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肝移植猴體存活已長達16天 突破國際最長存活時間記錄

2020-12-04 瀟湘晨報

華商報訊(記者魏光敬 通訊員李潔)6月13日,由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牽頭,聯合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共同參與的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臨床前研究順利實施。研究團隊首次在國際上使用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將一個供體豬的肝、心、腎分別移植給3隻恆河猴受體。目前,移植肝和受體猴已存活16天,為豬-猴輔助性肝移植國際最長存活時間。

西京醫院組織專家團隊實施手術

該項目由西京醫院肝膽外科竇科峰教授和陶開山主任牽頭,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實驗外科等17個科室共同協作完成。異種器官移植存在超急性排斥反應、急性排斥反應、凝血功能障礙和物種間交叉感染等4大主要問題。為推進項目開展,西京醫院成立專門研究小組,由肝膽外科竇科峰教授擔任組長,肝膽外科陶開山主任、心血管外科俞世強教授、泌尿外科秦衛軍主任、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董海龍主任、實驗外科李紀鵬主任擔任副組長。

供體豬由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基因編輯人源化程度高,首次實現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敲除、聯合3種主要異種抗原敲除以及9種基因人源化改造,解決了異種器官移植後PERV病毒交叉感染和超急性排斥反應問題,降低了異種器官移植後急性排斥反應和凝血功能紊亂等問題,屬於國際領先水平。受體恆河猴由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提供,其基因組與人類基因組的同源性達94%,生理指標與人類接近。

移植肝和受體已存活16天破世界紀錄

6月13日8點30分,手術正式開始。由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董海龍主任、路志紅副主任、陳敏教授等實施麻醉。由陶開山主任、劉金成主任、楊詔旭副主任等切取1個基因編輯供體豬的肝、心、腎,為 3隻恆河猴受體同時實施肝臟、心臟和腎臟移植。肝臟移植採用脾窩異位輔助性肝移植,由肝膽外科陶開山主任、竇科峰教授、嶽樹強教授、王琳教授、楊雁靈教授、楊詔旭副教授等主刀完成。心臟移植採用腹腔異位心臟移植,由心血管外科劉金成主任、程亮副教授等主刀完成。腎臟移植採用受體自身雙腎切除後原位腎移植,由泌尿外科秦衛軍主任、張更副教授等主刀完成。

手術過程順利,恢復血流後3個移植臟器顏色紅潤,質地柔然,血運良好:移植肝很快有金黃色的膽汁從膽管流出;移植心臟即刻復跳,搏動規律有力;移植腎臟亦可見尿液從輸尿管中流出。術後,心臟移植受體猴因下腔靜脈血栓形成,最終存活7天。腎臟移植受體猴因出現室顫,存活1天。目前,檢查顯示移植肝臟體積明顯增大、血流供應正常;肝功能、凝血系統和血常規指標基本正常;生命體徵正常。移植肝和受體已存活16天,為豬-猴輔助性肝移植國際最長存活時間。

豬不是普通的豬 猴是普通的猴

6月29日上午11時,記者在專家的帶領下,經過消毒後進入實驗室內參觀。肝受體猴躺在手術室床上,進入睡眠狀態,醫護人員通過各種檢測儀器,反映出它身體各方面體徵態良好。

西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全軍器官移植研究所主任陶開山介紹,本次研究首次在國際上使用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同時觀察肝、心、腎3種器官異種移植後移植物功能和受體存活狀態,突破了豬-猴輔助性肝移植國際最長存活時間記錄,為異種器官移植臨床應用奠定了基礎。

記者:為什麼選擇的是豬?這些是豬是不是普通的豬?

