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肝移植給猴子已存活16天,未來豬的器官或可移植給人體
日前,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在位於陝西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順利實施。研究團隊使用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將一個供體豬的肝、心、腎分別移植給3隻恆河猴受體。
-
猴子體內植入豬肝存活16小時 湘雅二醫院異種器官移植手術成功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李傑群 章忠強)將豬的全部肝臟植入切去原肝的恆河猴體內,受體猴在無免疫幹預的條件下,存活超過16小時,這意味著轉基因豬—猴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國內存活記錄有了第一個數據。
-
豬肝移植猴體存活已長達16天 突破國際最長存活時間記錄
研究團隊首次在國際上使用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將一個供體豬的肝、心、腎分別移植給3隻恆河猴受體。目前,移植肝和受體猴已存活16天,為豬-猴輔助性肝移植國際最長存活時間。異種器官移植存在超急性排斥反應、急性排斥反應、凝血功能障礙和物種間交叉感染等4大主要問題。為推進項目開展,西京醫院成立專門研究小組,由肝膽外科竇科峰教授擔任組長,肝膽外科陶開山主任、心血管外科俞世強教授、泌尿外科秦衛軍主任、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董海龍主任、實驗外科李紀鵬主任擔任副組長。
-
豬肝移植給恆河猴,目前已存活16天,未來人類或可作為受體
當然這個問題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真正的器官移植是非常難的課題。首先供體就非常稀少,但是受體卻非常多,每年能夠成功移植的不足百分之一,甚至會更少。除了供體少之外,排異反應也是主要的原因。每個健康人身體內都有著難纏的免疫系統,當然這對於人體是有好處的,它們可以處理進入人體內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只要是體外來的就可以進行排殺,免疫力強的就很少生病。
-
科技前沿 | 異種移植:我要在身上裝一隻豬肝!
豬:為什麼是我?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對器官需求量已遠遠大於器官供給。由於供體數量的極度匱乏,大多數患者無法接受治療。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不僅使得人們難以負擔等待過程中的治療費用,由此衍生的黑市交易也帶來了更多的社會問題。生物學家一直致力於尋找移植用器官的替代資源,人體捐獻的器官不夠用,用其他動物的怎麼樣呢?異種移植的問題由此被提出。
-
異種移植:豬的器官「得天獨厚」
12—14日,在長沙召開的第三屆全球異種移植臨床研究規範國際研討會上,國際異種移植協會主席Leo Buhler說。異種移植,簡單說,即把一種動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移植到另一種動物體內。人類期望通過這一技術,在符合安全和倫理的前提下,解決移植供體短缺難題,治療人類疾病。十年前,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王維教授團隊關於「豬胰島移植」研究,在全球率先獲得重大突破。
-
科技日報:豬器官移植非天方夜譚,中國異種移植研究處於領先
供體短缺是制約器官移植的瓶頸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對器官需求量已遠遠大於器官供給。由於供體數量的極度匱乏,大多數患者無法接受治療。科學家實驗將豬器官移植到非人靈長類動物體內。至今由美國麻省總醫院完成的異種心臟移植,受體存活時間已達945天,而異種肝臟移植受體存活時間則相對較短,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團隊完成了將豬的肝臟移植到藏酋猴體內的手術實驗,供肝和受體最長存活了25天。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竇科峰教授認為,目前將有一種或多種器官的異種移植研究將很快進入臨床階段。
-
異種器官移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專家: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張樹庸,本文部分內容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5年9月刊《基因剪刀——基因組編輯的魔術手術刀》,原創作品,轉載請標明出自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導讀 豬的器官因為大小和功能和人類似,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能移植到人的異種器官
-
走近異種器官移植 探訪神秘的「克隆豬實驗室」
在南京醫科大學有個江蘇省異種移植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內第一個以異種移植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省級重點實驗室,這裡的科研團隊正在研究通過克隆技術,解決人體器官移植短缺問題。正值江蘇省科普周,記者今天走進這個神秘的實驗室,聽他們講述克隆的故事。克隆一頭豬大約需要半年實驗室裡,科研人員正對著顯微鏡進行卵母細胞體細胞克隆。
-
渾身是寶的豬,器官很快就要移植給人?
