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經典揮桿連續動作!每天睡前看一遍杆數立減

2021-01-21 高爾夫大師雜誌


本·霍根的揮桿無人能及,1957年他創作的那本《關於現代高爾夫基本原理的五堂課》至今還被高爾夫球手奉為經典。



在這裡,Golf Digest特邀美國最佳年輕教練之一的Jason Birnbaum(紐約曼哈頓伍德俱樂部主教練)點評這位拿下過9場大滿貫勝利的傳奇球手的揮桿


他的站位柔和安靜,雙臂放鬆。我非常欣賞的一點:此刻他的右膝指向內側並在整個上杆過程中保持支撐作用


在這一點上,霍根的起杆非常「老派」。這時,他的身體各部同時啟動,向遠離球的方向運動。



教科書式的二分之一上杆,把這張圖印在腦子裡,這就是標準。身體轉動、站位寬度、手腕動作和重心分布堪稱完美。


除了完美沒什麼可說,這是放在任何時代頂尖球手裡都不遜色的上杆至頂點姿勢


下杆的滯後顯得有點誇張,但身體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此刻有很好的分離。雙腿朝目標方向轉動,而肩部和上半身保持滯後。


我很喜歡他在通過球時身體充分的釋放,這可以製造出觸球時淺平的角度。


收杆時身體保持完美的平衡,整個動作都在控制之中,非常穩定。不過這並非出自刻意,當整個揮桿動作中身體各部分都協調而同步時,這會是自然的結果。


©Golf Digest China 2016


今日內容,敬請關注~

史上最經典揮桿連續動作!每天睡前看一遍杆數立減

老而彌堅


高爾夫大師微信號前五日TOP 5熱讀

點擊即可閱讀

換杆大指南|這些鐵桿能讓蹬三輪車的你迅速破百!

突破常規,誰說長杆短杆不能兼容?!

反潮流|像託尼·費諾一樣轟炸球場,你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攻克四種困難球位,讓球桿的反彈角帶你脫困

神推桿成就美巡8冠王,斯皮思如何利用遊戲改善推桿?


