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人體哪些部位已經可以器官移植,哪些還是禁忌

2020-12-05 澎湃新聞

漲知識|人體哪些部位已經可以器官移植,哪些還是禁忌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通訊員 朱素穎

2017-03-01 13:32 來源:澎湃新聞

器官移植被認為是20世紀人類醫學史上三大裡程碑之一,目前人體有哪些器官可以進行移植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副教授林浩銘表示,目前,人體的一些大的器官基本上都可以進行移植,比如心肺等。但是大腦、子宮等器官的移植還處於實驗階段,並且存在倫理問題。

心臟移植是將已判定為腦死亡並配型成功的人類心臟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體患者胸腔內,主要是針對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嚴重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是將已判定為腦死亡並配型成功的人類心臟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體患者胸腔內。

對於終末期肝硬化疾病、肝臟惡性疾病、先天性代謝疾病和急性或亞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人而言,肝移植是很好的治療辦法。迄今為止,據不完全統計肝移植已被成功用於60多種肝臟疾病的治療。按照供肝種植部位不同,可分為原位肝移植術和異位肝移植術。目前全球開展最多的是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術,即通常意義上的肝移植。

腎移植通俗的說法又叫換腎,就是將健康者的腎臟移植給有腎臟病變並喪失腎臟功能的患者。人體有左右兩個腎臟,通常一個腎臟就可以支持正常的代謝需求,當雙側腎臟功能均喪失時,腎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根據我國目前的法規規定,只有親屬之間才能進行活體親屬腎移植,包括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姐妹及夫妻之間作為供者與受者的腎臟移植。

胰腺移植是為了治療I型糖尿病。從理論上講,成功的胰腺移植後不必嚴格控制飲食,不必再應用胰島素,血糖也能長期保持正常水平,同時還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併發症,如視力好轉、周圍神經病變改善。病人能完全擺脫胰島素和腎透析。但並非所有的糖尿病人都適合胰腺移植,因為器官移植要面臨免疫排斥的風險。

小腸移植適用於短腸綜合症或腸衰竭患者,該手術是指將一定長度或全部的異體小腸移植給患者,並通過免疫移植制等一系列治療措施使移植腸在患者體內有功能存活,進而依靠移植小腸維持患者生命。但小腸是人體內最大的淋巴庫,且為有菌的空腔臟器,移植免疫反應較其他臟器移植更為強烈和複雜,既有排斥反應,又有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與此同時腸源性感染時有發生小腸移植逐漸成為大器官移植中難度最大、發展最緩慢的器官移植手術。

皮膚移植是最常見的器官移植之一。皮膚移植主要有自體皮膚移植、異體皮膚移植及異種皮膚移植三種。異種皮膚移植主要是指生物敷料,受身體排斥反應影響,很快脫落。在特大面積燒傷患者的臨床皮膚移植手術中,往往是混合使用兩種或三種皮膚移植手法。患者創面修復,主要還是靠患者自體皮膚的生長。

