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漢語拼音?聽聽老師怎麼說? - 茵苗教育

2020-12-04 茵苗教育

今天是開學第三天,正常來說,應該才上到識字3《口耳目》。不過早開學的,可能已經在學拼音了。

家長的拼音基礎比較薄弱,一些字詞習慣性用方言來表述,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既然如此,那家長就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年級拼音有哪些難點?

一、韻母

1、ü

(1)小ü見到大y,脫帽敬個禮!

也就是,單韻母ü和y組成音節的時候要去掉兩點。

y-ü—>yu(整體認讀音節)

小ü見到jqx要去掉兩點。

j-ü—>ju

q-ü—>qu

x-ü—>xu

(2)üe ün跟y 、j、q、x組成音節,ü同樣要去兩點

y-üe—>yue(整體認讀音節)

j-üe—>jue(兩拼音節)

q-üe—>que(兩拼音節)

x-üe—>xue(兩拼音節)

y-ün—>yun(整體認讀音節)

j-ün—>jun(兩拼音節)

q-ün—>qun(兩拼音節)

x-ün—>xun(兩拼音節)

(3)üan根據漢語拼音方案的韻母表,讀作(冤)

y-ü-an—>yuan(整體認讀音節)

j-ü-an—>juan(三拼音節)

q-ü-an—>quan(三拼音節)

x-ü-an—>xuan(三拼音節)

2、用單韻母能組成哪幾個複韻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形近韻母的區分

ei 和 ie ui和iu

二、聲母

翹舌音 :zh ch sh r

平舌音:z c s

z-zh c-ch s-sh

三、聲調

1、i的聲調要加在它的點上。

2、根據標調歌給韻母加聲調。

有a在,給a戴;

a不在,oe戴;

iu並排標在後;

小ü一個就它戴。

四、音節

1、區分零聲母音節、兩拼音節、三拼音節和整體認讀音節。

2、拼讀音節

常考題目類型:

n-ü—>(nü)

q-ü-an—>(quan)

根據給出的聲母、韻母寫出音節,主要注意ü的拼讀。

3、拆拼音節

j-(ü)—>ju

q-(ü)-(an)—>quan

根據給出的音節,寫出對應的聲母、韻母。

下面的拼音卡,可以保存下來,用120克的紙張列印,然後剪出來給孩子練習,其中包括聲調、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表、字典中所有的音節。

練習方式:

