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白矮星有塵埃雲,有些卻沒有?

2020-11-04 Snail先生

通過研究彗星和小行星在離它們的母恆星太近時是如何分裂和蒸發的,科學家們解決了一個白矮星恆星的難題。

當一顆恆星耗盡了它的核燃料,它首先膨脹成巨大的體積,然後坍縮成一個稠密的地球大小的殘餘物時,就會形成白矮星。

最初膨脹的體積被稱為紅巨星,它的體積足以吞噬遠至地球甚至火星的行星。然後它內爆,留下白矮星,它最初的溫度可以高達5萬攝氏度,直到它逐漸冷卻到默默無聞。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的觀測也符合以上的說法。但天文學家發現,其中約4%似乎伴隨著塵埃雲。

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喬丹·斯特克洛夫在本周美國天文學會行星分部的虛擬會議上說:「這迴避了一個問題,如果白矮星本應在紅巨星階段清除掉所有這些碎片,那麼為什麼其中一些被觀測到似乎有著緊鄰軌道的塵埃碎片盤呢?」

他說,以前人們認為這些圓盤是由行星或小行星形成的,這些星體在紅巨星階段離恆星足夠遠,足以在自焚狀態下倖存下來,但隨後又向內墜落,在白矮星的重力作用下捲曲得如此之深,以至於被撕裂成碎片——這是發生在通常被稱為羅氏極限(Roche limit)的距離處。

然後這些碎片會被恆星發出光的壓力分散成一個「很緊的塵埃碎片圓盤」。

這個理論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人們會認為年輕的白矮星會有不太穩定的行星系統,這要歸功於伴隨著紅巨星毀滅所有內部行星的引力破壞。換言之,他們應該有更多的小行星朝著恆星墜落,然後被撕成塵埃。

而且,年輕的白矮星更熱,因此也更亮,應該更擅長用碎裂的行星碎片製造塵土飛揚的圓盤。

但是,斯特克洛夫說,這並不是天文學家所看到的。年輕的超熱白矮星沒有塵埃圓盤。只有當白矮星冷卻到大約27000℃以下時,他們才真正看到塵土飛揚的碎片盤開始出現。

他說,答案是相當明顯的但以前被忽視了:如果一顆行星離一顆超級熱的恆星太近,它不僅會碎裂成塵埃,塵埃也會被熱量蒸發,他把這個過程稱為升華。那結果就是,科學家觀測不到灰塵組成的碎片盤。

「它需要在升華極限之外,在羅氏極限之內,」他說。

羅氏極限是由恆星的質量決定的,但升華極限是由恆星的亮度決定的,亮度隨著恆星冷卻而下降。

他說,事實證明,對於年輕的超熱白矮星來說,羅氏極限在升華極限之內。任何落在離恆星足夠近而被粉碎的東西也將被蒸發。

他說,只有當白矮星冷卻到2.5萬到3.2萬攝氏度之間時,這種情況才會逆轉。確切的溫度取決於塵埃所含的礦物類型。事實上,如果假設這些圓盤中的塵埃與我們太陽系小行星中的物質相似,這個數字更接近27000度。

