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Shank球:沿著體線揮桿 避免上杆軌跡偏內

2021-01-09 搜狐網

  沿著體線揮桿,避免接座擊球

  你偶爾會打出Shank球,這動搖了你對比賽的信心。

  問題

  你偶爾會以球桿接座觸球。Shank球不僅會使球偏右(通常會帶來大麻煩),還會動搖你對比賽的信心,使你難以享受樂趣、做出理想的表現。

  解決方法

  老話說,Shank球是一種接近完美的擊球,但我絕不同意。以接座觸球是一種嚴重失誤,它絕不應該出現。Shank球的主要成因是上杆軌跡過於偏內,導致下杆軌跡過於自內向外。站位和杆面過度開放也會導致Shank球。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需使站位與目標方向線平行,杆面垂直,然後集中注意力在上杆和下杆時使球桿沿著體線移動。只要下杆時球桿沒有過度自內向外移動,你就不可能以接座觸球。

http://sports.sohu.com/20140822/n403669254.shtml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體育 《高爾夫雜誌》 http://sports.sohu.com/20140822/n403669254.shtml report 779 沿著體線揮桿,避免接座擊球你偶爾會打出Shank球,這動搖了你對比賽的信心。問題你偶爾會以球桿接座觸球。Shank球不僅會使球偏右(通常會帶來大麻煩),還會動搖

