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心狒的195天--異體移植的裡程碑

2021-02-13 VETMOOC

今天無意間看到一條Nature上3天前的新聞,一隻移植了豬心的狒狒Baboon,在異源動物心臟的泵血工作下存活了195天,遠遠打破了以前59天的「心臟工作」存活記錄。

器官移植一直是解決器官功能衰竭的最後一招,但是由於捐獻人數稀少,再加上配型不符、供體生前健康狀況不理想之類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器官供給,很多人在排隊等待中耗盡生命,因此異體移植一直是人們研究期望突破的方向。這時我們熟悉的二師兄,又走到了臺前,鑑於其飲食習慣和作風與人相似(雜食性---天生吃貨,愛睡覺),加上心臟大小跟人的有幾分相似,所以一直有機會在供體動物中脫引而出。但異體移植最大的問題就是免疫排斥,連人和人之間都有不相容,何況異種動物。前期大牛們的報導都說給予移植豬心臟的猴子並沒有長期存活,因此這種方法被認為太危險而無法在人體中進行測試。早在寫CD163敲除豬的時候,就提過,隨著CRISP-Cas基因編輯技術成熟,基因編輯的豬可以更廣泛的用於器官移植供體。

聽說PRRSV研究不用搞了?【會議水記】

有些好奇其中的細節,便跑去找了那篇原始文章。來自德國University Hospital, LMU Munich 的Längin 和同事通過多個方面的優化,顯著提高了異種動物器官移植的存活時間。首先為了降低排斥,他們對供體豬做了基因編輯,通過敲除α1,3半乳糖轉移酶(α1,3-galactosyltransferase)讓其心臟不產生galactose-α1,3-galactose表位,同時表達人源的膜輔因子蛋白(CD46)。為了減少移植後由於免疫反應引起受體動物臟器血栓,還加入了表達血栓調節蛋白(thrombomodulin)。除了在供體豬中做了準備,同時還在移植過程中參照作者做人的器官移植時積累的技術,在保持低溫(8°C)的同時,浸泡液中加入血液成分,並作連續的灌注,保持心臟在體外的活性。

當移植成功後,為避免心臟增生肥大, 首先,他們降低了狒狒的血壓,以匹配豬的血壓。 其次,他們給狒狒使用西羅莫司(temsirolimus),可以抑制細胞增殖來對抗心臟過度生長。 第三,他們優化了以前的激素治療方案。 更早地減少類固醇可的松的用量,來減少心肌肥大。

其實關心這事,主要還是覺得如果以後異體移植成為可能,那移植了豬器官的人們是不是也要擔心非洲豬瘟、藍耳和腹瀉這些致命病毒啦。

--本期完--


版權申明: 本文章文字內容為原創,歡迎轉載,

引用請註明本公眾【VETMOOC】,

已輸入部分錯別字用於防盜版,盜用請仔細校稿。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做刪除和修改 

ID:vetmooc

▲長按二維碼▲

關注VETMOOC公眾號

🎧

關注VETMOOC

喜馬拉雅聽

(開車-吃飯-睡前-養眼必備)