這可能是他最重要的發現之一。「27000度的極限表明,我們發現的圍繞白矮星運行的物質很可能類似於我們太陽系中的小行星,」他說。

相關焦點

  • 太陽變成一顆白矮星是否成立?其中又會有什麼奧秘呢?
    我們剩下的是一個古老的太陽系,裡面的行星幾乎沒有了(當太陽處於紅色巨星階段膨脹時,地球軌道內的所有東西都有可能被太陽反噬。)儘管未來的白矮星太陽系對現在來說似乎有些陌生,但有些事情是不會改變的。木星的軌道可能會隨著太陽質量的下降而減弱,但它仍是一個重量及別的行星,從而會導致小行星軌道的中段。
  • 為何有些人指甲上有月牙,有些人沒有?沒有月牙,暗示體內有疾?
    導語有人說手指上的為牙越多,就說明這個人越健康,要是月牙越少的話,甚至沒有那麼這個人就不健康。在大家小時候肯定都聽過這樣的話,為什麼有些人手指上有很多月牙?有些人又沒有呢?下面跟大家說一下。為什麼我們的手指甲上會出現月牙?有些人的指甲蓋上在最靠近指甲的裡面,會看見一種顏色是白色的半橢圓形。因為神似月亮,所以也把它叫做月牙,其實這種月牙的形成跟指甲的生長過程有關,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 細說天文學家錢德拉塞卡,白矮星和一個科學家的故事
    一顆白矮星它被延展的星雲所包圍,當恆星發生最大程度的收縮之後,它在氣體和塵埃的包圍中清晰可見。白矮星的質量很大,密度極高,白矮星的體積與地球差不多大,但是它的質量卻和太陽旗鼓相當。它就像一塊重達數噸的小方糖,在錢德拉塞卡前往英國的時代,人們認為恆星的最終歸宿都是白矮星。錢德拉塞卡算出在耗盡所有燃料後,多大的恆星可以對抗自身引力,而維持自己。
  • 為什麼指示路牌有些是藍色的,有些是綠色的?
    牛車網網友ja1188 問:為什麼指示路牌有些是藍色的,有些是綠色的?牛車網網友安靜別吵 答:道路指示牌一般就是藍底白字、綠底白字兩種,從功能角度,藍色底白色字是信息牌,告知你前方的路況(比如到什麼地方還有多少公裡等) 還有紅底白字的,是警告牌,告訴你前方有危險(比如禁止停車) 還有黃底黑字,白字,是告訴你前方重要路況的(比如火車等)公路交通標誌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築界限以內,路測柱式交通標誌的安裝高度應考慮其版面規格、所在位置的線形特點
  • 太陽的前世是超新星,後世是白矮星,那麼會一直是白矮星不變?
    因為它的上輩子炸得有點狠,所以重新聚攏起來的太陽在這輩子已經沒有機會了,而下輩子?很抱歉太陽已經沒有下輩子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理論,咱不妨來簡單了解下!這一點有如下理論支持:1、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氣體元素幾乎就是氫與氦以及少量鋰等元素,不會有重元素2、形成太陽系的星雲物質中,重元素筆記極高,從地球上發現的元素即到達到了92個質子形成的鈾元素,至少從1-92號元素中並沒有缺席,這是大爆炸時代的氣體雲中所沒有的!
  • 白矮星表面溫度有多高,亮度從何而來?
    而目前在宇宙中,通過觀測已知的白矮星,表面溫度全部超過了10萬攝氏度,而中子星的溫度就更高了,根據現有的數據限制,目前已知的所有中子星表面的溫度都可以達到數十萬攝氏度,更有甚者,有些中子星表面的溫度竟然可以達到數十億攝氏度,這遠遠超過了恆星的表面溫度。中子星和白矮星都是恆星的殘骸,可為什麼二者表面的溫度卻比恆星高了這麼多呢?
  • 魚類的小刺有什麼作用?為何有些魚有小刺,而有些魚卻沒有小刺?
    幸運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有這種小刺,這讓不太會吃魚又喜歡吃魚的人(比如說筆者本人)有了另外的選擇。現在問題就來了,魚類的小刺有什麼作用?為何有些魚有小刺,而有些魚卻沒有小刺?關於魚類的小刺有什麼作用,就目前來看,科學界還沒有最終的定論,但相關數據顯示,魚類的肌肉疏鬆程度似乎與其「肌間骨」的數量密切相關,具體表現在肌肉越疏鬆的魚類,它們的「肌間骨」數量就越多。一些科學家認為,之所以存在這種現象,是因為魚類的「肌間骨」能夠保證其身體的肌肉不容易發生變形。
  • 為什麼有些海域是綠色的,有些是藍色的?
    在遠離海岸的海域中心位置,海水是深藍色的,甚至有些發紫。然而在靠近陸地的海岸線一帶,由遠及近,海水的顏色由藍變綠,再由綠變成黃綠。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這與水裡的浮遊物質和水深有關。在海岸線附近,海水充滿了從陸地上衝來的有機物和水生植物。其中有一些很小的綠色植物,叫做浮遊植物,它們含有一種叫做葉綠素的化學物質。
  • 塵埃雲頻現哥斯大黎加 有何危害?如何預防?
    【南美僑報網編譯門凌霄9月4日報導】撒哈拉沙漠的塵埃頻頻侵襲哥斯大黎加,哥斯大黎加科研人員近期分析了塵埃顆粒的主要形態和化學成分,並稱此物質可能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哥斯大黎加《世界報》報導,來自哥斯大黎加大氣化學實驗室、納米科技實驗室(LANOTEC-CeNAT)、火山與地震觀測站的研究員們共同分析了自撒哈拉沙漠吹來的塵埃顆粒物的成分。
  • 科學家預測:會變成一個白矮星