陶開山:國際公認基因編輯豬是最佳供體。有幾個顯著特點,豬的生理、生化與人相似;易於基因改造;培育、繁殖周期短;隨時獲得、數量不限。

【來源:華商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異種器官移植大突破!豬肝移植給猴子已存活16天
    異種器官移植大突破豬肝移植給猴子已存活16天 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近日在西京醫院順利實施。截至6月29日,移植肝和受體猴已存活16天。該項目有助於未來解決臨床移植器官短缺難題。
  • 豬肝移植給猴子已存活16天,未來豬的器官或可移植給人體
    日前,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在位於陝西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順利實施。研究團隊使用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將一個供體豬的肝、心、腎分別移植給3隻恆河猴受體。
  • 豬肝移植給恆河猴,目前已存活16天,未來人類或可作為受體
    當然這個問題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真正的器官移植是非常難的課題。首先供體就非常稀少,但是受體卻非常多,每年能夠成功移植的不足百分之一,甚至會更少。除了供體少之外,排異反應也是主要的原因。每個健康人身體內都有著難纏的免疫系統,當然這對於人體是有好處的,它們可以處理進入人體內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只要是體外來的就可以進行排殺,免疫力強的就很少生病。
  • 猴子體內植入豬肝存活16小時 湘雅二醫院異種器官移植手術成功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李傑群 章忠強)將豬的全部肝臟植入切去原肝的恆河猴體內,受體猴在無免疫幹預的條件下,存活超過16小時,這意味著轉基因豬—猴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國內存活記錄有了第一個數據。
  •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6-06-25 21:38 來源
  • 精子在體內存活時間 精子在體內存活時間長而導致懷孕好嗎
    此時性交,X精子倘能憑藉自身特有的耐力和耐酸的優勢,大多可勉強通過,進入輸卵管,而Y精子通過酸性環境已元氣大傷,經過粘稠的乳狀物時,大多中途夭折,剩下者也已奄奄一息,故生女孩的可能性較大。精子在女方體內存活多長時間卵子的存活期假如男子排出的精子體壯量足,精子的存活期而女子排卵及酸鹼變化皆屬正常,且卵細胞內外的上述兩組化學元素基於平衡,那麼生男生女在較大程度上取決於性交時間。X精子的存活期在2~3天內(即72小時內),而Y精子雖然在和個性特徵上佔一定優勢,但存活期只有在24小時左右。
  • 豬心狒的195天--異體移植的裡程碑
    今天無意間看到一條Nature上3天前的新聞,一隻移植了豬心的狒狒Baboon,在異源動物心臟的泵血工作下存活了195天,遠遠打破了以前59天的
  • 世界上人工條件下存活時間最長珍稀白鱘不幸死亡
    中新社崑山一月十日電 (倪敏毓丁東升)筆者今日撥通江蘇崑山東方中華鱘養殖基地有關負責人電話,確認目前世界上唯一人工條件活著的珍稀白鱘在眾多專家的搶救下存活了三十天,已於昨日上午九時許在該基地不幸死亡。  崑山東方中華鱘養殖基地的沈工說,白鱘之死原因不詳,專家教授正在研究。
  • 澳研究說新冠病毒可在光滑表面上存活達28天
    新華社坎培拉10月12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2日發布公報說,該機構科研人員發現新冠病毒能在玻璃(如手機屏)、不鏽鋼等光滑表面上存活長達28天。公報說,科研人員在不同的常見材質表面上以及不同溫度下測試了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實驗在黑暗中進行,以消除紫外線的影響。
  • 科技日報:豬器官移植非天方夜譚,中國異種移植研究處於領先
    科學家實驗將豬器官移植到非人靈長類動物體內。至今由美國麻省總醫院完成的異種心臟移植,受體存活時間已達945天,而異種肝臟移植受體存活時間則相對較短,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團隊完成了將豬的肝臟移植到藏酋猴體內的手術實驗,供肝和受體最長存活了25天。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竇科峰教授認為,目前將有一種或多種器官的異種移植研究將很快進入臨床階段。
  • 半人造子宮移植成功,產下存活後代
    文/M叔圖侵刪近日,《自然·生物科技》發表一項重磅研究成果:使用「半人造子宮」,讓兔子成功產下存活的後代。這是生物科技界首例在動物身上,成功移植「人造子宮」,繁衍後代仍然存活。意味著我們距離在人體移植「人造子宮」,拯救子宮功能障礙不能生育的女性,又近了一步。同時也代表著,人類的器官移植技術正在飛速進步。利用生物科技培育與移植「半人造子宮」生育能力強的兔子,一直是生物科技生殖領域最佳試驗對象。一方面其子宮組織再生能力強,另一方面與其他動物相較,它們的子宮由兩個分開的子宮角和子宮頸組成,每個都具有進行妊娠的能力。
  • 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幕及紙幣上存活28天
