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做錯事就神經敏感,性格內向不敢傾訴,總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在自己身上,無法發現自身的優勢,只會關起門來抱頭痛哭自己滿身的缺點?你是否總在堅持自我與做出改變中猶豫不決?
《內向高敏者》是一本涉及人性發展方面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走進內向高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認識許許多多不太有名的內向高敏感者,刷新以前對性格內向人群的刻板印象,得出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用自己安靜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相處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如何獲取真正的幸福,第二部分是主要內向高敏感人群性格的優劣,以及教會我們如何在敏感的世界裡自在的生活,是一份針對內向高敏者的幸福生活的指南。
本書作者西爾維亞*洛肯博士是德國知名的性格諮詢專家,作者本身就是一個性格內向,說話輕聲細語的人,正是因為這樣,她的「性格心理學」方面的系列作品《內向心理學》、《性格拼圖》、《內向高敏者》在出版後都成為暢銷書,廣受媒體好評,陪伴周圍內向者一步步走向成功,2012年還獲得德國「年度最佳演講者」殊榮,並登上《明鏡周刊》封面故事,成為多領域的佼佼者。
書中介紹了內向高敏感者十大優勢,這其中一些典型的優勢一旦發揮出來,潛力無限,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內向高敏感者,例如他們謹慎,專注,愛自我探索。
謹慎:內向高敏感者的第一優勢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人生在世,因為年少輕狂,懵懂無知,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疏忽大意犯下各式各樣的小錯誤。因為這些小錯誤,我們往往失去很多重要的東西。內向高敏感者的謹慎性格之所以被稱為第一優勢,是因為他們這類人長時間的謹小慎微,尤其在乎安全感,書中介紹內向高敏感者大腦中的杏仁體高度敏感,大腦中的「恐懼中心」極容易受到刺激,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人際交往中會更值得人託付,值得交往。
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在提升為太子東宮官時有這麼一段故事,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在晏殊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著名心理學家羅蘭德*科普維斯曼說,信任是萬物之基,是所有關係的基礎,人們互相信賴的時候,更容易生根發芽,相對應的就會產生更多的資源和力量。然而,隨著社會的日益複雜,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在不斷的挑戰人性。
專注力:是內向高敏感者成功的妙方
有這麼一句話,那些非同凡響的事跡往往是在一個人的情況的下靜靜完成的,而不是一群人的簇擁下作出的,持續專注力,就像水滴石穿,能帶來令人震驚的效果,專注的狀態會把我們的腦力集中起來,成他人所不能。
這一性格優勢讓很多人在廣闊的世界中散發出光芒,這不免讓我想起孤獨的巨人--諾貝爾,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全世界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是所有化學家、文學家、物理學家夢寐以求的東西。
諾貝爾的童年生活艱難,一出生就體弱多病,父親的公司由於經營不善而破產倒閉,生活窮困潦倒。這種種遭遇讓諾貝爾變得孤僻,內向,身體原因更是羞於與同齡人玩耍。受父親的影響,他將自己一生的時間都投身於科學科學領域,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藥就達129種。
專注,不等於勤奮而機械,它意味著高效率的腦力勞動,更深入的思考和體會。專注的狀態能改天換地成他人所不能,現如今浮躁的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很多人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自我探索:內向高敏感者的內涵構建地
有內涵本身就是一種優點,一個人的內涵取決於自身內化吸收的知識和對自身世界的思考與探索。內向高敏感者不同於外向型人群,他們善於追求真相,力求真實的活著,他們通過思考和比較來決定自己的方向,從不隨波逐流,聽從自己的內心真實的聲音。
前幾天看過《風聲》、《解密》小說作者麥家的一則採訪,麥家本身因為童年的一些不好的經歷讓他也成為一個內向高敏者,他說他只為自己寫作,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如果這個想法恰好與大眾的想法相吻合那或許是幸運的。
許多內向高敏感者通常熱愛寫作,用寫作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他們喜歡「先想」、「再說」,而寫作是恰恰符合這一順序。寫作的時候,能理清個人的感情、願望、目標和動機,有利於構建關係,同時靈感也會在此時誕生,會讓人思路開闊且深刻。寫作讓內向高敏感者在自我探索中不斷的尋求自我,幫助他們在敏感的世界裡更自在的生活,像寫日記,寫郵件讓他們放慢了交流的過程,用另一種方式在與時間打交道,讓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變得觸手可及,也會在無形中幫助我們領會那些模糊不清、無法說出的東西。
當寫作慢慢發展為一項職業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作品備受歡迎與喜愛,特別是在當今的新媒體信息量爆炸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很多人為了迎合讀者,選擇性的隱藏內心的想法,譁眾取寵,讓寫作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而如何跟隨自己內心與適度改變迎合讀者也成為寫作的一大難題。
寫在最後
《內心高敏者》書中不僅介紹了內心高敏者性格的優勢,同時也對應了性格的劣勢展現,我們每個人都要正視自己的性格優勢,學會培養自己的感知能力,善於運用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生活正確道路,過上自由自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