暫時不能移植的器官包括大腦、小腦、脊髓等,目前還沒有成功移植的報導。

林浩銘說,除了這些大家比較熟悉的器官外,像角膜、血管等人體組織都能進行移植。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在生命終了時,為他人、為社會捐獻自己的器官,倡導了利他的社會人文精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器官移植 倫理 免疫排斥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迎修訂,哪些變化引關注?
    作為專門規範人體器官移植的行政法規,《條例》結合醫療技術發展趨勢、醫學倫理觀念更新、人體器官供求狀況等,並總結《刑法修正案(八)》實施以來的司法實踐,對《條例》作出適當修訂,彌補人體器官移植相關環節的制度漏洞,並實現與刑法等相關法律規範的銜接和協調,規範人體器官捐獻、分配、移植等行為。
  • 評論:換頭還是換人 頭顱移植術屬於器官移植嗎?
    現在要明確的是,如果換頭術屬於器官移植的範疇,就應當按照《世界衛生組織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指導原則(草案)》和中國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來規範和實施。  不過,按照中國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似乎並沒有把頭顱移植包括在器官移植中,條例稱,「人體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體器官捐獻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臟、肺臟、肝臟、腎臟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將其植入接受人身體以代替其病損器官的過程。」
  • 我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移植知識宣講活動
    7月27日至28日,蘭州市紅十字會、市衛健委分別在市一院、市二院舉辦兩場人體器官捐獻移植知識宣講活動,以此廣泛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知識,促進形成社會文明新風,推動我市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發展。來自各區縣衛健、紅會系統和市屬各醫療機構350餘人參加活動。
  • 每年器官移植僅1萬例 中國器官捐獻需跨哪些坎
    這一天,她決定做一件自己看來頗有意義的事:登錄「施予受」網站(國家衛計委推出的器官捐獻登記網站)後,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和姓名等信息,正式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李旦說:「生命是短暫的,但可以在他人身上存續,我覺得這很美好。」  李旦或許不知道,迄今為止,「施予受」網站已有11萬多名像李旦這樣的中國公民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八原則 腦死亡患者可器官移植
    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出臺 確立八項原則———  本報訊 在昨天舉行的第六屆國際臨床肝臟移植研討會上,衛生部官員透露,我國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現正面向社會徵求意見,隨後將上報國家相關部門。據了解,即將出臺的《條例》中首次規定,腦死亡患者可以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 王海波:建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新體系
    王海波簡介 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醫生,自2004年起任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國肝移植註冊中心助理主任。他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和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技術應用委員會委員,自2011年起任衛生部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研發了國家器官分配計算機系統。
  • 巴西:器官移植政府全額「埋單」
    在巴西,人們不管身份高低或貧富貴賤,如果病情需要器官移植,只要你進入電子登記排隊系統,總有機會得到上天的眷顧。令人稱道的是,人體器官捐贈一方分文不取,志願捐贈者的家屬也願意救死扶傷,做出無私奉獻。更令人羨慕的是,巴西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不需要支付手術費和其他醫療費,一切開支都由政府承擔。
  • 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類是否能成為未來
    近日,楊璐菡團隊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發表的論文,表明第三代基因編輯的豬(「豬3.0」)已經獲得成功。楊璐菡團隊從「豬1.0」一步步走到「豬3.0」,每一步都是在解決異體供體的技術難題,讓我們一起回顧下他們都做了哪些努力。
  • 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已進入立法程序
    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已進入立法程序 時間: 2014-03-06 13:15  來源: 羊城晚報   編輯: 潔潔
  • 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不得收取所移植器官費用
    新華網北京4月6日電(記者田雨、崔清新)將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確規定,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所移植人體器官的費用。  條例同時明確了醫療機構可以收取的費用項目:摘取和植入人體器官的手術費;保存和運送人體器官的費用;摘取、植入人體器官所發生的藥費、檢驗費、醫用耗材費。  根據條例規定,以上費用的收取標準,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並予以公布。  如果違反規定收取所移植人體器官的費用,條例規定,將「依照價格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 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這些小豬的器官有望移植人體
    據中國紅十字會統計,臨床治療中,我國每年因器官衰竭等待移植的患者超過30萬,但捐獻的器官只有1.7萬餘個,只有不到6%的人能實現移植,大部分患者在等待中去世。而國外有幾百萬的患者等待著器官移植。可見,人體器官短缺問題異常嚴重。
  • 幹細胞回輸前後,我們需要了解哪些知識?
    那麼幹細胞輸注前後,我們需要了解哪些知識,才能讓細胞療法達到最佳療效呢? 幹細胞療法的適應人群: 追求年輕活力;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免疫系統紊亂;亞健康,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心血管、肝臟功能減退,內分泌功能紊亂,骨骼退變等身體機能老化。
  • 人體器官移植的倫理促進意義
    楊耕身  衛生部近日發布《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新規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提出: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的,不得開展器官移植。醫療機構每例次人體器官移植前,必須將人體器官移植病例提交本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與倫理委員會進行充分討論,並說明人體器官來源合法性及配型情況,經同意後方可為患者實施器官移植,等等。  人體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這個機構名稱悄然地出現在一部法律當中,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同時也表明,在立法化解器官移植與傳統倫理的衝突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3D列印器官目前發展到什麼程度,可以用於移植麼?
    那麼,到底3D列印器官可以用於器官移植麼?目前在醫療中主要用於哪些方面呢?自19世紀中葉以來,研究人員一直用玻璃和塑料培養皿一層層地培養細胞。由於人體組織的複雜性,器官構建絕不是生物列印材料的有序堆積而已。目前還沒有人列印出功能齊全、可移植的人體器官,但科學家們離這一目標越來越近,他們正在製造可用於藥物測試的組織塊,已能列印出結構相對單一的器官,比如氣管、血管。
  • 人體器官移植應該注意的問題
    本案主要涉及人體器官捐獻的相關問題。  (一)關於人體器官捐獻的主體。根據2007年5月1日施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8條的規定:「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本案中陳某二系精神病人,不管其精神病情如何(特指如何輕微),我們都可以肯定陳某二不可能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 "沒有規矩"道德倫理難容 器官移植立法迫在眉睫
    另外,一些人對遺體是捐贈還是出售都沒分清楚,有的家屬還要提一些「附加」條件。據說,陳維東在行刑前曾給當地法院刑庭的法官遞交了一份遺體捐贈書,提出捐贈遺體的要求,但由於法律程序的問題,在時間上已經不允許了。  據溫州市公證處統計,1999年以來,該市涉及器官移植捐贈的公證有8例,均為直系親屬供腎。遺體捐贈公證3例。目前已與該市唯一接受遺體捐贈的溫州醫學院籤訂遺體捐贈協議的有5人。
  • 沒了哪些器官,人仍能活著?讓全身器官遭殃的壞習慣,要趁早改掉
    儘管它們對人體非常重要,但現如今很多人生活習慣差,使器官承受了很多原本不該承受的壓力,時間長了,就容易出問題,影響健康,甚至有些人不得不把它門摘掉。那麼,人沒有了哪些器官,仍舊可以存活呢?還有,有哪些壞習慣會傷害器官?不妨一起來了解。沒有了哪些器官,人仍舊可以存活?
  • 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原標題: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劉歡)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對於已經拿到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如果在兩年之內未能好好開展器官移植工作,要吊銷醫院執照,處分醫院院長。作為現代醫學的重大進步之一,器官移植工作在我國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種類、移植能力、移植相關研究、移植質量和數量均居於世界的第一方陣。我國器官移植數量不斷增加,每年僅大器官移植數就近15000例。
  • @佛山人,這份人體器官捐獻知識考卷,你能拿幾分?
    在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之際,線上學堂第一課《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全國統一考試——佛山卷》知識有獎問答遊戲打響頭炮,為群眾科普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來,一起玩遊戲贏紅包吧!
  • 豬肝移植給猴子已存活16天,未來豬的器官或可移植給人體
    日前,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在位於陝西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順利實施。研究團隊使用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將一個供體豬的肝、心、腎分別移植給3隻恆河猴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