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向高敏者》中:走進性格內向、神經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

2021-01-08 楓萱葉

你是否常做錯事就神經敏感,性格內向不敢傾訴,總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在自己身上,無法發現自身的優勢,只會關起門來抱頭痛哭自己滿身的缺點?你是否總在堅持自我與做出改變中猶豫不決?

《內向高敏者》是一本涉及人性發展方面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走進內向高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認識許許多多不太有名的內向高敏感者,刷新以前對性格內向人群的刻板印象,得出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用自己安靜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相處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如何獲取真正的幸福,第二部分是主要內向高敏感人群性格的優劣,以及教會我們如何在敏感的世界裡自在的生活,是一份針對內向高敏者的幸福生活的指南。

本書作者西爾維亞*洛肯博士是德國知名的性格諮詢專家,作者本身就是一個性格內向,說話輕聲細語的人,正是因為這樣,她的「性格心理學」方面的系列作品《內向心理學》、《性格拼圖》、《內向高敏者》在出版後都成為暢銷書,廣受媒體好評,陪伴周圍內向者一步步走向成功,2012年還獲得德國「年度最佳演講者」殊榮,並登上《明鏡周刊》封面故事,成為多領域的佼佼者。

書中介紹了內向高敏感者十大優勢,這其中一些典型的優勢一旦發揮出來,潛力無限,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內向高敏感者,例如他們謹慎,專注,愛自我探索。

謹慎:內向高敏感者的第一優勢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人生在世,因為年少輕狂,懵懂無知,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疏忽大意犯下各式各樣的小錯誤。因為這些小錯誤,我們往往失去很多重要的東西。內向高敏感者的謹慎性格之所以被稱為第一優勢,是因為他們這類人長時間的謹小慎微,尤其在乎安全感,書中介紹內向高敏感者大腦中的杏仁體高度敏感,大腦中的「恐懼中心」極容易受到刺激,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人際交往中會更值得人託付,值得交往。

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在提升為太子東宮官時有這麼一段故事,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在晏殊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著名心理學家羅蘭德*科普維斯曼說,信任是萬物之基,是所有關係的基礎,人們互相信賴的時候,更容易生根發芽,相對應的就會產生更多的資源和力量。然而,隨著社會的日益複雜,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在不斷的挑戰人性。

專注力:是內向高敏感者成功的妙方

有這麼一句話,那些非同凡響的事跡往往是在一個人的情況的下靜靜完成的,而不是一群人的簇擁下作出的,持續專注力,就像水滴石穿,能帶來令人震驚的效果,專注的狀態會把我們的腦力集中起來,成他人所不能。

這一性格優勢讓很多人在廣闊的世界中散發出光芒,這不免讓我想起孤獨的巨人--諾貝爾,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全世界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是所有化學家、文學家、物理學家夢寐以求的東西。

諾貝爾的童年生活艱難,一出生就體弱多病,父親的公司由於經營不善而破產倒閉,生活窮困潦倒。這種種遭遇讓諾貝爾變得孤僻,內向,身體原因更是羞於與同齡人玩耍。受父親的影響,他將自己一生的時間都投身於科學科學領域,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藥就達129種。

專注,不等於勤奮而機械,它意味著高效率的腦力勞動,更深入的思考和體會。專注的狀態能改天換地成他人所不能,現如今浮躁的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很多人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自我探索:內向高敏感者的內涵構建地

有內涵本身就是一種優點,一個人的內涵取決於自身內化吸收的知識和對自身世界的思考與探索。內向高敏感者不同於外向型人群,他們善於追求真相,力求真實的活著,他們通過思考和比較來決定自己的方向,從不隨波逐流,聽從自己的內心真實的聲音。

前幾天看過《風聲》、《解密》小說作者麥家的一則採訪,麥家本身因為童年的一些不好的經歷讓他也成為一個內向高敏者,他說他只為自己寫作,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如果這個想法恰好與大眾的想法相吻合那或許是幸運的。

許多內向高敏感者通常熱愛寫作,用寫作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他們喜歡「先想」、「再說」,而寫作是恰恰符合這一順序。寫作的時候,能理清個人的感情、願望、目標和動機,有利於構建關係,同時靈感也會在此時誕生,會讓人思路開闊且深刻。寫作讓內向高敏感者在自我探索中不斷的尋求自我,幫助他們在敏感的世界裡更自在的生活,像寫日記,寫郵件讓他們放慢了交流的過程,用另一種方式在與時間打交道,讓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變得觸手可及,也會在無形中幫助我們領會那些模糊不清、無法說出的東西。

