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四個場景

2020-12-03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的性格千變萬化,有的人性格外向,擅長人際往來;有的人則沉默寡言,具有內向的性格。內向和外向性格的人可以說是截然不同,這兩類人面對生活的困難,也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和看法

相比較而言,性格內向的人更加心細,內心更敏感,有些事情對於外向的人來說,不會放在心上,而對於內向的人而言,卻會感到尷尬。下面是心理學家總結出的、四個內向者才懂得的尷尬場景。

一、出門前會等門外沒有聲音才出門

對於大多數內向的人來說,不是討厭和人交流,而是不知道該如何與陌生人進行沒有內容的交流,在知心朋友面前,他們往往能夠敞開心扉。

可面對點頭之交或是陌生人,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麼,同時也害怕自己所說的話會帶來不良影響。也就是說,內向的人,並不擅長淺社交。

在他們看來,和鄰居簡單的寒暄、打招呼,是一件麻煩又不知道如何去做的事,對方的熱情和關注反而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這樣一來,內向的人喜歡避免和不熟悉的人進行沒必要的接觸,通過與他人保持距離來保護自己。

很顯然,這樣做不利於個人的身心發展,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由於缺乏和普通關係的人交流,內向者的交際圈會越來越小,人緣也無法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淺社交對於內向者還是很有必要的,過度忽視同陌生人交流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需要獲得他人的幫助,因此需要鼓起勇氣主動和陌生人交流,對於內向者而言,每踏出和陌生人交流的一步,都是對自己的突破。

二、面對公開的表揚反而會覺得羞愧

有一些人,面對公開的表揚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鑽進去,仿佛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羞辱。

這樣的人往往性格內向,喜歡低調做事,對於他們而言,在一群人中表現是不好的行為,因此他們不喜歡在人群中展現自己。

有一個心理學概念叫做冒名頂替綜合症,該理論認為:有33%的人會把自己的成功歸為運氣,這類人在取得成功後往往因為不自信,忽略甚至不敢承認自身的努力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內向者的群體中,在內向者看來,公共場合的表揚會加劇他們心中的害羞與不自信,這樣的心理狀況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謙虛是一種美德,但是要適度,當一個人過分謙虛時,是不自信的表現,而自信是很重要的品質。

當我們獲取得成功的時候,應該明白,正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讓事情走向成功,只有在心中認可了自身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才能夠做到適當的謙虛。

而不自信、懷疑自己的能力不僅會讓他人忽視你在整個過程中的付出,還容易讓你在下一件事情中獲得失敗。當你感到焦慮難過或是自卑的時候,可以嘗試找一個傾訴對象,幫助你正視自己。

三、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這樣的現象顯著存在於學生時代,當老師問同學:「誰還有沒聽懂的地方?」總會有一部分學生心中有很多疑惑,但是害怕在課堂中提出自己的疑問。

當然,學生時期的孩子們由於心智發展不完全,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產生這樣膽小的心理是正常的。大部分人在青春期以後會逐漸減輕這種心理,少部分人會帶著這樣的心理障礙進入職場。

由於這類人不敢和他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心中的疑惑,因此常常會給自己增加工作負擔,與同事的工作交流也困難重重, 越害怕受到他人的拒絕或是嘲諷,越容易使自己因為犯錯受到責罵。

事實上,我們很有必要克服這樣的心理障礙,很多人之所以有這種心理障礙,是因為自尊心很強,他們畏懼將自己的弱點展現在他人面前。

對於他們而言,在人群中站出來提問或是講出自己的看法,都會感到焦慮。

要想克服這個心理障礙,需要跳出給自身心理的限制,不要下意識給自己「會出醜」的心理暗示,鼓勵自己積極看待問題,不要總想著說錯話。

事實上說錯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說話的機會都不去爭取。

四、絕不會伸手拿飯桌上最後一點食物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們經常提到要尊老愛幼,謙讓別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矯枉過正,對于謙讓一詞過分在意,以至於太在乎別人的感受,使自己的姿態很低。

這明顯超出了美德的範圍,利他的前提是不損害自己的利益,過分謙讓超越了這個界限,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

低自尊的人大多為內向者,儘管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在社交過程中展現自我,但又由於自卑而畏手畏腳,常常因為各種原因,希望通過放低身段來獲得對方的好感。

