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了一款神秘飛行器 "沒有照片"說明了太多問題

2020-09-07 DG範

一律不得拍攝火箭箭體,火箭起飛後也不許拍照。

一則簡單的新聞,背後往往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件。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然而這樣的重量級事件,既沒有照片也沒有視頻,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訊號。


網絡示意圖 圖文無關

據新華社9月4日消息,當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成功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而在9月6日,該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新華社通稿中這樣解釋此次任務的意義「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而在此前,官方曾宣布,LM-2F火箭的下一次發射將是神舟11號之後除載人航天之外的首次重大科學研究和實驗任務,這是成功實施後續載人航天項目的基礎,也是未來的關鍵航空航天技術。

而根據環球時報的消息稱,本次發射動用長徵二號F載人火箭意味著載荷價值極高,一般應用衛星、探測器很難享受這樣的待遇。長徵二號F僅僅用於載人航天飛行,可靠性要比同族的其他型號高得多。一般來說,不載人的火箭總體可靠性大約是91%,而載人火箭的可靠性大約是97%。而據其估算,長徵二號F火箭的造價至少應該達到1.6億人民幣。

因此,本次飛行動用長徵二號F,意味著載荷價值極高,甚至達到了和載人飛行差不多的程度,而一般的應用衛星甚至科學探測器,都很難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除了載荷價值極高之外,其有效載荷的大小和形狀也備受關注。根據南華早報的消息稱,任務單位要求參研參試人員、不管是在現場觀看發射的還是留守的,「一律不得拍攝火箭箭體」、「火箭起飛後也不許拍照」。而軍事消息來源證實其任務的保密性,並說:「這次發射有許多首創。太空飛行器是新的,發射方法也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確保額外的安全性。」

猜想:中國版X-37B

長二F全長52米,芯級直徑3.35米,整流罩直徑4.2米,近地軌道載荷8.8噸,有效載荷8.6噸。也就是說,此次發射的「可重複使用試驗型太空飛行器」,大概率是一個全重8.6噸左右、如果有機翼的話那麼翼展則小於4.2米、長度小於10.5米(參考「天宮」系列空間站)的飛行器。

而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推測,X-37B型「空天無人戰鬥機」機身長度大約為9米、翼展大約為4.57米、機身直徑大約為2.9米、空重加上載荷重量約8.9噸,發射的時候則是靠「發射聯盟」的宇宙神-5火箭打上去,該型火箭在發射X-37B的時候,近地軌道運力約9噸,整流罩直徑5米。

由此可見,二者至少在尺寸方面,讓人有無盡的想像空間。

而更耐人尋味的是,據信是相關知情人士稱,改「可重複使用試驗型太空飛行器」是在機場降落的,也就是說,其降落方式類似於飛機著落。

而根據專門從事中國航天計劃的自由撰稿人安德魯•瓊斯的說法,今年早些時候有傳言稱,中國可能會在2020年某個時候進行太空飛機的飛行任務。他指出,太空梭的發射符合中國規定的太空探索目標。瓊斯告訴《邊緣報》:「多年來,中國一直在研究幾種不同的太空梭概念。」 他說,2017年,官方官方媒體表示,中國的主要航天承包商「正在研發某種可重複使用的,能夠水平著陸的實驗太空飛行器」。

根據媒體消息,中國早在2017年就表示,在2020年將測試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而最近幾個月,在長徵2F運載火箭的發射塔上進行了明顯的改裝工作。這導致人們猜測,這項工作將允許以比標準長徵2F任務更寬的有效載荷進行發射。而不讓看客拍攝火箭箭體的原因則可以從側面佐證這項猜測。


X-37B需要採用超長整流罩發射

中國主要航天承包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發布的2017年《航天運輸路線圖》中包括一個太空梭項目。還指出了2030年開發單級軌道(SSTO)太空飛機的目標。該計劃還包括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和大約2045年的核動力太空梭。

來自中國航天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CALT)的陳洪波在2017年對《科學技術日報》表示,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將能夠運載機組人員和有效載荷。陳說,某些運載工具將具有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特性。

