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桿頭軌跡由內向內?這3點是關鍵,助你打出筆直擊球

2020-12-05 高爾夫小課堂

高爾夫揮桿的一個基本原理是:形成「內側—方正—內側」的桿頭軌跡,因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可以持續打出筆直且紮實的擊球。

但在業餘球友之中,大多數人的桿頭軌跡都表現為由外向內或者由內向外,從而導致擊球效果不理想,而這,也對大家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亦是必須要去解決的一個揮桿難題。

想形成由內到內的桿頭軌跡,我認為有3個關鍵點是大家不得不去做到的,它們也是導致大部分人桿頭軌跡不理想的根源。

正確的引杆

引杆作為揮桿的起始部分,對桿頭軌跡有著天然的影響,假如一開始就引杆向外側或者過於內側,那麼最終將很難形成方正的桿頭軌跡。所以,在引杆階段我們就要讓桿頭處於正確的軌跡上。

一體化引杆是關鍵,在轉肩的帶動下讓桿頭沿著目標相反向偏內側一點運動直至雙手位於右腿外側,並且在此過程中手腕是沒有任何動作的。當完成引杆之後,接下來的動作就非常簡單了,只需在繼續轉動身體的同時完成立腕即可,這種情況下桿頭所運動的軌跡就是合理的。

假如從一開始桿頭就在雙手的帶動下過於揮向內側,或者使雙手遠離身體向外側揮動,那麼就會形成由內向外或者由外向內的軌跡。

啟動下杆

我們都知道,啟動下杆是從雙腿開始的,然後才是轉胯帶動肩膀、手臂和球桿,自上而下的順序對於形成方正的桿頭軌跡很有幫助。但有一點是大家所忽略的,那就是啟動下杆時雙手是如何揮動的,這也是影響桿頭軌跡的重要因素。

如果雙手在轉身的帶動下向外側揮動,那麼最終一定是由外向內的下杆軌跡,而且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想要做到從內側下杆接近球,在啟動下杆時,也就是轉移重心的同時就要讓雙手向下揮動,換一種表達方式就是,讓右手肘靠近身體,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從內側下杆。

通過觸球區

我們必須要確保的一點是,當桿頭通過觸球區時軌跡是方正的,只有這樣在杆面也方正的前提下,球才能飛出筆直的方向。

所以,在觸球時要讓桿頭沿著目標線繼續運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向目標方向送杆,送杆越充分越容易打出直球。

一般情況下,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通常會採用的方法是,在球的正前方放置一支球Tee,然後讓球桿在擊球過後盡力的去擊打球Tee,以此來幫助我們完成送杆動作。

