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 「贛」勁更足 江西書寫綠色崛起新篇章

2020-12-06 騰訊網

她從雪山走來,向大海奔去,江頭江尾萬裡遙隔,卻同源共流、一脈相承。她蜿蜒11省市,留給了江西寬闊又充滿活力的152公裡「黃金水道」。

11月,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江西,三天時間,近二十個採訪點,20多家中央、省市新聞媒體走訪、記錄、感受、見證了江西在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中的成就和努力。

近年來,江西牢牢把握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給江西帶來的寶貴機遇,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在轉型升級中激活新動能,以更高水平的保護、更有力量的「擔當」推動高質量發展。

江豚躍、候鳥飛 好一副生態美景圖

江西九江,坐擁152公裡長江岸線,得益長江大保護的實施,這裡悄然發生著變化。11月18日,記者來到湖口縣北門碼頭,放眼望去,寬闊的江面波光瀲灩。

伴隨著「突突突」的馬達聲,一艘巡護船緩緩靠岸。協巡員舒銀安和隊員們結束了上午的巡護工作。「這兩年長江環境變好了,魚、江豚等數量多了起來,非法捕魚的人幾乎沒有了。」舒銀安介紹長江禁漁後的變化。

今年53歲的舒銀安,家裡世代以捕魚為生。2017年,湖口縣建成全國首批江豚協助巡護點,他便轉業成為一名「護豚人」,協助相關部門打擊在江豚生活區使用非法漁具捕撈、非法採沙、非法排汙,以及違規新建碼頭等行為,保護江豚的生存環境。

江豚協助巡護隊現有11名隊員,三年來,他們始終堅持日常巡護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現在經常能看到江豚躍出水面,而且離岸邊更近了,漁民們也認識到環境好了,不僅對自己有好處,對後代的好處更多。」舒銀安如是說。

「最多的一次發現13頭江豚,這說明我的工作還是有成效的。」作為一名「護豚人」,舒銀安感到很自豪。2020年1月1日起,隨著長江江西段和鄱陽湖全面禁捕,以及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江豚家族頻現,盡顯長江生態之美。

10月份以來,候鳥陸續抵達永修縣吳城鎮。楊春攝

在九江吳城鎮,候鳥也是一道亮麗風景,「飛時遮盡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就是對吳城壯觀的越冬候鳥群的真實寫照。

吳城鎮地處鄱陽湖邊,擁有60餘萬畝溼地草原。據統計,每年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多達60-70萬隻,種類達310種,其中越冬的白鶴、白鸛群體佔全球總數98%,而吳城鎮的溼地就是候鳥越冬的重要棲息地。

進入10月份以來,候鳥陸續抵達鄱陽湖越冬,吳城也進入了最佳觀鳥季。大家紛紛來到觀鳥點一睹候鳥風採,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白鶴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它們時而信步倘佯,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引頸瞭望,時而展翅騰飛。

「吳城候鳥小鎮生態保護區,全面禁止一切影響生態功能與生態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不破壞一寸溼地,不毀壞一片林地,不與鳥爭地。」吳城候鳥小鎮推進辦副主任樊堅告訴記者,觀鳥平臺採用仿生學設計,就是為了大家在觀鳥的同時不打擾鳥類。

聲聲鶴鳴惹人醉,人鳥同樂共祥和。鄱陽湖國際候鳥吳城小鎮良好的溼地環境、壯觀的鳥群、迷人的風光,讓人流連忘返。

大保護 謀發展 譜寫轉型新答卷

漫步在方大九鋼最美長江岸線,一座巨型「鋼鐵俠」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視線。

原來,這座機器人名為「長江守護俠」,寓意守護長江一岸翠綠與一江清水。由方大九鋼員工自主設計並利用廢舊鋼板、輪胎等物資製作完成,高9米,寬8米,魁梧身軀紅藍相間,與周邊天水一色的環境相得益彰。

綠樹掩映、江風習習,作為一家集燒結、煉鐵、煉鋼、軋材生產於一體的鋼鐵公司,方大九鋼給人的感受煥然一新,不僅看不到傳統產業帶來的汙染,還有一種置身森林旅遊工廠的感覺。

「作為沿江傳統製造業企業,從2016年開始,方大九鋼按照京津冀最嚴的環保標準進行提標改造,針對鋼鐵企業的主要汙染排放物,粉塵、廢水、廢氣等實行多措並舉,全力實現清潔生產、超低排放,用含綠量的提高帶動含金量的提升,將綠色發展的生態優勢轉換為效益提升的經濟優勢。」方大九鋼黨委書記徐向陽告訴記者。

