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5輯 抗冠狀病毒的核酸和抗體)

2020-12-04 澎湃新聞

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5輯 抗冠狀病毒的核酸和抗體)

2020-09-28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醜醜姐姐 專利分析可視化

PART 1 用於治療冠狀病毒感染的核酸

本部分對用於幹擾冠狀病毒感染或介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的核酸分子進行了分類。抗轉錄、小幹擾RNA或核酸,這些與核酸酶(CRISPR/Cas)相關的蛋白直接使病毒表達和/或複製失活。核酸適配體,結合併滅活病毒或細胞蛋白,從而抑制冠狀病毒感染。免疫調節核酸,並不直接作用於病毒,而是調節免疫抗病毒反應。

本文列出了每一種核酸分子的類別及其在Espacenet中的檢索式。

1. 靶向冠狀病毒的基於核酸的抑制劑

cl=(C12N15/1131OR A61K31/7088/low OR C12N2310/14/low OR C12N2310/11/low OR C12N2310/20 OR C12N2310/12/low) AND ctxt=(Coronavir* OR Covid* OR MERS_cov* OR SARS) AND (ctxt=(siRNA OR antisense OR RNAi OR CRISPR) OR claims=(Ribozyme* OR DNAzyme*)OR ta=(Ribozyme* OR DNAzyme*) OR ctxt=("RNA" prox/distance<3"interfer*"))

對上述檢索式的解釋:

檢索式1 cl=(C12N15/1131 OR A61K31/7088/low OR C12N2310/14/low OR C12N2310/11/lowOR C12N2310/20 OR C12N2310/12/low) #相關分類號

檢索式2 ctxt=(Coronavir* OR Covid* OR MERS_cov* OR SARS) #冠狀病毒

檢索式3 (ctxt=(siRNA OR antisense OR RNAi OR CRISPR) OR claims=(Ribozyme* ORDNAzyme*) OR ta=(Ribozyme* OR DNAzyme*) OR ctxt=("RNA"prox/distance<3 "interfer*")) #具體的核酸類別

檢索式4 1 and 2 and 3

2. 靶向冠狀病毒的反義寡核苷酸

(cl ="C12N15/1131" OR cl = "C12N2310/11/low") AND (ctxt ="Coronavir*" OR ctxt = "Covid*" OR ctxt ="MERS_cov*" OR ctxt = "SARS") AND ((ctxt = "antisense*"OR ctxt = "gapmer*" OR ctxt = "hemimer*" OR ctxt ="mixmer*" OR ctxt = "oligonucleotide*" OR ctxt ="polynucleotide*") OR claims = "nucleic_acid*" OR ta ="nucleic_acid*")

3. 幹擾抑制冠狀病毒的RNA

(cl ="C12N15/1131" OR cl = "C12N2310/14/low") AND (ctxt ="Coronavir*" OR ctxt = "Covid*" OR ctxt ="MERS_cov*" OR ctxt = "SARS") AND ((ctxt ="siRNA*" OR ctxt = "RNAi*" OR ctxt = "iRNA*" ORctxt = "dsRNA*") OR ctxt=("RNA" prox/distance<3"interfer*"))

4. CRISPR介導的冠狀病毒抑制

cl ="C12N2310/20/low" AND (ctxt = "Coronavir*" OR ctxt ="Covid*" OR ctxt = "MERS" OR ctxt = "SARS") AND ((ctxt = "CRISPR" OR ctxt = "Cas9") OR (claims ="Cas" OR claims = "Cpf1" OR claims = "Cas12#" ORclaims = "C2C#" OR claims = "Cas13") OR ctxt=("RNA"prox/distance<3/ordered "nuclease") OR ctxt=("guide*"prox/distance<2 "RNA"))

5. 核酸適配體介導的病毒感染抑制

((cl ="C12N15/115" OR cl = "C12N2310/116") OR ctxt ="aptamer*") AND (ctxt = "Coronavir*" OR ctxt ="Covid*" OR ctxt = "MERS_cov*" OR ctxt = "SARS"OR ctxt = "corona vir*")

