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性格內向,很多人的潛在理解就是這種人「嘴笨不會說話」,是身上最大的缺點,情商也很低,同時,外向的人對內向的人也帶著滿滿的惡意,難道社交就只歡迎外向性格的人嗎?
要知道,內向是外向的反面詞,每個人也都能在這兩個性格中來回切換,並不是說這個人性格內向,就改變不了。
坦白講,沒有誰的絕對的外向,也沒有誰是絕對的內向,人的成長是動態的,不是靜止不變的。
也許你當初看到那個嘴巴笨,不會說話的人,在經歷了一些大的變化波動後,可能就會變得能說會道。身邊有個朋友就是如此,以前上學那會特別內向靦腆,跟女生說話都不好意思,更別提讓他去大街上跟陌生人搭訕了,但畢業幾年再見面以後,發現他變化真的很大,不僅自信了很多,說話辦事還有條有理。
同樣,外向的人也不可能永遠的外向,也許以前那個活波開朗,無話不談的人,在經歷了一些大的變化波動後,比如工作不順,創業失敗,戀愛分手等等,讓他逐漸開始變得內向起來,不再愛說話了,所以,內向和外向這樣的標籤不能隨便下定義,有時候你看到的外向,也許是內向的人,假裝外向。
假裝外向
之前看過一個綜藝節目,叫妻子的浪漫旅行,裡面的穎兒性格就是內向假裝外向的類型,她是什麼情況呢,就是她跟不熟的人,會顯得很外向,話也很多,但是熟悉之後,慢慢的話就少了,開始變得內向。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這種感覺,其實很多內向的人也都是如此。
畢竟,人是群居動物,誰又能真正做到把社交拋棄?除非你久居深山或常年宅家,不接觸外界,不聯繫朋友。但只要你踏入社會,跟人打交道,就避免不了社交!
性格內向,不等於是社交障礙。
有人曾對性格內向的人評價,說這類人屬於逃避型人格,有社交障礙,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開始自覺對號入座,發現說的就是自己。
但實際上,逃避型人格只是缺乏自信,沒有找到一個正確面對自己的方式跟勇氣,只要找到那個突破口,你也可以擺脫這種逃避型人格,但卻不等於有社交障礙,你比如讓一個內向的人去參加社交聚會,大家讓他講幾句的時候,他可能就肢體不自然,緊張出汗,語無倫次。
這個現象也只說明一件事,那就是ta在自己認為安全舒適區待久了,突然到了陌生環境讓ta感到不安全,發揮也就存在膽怯,別人看到ta這種膽怯就定義是性格內向,有社交障礙,但只要ta經常參與社交,變得自信了,就會甩掉別人的這種定義,即便自身是真的內向,也會下意識的假裝外向。
除此,就是性格內向的人,在絕對安靜,安全的環境中,對面交流對象也是值得信任的人,會身心放鬆,開始滔滔不絕。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跟不熟的人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話(放不開),但跟熟悉的人,就是無話不談。那麼,你能講這種人就是嘴笨不會說話嗎?
因為內向就否定一個人,是不公平的。
人的性格形成,有很多方面,也許是童年遭遇,也許是原生家庭,也許是受到的教育影響,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迎合社交,逼迫自己成為一個外向的人。
同事小吳就說過,自己為了找工作,必須得假裝外向,也許外人看來這種行為就是虛偽,但是小吳也很無奈,表示沒辦法,你不這樣做,人家怎麼看到你好的一面?與人相處,我們往往不就是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把不好的一面隱藏起來嗎?不然又該如何去適應這個社會?
所以,別再糾結內向跟外向了,聰明的人,都會把想給你看的,讓你看到,那些還沒醒悟的人,也都在學習「假裝外向」的路上。
你好 ,陌生人,我是Canliu,我在這裡自足自給,把一些瑣碎的情緒寫成文字,這裡面有你發生過的,和未曾發生的,我們都是孑然一身,開始和結局都是如此孤獨,很高興遇見你。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