");}

相關焦點

  • 想讓桿頭軌跡由內向內?這3點是關鍵,助你打出筆直擊球
    高爾夫揮桿的一個基本原理是:形成「內側—方正—內側」的桿頭軌跡,因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可以持續打出筆直且紮實的擊球。但在業餘球友之中,大多數人的桿頭軌跡都表現為由外向內或者由內向外,從而導致擊球效果不理想,而這,也對大家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亦是必須要去解決的一個揮桿難題。想形成由內到內的桿頭軌跡,我認為有3個關鍵點是大家不得不去做到的,它們也是導致大部分人桿頭軌跡不理想的根源。
  • 解讀離心力揮桿 改變垂直揮桿平面
    2.離心力揮桿適用於每個高爾夫選手,無論體型的大小、性別或年齡。  3. 任何人都可以像職業高爾夫球手一樣學習離心力揮桿。並沒有對天賦和柔韌性的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學會如何協調離心力揮桿所要達到的3個技能。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離心力的揮桿動作達到70桿左右。注意:世界級的高爾夫比賽是比平常自己下場更容易緊張和自信更難發揮的。
  • 伍霜駟:孫子兵法演繹揮桿 正確握杆為何最重要
    不過,現實比較殘酷:易經無法送神八上天;中醫醫治不了「林黛玉」的乳腺癌;至於孫子兵法,雖然西點軍校把它作為一個「讀物」,而令中國人「無上榮光「,但西點軍校裡有關古代兵法的讀物實在很多,不僅這一種。  閒話少說,咱們繼續孫子兵法的「知己知彼」。當你握好球桿後,人與杆是一個整體,此時,我們將人杆聯合起來的系統視為「己」,將球視為「彼」。
  • 史上最經典揮桿連續動作!每天睡前看一遍杆數立減
    我非常欣賞的一點:此刻他的右膝指向內側並在整個上杆過程中保持支撐作用。在這一點上,霍根的起杆非常「老派」。這時,他的身體各部同時啟動,向遠離球的方向運動。教科書式的二分之一上杆,把這張圖印在腦子裡,這就是標準。身體轉動、站位寬度、手腕動作和重心分布堪稱完美。
  • 揮桿課堂遠距離高飛開球 打下基礎享受美妙時刻
    我在教學中無數次碰到這樣的學生,他們以為讓揮桿更有力的訣竅是讓球桿繞過脖子,產生我稱之為"偽上杆"的姿勢。事實上,這樣的上杆毫無力量可言。雙手只要如此靠近身體,就是在為自己設置一個艱難的揮桿過程,直至收杆。
  • 【數據】你想打右曲球,卻偏偏打出了左曲球,怎麼辦?
    教練們在教學過程中,見到過最多的問題就是,球員以「由外向內」(out-to-in)的揮桿軌跡計劃打右曲球,但在擊球過後卻絕望地發現球並沒有按照預設路線飛,而是飛向了相反的方向(這種情形即double cross)。
  • 球技:10秒消滅Shank球 教你一個最簡單的辦法
    你遭遇了Shank球?這種簡單的練習場訓練法能夠幫助你消滅最可怕的失誤球  在你最不希望可怕的Shank球出現的時候,比如一輪原本順利的比賽的中途,它偏偏出現了。這是怎麼回事?它的心理影響是如此之大,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開始小心翼翼地採用保守揮桿了。一次輕鬆的散步變成了一次充滿焦慮、困惑和失望的長徵。  快速治癒Shank球  如果你在下杆時使身體靠近球,就會打出Shank球。就這麼簡單。重心前移以後,觸球點由鐵桿杆面的中心移向了跟部。但球沒有擊中跟部,而是擊中了接座,半圓形的接座使得球猛地彈向右側。
  • 豪遊中東沙漠中揮桿
    比如地處杜拜市中心的杜拜灣高爾夫和遊艇俱樂部,就擁有水面障礙區、沙障以及多變的地形,是一座18洞、總杆數72桿的熱帶球場,其中9洞帶有泛光燈照明,可供晚間揮桿;在位於阿布達比的一座小島上的雅思林克斯高爾夫球場,不僅可以享受鳥類和海洋生物構成的豐富生態環境,還可以使用包括會員私人練習場、來賓練習場在內的各種練習場地。
  • 連續動作 總統杯新人李真明1號木揮桿大解析
    穩固上杆在上杆過程中,李真明的下半身依然保持穩定。「上杆時,他的雙手沒有離開右腿太遠。」德魯說,「否則,他的重心會太靠右。我希望他能保持身體平衡和穩固。這可以讓他更好地扭轉上半身,並帶來穩定的下杆。」充分扭轉在上杆頂點處,李真明的髖關節轉動了約45度,同時他的肩膀轉動已超過90度。「自由轉動髖關節可以增加揮桿幅度。」德魯說。他還注意到李真明左手腕呈弓狀彎曲,杆面輕微關閉,這可以減少下杆時的手腕動作,提升穩定性。
  • 「教學」輕踩一顆小白球幫你穩固下盤,塑造完美上杆!
    前言  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要做好一次揮桿、一次擊球就要做好揮桿的第一步——上杆。
  • 站位測距儀:你和球距離多遠合適 簡單方法測試
    站位測距儀  站得離球太近會影響你的揮桿速度和擊球準確性,還會讓你丟掉很多新球  你總是走近球,完成站位動作,就開始揮桿,從來沒有考慮過站得離球多遠才合適。  問題  你感覺自己做出了穩固的揮桿,但錄像表明(或者球友們告訴你),你的下杆平面太平(將導致左曲球)或太陡(將導致右曲球),這一點還會影響你的揮桿速度。  解決方法  在你為了解決揮桿平面問題而重塑揮桿動作之前,可以先檢查一下自己的站位,尤其是你和球的距離。
  • 明白了高爾夫運動中的力學原理,才能擁有更精準的揮桿
    多球友在打過一段時間的高爾夫後,都經歷過這樣的疑惑:明明打球姿勢沒錯,可為什麼總會遇到擊出去的球偏離既定目標的現象呢?今天小編就來講講有關高爾夫運動中的受力情況分析,幫助大家充分了解高爾夫力學原理,從而獲得更加精準的揮桿。
  • 上旋球與下旋球的軌跡
    桌球有上旋球和下旋球。就說上旋球,它的運動軌跡和不旋轉的球相比,是偏上了還是偏下了呢?
  • 對角度誤差不敏感的體對角線位移測量方法
    用傳統的雷射幹涉儀來測量直線度和垂直度誤差需要昂貴的時間,這樣就發展出用來快速檢測的體對角線位移法,這在ASMEB5.54或者ISO230-6標準中已有詳細說明。體對角線位移誤差體對角線位移是一種用雷射幹涉儀測量體積定位精度的方法。雷射頭放在工具機工作檯上,而放在主軸上的反射鏡則反射沿著工具機對角線方向的雷射束。4條體對角線測量方向是ag、bh、ce和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