6. 寡核苷酸介導抗病毒免疫反應

((cl ="C12N15/117" OR cl = "C12N2310/117") OR (ctxt ="CG_rich" OR ctxt = "poly_IC?" OR ctxt ="poly_CG?")) AND (ctxt = "Coronavir*" OR ctxt ="Covid*" OR ctxt = "MERS_cov*" OR ctxt = "SARS"OR ctxt = "corona vir*")

PART 2 冠狀病毒抗體

本部分給出了抗冠狀病毒抗體及其他們在治療中的用途。這些抗體能夠抑制受體的結合和/或病毒的進入,或者誘導消除感染的細胞。

作為治療藥物的抗冠狀病毒抗體

cl=(C07K16/10) AND ctxt=("corona vir*" OR coronavir* OR covid* OR cov OR MERS OR SARS) AND (ctxt=(therap* OR treat* OR prevent* OR cur*) OR claims=(prophyla*) OR ta=(prophyla*))

相關文章:保護版權人人有責

小編心血,拒絕盜圖,如需轉載,後臺聯繫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

微信號:專利分析可視化

原標題:《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5輯 抗冠狀病毒的核酸和抗體)》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專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4輯 候選對症治療方法)
    原創 醜醜姐姐 專利分析可視化本文介紹了可能對感染患者的SARS-CoV-2症狀產生有益影響的小型有機分子/肽類抗病毒藥物的相關專利的檢索策略。由於研究正在迅速發展,因此,本文中所列的藥物清單並不詳盡。
  • 對抗冠狀病毒相關技術的專利檢索(第3輯 候選抗病毒藥物)
    原創 醜醜姐姐 專利分析可視化本文介紹了具有抗SARS-CoV-2潛在活性的小型有機分子/肽類抗病毒藥物候選物的相關專利的檢索策略。由於研究正在迅速發展,因此,本文中所列的藥物清單並不詳盡。檢索的目標文獻是公開了這些特定藥物的化學結構式以及具有相類似化學結構的相關文獻。
  •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抗體檢測結果解讀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不斷更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一直強調核酸檢測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確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第七版診療方中新增確診病例血清抗體指標: 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lgM抗體和IgG抗體陽性。
  • 一文讀懂新型冠狀病毒的抗原/抗體檢測試劑
    新型冠狀病毒的上述抗原,可作為免疫原,在病毒感染人體後,刺激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利用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可通過抗原檢測抗體的存在,從而間接證明人體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的適用樣本類型一般為血液,包括血清、血漿和全血。 檢測的抗體主要分為IgM和IgG兩類。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
    2020年2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同時作為附件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第四版)。為指導各級疾控部門和其他相關機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工作,特制定本技術指南。本指南主要介紹目前已經比較成熟、易於實施的核酸檢測方法。
  • 康達原創|瑞得西韋能在中國申請「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專利嗎
    背景2020年2月4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官網發布了《我國學者在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一文,文中稱:「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聯合研究,在抑制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高中生物: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這樣考你!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目前已知的第7種可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上一個在中華大地上肆虐的SARS病毒就是同屬於冠狀病毒的變種。現在主要的確診手法是核酸檢測試劑盒與抗體檢測試劑盒。   核酸檢測試劑盒的原理是逆轉錄及PCR,利用逆轉錄酶可以把新冠病毒的單鏈RNA逆轉錄為cDNA,同時加入根據相關序列設計好的上下遊引物,完成大量的複製。   在複製的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螢光探針,當有檢測到新冠病毒的cDNA,探針就會釋放出大量的螢光基團,產生螢光,從而確診新型肺炎。
  •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IVD公司如何助力?
    部分患者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標本類型不限於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實驗室檢查包括抗體檢測和核酸檢測結合肺部影像學檢查為主要檢查方法。
  • 55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原料廠家匯總——分子診斷篇
    > 在這場全民協力共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關鍵時刻,Sensecare 公司研發完成了全套新型 冠狀病毒 RT-PCR 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研發,正在申報註冊中。)有限公司 京天成生物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公司技術團隊於1月2日獲悉疫情,馬上配合疾控部門,於1月19日成功研發出可識別2019冠狀病毒N蛋白抗體,為應對突發傳染病重大疫情提供關鍵技術支持。
