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圖形的周長是指圍成它的所有線段長度的總和。我們已經在數學課本中學過了標準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在解答一些比較複雜的關於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問題時,生搬硬套公式往往行不通,這時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在解題中非常重要。解答稍微複雜的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問題,我們首先要仔細觀察圖形,分析題意,認真思考,想想已知條件和要求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繫,應該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然後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進行計算。
下面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通過三道典型的問題帶大家一起來全面學習周長的計算應用問題吧。
典型問題1、把長130釐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接頭處重合2釐米,要使長比寬多18釐米,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
經典思路分析:本題主要考察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以及和差問題的應用。已知兩數之和與兩數之差,則:大數=(和+差)÷2,小數=(和-差)÷2。就這個問題來說,依據已知求出長和寬的和,再利用和差的規律求出長和寬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認真讀題,回顧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想一想解題思路?
2、根據題意可知,長方形周長是130-2=128釐米,進而不難得出長與寬的和即(130-2)÷2=64。
3、再結合長比寬多18釐米,用長和寬的和減去18的差除以2得到寬,用長和寬的和減去寬即可得到長即(64-18)÷2=23(釐米),64-23=41(釐米)。
典型問題2、一根鐵絲長80釐米,用它圍成一個邊長為8釐米的正方形後,餘下的鐵絲圍成了一個長為14釐米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多少?
經典思路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運用,回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本題的解題方法主要是根據正方形周長=邊長×4求出正方形周長,再用鐵絲的長度減去即可得到剩餘的鐵絲的長度;剩餘鐵絲的長度就是長方形的周長,根據長方形周長=(長+寬)×2得到長方形寬=長方形的周長÷2-長進行計算即可。
列式為長方形周長為80-8×4=48(釐米),長方形寬為48÷2-14=10(釐米)
典型問題3、一個長方形的操場,長90米,寬60米。現在要對這個操場進行擴建,使得它的長增加30米,寬增加20米。擴建後操場的周長比原來增加多少米?
經典思路分析:本題考查了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熟練運用,題目要求擴建過後操場的周長比原來增加了多少,我們可以分別求出原來操場的周長和擴建後操場的周長,然後相減求得擴建後增加的周長。
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這道題我們還可以這樣思考:長方形的周長是兩長、兩寬的和,長方形的長增加30米、寬增加20米,則長方形周長就增加2個(30+20)米,就是100米。列式為
(90+30)×2+(60+20)×2=400(米)
以上是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周長計算問題。通過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給大家分享3道典型問題,希望孩子們可以學會巧妙解答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應用問題的方法!能夠為未來的數學幾何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卓越麥斯數學會在孩子們數學學習的道路上一路陪伴,一路相隨,一路呵護。喜歡的朋友點讚加關注:卓越麥斯數學,歡迎轉發分享並收藏。卓越麥斯數學小編會持續給大家分享更多的原創數學教育領域乾貨,分享更多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