當寫作慢慢發展為一項職業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作品備受歡迎與喜愛,特別是在當今的新媒體信息量爆炸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很多人為了迎合讀者,選擇性的隱藏內心的想法,譁眾取寵,讓寫作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而如何跟隨自己內心與適度改變迎合讀者也成為寫作的一大難題。

寫在最後

《內心高敏者》書中不僅介紹了內心高敏者性格的優勢,同時也對應了性格的劣勢展現,我們每個人都要正視自己的性格優勢,學會培養自己的感知能力,善於運用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生活正確道路,過上自由自在的日子。

相關焦點

  • 內向性格很糟糕?家長要尊重個性,擺脫內向帶給娃的負面影響
    首先我們要先審視自己內心對"內向"性格的錯誤認知——認為"內向性格" 不好。 在古今中外,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在一群人當中,性格外向的人往往是最受歡迎的,而內向的人經常會遭到排擠。由此可見,內向的性格對孩子是有負面影響的。因為大部分內向的人,雖然外表是沉默寡言,但內心世界特別豐富,經常會多疑且敏感,表現得不合群體。
  • 內向程度測試表:你的內向程度是?
    心理學家榮格根據興趣和關注度指向,將人格分為外向和內向,外向和內向的人會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點。 與外向的人相比,內向的人更關注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他們內心細膩,考慮更周全。在人際交往中,內向的人對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有更多考慮,以此來猜測對方的感受。
  • 如果你具有這三點特徵,說明你根本不是真正的內向
    1、「慢熱型」社交者 2、熟人面前很外向、陌生人面前很內向 3、在一些場合人格內傾的外向性格者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將內向性格與膽怯、害羞這些概念相混淆。其實,經常在社交中表現得膽怯、害羞的人可能只是「慢熱型」社交者而已。
  • 心靈療愈|愛因斯坦一樣有著脆弱的高敏感?3招帶你走出心理困局
    成名後,有人問他為什麼能發現那麼多改變世界的理論,他直言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他認為:"寧靜生活的單調與孤寂能啟發創意的思維。"你看,這世界上有那麼多和你一樣內向敏感的人,據調查顯示,70%的成功者都是性格內向的人:牛頓、甘地、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村上春樹......
  • 外向性格一定比內向性格優秀嗎?乾康基因告訴你!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人之間哪個更有優勢呢?哪一種性格更好呢?這兩種截然不同個性的觀點,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首次提出,並由英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外向的人由於興奮覺醒的程度很低,所以需要做更令人興奮激動的事情來使自己得到滿足。
  • TED精彩演講:你不必外向,其實內向的人更有潛力
    尤其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類社會,內向無疑是一個硬傷。凱恩在她的書蘇珊中(是的,TED開頭的演講者)在她的書《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中說,在這個以外向為主導的社會裡,外向意味著良好的溝通、自信和誘惑,而內向已成為一種二等人格。
  • 心理測試:你的內向程度是?
    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和外向,跟外向者相比較,內向者的內心更細膩。 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他們能清楚的感受到一些細微的小細節。 當他們身處在一個環境中,也能察覺到每一個時間段的改變。但是對於他們本身而言,這樣也會覺得很心累,甚至有的時候不知道該做什麼。
  • 心理學家: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四個場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的性格千變萬化,有的人性格外向,擅長人際往來;有的人則沉默寡言,具有內向的性格。內向和外向性格的人可以說是截然不同,這兩類人面對生活的困難,也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和看法。相比較而言,性格內向的人更加心細,內心更敏感,有些事情對於外向的人來說,不會放在心上,而對於內向的人而言,卻會感到尷尬。下面是心理學家總結出的、四個內向者才懂得的尷尬場景。
  • 心理學:內向性格就真的比外向的差嗎?六道題測試你是什麼性格
    只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性格,但是在心理學這一門學科中對人們性格的界定遠遠沒有那麼簡單。而且現在的社會對外向者傾斜更多,經常有人說,如果想要成功就應該大膽地走出去行動。外向的人在社會上混得如魚得水,但是內向者經常在人際交往中碰壁。但是內向者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內向不是一件壞事,只是一種獨特的性格優勢。如何判斷自己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內向者和外向者的主要區別是精力的來源不同。