  • 冠狀病毒與抗病毒簡史
    處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大家稱其為「病毒粒子」,病毒粒子由基因組(核酸分子DNA或RNA)與包容它的蛋白質,以及若干功能性蛋白質(如複製酶)共同組成的顆粒狀物;因為核酸和蛋白質的無限變化,使粒子結構變化,其功能、毒力等隨之變化。
  • 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 是怎麼做到的?
    科學家需要對這個新找到的病毒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設計引物(就是一段DNA序列),驗證它的特異性,敏感性,確保它只能識別新型冠狀病毒基因。 3. 工業化生產:可以說,除了引物,所有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中的其他組分都是一樣的,所以大量合成適當的引物就是工業化生產試劑盒的關鍵。
  • 走近新型冠狀病毒 揭秘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全過程
    1月31日,記者來到了遂寧市疾控中心,通過鏡頭記錄下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全過程。核酸檢測結果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確診的重要依據。據了解,自從1月22日我市獲得權限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實驗後,全市所有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樣本均在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
  • 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及產品開發進展
    研究方向:  1.與中心儀器相關的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如基於表面等離子共振(SPR)、等溫滴定微量熱(ITC)和毛細管電泳(CE)等技術相關的應用研究;  2.與學院發展方向相關的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如適配體篩選平臺建設。
  • 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核酸檢測可以查到嗎?
    2020年8月18日國家衛健委將新冠診療方案更新到了第八版,其中規定了以核酸檢測、基因測序、抗體檢測結果為依據的新冠肺炎確診方式。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結構非常簡單,它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外殼和包膜,而裡面則是遺傳物質RNA。只要人類感染到病毒,其中的遺傳物質RNA就會出現在體內。核算檢查的目的就是把遺傳物質RNA找出來。
  • 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速度加快一倍,生物晶片立功
    這種POCT快速檢測試劑盒,運用免疫膠體金層析技術,實現對人體血清、血漿或全血中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的體外定性檢測,加樣後15分鐘內就可以觀察到結果。而現有的PCR檢測平臺有很高的技術門檻,需要配備專業實驗室、專用儀器和技術人員,一般最快需要兩個多小時左右的檢測時間。
  • 較真| 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真的能治療和預防肺炎嗎?
    較真要點:京天成這次通報成功研製的抗體叫「2019冠狀病毒N蛋白抗體」,理論上可以識別新型冠狀病毒,以輔助診斷。但由於冠狀病毒之間同源性較大,這個抗體在應用上可能很容易出現假陽性(識別錯誤),與核酸檢測相比,其優勢有待觀察。而且這個抗體還在研究中,無法發揮治療或預防作用。
  • 清華大學:5月底疫苗和抗體藥物均可進入動物試驗階段
    &nbsp&nbsp&nbsp&nbsp清華大學於2月2日啟動了第一批8項抗疫應急項目,其中包括程京院士的核酸檢測試技術、張林琦教授的疫苗、單克隆抗體藥物以及董家鴻院士牽頭的 「清華COVID-19智能防控系統」。結合疫情發展情況,學校於3月18日批准了第二批7項抗疫應急項目。
  • 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生物晶片再立功
    這種POCT快速檢測試劑盒,運用免疫膠體金層析技術,實現對人體血清、血漿或全血中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的體外定性檢測,加樣後15分鐘內就可以觀察到結果。而現有的PCR檢測平臺有很高的技術門檻,需要配備專業實驗室、專用儀器和技術人員,一般最快需要兩個多小時左右的檢測時間。
  • 1滴血10分鐘完成檢測 華西醫院成功研發多款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
    近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教授、耿佳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實驗醫學科應斌武教授帶領的臨床團隊緊密合作,聯合攻關,相繼成功自主研發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多重螢光RT-PCR法)」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IgG/IgM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盒
  • 施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檢測的意義、問題與對策——阻擊新冠...
    今天想和大家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檢測的意義、問題與對策。實際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流行了將近兩個月,大家已經非常辛苦,都希望能夠儘早出現拐點,能夠把整體形勢向好的方向發展。目前推薦的檢測共四種,包括病毒分離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病毒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病毒分離培養非常困難,在臨床上一般都不用病毒分離培養作為臨床診斷的標準,一般只有在實驗室進行研究時才進行的病毒分離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通常要有恢復期血清,對現症的診斷價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