「2017年以來,方大九鋼投入環保資金10餘億元,在荒江灘上架起『彩虹橋』,在廢水池中養起金魚,黃土地化身為景觀線。」徐向陽介紹說,企業主動實施環保技改升級,當前綠化率超過30%,2019年成功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瑞昌市科技園生產的各類燈型。楊漢青攝

緊鄰長江的江西瑞昌,也正以創新創業的勁頭推進LED產業迅速發展。

走進瑞昌市科技園,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有序排列,讓人不禁感嘆這座小城除了擁有美麗的長江岸線外,還藏著令人眼花繚亂的科技產業。「科技園共有29家電子電器企業落戶並投產,就業人數達到3500人。」瑞昌市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張友利介紹。

據悉,瑞昌的LED產業其實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最初,當地政府部門在接待客商考察時,敏銳捕捉到國內LED產業的發展動向,確定將LED作為重點產業來打造。

「在廠房租金、稅收獎勵、人才吸引、融資支持、企業招工等方面制定了優惠政策。」張友利告訴記者,園區在吸引企業方面不僅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務,還將繼續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力度,以方便企業拎包入住、輕裝上陣。

同時,為追求更低的物流運輸成本,瑞昌市從2019年起,計劃連續三年每年統籌安排3500萬元物流專項引導基金,用於補貼重要物流專線和獎勵重點物流企業發展。

兩年多時間內,瑞昌的LED企業總數達到122家,籤約資金近130億元,出產的產品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LED行業迅速崛起的新秀,「一座點亮世界的城市」正在起步。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充滿魅力的長江之濱,江西正以嶄新的姿態,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畫卷繪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焦點