1、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排序

2、聲母、韻母分類

3、加聲調練習

4、音節拆拼練習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助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看來今天有必要搜集一些如何幫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方法啦。小孩進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學好拼音對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但漢語拼音又是那樣的抽象和枯燥,對於剛入學的兒童來說,要掌握這一工具的確比較困難。
  • 看圖寫話《澆花》《擦桌子》《整理玩具》《給娃娃洗澡》 - 茵苗教育
    茵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要是太陽總是這麼大,這些花草不都要被曬死了嗎?於是,茵苗就拿著一把澆花用的水壺,盛滿了水,拿到小院裡。茵苗輕輕地把水灑在花草的葉片上。潔淨的水洗去了葉片上的灰塵,顯得翠綠欲滴!花草喝飽了水,都恢復了生機。媽媽回家了看見茵苗給花兒澆了水,高興地誇獎了茵苗:「寶貝,你可真是個細心的好孩子。」茵苗聽了高興得手舞足蹈,說:「媽媽,給花澆水的事情以後就交給我吧!」
  • 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原因三:社會環境影響,要贏在起跑線上除了家長自己對於孩子教育心理本身的擔憂,社會環境對孩子教育的關注也讓家長「壓力山大」,不少家長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記者以家長身份聯繫了三牆路一家幼升小銜接班,負責人白老師開口就問孩子之前是否學過拼音,識字量上千沒有。「如果什麼基礎都沒有,來銜接班也吃力。」
  •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漢語拼音是學國語的基礎,可以說是學好拼音就是學好了漢字,任何不認識的漢字,我們通過拼音我們可以把他的讀法拼起來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可以學習漢語拼音,但是孩子們可以不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到了一年級裡,通過對拼音的學習,老師就會要求從簡單的拼讀開始
  • 來聽聽這群留學生怎麼說
    今日,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尋找到了一群在成都的外國留學生,我們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而讓他覺得最尷尬的事情是因為發音不準鬧的一個笑話,「有一次,我想問老師一個問題,結果我說出來就成了『老師我可以吻你嗎?』這讓我們非常尷尬!」「當我第一次去食堂的時候,他們問我,你要吃『啥子』,我在想『啥子』是什麼?」來自日本的龍貞樺和其他外國人一樣,覺得一詞多音、多意最讓人頭痛。
  • 教育部介紹《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紀念活動等
    比如說識字,在中小學的漢語拼音教學裡面,在小學生學習漢字漢語的過程裡,漢語拼音還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到今天,漢語拼音的應用已經有了更加廣闊的領域。正像我們剛才講的,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很多漢字輸入的辦法都是採用漢語拼音。因此在當前的形勢下,《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推行50年以來,我們的拼音教學的經驗總結,以及如何更加重視漢語拼音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可能是值得我們現在進行認真總結的。這是第一方面。
  • 漢語拼音是怎樣誕生的?
    1958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一個採用國際性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就是他主要負責制訂的。 當今天用漢語拼音拼寫人名和地名,已經在全世界推廣使用時,當讀書、識字、上電腦、打手機都離不開漢語拼音時,我們也愈發懷念周老為《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漢語拼音是現代中國人學認漢字最重要的輔助工具,但當我們接觸到英語後會發現,漢語拼音和26個英文字母幾乎一樣,為什麼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這麼像,他們有什麼關係?事實上,拼音字母本就是借用拉丁字母(以英文字母為代表)的形式而制定的一種拼注符號。
  • 漢語拼音的由來及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發展過程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
  • 採秣小學微山校區開展一年級漢語拼音過關檢測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採秣小學微山校區於11月組織一年級全體學生進行了漢語拼音過關檢測。12月1日上午,學校對本次檢測過關的同學進行了表彰,給每個過關的學生頒發了過關證書。採秣小學教育集團每年都會在一年級開展拼音過關測試,不僅可以讓老師了解、掌握學生拼音學習情況,總結得與失,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拼音的興趣,鼓勵學生藉助拼音識字、閱讀,為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潘晨晨 審核:羅德壽) 【來源:市教育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親身經歷:上一年級之前,孩子要不要提前學習漢語拼音?
    現在規定幼兒不準進行超前教育,所以幼兒園不會教授孩子漢語拼音。因此,很多的家長猶豫要不要在入學之前把漢語拼音提前教一下。有人說不用提前教,入學後老師會教;也有人說應該提前教,否則入學後跟不上。家長們拿不定主意了,開始猶豫、徘徊。
  • 關於在初等教育階段滿足漢語拼音教學需要的上中下遊問題與思考
    社會促進教學問題,主要集中在社會上編纂出版的中小學語文工具書對促進和支持漢語拼音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問題。目前這是兩大非常較難以改善的問題。一線教師在初等教育中展開漢語拼音教學時,就發現,原先在接受相關專業教育所學習的漢語拼音專業知識、理論,很多都不適合於在小學階段的拼音教學需要,或者說支持程度、融合度不高。
  • 你學的拼音,其實有12個韻母「失蹤」
    做了三十多年語言教育專家,身為浙江大學外語學院退休教授的她告訴記者,現行的拼音教材裡,並沒有一個叫「ian」的韻母。  這個發現主要源於她之前主編一本少兒漢語韻律啟蒙讀物,她一口氣把失蹤的包括「ian」在內的12個韻母全部找了出來,放到了剛出版的《情韻朗讀學拼音——高效又開心》中。  昨天,吳潔敏向記者透露了很多關於拼音的秘密。
  • 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校區:拼音大闖關 萌娃來挑戰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尹智慧)「我們要學好拼音,讀準拼音,會拼讀音節……」11月30日,益陽市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校區的一年級新生們端坐在教室裡,豎起一雙雙小耳朵,認真聆聽校長夏念紅在廣播室宣讀拼音過關測試規則,生怕漏聽了過關要求。
  • 漢語拼音推廣50年 逾10億中國人基本掌握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吳晶)今年是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發布《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自1958年中國在全國小學普遍推廣漢語拼音教學以來,目前已有逾10億中國人基本掌握這項重要知識技能。
  • 拼音大闖關 大家來挑戰——灞橋區東城第三小學開展一年級拼音知識...
    拼音王國大門開,小朋友們排隊來。勇闖關卡多奇妙,享受拼音樂開懷。風中聞草木,闖關獲真知。2020年12月8日—9日,室外微寒有風,西安市灞橋區東城第三小學一年級各班教室裡卻是一番明麗色彩,孩子們正在經歷一場精彩有趣的漢語拼音過關測試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全面了解、督促一年級漢語拼音學習,為學生今後識字、閱讀打下堅實基礎。
  • 漢語拼音60年|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的地名拼音
    在廣闊的邊疆地區,大片地名並不是漢語來源。這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三個自治區尤為突出。雖然這些少數民族語言來源的地名一般情況下有對應的漢語轉寫,但是在用拉丁字母轉寫時,如果以漢語為中介,很多時候既不方便又顯得累贅。對此,中國向來採取了比較靈活的辦法,根據1965年5月12日發布,1976年6月修訂的《少數民族語地名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
  • 你學的拼音 其實有12個韻母「失蹤」40多年了
    做了三十多年語言教育專家,身為浙江大學外語學院退休教授的她告訴記者,現行的拼音教材裡,並沒有一個叫「ian」的韻母。  這個發現主要源於她之前主編一本少兒漢語韻律啟蒙讀物,她一口氣把失蹤的包括「ian」在內的12個韻母全部找了出來,放到了剛出版的《情韻朗讀學拼音——高效又開心》中。  昨天,吳潔敏向記者透露了很多關於拼音的秘密。
  • 漢語拼音改革始末:陳毅制定核心方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關部門就馬上著手研製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拼音方案採用什麼字母的問題。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經過一年的工作,於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作為新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通過,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 拼音沒學好是種什麼體驗?小學生「實力」上演,我太難了
    這門增加的課就是英語課,為了讓孩子能學好這門課,二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階段就要好好利用,合理安排了。陽陽是一名即將升入三年級的小學生,暑假期間,家長給孩子報了暑假英語班,希望孩子先打個好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字母已經學完了,但老師發現,即使字母已經背得滾瓜爛熟,陽陽在聽寫中總是出錯,像「b、p、q、d」一直混淆,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