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說,不愛說話的人,都交不到朋友。只有多多說話,才能招人喜歡。
尤其是在職場上,如果一個內向的人,是不可能被領導同事喜歡的,也就做不出成績。
聽到這種說法的所謂「內向人」,多少有些心寒吧。
這個說法太絕對了。
照這麼說,辦公室裡壓根就沒有不愛說話的人。因為在面試的時候,那些不愛說話的人就直接被拒了。
現實中我們會看到很多不愛說話的人,但是大家相互的非常的好。工作是工作,配合好就完事了。哪那麼多矯情?
我就有個同事,真的非常悶,一天聽他說不了兩句話,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一起吃飯,一起玩,絲毫沒有覺得不和諧。
他當初之所以進來,就是因為之前的工作是和數據打交道,並且他知道自己非常內向,不善言辭。
於是,為了鍛鍊自己,才選擇了現在這樣一份需要經常與人溝通交流的工作。
但是,性格是很難改變的。雖然迫於工作需要,他會與別人交流,但是一回到平常狀態,基本不說話。
除了工作必要的走動,就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句話不說。大家說得再熱鬧,他也依舊一個人默默地坐在那裡。
如果大家說的話非常好笑,他一樣會笑出聲。可見他並不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確實就是不怎麼愛說話。
可這又如何呢?整個科室還是非常的團結。大家可敞開了說任何的話,沒有一個人會去告密。
平時聚餐或者活動,只要有時間,就可以約上。當然,他自己依舊不怎麼吱聲,就是跟著我們。
這種狀態,也沒什麼不好的。
喜不喜歡不喜歡說話的同事,本質不在於對方是否說話,而在於自己是否能和此類人相處。
與人相處是一種本事。很多人特別能說會道,但是並不知道怎麼和人很好的相處。
相對的,有人沉默寡言,但懂得如何與其他人友好相處。這些根本就不是矛盾的地方。
這就像你喜歡一個人,對方和自己性格相反,你話多,TA話少,但不代表兩個人就走不到一塊。
沒走到一塊,不是因為兩個人話不一樣多,而是因為自己心裡沒有對方。進而自己給自己找理由,認為是因為說話的原因,導致兩個人沒走到一起。
所以,當你能和話少的同事相處融洽時,就說明兩個人是能夠在其他方面達成一致的。
再說呢,這世上有這麼多內向不怎麼說話的人,難道他們就註定要遭人厭惡嗎。想想都不可能吧。
如果按照這種規律發展,最終就只剩下喜歡說話的人了。因為不愛說話的人,早就被淘汰掉了。
我們在思考任何問題的時候,都不要帶著偏見,要全面地分析。
其實像「大家不喜歡話少的人」這種觀點,一看就知道不準確了。沒有哪一個人,身邊沒有一個不愛說話的人。多多少少總會有那麼一兩個。
不愛說話,不代表不會說話。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很多人不怎麼說話,但是一開口就會讓你信服。或許在他們看來,需要開口表達的時候就開口,不需要的時候就閉嘴,反而是他們自己堅信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就像一個學富五車的人,和一個小學未畢業的人在一起。
小學未畢業的可能非常喜歡說話,但學富五車之人,覺得他說的話都是沒什麼營養的,於是也就閉上了嘴。
可當他們遇到了和自己同頻的人後,卻可以很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所以,碰見那些不愛說話的人,自己有沒有想過,有可能不是他們不愛說話,而是他們不知道和自己說什麼。
沒有絕對內向的人,也沒有絕對外向的人。大家都是在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只要圈子對了,世界也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