    ,最長可在手機屏幕、不鏽鋼及紙幣上存活28天。被接種的表面分別在20℃、30℃、40℃中進行培養,並在不同時間點被取樣。結果表明,在20℃下,我們獲得了1.7 - 2.7天的半衰期,當溫度上升到40℃時,半衰期減少到幾個小時。最初的病毒載量大致相當於感染患者排出的最高滴度,在20℃下從玻璃、不鏽鋼、紙張以及塑料鈔票等常見表面分離出存活病毒長達28天;相反,傳染性病毒在某些表面上,在40℃下存活不到24小時。
  • 移植了一顆豬的心臟後,那隻狒狒多活了195天
    ,其中一隻狒狒植入豬心臟後存活了6個月時間。這隻移植了豬心臟的狒狒成功存活了195天,這也讓科學家們更接近於在人類身上進行豬器官移植實驗。在研究中,來自德國、瑞典和瑞士的研究人員為5隻狒狒移植了豬心臟。其中一隻狒狒手術後不久去世,另外兩隻存活了3個月時間。剩下的兩隻去世前分別存活了195天和182天。由於全球器官捐獻的嚴重短缺,這項研究對於醫療領域來說可能意味著巨大的突破。豬是人類進行器官移植的理想候選者,因為它們的器官,特別是心臟和腎臟與人類的器官非常相似。
  • 新冠病毒能存活多久?空氣中3小時,塑料和不鏽鋼上長達2至3天!
    一項新的分析發現,這種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存活3小時,在銅上存活4小時,在硬紙板上存活24小時,在塑料和不鏽鋼上存活2至3天。不過,這篇於3月11日發表在medRxiv預印本資料庫上的論文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今年2月發表在《醫院感染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分析了幾十篇以前關於人類冠狀病毒(除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論文,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們在體外能存活多久。
  • 澳研究說新冠病毒可在玻璃、不鏽鋼等光滑表面上存活達28天
    新華社坎培拉10月12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2日發布公報說,該機構科研人員發現新冠病毒能在玻璃(如手機屏)、不鏽鋼等光滑表面上存活長達28天。公報說,科研人員在不同的常見材質表面上以及不同溫度下測試了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實驗在黑暗中進行,以消除紫外線的影響。
  • 非瘟病毒在各種環境的存活時間隨環境變化,短則數分鐘長則數年
    非瘟病毒非瘟病毒為囊膜病毒,能夠抵抗蛋白酶的作用,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在不同環境中存在時間短則十天半月,長則達到上千個時日,那我們來看看非瘟病毒在各種環境的存活時間是多久!  非瘟病毒在各種環境的存活時間水中:目前已經證實飼料和水可以經口攝入傳播非瘟病毒,不過病毒在水中的存活時間和感染力研究依舊匱乏;飼料原料中:非瘟病毒在飼料原料中可存活30天,30天後的存活能力未知,當前還未有足夠數據來準確估計;
  • 中國器官移植之父夏穗生在漢辭世,遵從遺願捐獻角膜
    中國器官移植開創者之一、同濟醫院夏穗生教授4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95歲。遵從夏老生前遺願捐獻角膜。在我國,每年有超過兩萬名患者因為各種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術,讓生命之花再次綻放。從出生僅4個月的嬰兒,到古稀之年的老者;從單獨的腎臟移植到多器官聯合移植,目前,我國已實現包括心、肺、肝、腎、胰腺、小腸在內的胸、腹腔臟器移植。
  • 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大猩猩「威利」去世
    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威利」走了。12月21日,山東濟南動物園服務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濟南動物園」發布消息稱,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於12月19日晚因突發性腦部出血,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
  •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幕上存活28天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2日發布公報說,該機構科研人員發現新冠病毒能在玻璃(如手機屏)、不鏽鋼等光滑表面上存活長達28天。  公報說,科研人員在不同的常見材質表面上以及不同溫度下測試了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實驗在黑暗中進行,以消除紫外線的影響。
  • 美研究人員:新冠病毒表面存活時間和溫度、溼度有關
    新型冠狀病毒能在受汙染的物體表面存活多久?目前這仍是個未知數。不過,據外媒報導,近日一些科研人員正在從其他冠狀病毒中尋找線索。 存活時間最長9天? 在所有病毒樣本中,SARS冠狀病毒在塑料表面存活時間最長。在室溫、病毒量1000萬的情況下,SARS冠狀病毒存活時間最長為9天。 該研究也指出,在特定條件下,人類冠狀病毒附著在木頭、紙張、鋁、塑膠和玻璃上,也能夠存活4到5天。一些動物冠狀病毒存活時間甚至超過28天。「低溫和高空氣溼度將會進一步延長病毒存活時間。」坎普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