  •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宋鑫:奮力書寫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新篇章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 餘璐)11月14日,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指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會議的召開,再次為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近日,人民網記者圍繞「踐行『兩山』理論 助力綠色發展」主題,對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進行了專訪。
  • 《江西的生態足跡》:傳遞綠色崛起的"江西智慧"
    全景再現半個多世紀江西生態變遷發展 忠實記錄江西探索綠色崛起的難忘歷程其中,上卷全景式再現了江西自然生態從遭受嚴重破壞,到此後歷經艱辛探索、全面恢復、不斷改善,再到全省樹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發展理念,最終依靠自然生態後發優勢,以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為綠色崛起的「龍頭」,實現生態與經濟共同騰飛的半個多世紀曆程。
  • 「央企在江西」贛鄱風正好揚帆——國家能源集團在贛發展綜述
    國家能源集團在贛統調發電裝機674.9萬千瓦,佔全省統調裝機容量26 .7%,其中國華九江電廠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大能源項目,是江西省經濟環保性能最好的火電企業;萬安水電廠是贛江流域首級電站及全省最大水電廠,在防洪、航運、灌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所屬企業累計上繳稅費超過70億元,國電九江、豐城、黃金埠、萬安水電廠等4家單位成為全國文明單位,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央視新聞頭條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1月5日,央視《新聞聯播》在頭條位置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這篇報導由九江市廣播電視臺協助拍攝,新聞以彭澤縣大力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拒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落戶為例,大篇幅介紹了九江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的綠色實踐,使九江沿江生態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一起來看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共舞長江經濟帶】江西經濟轉型求變:注入生態、創新、智能多重因子
    在「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網絡主題活動中,媒體記者們來到江西站。在「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背景下,以傳統工業為支柱的江西經濟謀求轉變,並注入生態、創新、智能等多重因子。這些數字透露著江西改變生態環境的成果和決心。在南昌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艾溪湖畔原有一部分商住用地,因為生態環境改善的需要改建為溼地公園,為此損失了200多億元。」「但是沒想到的是,溼地公園建成後,環境好了,反而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吸引了許多企業和高端人才,還有市民周末到這裡休閒娛樂。」該負責人表示。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圖片特刊:江西冬遊打卡地...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圖片特刊:江西冬遊打卡地——「白鶴王國」 2020-11-22 09:52:34   來源
  • 江西丨宜春讓綠色品牌越擦越亮
    江西日報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綠色發展樣板。」近年來,宜春市按照「綠色崛起示範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典範區、協同發展創新區」要求,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品牌越來越亮,綠色發展更高更強。  一張藍圖繪到底  宜春有優良的生態環境。空氣品質常年優質,境內7條主要河流均達到飲用水標準,森林覆蓋率達56.84%,先後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20餘張國家級名片。
  • 綠色運輸崛起厚植綠色發展基礎
    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綠色發展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特別在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戰略成果之後,我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從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在這五個「更」中,實際都蘊含著綠色發展的內涵和要求。
  • 江西信豐西牛隧道貫通,贛深高鐵又有新進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4月13日6時58分,贛深高鐵信豐西牛隧道順利貫通,再次打通了贛深高鐵建設工程的一個關鍵控點。這是疫情復工復產以來贛深高鐵江西段在6天時間內連續貫通的第二條隧道。圖片來源於網絡西牛隧道位於江西贛州信豐縣西牛鎮,隧道全長2456米設計為雙線隧道,設計行車時速350km/h。
  • 江西省的簡稱「贛」是什麼意思?——五嶺逶迤說象郡
    這五座山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北部和湖南、江西南端的四省交界處,是中國長江以南最大的橫向山脈,也是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嶺南古為百越之地,是非漢族部落居住的地方。秦末漢初時,它是南越國的轄地。秦以前,對嶺南一帶,有多種稱謂。《史記·南越列傳》載:「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揚越,置桂林、南海、象郡。」
  • 動植物保護丨來自長江邊的江西故事
    「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在鄱陽湖區生活…… 在有著152公裡長江岸線的江西省,沿江生態正在發生喜人的變化。近年來,江西在推進長江大保護中堅持生態為先,創新舉措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探索出一條別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守護長江「微笑天使」 昔日漁民...
    江西湖口縣境內有24公裡的長江岸線、30公裡的鄱陽湖岸線,水域總面達160多平方公裡。為開展江豚保護工作,2017年6月15日,湖口縣率先成立江豚協巡隊,協助漁政和環保志願者開展江豚保護工作,守護鄱陽湖及長江湖口水域的水生物。發展至今,共有11餘名隊員和3條巡護船。
  • 贛深高鐵來啦!2h直達江西!開通時間是……
    贛深高鐵即將通車! 深圳2小時直達贛州 舌尖上的江西,我來了! 贛深鐵路全線完成90%以上 贛深鐵路深圳段共有
  • 從文學書寫看長江之變
    從先秦的老莊、屈原到唐宋的李白、蘇東坡,再到現當代的沈從文、廢名、汪曾祺、王安憶,他們書寫長江的作品中,不乏懷人、思鄉、憶事、感時的典範之作,我們從中既能看到長江流域的風物之變,又能窺見中國人精神文化風貌的變遷軌跡。
  • 京杭大運河外又一條大運河,貫通長江與珠江,從江西省可直通南海
    ,向南直達珠江口,連接長江與珠江水系,長江和珠江兩大經濟帶,人員貨物從九江經水路可直達廣州通向南海,這樣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就增加了一條通向南海的水路交通要道。江西省對修建贛粵大運河非常熱衷,因為江西省屬於內陸省份,水路交通方面只可以經長江水道通往東海,如果開通贛粵大運河,那麼江西省內將增加一條通往南海的水道,這無疑對該省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 專家稱湘鄂贛核電站安全風險大:若出事打擊將致命
    近期,業內卻一直盛傳「湖南桃花江核電站、湖北鹹寧大畈核電站和江西彭澤核電站(下稱『湘鄂贛核電站』)的各項準備工作都按照2016年開工進行」。  「採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是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的核電發展前提。然而,以這一前提重新審視「2016年或將動工」的湘鄂贛核電站,卻發現無論是電站選址還是所採用的技術,其安全問題還有一些關鍵因素亟待深入研究、審慎決策。
  • 政務釘釘平臺「贛政通」全面上線 江西跑出數位化治理中部樣本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1月13日,江西省移動政務協同辦公平臺「贛政通」全面上線,成為中部地區第一個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的省級數字政務平臺,為政務數位化轉型提供了新樣本。  在1月13日「贛政通」平臺啟動上線視頻會議中,江西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張小平表示,「贛服通」、「贛政通」兩大平臺相輔相成、互為支撐,成為江西推動政府數位化轉型的「雙引擎」,實現了「贛服通」受理、「贛政通」辦理的政務服務完整閉環。這種「前店後廠」的建設模式,不僅使江西省在移動政務服務領域形成了領先優勢,也為全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推動政府數位化轉型提供了有益探索,創造了實踐經驗。
  • 共舞長江經濟帶繪就雲嶺新畫卷】綠色電力 沿江遠行
    雲南北大門水富市,素有「萬裡長江第一港」的美譽。從這裡沿蜿蜒的金沙江逆流而上,是我國水力資源最富集的區域,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多座大型水電站坐落於此。
  • 每日一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他強調,要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從上遊重慶到中遊武漢,再到下遊南京,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先後3次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 12月26日,昌贛高鐵正式通車!
    12月26號昌贛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意味著贛南老區正式進入高鐵時代江西省也實現了市市通動車昌贛高鐵全長約416公裡於2015年7月15日開工建設「★」表示辦理營業動車組全線設13座車站昌贛高鐵全線設南昌、豐城東、樟樹東、新幹東、峽江、吉水西、吉安西、泰和、萬安縣、興國西、贛縣北、贛州西等13座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