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不斷!過去24小時內印度尼西亞發生三次地震,引發海嘯擔憂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稱,印度尼西亞發生6.0級大地震。美國監測地震和自然災害的科學機構稱,這場大地震發生在Jayapura鎮西南偏南約101英裡(168公裡)處。這場於12月16日17時42分發生的大地震也影響了與印度尼西亞相鄰的巴布亞紐幾內亞。這也引發了人們對該地區可能遭受海嘯襲擊的擔憂。當地政府尚未證實海嘯警報是否到位,地震造成的損失是否擴大。印度尼西亞地震:印度尼西亞發生6.0級大地震。
-
印尼蘇門答臘24小時內三次強震 恐是大地震前兆
印尼蘇門答臘24小時內三次強震 恐是大地震前兆 2008年02月26日 22: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香港二月二十六日電 雅加達消息:印尼蘇門答臘二十六日凌晨發生兩次六級以上強烈餘震,造成數十幢房屋損毀,一人受傷;相關單位在地震後曾發布海嘯警報。
-
走進地震監測中心 了解地震「那些事」
南寧市有發生過地震嗎?地震預報和地震預警的區別是什麼呢?工作人員是如何監測到地震發生的呢?11月8日,30名小記者受邀到南寧市地震監測中心採訪,帶著問題專門探尋關於地震的那些事。 在此次採訪中,小記者了解到監測中心日常如何監測地震情況,還了解到地震監測也包括對動物進行觀測等地震「冷知識」。在隨後的採訪環節中,小記者們熱情高漲,圍著講解的李栓老師,一個接一個地詢問關於地震的知識。
-
新加坡年底前將設立24小時海嘯與地震預報中心
新華網新加坡1月16日電 (記者張永興)新加坡環境和水資源部部長雅國16日表示,新加坡將在今年年底前設立一個24小時的海嘯及地震預報中心。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16日晚報導,雅國表示,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及附近海洋的情況,專家認為新加坡在未來不太可能遭受海嘯襲擊。儘管如此,新加坡仍將加強在海嘯和地震方面的監測。
-
加州24小時內發生9次地震!華人快下載地震官方預警APP!
據薩克拉門託蜂報報導,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顯示,加州在星期二至星期三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從洛杉磯北部到奇科(Chico),經歷了9次地震。在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亞海岸附近還測得了另一場地震。平安夜晚上8:24,洛杉磯以東的聖哈辛託(San Jacinto)山區的艾德爾威爾德(Idyllwild)附近發生3.2級地震。USGS表示,地震的深度為9.6英裡,遠至庫卡蒙格牧場(Rancho Cucamonga)和雷東多海灘(Redondo Beach)都可感覺到。USGS記錄的所有其他地震震級都達到了至少2.5級。
-
美國黃石公園,24小時內就發生了91次地震,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導語:美國黃石公園,24小時內就發生了91次地震,這到底意味著什麼?2020年發生的自然災害是真的特別多的,也許這就是地球母親對人類的一種警告吧。不管是哪一種災害,對人類而言,無疑是能夠帶來一定損害的。
-
美國黃石公園,24小時內就發生91次地震,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導語:美國黃石公園,24小時內就發生了91次地震,這到底意味著什麼?2020年發生的自然災害是真的特別多的,也許這就是地球母親對人類的一種警告吧。而地震也是如此,地震是很常見的一種事情,可是今年卻格外明顯。就在前段時間,美國黃石公園在24小時內,就發生了多達91次的地震,不僅次數多,而且影響的範圍是很大的。雖然震級不是很大,可是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一天之內,黃石公園地震次數達到91次,這麼龐大的數量,真的是讓人覺得十分震驚。
-
24小時內91次地震影響美國黃石公園,沉睡的火山會甦醒嗎?
24小時內,91次地震影響美國黃石公園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最近一段時間,黃石公園附近出現了極強的地震活動情況,24小時內發生了91次地震,是今年以來黃石公園地區最為活躍的地震時段之一,地震發生的區域位於黃石湖西南部,在心臟湖和西拇指之間。
-
24小時內91次地震影響美國黃石公園,沉睡的火山會甦醒嗎?