相關焦點

  • 中國版X37B發射成功,是國產空天戰鬥機雛形 並沒有落後美國
    據新華社、環球時報最新報導,我國剛剛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據新華社、環球時報的最新報導,我國剛剛用長徵2號F型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國產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這款神秘的太空飛行器極有可能和美國的X37B類似,是中國的未來空天戰鬥機雛形。
  • 中國太空飛機在軌飛行兩天後回家了,過於神秘不便展示
    9月6日,中國發射的首架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道飛行兩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官方評論稱,這次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獲得了重要突破,未來將會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了一種更廉價的往返方式。這次發射任務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過於低調、過於神秘,從發射到回收竟然沒有一張照片傳出。俗話說「新聞越短事越大」,越是不公布照片越說明這次發射的飛行器意義不同尋常。
  • 中國版X37B發射成功,為國產空天戰鬥機雛形
    但是世界各主要國家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對於太空的探索。神秘飛行器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我國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國產的可重複使用的實驗性航天飛行器--"神龍一號",並且已經成功返航,這款航天飛行器和美國著名的 X-37B類似。
  • 美國專家研究發現:我國羅布泊大跑道上,停有神秘航天飛行器
    羅布泊是個神秘的地方,關於此地的傳聞眾多,甚至還被他國的情報組織密切關注,在美國看來,這是一處很適合發展軍事武器的地方。日前美方就放出消息,稱他們在羅布泊發現了一處巨大跑道,而上面停靠有神秘航天飛行器。
  • 中國版X37B成功發射!還有升級版騰雲空天飛機隨後就到!
    美國的X37B是一款十分神秘的軌道飛行器,其發射入軌後幹了什麼事,美國軍方從來都是諱莫如深,不肯輕易透露,就連其飛行軌道都高度保密!毫無疑問,這款神秘的飛行器用處很大!幸好,我國也有同款「神裝」——「神龍」太空軌道飛行器!
  • 從長徵2F發射試驗型重複使用飛行器看我國的空天飛機計劃
    《人民日報》等媒體報導:我國在9月4日(星期五)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這一新聞可以說是近年來飛速發展,捷報頻傳的中國航空工業在疫情之年的又一重大成果。筆者認為其意義絕不亞於前些日子發射上天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新的可重複太空飛行器填補了我國在航天領域的一大空白,一旦試驗成功,必將大大加強我國在近地軌道開發利用太空資產的能力。
  • 低調的黑科技,中國又一航天神器發射成功,美感慨:大勢已去
    圖為空天飛機想像圖近期,據媒體報導,中國又一航天神器發射成功,對此美俄專家紛紛猜測,難道這款低調的黑科技真的是空天飛機嗎?其實此次發射的是一款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有可能是空天飛機,也有可能是太空梭,但無論如何都將大幅提升整體航空實力,對此美國網友感慨:長徵2號又立大功,NASA卻大勢已去。
  • 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美國壟斷被打破,中國空天飛機首飛意義重大
    前言:北京時間9月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我國首顆可以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成功返回預定的著陸場。這次試飛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後續將為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和廉價的往返方式。這次航天發射官方沒有提供相關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這個飛行器很可能是新型空天戰鬥機。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低調背後的黑科技,究竟是個啥?
    據報導,我國剛剛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廣泛關注,軍備君簡單分析一下這種神秘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究竟是啥!從1999年以來,長二F先後執行了14次發射任務,將神舟一號至神舟十一號飛船和天宮一號、二號空間實驗室,以及11名太空人送上太空,成功率達到100%。因此,推測這次發射的太空飛行器應當是高價值飛行器,而且試驗驗證的技術非常重要,飛行器應該也具備載人能力。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神龍空天飛機已經出現?
    近期,據媒體報導,又一款中國飛行器現身太空,對此有專家分析認為,這款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可能就是空天飛機,如果事實的確如此,那麼將打斷美國人壟斷,取得俄羅斯20年做不到的成果。該太空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藉助長徵2F型運載火箭進入太空,在軌飛行兩天之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雖然官方並未公布具體型號及細節,但是有專家認為,該太空飛行器能實現在軌飛行和自主返回,應該是一款小型太空梭或空天飛機,而且此前就有消息稱,國產神龍空天飛機已經進入測試階段