要想改掉低自尊的心理,首先要正視自己的價值,在心中告訴自己,你很重要,你和他們一樣重要,你有追求更高價值的權利。

我們應該明白用犧牲自身利益來換得的人際關係,既不是高質量,也不會長久,也許這樣的辦法會奏效一時,但並不是長久之計。能夠在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的,往往是個人魅力,而非委曲求全。

這四個尷尬場景,你中招了嗎?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內向性格的人,未來更有潛力
    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複雜的,最常見的分類是外向與內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某某很外向,聊起天來侃侃而談;或者是你看這個小孩子臉紅了,也不說話,一定很內向,諸如此類的言論。所以大家普遍是通過一個人在社交方面的外顯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 心理學家:具有這4種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
    《運氣成分》作者—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心理學家理察-威斯曼通過對人類行為心理和性格的觀察研究發現,通常具這有四種性格特徵的人更容易獲得好運,分別是獨立性型、樂觀型、內向型和經驗型,我們將其簡稱為A、B、C、D四種性格。下面我們將對這四種性格進行詳細解析,看看你是否符合?
  • 性格內向的人,做好這3點,一樣能靠銷售賺錢
    在工作後的這些年,有個問題一直被大家反覆提起,那些成功的人,到底有什麼優點,性格外向是不是一定比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我有個發小,前些年想去做銷售,但被他家人一直阻攔。原因就是,你看人家那些銷售員,都是口若懸河,太會吹了,你半天憋不出來幾句話,怎麼可能做好銷售呢!
  • 心理學家:這四種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你屬於哪一類?
    通過分析人類的行為心理學特徵,心理學家發現,社會中成就突出的人的性格特點極其類似,情感表達略顯差異卻又殊途同歸。大致上可以將他們的性格特點分為四個類型,下面將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三、內向型內向型的人對刺激驚險的生活比較排斥,相對而言還是更喜歡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一般他們會選擇窩在自己的臥室裡,打開思緒,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 揭示:關於這8個夢境裡的場景,心理學家給出了完美解釋
    也許很多人都很好奇,但是能夠真正了解的人,恐怕少之又少,畢竟這和專業的心理學有關,只有相關的專家,才可以為我們解密夢境裡的秘密,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揭示:關於這8種夢境裡的場景,心理學家給出了完美解釋!011,墜落你有沒有在夢境裡,出現突然墜落的場景?
  • 心理學家如何給性格分類
    「性格很好"是指這個人具有良好的思想與言行,比如溫柔、善良;「性格很單純"是指這個人的行為很容易讓人想像出來,也就是說性格真誠、坦率。很多心理學家在研究性格時,會將性格分為若於種類型,但是由於人的性格複雜多樣,以至於沒有特定的分類。在生活中,我們比較常見性格分類有以下幾種。(1)外向型與內向型。
  • 內向性格很糟糕?家長要尊重個性,擺脫內向帶給娃的負面影響
    當然遇到性格樂觀開朗的父母,或者生活在一個活潑的家庭環境下,孩子自然也會耳濡目染的成為一個活潑開朗的人。 反之,如果父母不好好的引導孩子,最終他們會變得非常內向。內向的性格所存在的缺點往往會讓孩子在校園裡受到排擠,給學習上帶來很多困擾,甚至還會讓孩子變得很怕生。 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緩解或者改善孩子的內向性格呢?
  • 外向性格一定比內向性格優秀嗎?乾康基因告訴你!
    有些人喜歡在周末看書,而有些人喜歡出去玩耍並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人之間哪個更有優勢呢?哪一種性格更好呢?這兩種截然不同個性的觀點,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首次提出,並由英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
  • 艾科瑞特(iCREDIT)-MBTI 職業性格-內向感覺情感判斷-ISFJ
    MBTI人格理論由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創立兩種態度類型和四種功能類型構成,後由美國心理學家布裡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和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母女在其基礎上提出判斷和知覺兩種新類型,由此構建性格特徵的四維八極,彼此相互結合構成十六種性格類型。
  • 從《內向高敏者》中:走進性格內向、神經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
    《內向高敏者》是一本涉及人性發展方面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走進內向高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認識許許多多不太有名的內向高敏感者,刷新以前對性格內向人群的刻板印象,得出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用自己安靜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相處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 人的16種性格
