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一直認為陽光是生命存在的必備要素,而光合作用是唯一的將無機物轉換成有機物的形式。由於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異養生物,意味著這些生物體無法自己合成生命所需的有機物,因而光合作用被認為是一切生命的基礎。然而,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人們驚奇地發現,在深海之中依然生存著非常多的海底生物。在黑暗、高壓、嚴寒或灼熱的條件下,這些生物是如何生存的呢?
早在讀博期間, Colleen Cavanaugh 就提出了和熱泉口常見的巨型管蟲(Riftia pachyptila)共生的一種細菌可以通過氧化硫化氫來獲取能量從而將無機碳轉化為有機碳。Cavanaugh 後來也通過一系列培養實驗證實了這一假設。而在之後的時間裡,人們不斷發現新的細菌以及古細菌具備這種化能自養的生存方式,而其所獲取能量的渠道也不僅限於氧化硫化氫,二價鐵,二價錳,氫氣等還原性物質都可以成為他們獲取能量的元素。這一不依賴於陽光的自養形式,為熱泉生態系統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而從地殼內噴出的海水(有些還夾雜著地殼的孔隙水)帶來了豐富的硫化氫以及礦物質,支持著這些細菌和古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作為生物鏈的底層,它們進而支撐了從簡單的原生生物到大型魚類的生物網。
好消息!生物醫學大講堂-騰訊視頻和優酷視頻帳號已經開通!通過騰訊或優酷客戶端搜索關鍵詞「生物醫學大講堂」,即可觀看並下載世界著名科學家的演講視頻,隨時隨地享受最頂級的科學盛宴!
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請轉發到朋友圈,與朋友們一起分享!
使用騰訊視頻APP,可以免費下載世界著名生物學家演講視頻啦!
1. 在騰訊視頻APP中搜索關鍵詞「生物醫學大講堂」:
2. 選擇自己想要觀看的科學家演講視頻
3. 點擊視頻下方的緩存,將視頻下載到手機,隨時隨地觀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生物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