  • 我國低調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揭開「神秘任務」面紗
    該太空飛行器由長徵2F火箭運載,於9月4日從中國北部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兩天後安全返回地球。新華社在9月6日的一份只有兩段話的簡短快訊中說:「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但與最近我國高調的太空飛行任務不同,關於該飛行器的細節很少,官方也未發布任何圖像。
  • 一款超酷飛行器......
    古希臘的機械鴿、澳大利亞的飛去來器、中國的孔明燈和風箏……乘風而行,像鳥一樣在空中翱翔,很早就是人類的夢想。從萊特兄弟製造出飛機的那刻起,飛機及其相關的科學和技術更是得到了飛速發展。飛船、衛星、空間探測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飛行器的概念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同時帶給我們更多關於未來、關於星辰大海的憧憬。
  • 一款超酷飛行器......
    古希臘的機械鴿、澳大利亞的飛去來器、中國的孔明燈和風箏……乘風而行,像鳥一樣在空中翱翔,很早就是人類的夢想。從萊特兄弟製造出飛機的那刻起,飛機及其相關的科學和技術更是得到了飛速發展。飛船、衛星、空間探測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飛行器的概念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同時帶給我們更多關於未來、關於星辰大海的憧憬。
  • 中國版X37B成功發射,不落後於美國,領先俄英法德等國家
    【編輯/作者 崑崙軍志欄目 火光/啊橙】前言:X37B是美國一款極其神秘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該太空飛行器可以繞衛星軌道飛行,也可以自由進入大氣層,是一款靈活的無人太空飛行器。美國作為第一個研製出X37B國家,先前多次測驗X37B航空器,但是測試結果、發射後運行軌道等具體細節沒有披露。美國將X37B測試結果保護得如此嚴密,也證實了該款新型武器重要性。不過,據國際在線報導,我國傳來捷報,在酒泉也發射了一款類似X37B太空飛行器。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剛發射成功,美媒就來亂彈琴:或是太空武器
    基於這顆神秘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前和返回後官方披露的有限信息,外界猜測大概率可能是我國的一種自行設計研發的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也可能是高度自動化的太空梭,不過到現在為止官方沒有對相關猜測進行過回應,使得這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神秘感依舊十足。
  • 任務完成了都沒一張照片,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為何這麼神秘
    但是在9月4日,我國專門用於發射神舟飛船的載人航天專用火箭長徵二號F型火箭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款「可重複使用的試驗性太空飛行器」,媒體除了在報導中配上改動了整流罩的長徵二號F型火箭外,沒有關於這架太空飛行器的任何照片
  • 北鬥後又一喜訊傳來?中國永不著陸飛行器成功首飛,將搭載5G技術
    2000年10月31日第一顆北鬥衛星發射成功,到2020年6月29日,最後一顆北鬥衛星發射成功,代表著中國科技力量的進步,技術的進步,也表現出了中國國力的增強。最近又傳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有媒體報導,中國製造出了著陸的太陽能飛行器,這是繼北鬥之後的另一大喜訊,他代表著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這個太陽能飛行器被命名為墨子II號,據專家表示,墨子II號比北鬥衛星更加的先進,而且根據有關媒體表示,墨子II號還會搭載目前最為先進的5G技術,5G基站目前在中國的基站還不完善,但是它已經應用於航天技術了,這代表著中國的5G技術已經完善。
  • 中國一次神秘的航天發射,引來外媒持續猜測
    幾天前中國的一艘實驗性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引來外媒持續關注。看看BBC最新的報導怎麼說。新華社的一篇簡短報導中表示,這次成功飛行標誌著中國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將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方便,低成本的往返運輸。但沒有該飛行器的細節,也沒任何視頻。官方對相關信息守口如瓶,連具體發射,著陸時間和地點也沒透露。據南華早報引述一位軍方人士說,這次發射有很多第一,飛船是新的,發射方法也不同。該報稱,網傳工作人員和前往發射場的遊客不準拍攝升空過程。
  •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天問1號發射有太多未知秘密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裡程碑發射有太多未解之謎一周多後,第二個火星任務的是中國,我國將陸續進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射。7月23日,中國有史以來首次自主完成的火星飛行任務,即「天問1號」,計劃升空於2021年3月5日的抵達火星。
  • 中國傳來好消息:"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一舉破美國壟斷
    據環球網9月7日報導,當地時間6日,中國發射的第1架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落地。這款太空飛行器的完美著陸意義重大,吸引了全球的關注。軍事專家杜文龍對此表示,此舉將打破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這也給全球傳達一個信號,跟中國合作,也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