定要用「≈」連接。

估算還能根據某些條件,對還未發生的事情先進行一個大概的預算。因此估算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大到工程建造的人工、材料等成本的預算,小到家裡宴請親戚朋友聚餐都用得上。

舉個簡單的例子,人們家有喜事去飯店預定酒席之前,都會做一個估算,估算要訂多少桌?定的桌數太多,造成嚴重浪費。少了會因為客人坐不下而產生尷尬。

雖然說請客的時候都是請親戚家人全部來,可能有些親戚家來參加的人數比較多,但有些可能一家只派一兩個代表來。

正因為無法準確地知道具體會有多少人來參加,所以要進行大概的估算。這時候的估算數據是假設的近似值,不是十分準確。大家說這個估算有用嗎?當然有用了。

又比如說每年的中考或高考結束後,大家都會進行估分。這是在對了標準答案之後,得出的一個比較接近真實成績的大概分數(有些同學的估分會出現較大的偏差)。但具體的分數還是以公布成績為準,這時的估分是起到一個參考作用。

在小學數學,有哪些題會用到估算呢?如果是計算題中出現了約等於號「≈」的時候,就需要用到估算了。在應用題中有「大約」字眼的就是用的估算。注意在列算式的時候用約等號連接。算式一樣,大家得出的數字不一定相同,正如前面所說的,只要答案在合理範圍內都可以。

其實學習估算也是在為後面學習四捨五入做鋪墊。估算雖然不是準確值,但也有它的重要作用。估算有時是估得比保守(比實際要小),有時會估得比較樂觀(比實際值大),具體取大還是取小,看情況而定。當然估算遠不止上面羅列的這些作用,歡迎大家補充。