  • 艾科瑞特(iCREDIT)-MBTI職業性格-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
    數字中國解決方案,MBTI職業性格分類簡鑑-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職業性格特徵MBTI職業性格分類解讀-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職業性格特徵的人是嚴肅的、有責任心的和通情達理的社會堅定分子。該類人群值得信賴,重視承諾,對其而言,言語是莊嚴的宣誓。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職業性格特徵的人工作縝密,實事求是,有思想且務實;具有集中力、條理性和準確性等優勢。無論從事什麼,都相當有條理和可靠。
  • 毛不易談自己性格,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只是性格中的一種
    毛不易曾經在一個採訪裡面談論了關於自己性格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我不認為內向是性格的一種缺陷,它只是所有性格中的一種。沒有必要強迫自己改變性格,希望大家能夠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性格。《明日之子》裡面一首消愁讓所有人記住了這個大男孩,這首歌寫出了生活的心酸和不易,打動了很多在外漂泊遊子。
  • 艾科瑞特(iCREDIT)-MBTI 職業性格-內向感覺情感判斷-ISFJ
    賦能企業業績長青MBTI職業性格典型案例分析憑藉AI與大數據,從不同視角,詮釋一個真實的自我,從海量數據中抽絲剝繭,圍繞受教育程度、收入狀況、年齡三種標量,全面衡量受測對象與同屬性人群基準差異用戶MBTI職業性格分類用戶與同年齡段人群進行對比分析用戶同年齡段人群屬於MBTI職業性格分類解讀-內向直覺情感知覺(INFP)職業性格特徵的人,用戶與同年齡段人群主要差異體現在精力支配,判斷事物兩方面
  • 讀懂性格、找到最佳拍檔,《內向心理學》這樣說
    面對著中國越來越多的剩男剩女,無法走進婚姻,在圍城外徘徊著,到底是為哪般呢?這其中又有很多內向者,內向者如何在婚姻市場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合適的另一半,對每個內向者來說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內向心理學》這本書作者是德國人西爾維亞洛肯,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培訓師、諮詢師。本書由王榮輝老師翻譯,於2019年12月份出版,是一本地地道道的新書。
  • 心理學家:內向性格的人,未來更有潛力
    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複雜的,最常見的分類是外向與內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某某很外向,聊起天來侃侃而談;或者是你看這個小孩子臉紅了,也不說話,一定很內向,諸如此類的言論。所以大家普遍是通過一個人在社交方面的外顯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 測一測 你家孩子是否為內向型人格?
    原標題:測一測 你家孩子是否為內向型人格?華龍網3月29日9時訊 與大多數人認為的不同,一個內向型人格的人並不僅僅指害羞的人。事實上,害羞和內向型人格幾乎毫無關聯。害羞的性格包含恐懼、緊張與焦慮的因素,一個內向的人也可能有害羞的一面,但內向型性格本身並不包含害羞的因素。
  • 毛不易3個月寫14首歌,上臺前喝酒壯膽,內向的性格成了他的優勢
    內向的性格造就了毛不易的敏感毛不易的才華讓人嘆服,「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怎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裡浮沉「,將20多歲青年初入社會的無奈和迷茫描寫的淋漓盡致。也有許多人不不理解,毛不易是經歷了什麼樣的事情,才會寫出這樣歌詞。
  • 「為什麼我天生內向?」別焦慮!深挖這些潛在特質,也能像金子發光
    在美國精神分析博士《內向者優勢》一書中,作者Marti Olsen Laney結合大量研究得出,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腦在社會場景下,所採取的神經通路是不同的。其中一個,就是右額葉島皮層,就是大腦中勘測錯誤信息的部分。 所以,你會發現,內向者特別容易注意到各種細節,非常敏感的察覺。內向者也會很自覺的反思自己的錯誤。 通俗的說,內向者,實際上有很多「內心戲」,外人不知道罷了。
  • 性格內向的人是怎麼找到女朋友的?
    內向的人改變三個既定想法,你的吸引力將會大增。 本質上我也是一個內向的人,我還沒學心態技巧前我跟任何人說話都會害羞害怕,覺得自己內向,所以互動都很被動。 可是內向的人不代表不能好好的去溝通,相反的通常有溝通能力反而可以更好的表達自己。
  • 性格內向的人,等於嘴笨不會說話?錯了!
    」,是身上最大的缺點,情商也很低,同時,外向的人對內向的人也帶著滿滿的惡意,難道社交就只歡迎外向性格的人嗎? 要知道,內向是外向的反面詞,每個人也都能在這兩個性格中來回切換,並不是說這個人性格內向,就改變不了。 坦白講,沒有誰的絕對的外向,也沒有誰是絕對的內向,人的成長是動態的,不是靜止不變的。
  • 性格內向的人,做好這3點,一樣能靠銷售賺錢
    要明白,每個人的性格,其實是多種多樣的,也不可能單純用內向或者外向,就能完全定義。大家之所以會感覺某人內向或者外向,主要還是從人際交往中的言談和表現去區分的。而交際時,往往與個人的素質密不可分。言談中,也與個人肚子裡有沒幹貨關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