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不可怕,做到這四點,內向成為極大的優勢,值得收藏!

2020-12-03 傅一聲

多少人敗在不會說話上,牢記這四點,內向的人再也不吃說話的虧。

經常有網友跟我說「自己性格內向,不會拍馬屁,不會察言觀色,吃了很多不會說話的虧。

看著身邊那些特別會說話的人,情商高,會來事兒,

可是自己本身就不太喜歡與人溝通,擔心嘴笨反而留下負面印象。「

其實,內向不可怕,

做到這四點,內向成為極大的優勢,應該好好看看!

第一,真誠。

有的人口才很好,嘴皮子很溜,油嘴滑舌說得天花亂墜,

初次見面別人會覺得很厲害,口才很好,

但時間長了以後,說話是否走心,承諾是否兌現,言語是否真誠,顯得更為重要。

與領導相處,與同事相處,與朋友相處,

說得越多,越讓人覺得越油,

內向的人,保持真誠,更加能夠贏得信任。

第二,說到關鍵點。

其實話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有的人,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但沒有一句在重點,

聽的人很尷尬,打斷又不禮貌,繼續聽吧,也很難受,

這樣的人只會讓人下次避之不及。

並且,職場本身就是一個看結果的地方,

只需要解決問題,不需要你把過程描述得繪聲繪色,生動形象,

只需要最後把結果做好。

很多內向的人要麼不說,要說就能夠一針見血說到關鍵點,

其實這是更加令領導賞識的。

第三,做到不讓人討厭就已經是萬上大吉了。

蔡康永說:「在辦公室文化中,內向人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就是不容易得罪人,

因為在辦公室裡,不讓人討厭已經是萬上大吉了。」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說得多,犯錯的概率也多,

而內向的人,不隨便評論他人,不因衝動脫口而出,

反而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第四,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我們都知道人脈很重要,但人脈並不是靠嘴皮子來結交的,

大家都很精明,只有對自己有價值的人才會與之交往。

如果你足夠有價值,都不需要你和別人說好話,大家也會很願意靠近你,

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抱大腿的思維。

所謂人脈圈,不就是互相抱大腿嗎?

