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氫機通過汽化催化重整及純化等技術從甲醇水中提取氫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水氫機通過汽化催化重整及純化等技術從甲醇水中提取氫

工業設計 發表於 2020-11-25 11:49:46

大家都知道氫是一種清潔能源,燃燒生成水,不會產生任何汙染物,達到環保可再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但幾十年來光解水制氫的發展停滯不前,原因是分離和收集氫氣非常困難,氫氣的存儲安全和儲運成本也是重大挑戰。工業設計公司根據這一需求,設計出利用便攜可移動的「水氫機設計」。

作為清潔、高效、可持續的新能源----氫能,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開發和應用。水氫機是採用汽化催化重整及純化多項技術從甲醇水中獲得高純氫,再通過質子膜系統產生電、熱等多種能源的裝置,它把水和甲醇按比例混合,通過電化學反應,轉化成電能,減少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汙染。

這款水氫機設計形態簡潔美觀,機身採用鋁合金拉伸,保證強度,表面氧化灰色,科技感更強。外觀造型由四個矩形堆疊而成,形成一種模塊感和未來感。兩側的X型設計,寓意探索未來,同時也體現產品專業感。散熱孔的設計結合了化學分子的六邊形圖案,類似一個化學反應,符合產品屬性。從工業和汽車行業應用出發,機身結構牢固,易拆裝,易可多個重疊一起使用,維護簡便,使用安全可靠。