-END-

相關焦點

  • 移植了一顆豬的心臟後,那隻狒狒多活了195天
    這個過程被稱為異種器官移植,指的是一個物種的器官被移植給另外一個物種。專家們希望這項技術未來有一天能夠解決全球器官捐贈嚴重短缺的困境。這隻移植了豬心臟的狒狒成功存活了195天,這也讓科學家們更接近於在人類身上進行豬器官移植實驗。
  • 日本研究確認iPS細胞「異體移植」安全性
    日本科研團隊18日報告說,他們在2017年為5名眼疾患者移植了異體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出的視網膜細胞,目前已可確認這一臨床研究的安全性,受試者沒有發生明顯的排異反應和副作用。iPS細胞是通過對成熟體細胞「重新編程」而培育出的幹細胞,擁有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力。
  • 聊聊頭髮異體移植, 以及寫給各位的感謝信
    但是隨後國外的一些植髮醫院試圖過做一些異體頭髮移植手術,比如:http://hairsite.com/hair-surgery/person-to-person-hair-transplant/文章的題目:Person-to-Person Hair Transplant(異體頭髮移植)在這個文章中就進行了比較多,時間比較長的試驗
  •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獲進展
    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Interferon-gamma and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signaling between donor dendritic cells and T cells regulates graft versus host and graft versus leukemia activity」的文章,利用小鼠移植模型
  • 日本完成首例再編程幹細胞異體移植術
    該國一個研究小組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iPS細胞培養而成的視網膜細胞。研究小組稱,這是世界首例iPS細胞「異體移植」手術,與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細胞相比,費用和時間都大幅減少。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宣布,他們與神戶市立醫療中心中央市民醫院等機構合作,3月28日將異體iPS細胞培養成的視網膜細胞移植到一名60多歲男性右眼中。
  • 中國的這個鄰國已經實現ips異體移植
    山中伸彌團隊將從他們之前建立的iPS細胞庫中提取iPS細胞,將之重新編程,轉化為視網膜細胞並移植至上述黃斑變性患者眼中,緩解患者視力惡化並最終讓這位患者免於失明。2014年9月,一名日本女性黃斑變性患者已經在神戶市醫療中心綜合醫院接受了自體iPS移植手術。雖然iPS自體移植技術以及相對成熟,但人類對iPS細胞進行異體移植並治療疾病的經驗還是前所未有的。
  • 上海誕生首例克隆豬 為異體器官移植打好基礎
    上海誕生首例克隆豬 為異體器官移植打好基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6日 02:30 來源: 業內人士指出,克隆豬的誕生,將為科研人員深入開展異體器官移植打下良好基礎,同時為豬的育種、保種提供新的途徑。
  • 異體移植治癒糖尿病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被寄予厚望
    人身上移植豬細胞治療糖尿病,這是長沙醫療科研人員取得的領先世界的突破。截至今年6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細胞移植與基因治療研究中心,已成功為7名Ⅰ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了醫用供體豬的胰島移植手術,療效非常接近人同種異體胰島移植。更為可喜的是,該項異體移植技術正在由實驗室研究走向產業化發展之路,在實驗室完成最後的臨床技術研究後,預計明年能用於臨床治療。
  • 脫細胞異體真皮生物學特性
    脫細胞異體真皮特點脫細胞異體真皮就是將異體天然皮膚利用組織工程技術,經過獨特的加工處理方法將異體皮膚完整去除表皮,並徹底清除真皮中所有的細胞成分的基礎上完好的保留真皮的三維空間結構,移植後可作為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移行、新生血管形成的一個良好的支架。ADM移植後不引起受體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 移植動物器官:36年前女嬰為活命,移植狒狒心臟,現在怎麼樣了?
    NCBI上的異種移植論文異體移植到底有多難?異種移植,有可能嗎?最早的人類之間心臟移植髮生在1967年12月3日,南非開普敦的格羅特舒爾醫院的巴納德(Christiaan Neethling Barnard)教授為患者沃斯坎斯基(Louis Washkansky)完成了心臟移植,移植手術非常成功,但很可惜患者在18天死亡,死因也是嚴重的排異反應!
  • Mesoblast公司幹細胞療法治療骨髓移植併發症3期試驗達終點
    Mesoblast公司近日宣布,治療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兒的異基因間充質幹細胞候選產品MSC-100-IV(remestemcel-L)的3期臨床試驗在第28天的總緩解率(ORR,完全緩解+部分緩解
  • [國際顯微外科論壇 IMC 網絡課程- 098] 複雜的頭頸部同種異體移植
    這周六(2021.2.20),我們有幸邀請到來自波蘭的 Adam Maciejewski 醫生討論下頭頸部複雜的同種異體移植的相關知識,來自臺灣的 郭耀仁醫師將主持這個討論會,Maciejewski 醫生和 郭醫生是美國顯微重建外科協會獎勵的 Godina 旅行研究員(分別是2020年和2009年)。Godina 旅行研究員是給年輕顯微外科醫生的最好的榮譽之一。
  • 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北山羊」在新疆降生(圖)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都市消費晨報報導,中國首例異體克隆動物——克隆北山羊1月21日在新疆烏魯木齊縣六十戶鄉降生。  在異體克隆研究領域,目前國際上僅有印度野牛和歐洲盤羊取得成功。  完成這一世界領先水平科研課題的是一家民營公司——新疆金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他的合作者是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和新疆畜科院郭志勤研究員。
  • 漲知識|人體哪些部位已經可以器官移植,哪些還是禁忌
    > 來源:澎湃新聞 器官移植被認為是20世紀人類醫學史上三大裡程碑之一,目前人體有哪些器官可以進行移植呢?
  • 出生3天被抱養的18歲普洱少女已完成骨髓移植!
    雲南普洱「出生後被送養」的18歲白血病女孩李仁德近期完成了骨髓移植,目前仍在等待術後恢復。此前養育李仁德的家人通過媒體急尋其血親,希望進行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今年10月,李仁德找到了親生家庭。11月24日,李仁德的姑姑李女士告訴記者,23日,醫院給孩子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是她二哥捐獻的。手術一切順利,她二哥的身體狀況也很好,沒有任何不適反應。
  • 基底膜在脫細胞異體真皮修復創面中的作用
    在脫細胞異體真皮中,能夠使創面瘢痕減輕的物質就是保留完好的細胞外基質的形態結構和成分,以及完整的基底膜。基底膜的存在對於宿主細胞的移行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基底膜在脫細胞異體真皮製備的過程中被很好地保留了下來,為上皮細胞的移行提供了完整的框架。
  • 關於陰莖移植的倫理問題
    陰莖移植是器官移植和免疫學發展的結晶,是異體器官移植領域內新的突破,為陰莖缺失的患者帶來了新生,對患者心理、家庭和社會有著重大影響。但目前異體陰莖移植剛剛起步,技術尚不成熟,且陰莖是一特殊器官,涉及到的倫理道德問題很多,我們試圖從受者、供者、醫生和法律等方面討論陰莖移植所面臨的倫理道德問題,希望陰莖移植能真正造福於人類。
  • 移植重磅消息!narsoplimab治療移植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HSCT-TMA...
    次要終點:(1)100天生存率(定義為從HSCT-TMA診斷之日起的生存率)方面達到超出專家預期(低於20%):在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中為68%、在按方案規定接受至少4周narsoplimab治療的患者中為83%、在對narsoplimab
  • TREG療法:通向腎器官移植領域聖杯的希望?
    01、Treg分類由於慢性同種異體移植功能障礙和免疫抑制的長期副作用尚未完全解決,移植耐受仍然是器官移植領域的聖杯。在這一點上,外周循環和移植物微環境中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的增加被認為是誘導移植物耐受的重要因素。
  • 豬肝移植給恆河猴,目前已存活16天,未來人類或可作為受體
    當然這個問題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真正的器官移植是非常難的課題。首先供體就非常稀少,但是受體卻非常多,每年能夠成功移植的不足百分之一,甚至會更少。除了供體少之外,排異反應也是主要的原因。每個健康人身體內都有著難纏的免疫系統,當然這對於人體是有好處的,它們可以處理進入人體內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只要是體外來的就可以進行排殺,免疫力強的就很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