相關焦點

  • 【數據】你想打右曲球,卻偏偏打出了左曲球,怎麼辦?
    由桿頭趾部擊球帶來的「齒輪效應」(Gear effect)對於想打右曲球的球手來說無疑是場噩夢。在本文中,我將採用Trackman監測儀對這種失誤擊球進行數據分析,讓各位能夠更好地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下圖是我的一位學生正在監測儀前做擊球準備姿勢。他的「差點」範圍在0至2之間。他將向我們展示double cross的情形。下圖為擊球時的情形。
  • 擊球距離到底來自哪裡?
    關於增加擊球距離,名師們給出很多的答案,大致上可以歸納出幾個方向。 首先是技巧上的加強,換句話說,透過揮桿技巧的改善,可以讓桿頭速度增加,或是更理想的球路,來發揮目前身體狀況的最佳距離效益。
  • 高爾夫運動品牌排行榜,遠距離擊球就靠它
    一套適合自己的球桿能夠最大程度的增加擊球的效果,能夠為球手帶來最好的運動體驗。那麼高爾夫球桿該怎麼選擇呢?高爾夫運動品牌排行榜,幫助你。      如何選擇球桿  桿身  高爾夫球桿是高爾夫球運動中的基本裝備,由球頭、桿身、握把組成。其中桿身是作為「軀幹」般的存在。桿身越堅固,柔軟性越小。
  • 「增距」感受桿頭重量,給你的揮桿提提速
    相信很多球友在練習揮桿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和注意力在身體、手臂的動作以及角度問題上,但其實大家還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感受桿頭重量。想要打直打遠,就必須要能清楚地感受到桿頭,並且提升桿頭速度。今天,高提士運動表現館主教練、美國PGA A級會員JD.Kim就來分享兩個練習,給你的桿頭提提速!
  • 這些錯誤,也許就是你打不好一號木的真正原因!
    對於一號木這支球桿,球友們的體會最多,練得也最多,但同時踩中的坑也不少,因為任何一個揮桿動作稍有不慎都會導致打出一記糟糕的擊球,更別說同時犯了多個錯誤了。
  • 高球短杆技巧課堂:用柔軟的握杆感受桿頭重量
    感受桿頭重量——這是持握任何球桿的不二法則,對於短杆的持握更是如此。精準的短杆擊球需要將桿頭的動能有效傳遞給高爾夫球,所以你需要通過柔軟的握杆感受你要控制的桿頭重量。注意,我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僅虛掩在握把之上,幾乎沒有用力握杆,這也是你需要掌控的握杆力度。      對於短打握杆,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你越是用力握杆擊球,球落地後滾動得越多。反而,你的握杆力度越柔和,球的落停會越柔軟。
  • 這9點總結,讓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輕鬆成長
    4.擊球時必須掌握力道,等能控制球後,找人練習自己由四個角落分別打向對面球場的四個角落,因為打四個角落能讓對手跑最遠的距離 5.如果你要想打出跳殺球,那麼起跳的時候大概在球開始下落的時候,並且雙腿要先保持微屈的姿勢。
  • 性格內向的人,做好這3點,一樣能靠銷售賺錢
    這兩點,與性格無關,與家庭背景無關,與是否上的重點大學更無關。想做好銷售,關鍵有3點。1、客戶是否信任你銷售的前提是讓客戶信任你,想取得客戶的信任,關鍵看你能否給客戶帶去利益,不是靠會吹,就找你下單了。只要讓客戶感覺到,你能給他公司或者他本人帶去好處,而且收益大於風險,他就有可能跟你合作。
  • 內向不可怕,做到這四點,內向成為極大的優勢,值得收藏!
    多少人敗在不會說話上,牢記這四點,內向的人再也不吃說話的虧。經常有網友跟我說「自己性格內向,不會拍馬屁,不會察言觀色,吃了很多不會說話的虧。「其實,內向不可怕,做到這四點,內向成為極大的優勢,應該好好看看!第一,真誠。
  • 巧治Shank球:沿著體線揮桿 避免上杆軌跡偏內
    沿著體線揮桿,避免接座擊球  你偶爾會打出Shank球,這動搖了你對比賽的信心。  問題  你偶爾會以球桿接座觸球。Shank球不僅會使球偏右(通常會帶來大麻煩),還會動搖你對比賽的信心,使你難以享受樂趣、做出理想的表現。  解決方法  老話說,Shank球是一種接近完美的擊球,但我絕不同意。以接座觸球是一種嚴重失誤,它絕不應該出現。Shank球的主要成因是上杆軌跡過於偏內,導致下杆軌跡過於自內向外。站位和杆面過度開放也會導致Shank球。
  • 足球機器人電磁擊球系統設計
    要想完成機器人能像球星那樣靈活地踢球和運球,一個功能完備的踢球(擊球)系統必不可少。因此,設計擊球系統對於足球機器人的射門和傳接球具有重要意義。1 電磁擊球機構與擊球電磁鐵的設計1.1 電磁擊球機構工作原理 電磁擊球機構是目前足球機器人擊球機構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機構,其優點是力量大、動作頻率高、反應速度快、機械結構相對簡單可靠[2]。
  • 技術貼丨關於內旋和外旋的想法
    在發球和正手拉球時,教練很強調擊球時的內旋發力,羽毛球教練更是如此。但是加入內旋發力後,很多人拉球出現容易下網的情況。這裡可能是2.5和3.0的分割區域,由於內旋加入產生威脅同時,大大提升了下網概率,尤其是對方的無力量球,反而2.5以下比賽名次好的很多是放高球的。
  • 探訪Titleist美國研發部門:揭開神秘的3號工廠
    有一位站起來和我們打招呼的工程師專門負責設計球孔,看著他的電腦屏幕和辦公桌四周懸掛著的設計圖上密密麻麻的球孔,我們都覺得頭昏眼花,便問他:「你每天和球孔打交道會不會想要發瘋?」他哈哈大笑說:「這就是我的興趣所在呀。」  Titleist發明了不少輔助研發的機器。譬如有一臺機器不斷將高爾夫球的外殼拉長,直至斷掉,以此來測試外殼的耐用性。
  • 如果你具有這三點特徵,說明你根本不是真正的內向
    ——Eleanor Roosevelt 內向(introvert)這個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他認為,人格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兩者的區分標準是獲取能量的途徑是外界還是內心。現代社會,在外向和內向中間又出現了一類「中間人」,他們經常錯誤地認為自己是內向性格,給自己貼上內向的標籤,其實他們是「假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