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採礦生產過程中最主要的一個環節是鑽孔爆破。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鑽孔爆破時所需要的幾種設備類型——牙輪鑽、潛孔鑽和頂錘鑽。這三種機型分別適合不同的礦山作業,如果選擇錯誤有可能會給你帶來不小的損失。
在說明這三類鑽機的特點之前,我們不得不先提一下它們的工作原理。
牙輪鑽機
牙輪鑽工作時提供足夠大的軸壓力和迴轉扭矩,牙輪鑽頭在巖石上同時鑽進和迴轉,對巖石產生靜壓力和衝擊動壓力作用。牙輪在孔底滾動中連續地擠壓、切削衝擊破碎巖石。有一定壓力和流速的壓縮空氣,經鑽杆內腔從鑽頭噴嘴噴出,將巖渣從孔底沿鑽杆和孔壁的環形空間不斷地吹至孔外,直至形成所需孔深的鑽孔。
特點:大孔徑、中硬巖、大產量
代表機型:1175E/D50KS
山特維克1175E
山特維克D50KS
潛孔鑽機
潛孔鑽的原理是靠高壓的風來驅動潛孔錘,衝擊力作用在孔底。直接衝擊巖石,因此與其它作業方式相比,效率高、噪音小,打的孔更直。
對於硬巖來說,大孔徑的鑽進使用潛孔鑽機更為有利。在200兆帕以上的硬巖比較合適,在200兆帕以下的礦山如果選擇使用潛孔鑽機,不但浪費油料,作業效率低,反而給鑽頭帶來嚴重的磨損。因為,孔內的潛孔錘的活塞運動時,由於巖石質地太軟,作用在鑽頭上的衝擊力不能被巖石完全吸收,這樣嚴重影響排渣的效率和鑽進的效率。還浪費空壓機產生的氣體,造成能量的流失。
特點:大孔徑、硬巖
代表機型:DI550/DR560
山特維克DI550
山特維克DR560
頂錘鑽機
頂錘鑽的衝擊是由液壓鑿巖機提供的,空壓機只做除塵排渣。頂錘式鑽機和潛孔式鑽機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只不過衝擊力作用位置不一樣。潛孔式衝擊力來源於衝擊器裡的活塞,作用在鑽頭上;頂錘式衝擊力來源於鑿巖機裡的活塞,作用在釺尾處,通過鑽杆傳遞到鑽頭。頂錘式鑽機的孔徑在127mm以下,孔深通常不超過20m,當孔深在15m左右時,採用頂錘式鑽孔效率比較高。
特點:小孔徑、淺孔、硬巖
代表機型:Ranger DX800/DP1500i
山特維克DP1500i
山特維克Ranger DX800
正確地選擇「使用工具」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這三種鑽機都各有優勢,就看你如何選擇。選擇對了,才能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小的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