24小時內,91次地震影響美國黃石公園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最近一段時間,黃石公園附近出現了極強的地震活動情況,24小時內發生了91次地震,是今年以來黃石公園地區最為活躍的地震時段之一,地震發生的區域位於黃石湖西南部,在心臟湖和西拇指之間。
-
青島有132個宏觀地震監測點 今年全市已發生4次地震
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即將到來之際,5月8日,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在「加強青島市地震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網絡問政時表示,全市共有132個宏觀地震監測點。在這些監測點中,動物、植物、地下水、地電等都作為地震宏觀前兆進行監測。
-
唐山又地震了!今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1976年地震餘震△ 2018年5月24日,遊客在河北省唐山市唐 山地震博物館內參觀。 中新社發 王科 攝今天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古冶區7千米、距唐山市城區28千米,距天津市區132公裡,距北京市區180公裡。北京、天津等部分地區震感明顯。
-
記者帶你探秘地震監測,看安丘地震臺如何實時把脈地球動態
24小時都要有人堅守崗位 可監測到全球範圍內地震定點水準、流動水準、體應變……每一個數據都是監控板塊運動信息的關鍵一部分。地震臺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是及時採集、處理、上報數據,一天24小時都要有人堅守崗位,確保震後第一時間報送地震基本信息,在他們的字典中就沒有「假期」這兩個字。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連續可靠,風裡雨裡,他們都義無反顧。
-
24小時12次地震,可能出現噴發嗎?
黃石火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並仍處於活躍狀態的超級火山,在歷史上出現了三次較強噴發,距今分別為約210萬年前、130萬年前和64萬年前。過後科學家們一直在分析到底這座火山還會不會出現噴發。而美國地質調查局在6月又發布了一則消息,那就是黃石火山出現了「異常」情況,地震表現非常活躍。
-
剛剛,又地震了!2天5次地震!
震源深度10Km昨日(9月9日)凌晨遼寧省營口市地區在短短半個小時內連續發生4次有感地震頗不尋常▼聽聽遼寧省地震局怎麼說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賈曉東:離本次地震最近的斷裂為金州斷裂,距離約為2.5公裡。震中附近100公裡範圍內。1970年以來地震序列類型統計結果顯示,2級以上地震以震群型地震佔絕大多數。
-
地震監測實現2分鐘自動定位
▲在流動臺網中心,工程師講解地震速報內容。科學家如何捕捉地震波,如何做到地震預警?在「5·12」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前,5月8日,晨報記者走進江西省地震局,探訪了監測中心、預報中心等,了解省地震臺網如何布局,如何實現在2分鐘內可實現地震自動定位等情況。
-
人工智慧地震監測系統上線:2秒報出地震參數
當地震發生的時候,地震波信號傳到地震臺網,據此得出地震震中、震級、發震時刻、深度、破裂機制等參數。地震監測如何做到「又快又準」是我國科學家長期以來重要的攻關方向。在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在各地震臺站,速報員們一刻不敢鬆懈,他們是實現「又快又準」的關鍵一環。「震情信息無小事,容不得一絲差錯,只能叮囑自己仔細再仔細。」
-
冰島過去24小時7次地震,最強一次6級,地球又不「安分」了?
6月以來,關於相對頻繁的地震發生也再次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6月22日3時7分,位於冰島地區再次發生了一次地震,等級大小為
-
地震臺如何監測地震呢?從一口服役30年的老井裡了解前兆
在濬縣地震臺臺長趙暉的帶領下,記者看到浮丘山的山腰上有三座淺灰色的房子,這裡面裝著的儀器包括地震計、地磁監測儀等。 趙暉介紹,經過兩道門進入到房子內部就能看到地震計了。地震計看起來像個禮帽,外面罩著一個玻璃罩,下面就是裸露的基巖。 「地震計主要檢測地震信號,當地震來時,地震計會將記錄到的信號傳到觀測室,計算機就可以分析出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
-
一分鐘3次地震,美國大斷層俯衝帶發生1300次地震!
在地球上,地震環帶產生的地震也是越來越多,不少的人都為此感到擔憂。地震的每天發生確實大小都有,幾乎在4級左右的地震十分的頻繁,雖然這看起來確實不大,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存在,但是小地震的產生很可能後面就會出現更大的地震。小地震可以讓不少的「能量」匯聚在一起,特別是同一區域的地震。
-
煙臺福山發生地震 「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
「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 朋友圈消息稱:「地震專家預言,年內中國將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鑑於山東菏澤5月19日出現了大規模蛤蟆遷移,結合地質學家預言,山東-安徽等地將發生地震。」 6月1日,記者諮詢了青島市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該中心負責人表示,盛傳山東將發生地震的消息從80年代開始便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