但前提是你要有大腿給別人抱,你若是沒有價值和貢獻,

就是阿諛奉承,也沒有人瞧得起你。

內向的人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討好別人上,讓自己變得強大,自然有人來討好你。

內向的人總是想改變自己,總是恨自己為什麼不能像外向的人一樣油嘴滑舌,

卻忘記了內向本身就是天大的優勢。

我們不是要向外向的人學習,而且要強化內向的優勢,

讓自己說話更加真誠,有重點,讓自己變得強大。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四個場景
    相比較而言,性格內向的人更加心細,內心更敏感,有些事情對於外向的人來說,不會放在心上,而對於內向的人而言,卻會感到尷尬。下面是心理學家總結出的、四個內向者才懂得的尷尬場景。也就是說,內向的人,並不擅長淺社交。在他們看來,和鄰居簡單的寒暄、打招呼,是一件麻煩又不知道如何去做的事,對方的熱情和關注反而會成為他們的負擔。這樣一來,內向的人喜歡避免和不熟悉的人進行沒必要的接觸,通過與他人保持距離來保護自己。
  • 青年導演李尚龍:如何讓內向性格成為你的優勢?你得學會4P法則
    但是,內向和外向是生理決定的,我們沒法選擇,那麼,是不是內向者就註定了要被世界所淘汰了呢?這可不一定,關鍵在於你是否相信改變的力量,只要相信,你就能把內向性格轉化為自己的優勢。我們談改變前,先弄清楚什麼內向和外向,因為不少人對這兩者的區別還是含糊不清。
  • 從《內向高敏者》中:走進性格內向、神經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
    你是否常做錯事就神經敏感,性格內向不敢傾訴,總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在自己身上,無法發現自身的優勢,只會關起門來抱頭痛哭自己滿身的缺點?你是否總在堅持自我與做出改變中猶豫不決?《內向高敏者》是一本涉及人性發展方面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走進內向高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認識許許多多不太有名的內向高敏感者,刷新以前對性格內向人群的刻板印象,得出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用自己安靜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相處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 內向不愛說話,要怎麼改變自己?
    一、內向性格風險和優勢內向的人比較安靜,謹慎,不喜歡與外界過多接觸。他們不喜歡與人接觸不能被解釋為害羞或者抑鬱,這僅僅是因為比起外向的人,他們不需要那麼多的刺激,因此喜歡一個人獨處。內向人的這種特點有時會被人誤認為是傲慢或者不友好,其實一旦和他接觸你經常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
  • 性格內向的人,做好這3點,一樣能靠銷售賺錢
    但從我們這幾年接觸的人來看,牛逼的銷售與性格真沒必然的聯繫。成功的銷售=熟練的專業知識+合適的銷售風格。這兩點,與性格無關,與家庭背景無關,與是否上的重點大學更無關。想做好銷售,關鍵有3點。很明顯,能否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只有外向的人才具備,有時候內向的人更讓客戶放心。認為做銷售,就要滿嘴跑火車,油腔滑調,這絕對是外行。除去某些潛規則,想要客戶信任你,並不是會送紅包就能搞定的。關係不到位,你想送,別人還不敢收!
  • 內向程度測試表:你的內向程度是?
    但內向的性格讓他們覺得十分疲勞,需要無時無刻觀察周圍的狀況,在遇到一些問題與麻煩時,也不知道如何做才好。 內向的人更注重內心世界 許多人對內向的人看法有誤,認為內向的人十分高冷,不喜歡與人交流,散發出不友善的感覺。但實際上,內向的人只是不知道如何開啟話題,因此希望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
  • 讀懂性格、找到最佳拍檔,《內向心理學》這樣說
    這樣就形成一個難題:一個內向的人要結識另一個內向的人,並且建立深厚的感情是有一些障礙的,要克服這些障礙,就要內向者清晰了解自己的特質,包括自己的優勢和障礙,才能跨越這些障礙,找到自己最合適的伴侶。內向者的優勢傳統的徵婚是親朋好友的介紹為主,但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多的要依賴網絡來交友、徵婚,在網絡交友過程中,內向性格的人所具備的謹慎就會減少意外的發生,比如被騙。
  • 性格內向的人,等於嘴笨不會說話?錯了!
    要知道,內向是外向的反面詞,每個人也都能在這兩個性格中來回切換,並不是說這個人性格內向,就改變不了。 坦白講,沒有誰的絕對的外向,也沒有誰是絕對的內向,人的成長是動態的,不是靜止不變的。
  • 「為什麼我天生內向?」別焦慮!深挖這些潛在特質,也能像金子發光
    部門幾個人總是冷嘲熱諷,年前就處處擠兌我,剛開工又對我指指點點,我內向怎麼了,我不願意跟她們多說話,就說我孤僻難處。每天聽著她們說三到四,真的好難受,我不是沒心沒肺,我真的熬不下去了……」看著在後臺一長段的哭訴,我深深的感受到,屏幕那一方,那顆脆弱而傷痕累累的心,在煎熬的滴血……我的內心也很沉重,我覺得應該寫點什麼。
  • 如果你具有這三點特徵,說明你根本不是真正的內向