相關焦點

  • 連續動作 總統杯新人李真明1號木揮桿大解析
    穩固上杆在上杆過程中,李真明的下半身依然保持穩定。「上杆時,他的雙手沒有離開右腿太遠。」德魯說,「否則,他的重心會太靠右。我希望他能保持身體平衡和穩固。這可以讓他更好地扭轉上半身,並帶來穩定的下杆。」充分扭轉在上杆頂點處,李真明的髖關節轉動了約45度,同時他的肩膀轉動已超過90度。「自由轉動髖關節可以增加揮桿幅度。」德魯說。他還注意到李真明左手腕呈弓狀彎曲,杆面輕微關閉,這可以減少下杆時的手腕動作,提升穩定性。
  • 新刊搶先看!全球最新科普卡連續動作+視頻,簡單動作輕鬆學
    就在昨天,他贏下自己首場大滿貫,並以-16的成績打平了由小麥保持的美國公開賽最低奪冠杆數。在贏下這場比賽後,賽前排名第22位的科普卡首次進入世界前10名。「基於他現代的擊球方式以及對待比賽的態度,科普卡完全有能力贏下一場大滿貫賽。」自2012年起執教科普卡的克勞德·哈蒙三世說,「他的開球非常棒,並且現在的他可以駕馭各種擊球。科普卡全面的技巧使得他的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 解讀離心力揮桿 改變垂直揮桿平面
    來源:share Golf最有力量以及最穩定的高爾夫[微博]揮桿是當一個人最大程度地利用他機體的能力去製造一種離心力的運動軌跡。離心力運動相對自然神經系統揮桿,明顯地減少了由於揮桿中細節的失誤造成的二次動作修正及補缺。會運用離心力揮桿的球手們通常在壓力下能發揮地更出色。什麼是離心力揮桿,為什麼要學習離心力揮桿,請看棕櫚泉國際高爾夫學院CEO丹尼從16個方面做出的解讀:  1.離心力揮桿動作:a。最穩定的 b. 最精確的c。最有力量的d。最可靠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高爾夫動作。
  • 揮桿課堂遠距離高飛開球 打下基礎享受美妙時刻
    中間兩幅錯誤示範圖,從兩個角度展示了這種失敗的揮桿動作。不是開玩笑,我一生中見過太多的收杆動作,有些看起來比實際效果要糟。舉例來說,阿諾德·帕爾默的膝跳反射和球桿盤繞都是多餘動作。如果沒有這些動作,他的收杆就完美了。為了進一步說明,來看我在美巡賽上最鍾愛的動作之一:亞當-斯科特的收杆。他的收杆達到了完美的平衡(順便說一下,右上圖是我模仿斯科特的完美收杆),可以看出他的身體在揮桿過程中有多大程度的扭轉和伸展。
  • 連續動作6洞打-5,他憑什麼能領先巴克萊精英賽
    接下來,瑞德的教練凱文·科克(休斯頓伍德蘭德鄉村俱樂部教學總監)將會為大家解析這套看上去跟瑞德一樣無所畏懼的揮桿動作。「這些練習可強化動作要領。」科克說,「還能讓動作的不同層次取得協調。」有個練習可以檢查定位時頭部位置和身體姿勢等基本要點。「他身體非常平衡,頭部靠後。」科克說,「為開球做好了準備。」
  • 巧治Shank球:沿著體線揮桿 避免上杆軌跡偏內
    沿著體線揮桿,避免接座擊球  你偶爾會打出Shank球,這動搖了你對比賽的信心。  問題  你偶爾會以球桿接座觸球。Shank球的主要成因是上杆軌跡過於偏內,導致下杆軌跡過於自內向外。站位和杆面過度開放也會導致Shank球。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需使站位與目標方向線平行,杆面垂直,然後集中注意力在上杆和下杆時使球桿沿著體線移動。只要下杆時球桿沒有過度自內向外移動,你就不可能以接座觸球。
  • 伍霜駟:孫子兵法演繹揮桿 正確握杆為何最重要
    (保證桿頭觸球時的加速狀態有其他的目的,與桿身彈性振動及維持人體平衡相關。)  英國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對比一根中間可以彎折的球桿和一根普通球桿的擊球,其在同樣桿頭速度條件下,所造成的球飛行距離幾乎沒有區別。我們的結論是,揮桿的唯一目的就是根據距離要求,完成設定的「桿頭速度」。
  • 「教學」輕踩一顆小白球幫你穩固下盤,塑造完美上杆!
    左手臂自由揮桿是高爾夫動作的基礎,在揮桿時右手臂也從來無法獨立進行。因此左右手臂之間是互相協調、相互配合的。也就是說,上杆是肩部、手臂和手腕三個動作的正確順序組合。桿身低於水平位置是不可取的,因為這通常會導致下杆缺乏控制,也就是高爾夫運動中常說的「揮桿過度」。
  • 高爾夫10幅基本動作分解圖,讓你輕鬆入門!
    高爾夫10幅基本動作分解圖,讓你輕鬆入門! 揮桿是最基本,最簡單,也往往是最難做到的!
  • 有準而有不準 從物理學角度探討高爾夫揮桿模型
    它把原子物理學與經典線性數學兩門具體的科學學科,用兩者之間的範疇條件裂痕與內容條件分裂的具體內容來客觀的分析了兩門具體學科之間的辯證關係。認為經典線性數學在量測定範疇內,是「有準而有不準」的理論體系,而認為原子量綱體系則是一個「無準而無不準」的新理論體系。所以,測不準的產生,來源於經典數學的「有準而有不準」結構,而原子物理學中的「無準而無不準」則是一種新的認知理念。
  • 精準高爾夫檢測中心:專業設備評估動作優缺點
    精準高爾夫檢測中心是國內首家利用世界頂尖的高爾夫檢測設備幫助高爾夫球員提升技術水平的一家專業檢測訓練中心,通過專業的檢測設備從技術上評估球員動作的優缺點,並給出合理的改進意見和建議。  本檢測中心目前的測試設備和系統包括:   全揮桿動作捕捉系統   重心轉換檢測系統   雷達檢測系統   推桿數據檢測系統   專注力檢測訓練系統   多項訓練輔助設備  全揮桿動作捕捉系統  全揮桿動作捕捉系統可以精確地捕捉球員全身的動作及球桿的運動軌跡
  • 打殭屍抹麵包通馬桶,原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竟然是它!
    美劇《殭屍國度》第一季中,高爾夫練習場成為了人類苦練生存技能的陣地——沒有比「爆頭」殭屍更爽的揮桿了。如果那時你僥倖(或者說不幸)活到最後,就能像威爾·史密斯那樣登上偉大的「無畏」號航母,一次次擊出具有人類歷史意義的標準揮桿動作。無論是喪屍美劇,還是經典科幻電影《我是傳奇》,人類最後都用智慧和信念走出了世界末日的黑暗,迎來嶄新曙光。和平時代裡,高爾夫球桿不再是生存工具,但它的用途仍然超乎你的想像。華麗麗的分割線後視鏡不是自動的?
  • 伍茲放棄好看的揮桿,願做一個「護腰」的男人!
    作為曾經以世界上最棒的高爾夫揮桿聞名的球手,老虎-伍茲現在已經不再追求自己原先的揮桿樣子。對於揮桿,他只剩下了不要讓自己感到「腰疼」的條件了。  在周三杜拜沙漠精英賽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到有關揮桿的問題時,伍茲現在只有這樣一個目標:「遠離疼痛地打球」。當伍茲說出那句話時,他本人也忍不住地咯咯地笑。但是,這真的不是一件好笑的事情。  要知道,多年來,不管是因為讓自己變得更加出色,還是因為傷病的緣故想要減輕身體的壓力,伍茲已經換了四位不同的揮桿教練,進行了多次的揮桿調整。
  • 豪遊中東沙漠中揮桿
    18洞72桿標準的球場。今年年假期間也想找一個球場揮桿,而太太提出要去杜拜旅遊購物,還想要體驗一下中東沙漠風情。請問是否可以幫忙制定一下度假行程?希望能夠兼顧我們兩人的度假需求。  A 中東高爾夫球場資源豐富  阿聯國家有著豐富的高爾夫球場資源,其中不少都是世界級的比賽用球場。以杜拜為中心的話,可選擇的球場也有十餘個之多。
  • 最養女人的7個睡前習慣
    睡前習慣很重要,做好以下的幾件事,會幫你更好地入睡,延緩衰老。   一、刷刷牙洗洗臉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並且有利於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看完電視電腦後,要記得洗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