    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Carl Jung將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的體驗分為四個維度Sensation, Intuition, Feeling, Thinking感覺、直覺、感受、思考後經心理學家Katherine Briggs修改
  • TED精彩演講:你不必外向,其實內向的人更有潛力
    說到內向,有些人很苦惱。他們認為內向是一種弱點,他們不合群,他們害怕與別人交談,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我也是內向的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試圖讓自己變得外向,至少讓別人覺得你是個外向的人。例如,在面試中,或者在一些重要的場合,我讓自己看起來「外向」。
  • 心理學:內向性格就真的比外向的差嗎?六道題測試你是什麼性格
    只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性格,但是在心理學這一門學科中對人們性格的界定遠遠沒有那麼簡單。而且現在的社會對外向者傾斜更多,經常有人說,如果想要成功就應該大膽地走出去行動。外向的人在社會上混得如魚得水,但是內向者經常在人際交往中碰壁。但是內向者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內向不是一件壞事,只是一種獨特的性格優勢。如何判斷自己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內向者和外向者的主要區別是精力的來源不同。
  • 內向程度測試表:你的內向程度是?
    心理學家榮格根據興趣和關注度指向,將人格分為外向和內向,外向和內向的人會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點。 與外向的人相比,內向的人更關注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他們內心細膩,考慮更周全。在人際交往中,內向的人對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有更多考慮,以此來猜測對方的感受。
  • 性格內向的人,等於嘴笨不會說話?錯了!
    」,是身上最大的缺點,情商也很低,同時,外向的人對內向的人也帶著滿滿的惡意,難道社交就只歡迎外向性格的人嗎? 要知道,內向是外向的反面詞,每個人也都能在這兩個性格中來回切換,並不是說這個人性格內向,就改變不了。 坦白講,沒有誰的絕對的外向,也沒有誰是絕對的內向,人的成長是動態的,不是靜止不變的。
  • 性格內向的人適合學什麼專業?這5個專業就業前景好,工作穩定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是從小養成的。有些人天生性格開朗、活潑,很擅長與人打交道,而有的人則不善於表達自我,性格內向,不太擅長於交際。相對於性格開朗的人而言,性格內向的人在今後的職業發展中會遇到不小阻力,尤其是在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因此,性格內向的人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要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有以下5個專業比較適合,就業前景相對比較廣闊,工作穩定。
  • 毛不易談自己性格,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只是性格中的一種
    毛不易曾經在一個採訪裡面談論了關於自己性格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我不認為內向是性格的一種缺陷,它只是所有性格中的一種。沒有必要強迫自己改變性格,希望大家能夠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性格。《明日之子》裡面一首消愁讓所有人記住了這個大男孩,這首歌寫出了生活的心酸和不易,打動了很多在外漂泊遊子。
  •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是怎麼改變的?主持人小尼告訴你
    小尼小時候是個性格特別內向的孩子,不敢抬頭和別人說話,上課的時候不敢舉手發言,人多的時候喜歡躲在後面。爸爸媽媽看到他這麼內向,像個小女生,很著急,就想辦法去改變他,重塑他的性格,平時逼著他和別人去交流,逼著他參加集體活動。他媽媽曾單獨找班主任,請老師多給他鍛鍊的機會,開始老師讓他發言,他竟害羞地鑽到桌子下面去了。
  • 內向不可怕,做到這四點,內向成為極大的優勢,值得收藏!
    多少人敗在不會說話上,牢記這四點,內向的人再也不吃說話的虧。經常有網友跟我說「自己性格內向,不會拍馬屁,不會察言觀色,吃了很多不會說話的虧。看著身邊那些特別會說話的人,情商高,會來事兒,可是自己本身就不太喜歡與人溝通,擔心嘴笨反而留下負面印象。「其實,內向不可怕,做到這四點,內向成為極大的優勢,應該好好看看!
  • 艾科瑞特(iCREDIT)-MBTI職業性格-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
    數字中國解決方案,MBTI職業性格分類簡鑑-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職業性格特徵MBTI職業性格分類解讀-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職業性格特徵的人是嚴肅的、有責任心的和通情達理的社會堅定分子。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職業性格特徵的人天生不喜歡顯露,即使危機到來之時,也顯得很平靜。在外顯得責無旁貸、堅定不變,但在冷靜的外表之下,也許有強烈卻很少表露的反應。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存在缺陷內向感覺思維判斷(ISTJ)職業性格特徵的人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在繁榮細節和例行事物中喪失自我,性格表現為固執僵化,不願適應或接受其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