綜述中描述了德國團隊成功地將基因修飾豬心臟原位移植給狒狒存活超過6個月。異種心臟移植近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將有助於延長和挽救無數患者生命。 異種器官移植的發展歷史 眾所周知,器官移植是治療人體衰竭器官的主要手段。異種器官移植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
-
基因編輯豬器官移植猴子身體,未來有望植入人體
美國初創公司eGenesis與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建立合作關係,測試豬器官是否可以移植到猴子身體,如果這項實驗成功,可能為人類異種移植手術奠定基礎,測試豬器官是否能安全移植到猴子身體。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使用尖端基因編輯技術修改移植前的器官,從而降低移植器官被患者身體排斥的風險,並且患者對供應器官移植的需求遠遠超過實際儲備量。
-
豬心狒的195天--異體移植的裡程碑
今天無意間看到一條Nature上3天前的新聞,一隻移植了豬心的狒狒Baboon,在異源動物心臟的泵血工作下存活了195天,遠遠打破了以前59天的
-
豬3.0有望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或成為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啟函生物的楊璐菡博士談到:「這是啟函的第一例兼備兩種功能的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這個成果讓我們備受鼓舞,現在我們正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做出來的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全球每天有 17 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中死去,每 9 分鐘就會有一個人添加到移植等待列表中。截至 2020 年 9 月,全球等候器官移植的人數超過了 10 萬人,而供體數量緊缺。
-
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
-
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這些小豬的器官有望移植人體
而國外有幾百萬的患者等待著器官移植。可見,人體器官短缺問題異常嚴重。前段時間,《自然》旗下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一項來自杭州啟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
-
器官移植《異種克隆計劃》前瞻[多圖]
在《異種克隆計劃》(Project Xenoclone)中,也會講述一間生物工程學實驗室因為儀器設備出現偏差,而導致生產了大量異形的老套劇情,儘管遊戲劇情毫無新意可言,但在遊戲中卻融入了懸念驚悚等元素以及許多科學技術,諸如:找出計劃真相、器官移植拯救生命等等,這一點較之其他的異形遊戲而言,似乎從劇情本身的器官移植架構來說,也算是新的題材類型。
-
一隻豬對器官移植的貢獻,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移植
眾所周知,人類屬於靈長類動物,與靈長類其他動物在生理解剖和新陳代謝等方面相似,為什麼不選擇移植猴子或狒狒的器官呢?戴一凡說,靈長類動物的特點是世代間隙長,尤其是猩猩和狒狒長達10年以上,繁殖率低,一胎一仔,飼養成本也較高,很難滿足人類器官移植的需求。正因為是「近親」,存在於猴組織內的病毒更容易感染人,例如可怕的HIV病毒。
-
「二師兄」身上長出人類器官?異種器官移植技術正在路上
這種基因工程豬及其器官都具有正常的生理特徵、生育能力以及轉基因向下一代傳遞的能力。研究還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異種器官移植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
這些小豬有望為人類提供移植器官!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進展今日發表
今日,《自然》旗下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一項來自杭州啟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經過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的改造,這種小豬同時滿足異種器官移植的兩大要求:完全去除豬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與人有著更好的免疫兼容性。
-
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類是否能成為未來
異種器官移植,是要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嗎?這能行嗎?為什麼要這麼做?一、把動物的器官移植給人用?為什麼研究這個?科學家們又為什麼選擇了豬?我國每年有數十萬患者在苦等器官移植,甚至在等待的過程中迎來死亡。如果強行給人移植動物的器官,不但人體免疫系統會對異體器官進行攻擊,導致器官壞死,接受移植者體內免疫系統產生的排斥反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還會引發嚴重的臨床症狀。即便是使用跟人類相對來說比較接近的猴子,異種器官移植也無法獲得成功,只有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對物種進行改造後才可能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