    ,他們總是在熟人面前很外向,在陌生人面前卻少言寡語,其實這也是典型的「假內向」。 從生理層面看,內部組織對人的性格起著決定性影響,那些性格內向者的神經系統不斷給大腦輸入「我該不該說出來」、「我會不會說錯話」、「我要想一想」等信號,在這些信號的作用下,內向者的語言能力被削弱了,明顯弱於思考能力,表現為嘴巴跟不上腦袋,於是他們會選擇沉默來避免這種不協調感,因此,無論在什麼場合下,真正內向者都是少言寡語的,而不會出現所謂的熟人面前很外向、陌生人面前很內向
  •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是怎麼改變的?主持人小尼告訴你
    小尼小時候是個性格特別內向的孩子,不敢抬頭和別人說話,上課的時候不敢舉手發言,人多的時候喜歡躲在後面。爸爸媽媽看到他這麼內向,像個小女生,很著急,就想辦法去改變他,重塑他的性格,平時逼著他和別人去交流,逼著他參加集體活動。他媽媽曾單獨找班主任,請老師多給他鍛鍊的機會,開始老師讓他發言,他竟害羞地鑽到桌子下面去了。
  • 消極內向的「伽爾」是蘇美爾神話可怕的主宰者
    作為地神美索不達米亞,修女伊什塔爾是天堂的女主人,姐姐埃列什基加爾是冥府的女主人。城市庫塔的守護神。冥王蘇美爾神話中的陰間之神,他隨意操縱一個形狀像矛的監獄,有時穿透敵人,有時囚禁靈魂,有時呼喚閃電,他不僅是陰間可怕的統治者,也是從伊始誕生起就負責管理黑社會的女神,還不知道人類的世界和自由是什麼,卻隨著神代消失了。
  • 內向的人適合什麼工作?這10個多金的職業方向值得考慮
    又到了一年金三銀四求職季啦。很多人都謀劃著趁著這股東風,看看有哪些多金體面的工作,但一想到自己性格靦腆、不善言辭,又突然洩了氣。其實,內向性格並不是什麼糟糕的事情,你並不比那些口若懸河的傢伙差。下面就是國外知名財經網站《快公司》(Fast Company)精心為內向者(introverts)挑出的13個工作方向。
  • 內向性格很糟糕?家長要尊重個性,擺脫內向帶給娃的負面影響
    當然遇到性格樂觀開朗的父母,或者生活在一個活潑的家庭環境下,孩子自然也會耳濡目染的成為一個活潑開朗的人。 反之,如果父母不好好的引導孩子,最終他們會變得非常內向。內向的性格所存在的缺點往往會讓孩子在校園裡受到排擠,給學習上帶來很多困擾,甚至還會讓孩子變得很怕生。 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緩解或者改善孩子的內向性格呢?
  • 反應比較慢,被當成傻子看待 內向的人應該牢記這三點
    導語: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生活環境,諸多複雜的因素大不相同,性格也會相差甚遠。在聊天中聽到最多的,關於性格的描述就是:內向和外向。內和外是反義詞,正如性格內向和外向的人仿佛兩個極端一樣。外向是好,內向「不好」。聽過很多人說:XX X性格太內向了,不好。
  • 心理測試:你的內向程度是?
    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和外向,跟外向者相比較,內向者的內心更細膩。 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他們能清楚的感受到一些細微的小細節。 當他們身處在一個環境中,也能察覺到每一個時間段的改變。但是對於他們本身而言,這樣也會覺得很心累,甚至有的時候不知道該做什麼。
  •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家長要如何正確引導?
    小雙的兒子今年六歲了,可是他沉默,不愛說話,看人的眼神也是怯生生的,有時,見到熟人,媽媽就鼓勵兒子,和阿姨打個招呼。可兒子的表現總是讓小雙很沒有面子,孩子不但不回應的提議,還會躲到媽媽的身後去。在人群中,內向、外向,始終一直被成人世界所誤解,以為這是性格的問題。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內向也好,外向也罷,說到底指的都是一個人的氣質。在心裡學的範疇中,氣質包含了:粘液質、多血質、膽汁質和抑鬱質,其中,粘液質和抑鬱質都屬於內向型的特質,而多血質和膽汁質則屬於外向型的特質。
  • 初一學生英語沒興趣,性格內向,不愛開口說英語怎麼辦?
    初一學生英語沒興趣,性格內向,不愛開口說英語。恰好我是一個中學英語老師,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1. 這個問題是很普遍的問題,不需要過於擔心。新時代的孩子能接觸到比學習更有趣的東西太多太多。比如打遊戲,刷視頻,聊微信,玩QQ等等。
  • 大學英語四級美文欣賞:內向者的力量
    我們自認是個由性格外向者組成的國家——這意味著我們忽視了真實的自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美國人性格內向——換言之,你認識的每兩到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內向者。如果你本人不內向,那你的子女、同事、配偶或伴侶中肯定有一個是內向的。
  • 外向性格一定比內向性格優秀嗎?乾康基因告訴你!
    有些人喜歡在周末看書,而有些人喜歡出去玩耍並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人之間哪個更有優勢呢?哪一種性格更好呢?這兩種截然不同個性的觀點,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首次提出,並由英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