大家對於小學三年級數學中,學習估算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三年級數學3道填空題,3個學習「漏洞」,許多同學一做就錯
    這兩天的數學複習當中,數學老師針對三年級小學生前半學期所學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強化訓練,其中有3道填空題,充分暴露了小學生前半學期的學習「漏洞」,如果這幾個「漏洞」不及時補救,會影響到三年級同學後面的數學學習。先一起來看看,是哪3道填空題吧!
  • 以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水平竟然也能估算出日環食周期
    睡午覺的也爬下了床,賣房子的也停下了腳步,各方人士都紛紛仰頭望天,手機、照相機拍個沒完沒了。有的人實在是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無法拍照,也會做個日環食的圖紀念一下,聊表心中的遺憾。人們都說想要再在北京看見日環食就得等十年。
  • 小學二年級數學期中試卷解析,題型簡單易錯,吃透這幾道衝擊滿分
    大家好,我是笨鳥學語數。現在小學學習競爭激烈,一點也不輸初高中,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小學生學習時間沒初高中那麼多和集中,但小學學習氛圍很濃,年輕家長很重視教育,她們幾乎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小學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開始以及打牢學習基礎的關鍵期。
  •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一單元(時、分、秒)
    小學數學經過一個愉快的假期,同學們又回到了校園,開始投入緊張有序的學習之中。在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主要是對時、分、秒的學習和掌握。這一部分知識學起來並不是太難,只是以前學習的進率都是10進位,而時分秒的進率比較特殊,是60進位。很多小朋友在初次接觸到時、分、秒的相關計算時,常常容易出錯。
  • 小學數學重要嗎?不就是計算,早晚都會的啊?
    數學學習的梯次掉隊現象小學數學老師都知道有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再繼續往後,初中高中掉隊的孩子會越來越多。通過這句話我們就能了解到,小學學習分為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是低段、三四年級是中段、五六年級是高段。
  • 三年級數學第3單元測試題分享,很多同學單位換算學的不是特別好
    三年級數學第3單元測試題分享,很多同學單位換算學的不是特別好三年級數學第3單元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長度單位、重量單位的認識和換算,當然也包括相應的計算。對於長度單位來說,很多同學學完的還是比較不錯的,可是對於重量單位的認識,很多同學並不是特別的好。
  •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西山區三年級數學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西山區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80分鐘,主要由5大題型組成。(一)選擇題這一大題包含10個小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有:單位的認識、分數的意義、小學階段四邊形的特點、整數乘法中的尾數法、四捨五入估算、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除法和單位換算、方案選擇。
  • 北師大版數學小學四年級上整理與複習第三單元 乘法
    北師大版數學小學四年級上整理與複習第三單元 乘法一、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時,相同數位對齊,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字去乘三位數,乘得的積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字去乘三位數,乘得的積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
    原標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 第1單元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釐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
  • 數學老師精心整理:小學三年級公式大全,各個知識點都很全面!
    數學老師精心整理:小學三年級公式大全,各個知識點都很全面!進入三年級以後,數學就要開始一段長時間的「學習」階段,從三年級開始接觸幾何知識,到引入新的數學概念,這是三年級需要統統掌握的。尤其是測量、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周長,以及三角形的特徵、內角和。
  • 三年級數學錯題集
    【解決對策】對已學知識進行強化複習。參照鐘面讓學生理解為什麼1分等於60秒的道理。【題目描述】 估算下列各題,在○內填上﹤或﹥=。對於估算,學生其實不理解它的作用,只是為了估算而估算。 如果題目沒有說估一估再比較,學生倒不會發生這麼多的錯誤,【解決對策】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教給學生估算的方法,還要讓學生把估算的結果與筆算的精確結果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白結果是估大還了估小了,提高對估算價值的認識。
  • 做這一類估算題時有個原則:估大不估小
    有人說小學的運算有四種境界。依次是實打實算,簡便運算,速算和估算。當然實算是所有計算的基礎,這個基本功不紮實,後面的各種「境界」也就無從談起。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很奇怪,估算不是大概嗎?又不是準確數字,怎麼會是最高境界呢?
  • 三年級數學考試97分,出現兩個低級錯誤,家長:一年級幹嘛去了?
    三年級數學考試97分,出現兩個低級錯誤,家長:一年級幹嘛去了?三年級的數學考試,雖然比二年級難度大了一些,也有不少題目會「坑」學生,但是考滿分也不是特別難的一件事。這是第三題選擇題的第20小題,題目問:125×8的積的末尾有幾個0?學生選的答案是C,2個0。125乘以8的積是1000,所以是有3個0,正確答案是B。這個題學生錯得非常可惜,是一道非常簡單的計算題。學生錯誤的原因是沒有打草稿進行計算,也沒有進行檢查、驗算,是由於粗心大意導致的錯誤。試卷的第三頁,考的是估算題和動手操作題,學生都做對了,老師還寫了一個「good」,非常不錯。
  • 小學數學:部編版三年級數學公式大全,孩子做題都要用,備一份!
    數學學不好,根源在於地基沒打牢,而地基如何打牢,「瘋玩、啟蒙、閱讀」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所在。數學是個很奇怪的科目,存在一種「梯次掉隊」的現象。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跟不上學習隊伍,就開始出現掉隊的現象,特別是對於數學來說。
  • 中國資本服務估算
    關於資本服務的估算,國外已有較豐富的研究文獻,其對資本服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Hotelling(1925)[5]對摺舊的一般數學理論的論述,他開創性地分析了資本存量和資本租賃價格之間的關係,奠定了資本服務測量的基礎。此後,資本服務測量成為生產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1960年以前,對資本服務和資本租賃價格的研究幾乎都是關於資本服務可測性的討論。
  • 三個步驟,助你抓住高中數學「二分法求方程根近似值」問題的本質
    關於近似計算在數學學習中,主要目的側重於知識和方法的學習,因而大家遇到的精確解(或精確計算)佔絕大數。而實際工作與生活中,大家回想一下,遇到需要近似結果的情形是不是反而更多呢?在實際應用中,有些方程(如非線性方程)要麼求根公式複雜而不實用,要麼根本不存在求根公式,此時就要用到近似求解方法,如二分法、牛頓迭代法等數值法。
  • 3道小學六年級幾何數學題,愁壞了家長,看到答案,直接哭了
    經歷了漫長求學路,告別了象牙塔,當你以為從此可以和數學說一聲「青山綠水,後會無期」時,數學再次不期而至——娃上小學了。氣定神閒的你進入了「輔導作業」第一季拍攝現場,只是,這次數學又是「最佳男主角」。看了3道小學六年級的幾何數學題,自詡大學理工科畢業的你滿臉愁容,順利的被小學數學難倒了。
  • 高中地理:利用經緯網估算距離的方法
    如何利用經緯網估算地球上兩點的距離?初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計算題讓有些同學感覺到頭疼,過去文科選科思維就是對理科的一種逃避,有人常說我具有理科思維,所以我學文,而在文科中,數學和地理計算題確實是很多文科學生難以跨越的鴻溝,如果把這兩門搞定,那麼幾乎都是重點大學的苗子。
  • 小學三年級數學周長計算,數學老師教你45分鐘學會
    我們已經在數學課本中學過了標準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在解答一些比較複雜的關於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問題時,生搬硬套公式往往行不通,這時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在解題中非常重要。解答稍微複雜的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問題,我們首先要仔細觀察圖形,分析題意,認真思考,想想已知條件和要求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繫,應該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然後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進行計算。
  • 小學三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試卷
    大家好,歡迎來到自主互動快樂微課堂百家號,今天我來分享一份三年級人教版上學期數學期末測試的衝刺卷。本試卷的最大亮點是考點、知識點覆蓋面比較廣,是不可多得的好題,值得一做,下面請看試卷內容。二、算一算1、口算: (6分)25×4=50×7=27÷9= 32×5=200X6= 508×0=11÷2=502×4= 1/5+4/5=1-2/7=1/8+5/8=1/6+5/6=2、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