    太陽會開始膨脹,變成一個紅色「巨人」,然後,它的「身體」會被撕成碎,變成一個白矮星。但是,太陽死後會是什麼樣子呢?恆星的壽命取決於它的大小。我們的太陽是一個直徑約為140萬公裡的黃色矮星,約為地球的109倍。
  • 中子星和白矮星實際上不是星
    褐矮星、白矮星甚至中子星都不是星。後一種類別包括行星、衛星、塵埃和雲氣等,它們發出的光,要麼是反射其他光源,要麼是吸收了外部能源後再發出光亮。但是,自發光天體就一定是星嗎?令人驚訝的是,不僅很多自發光天體並不一定是星,而且很多名字裡帶「星」的自發光天體其實也不是真正的星。
  • 中子星和白矮星實際上不是恆星
    後一種類別包括行星、衛星、塵埃和雲氣等,它們發出的光,要麼是反射其他光源,要麼是吸收了外部能源後再發出光亮。但是,自發光天體就一定是星嗎?令人驚訝的是,不僅很多自發光天體並不一定是星,而且很多名字裡帶 「星」的自發光天體其實也不是真正的星。褐矮星、白矮星甚至中子星都不是星,而紅矮星、黃矮星(比如我們的太陽)以及所有巨型恆星則確確實實是星。
  • 當太陽燃料耗盡變為白矮星,周圍的行星會變成什麼樣?
    接下來,不斷膨脹的冷卻氣體氣泡,會形成一個美麗的行星狀星雲,其中間就是一個白矮星,像鑽石一樣閃耀著光芒。這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的命運,那麼行星呢?地球會發生什麼?我們知道白矮星系統周圍有大量的塵埃,通過光譜測量,發現這些塵埃在不斷地汙染白矮星的大氣。
  • 驚喜:中子星和白矮星實際上不是星
    後一種類別包括行星、衛星、塵埃和雲氣等,它們發出的光,要麼是反射其他光源,要麼是吸收了外部能源後再發出光亮。  但是,自發光天體就一定是星嗎?令人驚訝的是,不僅很多自發光天體並不一定是星,而且很多名字裡帶「星」的自發光天體其實也不是真正的星。
  • 驚喜:中子星和白矮星實際上不是星
    後一種類別包括行星、衛星、塵埃和雲氣等,它們發出的光,要麼是反射其他光源,要麼是吸收了外部能源後再發出光亮。但是,自發光天體就一定是星嗎?令人驚訝的是,不僅很多自發光天體並不一定是星,而且很多名字裡帶「星」的自發光天體其實也不是真正的星。褐矮星、白矮星甚至中子星都不是星,而紅矮星、黃矮星(比如我們的太陽)以及所有巨型恆星則確確實實是星。造成這種不同之處的原因是這樣的。
  • 沒有魚缸不能養魚?有些可以、有些必須在魚缸裡養,這是為什麼?
    小型的錦鯉不是不可以,但是它們唯一的缺點就是跳缸,再者可能生長環境和水體不夠大,它們不能夠很好的成長,甚至於出現缺氧的現象,本來錦鯉就不是缸中之物,需要水池飼養為好,地缸也不是其最好的選擇,所以說,飼養錦鯉也只是將就,而且隨時有跳缸的風險。
  • 為什麼有些動物沒有大腦?
    原文標題:有些動物的大腦為何丟了?浪費能量無作用據國外媒體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些極為簡單的動物已經成功「擺脫」它們的大腦,例如海綿,因為大腦對它們的存活沒有任何作用。它們沒有思想,沒有可供它們進行思考的大腦,但它們仍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之久
  • 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有些事情似曾相識?說出來你不一定相信
    導語: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有些事情似曾相識?說出來你不一定相信小菲某天正在和閨蜜聊天,閨蜜說著想吃冰淇淋並且去買了幾個回來,小菲就說她想吃閨蜜買的東北大板,閨蜜很奇怪小菲怎麼就知道你?人們往往會覺得某些事物或人一點都不重要,覺得自己並沒有放在心上,其實這是大腦自動的過濾存儲,看似沒被我們放在心上的事情其實大腦都記錄下來了,某一天當類似的情形發生的時候就會像放電影一樣重現,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 純愛文:雲邵有些抓狂,他A到兩裡地外都能勾引Omega的信息素呢?
    「裡面都有子初,全都收集起來。」白天的時候,當沈子初回到自己的身體,卻看見楚非離總是繃著一張臉。面癱冷漠。和他關係根!本!就!不!好!沈子初:戲精!精彩選段:他好歹喜歡了楚非離那麼多年,現在聽到自己和楚非離親密度只有1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有些失落。不過這個一代忠貓系統未免也太搞笑了,難道他還要像忠犬那樣為主犧牲嗎?
  • 為什麼好像除了地球以外,整個宇宙沒有了生命?原因或許有些嚇人
    為什麼好像除了地球以外,整個宇宙沒有了生命?原因或許有些嚇人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宇宙中尋找著同類,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人類一直都在盲人摸象摸了半天始終沒有摸出個名堂來,雖說我們也承認或許是科技水平有限,但是隨著更多的科學理論的推廣,很多科學家也認為其實宇宙中根本不存在著生命,或者說還存在著一些隱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