水氫機設計將難以儲運的氫能按人們的需求即時即用,現制先用,讓氫能隨時隨地動起來,解決了氫能應用的安全問題和成本問題。
        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可拆裝可疊加模塊重組的水氫機設計
    2020-11-25 09:26:58 來源: 犀真盟 舉報   大家都知道氫是一種清潔能源
  • 甲醇重整制氫及冷熱電聯供的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受科技部重點...
    其中,醇類重整制氫及冷熱電聯供的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包括:針對高效、環保、長壽命分布式供能系統應用需求,開展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發。具體包括:用於分布式供能的醇類重整制氫系統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空氣在線淨化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系統技術;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技術;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系統模擬仿真、系統集成優化及能量管控技術。
  • 水氫技術有哪些市場應用前景?
    而水氫技術已解決了傳統氫燃料電池氫氣的存儲運難題,水氫發電技術利用催化重整技術,將甲醇水作為原料制氫直接發電,不再需要將氫氣壓縮裝罐或者管道運輸、通過加氫站使用。做到了「用氫不見氫」,從根本上解決了儲氫和運輸的安全難題。同時,降低了氫能製備和使用成本。
  • 水氫汽車是氫能應用的重要載體
    《2019長三角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創新發展白皮書》指出,未來能源網絡是電網、氣網、氫網合一的立體結構,實現多能互補、能源有效轉換。氫能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載體,可消納富餘電量、靈活轉化為電能,還可部分替代天然氣,是能源三網合一的樞紐。   對我國來說,加快發展氫能產業,不僅能在全球能源變革中佔得先機,培育出一個市場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還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和汙染物排放。
  • 業內專家:青年汽車水氫技術 違背能量守恆定律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何仕均副教授對「水氫發動機」表示質疑:「水轉化成氫氣需要有能量才能實現,否則就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他認為,用氫氣作為燃料作為汽車的動力,國內外都有團隊進行研究,但與青年汽車公布的技術並不相同,且該技術介紹中提及的催化劑也有很多的疑點。
  • 加水就能跑,水氫機違背科學原理?青年汽車陷入質疑風波
    水氫機的本質是通過氫氣的能量去為汽車提供動力驅動,這與我國現階段重點研究的氫燃料電池屬於同一本質,甚至可以歸類於氫燃料的研究方向,這本無不妥和可質疑的地方,但是水氫機偏偏選擇了以一個譁眾取寵的方式出場。
  • 從水中高效批量生產氫即將成為現實
    從水中高效批量生產氫即將成為現實 前瞻網 發表於 2021-01-13 17:08:16 根據俄勒岡州立大學工程學院以及康奈爾大學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項新研究,從水中高效批量生產氫即將成為現實。
  • 水中高效批量生產氫即將成為現實比從天然氣中提取更清潔、更可持續
    根據俄勒岡州立大學工程學院以及康奈爾大學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項新研究,從水中高效批量生產氫即將成為現實。科學家們利用先進的實驗工具,對電化學催化過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種過程比從天然氣中提取氫氣更清潔、更可持續。研究結果發表在的《科學進展》雜誌上。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成功從氨中大量提取高純度氫,技術已公布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氫和燃料電池研究中心的Young Suk Jo和Chang Won Yoon領導的團隊日前公布了從氨中提取高純度氫並與氫燃料電池結合發電的新技術。這證實了利用氨作為氫氣載體長距離輸送大量氫氣的可能性。
  • 專家講堂||淺談甲醇燃料電池汽車(下篇):中國發展現狀及趨勢
    在這個技術路線的指導下,基於甲醇重整燃料電池發電系統開始進入我國汽車製造業的視野,正式邁入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舞臺,並由此開始在中國得到深入研究。     甲醇重整制氫+氫燃料電池系統作為「發電機」系統,主要有三種技術路線:   A.
  • 甲醇燃料電池制氫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未來甲醇和氫燃料電池汽車以及不同摻燒比例的低碳燃料汽車,都有可能成為市場的寵兒,政府都應該儘量清除其準入障礙,進一步抓甲醇,促氫能,醇氫互補、甲醇當先。」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在日前於重慶召開的國際甲醇汽車及甲醇燃料應用大會上表示,將甲醇即時轉化為氫能的車載甲醇制氫技術,或能很好地解決以上痛點。「而且1L甲醇的產氫量是1L液氫的2倍,是非常好的液體儲氫、運氫載體。」
  • 資助成果 | 我國科學家在水煤氣變換低溫產氫研究中獲得重大突破
    該研究打破以可還原性載體分散貴金屬為低溫變換催化劑的傳統研究思路,利用過渡金屬碳化物熱穩定性好且與被分散金屬有較強相互作用的特點,構建雙功能碳化物負載金催化劑Au/α-MoC:立方相α-MoC低溫活化解離H2O,被分散的金促進低溫CO吸附活化,在界面處完成重整反應並生成H2。該催化劑可將水煤氣變換反應溫度大幅降低至120oC。
  • 中國具有自主可控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近日,有媒體對德國Gumpert公司的一輛甲醇燃料電池跑車進行了報導,這個報導內容,給人一種甲醇燃料電池是新生事物的感覺。其實,甲醇燃料電池技術不僅在國外有較長的歷史,它也是我們中國掌握的技術,確切地說中國具有完整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
  • 愛馳放衛星,甲醇制氫燃料技術宣布落地
    通過對甲醇重整生成氫能源以驅動汽車,這個聽起來更像是個概念的技術在愛馳手中實現了落地。11月7日,以「甲醇燃料產業經濟及汽車領域應用」為主題的第二屆全球汽車發展趨勢論壇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一直致力於清潔能源研發和應用的愛馳汽車在此次論壇期間與丹麥藍界科技籤署了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技術的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還與國家甲醇汽車試點城市山西高平籤署了項目合作落地協議,未來將落地建設甲醇制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製造基地,將甲醇重整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產業化正式落到實處。
  • 製備氫燃料,水煤氣變換低溫產氫重大突破 | 2019未來科學大獎周
    獲得2013年度北京大學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2014年度王選青年學者獎,2017年中國催化青年獎,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優秀青年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6年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製備氘化生物分子,因為氫很輕,中子技術就非常適合!
    中子技術很適合研究像氫這樣的輕原子,對於含有大量氫的生物分子來說,就是是很好的例子。中子對氫(1H)與氘(2H)的同位素替換特別敏感,這使得對比技術可以用於詳細研究分子。為此,需要準備氘化版本的生物分子。
  • 常見水純化技術攻略
    反滲透(RO)法:一種高新膜分離技術。它是以壓力為推動力,利用反滲透膜只能透水而不能透過溶質的選擇性。反滲透從含有各種無機物、有機物、微生物的水體中,提取純水的物質分離過程膜的孔徑小於10埃(1埃等於10-10米),具有極強的篩分作用,其脫鹽率高達99%,除菌率大於99.5%。可去除水中的無機鹽、糖類、胺基酸、細菌、病毒等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