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月6日訊(記者 張可)1月6日,南京市秦淮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秦淮區代區長張泰作政府工作報告。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秦淮區提出,在總體格局上延續並深化「保護更新老城、開發建設新城」的思路,提出「兩高一融」即「高品質保護更新老城、高質量開發建設新城、老城與新城融合共生」的發展總體格局。
過去五年秦淮區的發展成就,張泰用「十個一」進行了概況:GDP首次突破1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在2019年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榮獲全省城區第一名;創成第一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夫子廟步行街在首批國家示範步行街評比中榮獲第一名;白下高新區連續五年在省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一方陣;水環境治理成效連續三年位居全市第一;老舊小區整治和棚戶區改造總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區沒有出現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百歲以上老年人總數位居全市第一。
同時,從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來看,體現在「八個變」:黑臭河道變清了,秦淮水系流域花園精彩呈現;大街小巷變靚了,太平南路等300多條道路街巷煙火氣重現;休閒場地變多了,明城牆、十裡秦淮休閒步道全線貫通;歷史街區變潮了,老門東、熙南裡等成為網紅打卡地;老人生活變好了,中心城區養老難題破解之道在全國示範推廣;孩子教育變優了,越來越多的家門口學校成了「名校」;居民口袋變鼓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連續5年跑贏GDP;社會文明程度變高了,居民綜合閱讀率等指標位居全省前列。
未來五年,秦淮區在發展定位上,保持延續「三中心一高地」產業發展定位和「特而精、最南京」目標追求,融入社會發展、文化彰顯、活力激發、民生改善等多維度願景,提出堅持創新驅動這個根本動力,打造【高能級的創新名城示範區】;站穩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根本立場,打造【高效能的現代化治理先行區】;擦亮生態宜居這個根本底色,打造【最文化的美麗古都核心區】;立足文旅商融合這個根本基因,打造【最南京的綜合消費集聚區】。
對於2021年的重點工作,秦淮區提出抓創新驅動,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特別是主打「矽巷品牌」,用好本地資源,深化開放合作,使矽巷經濟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增長極。啟動創意東八區等老園區老廠區改造提升,新增創新空間20萬平方米,推進總量近百萬平方米科創載體綜合功能和品質內涵雙提升。
秦淮區提出,推動文旅商深度融合。堅持以文帶旅、以旅興商、以商成文,以爭創國家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為牽引,推動「故事線」、「旅遊線」、「消費線」三線融合。以布侷促融合,大力發展頭部商圈、首店經濟,將文化元素、旅遊體驗嵌入商圈布局,放大夫子廟國家示範步行街綜合效應,創建老門東省級高品質步行街,打造新街口高端品牌總部集聚區。以消費促融合,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假日經濟,壯大「秦淮有戲」劇場群和文化主題酒店群,推出「戲院裡」等沉浸體驗項目,著力提升可持續消費。
同時,秦淮區將深入探索城市有機更新方式方法,著力提升居住空間、產業空間、文化空間、形象品質空間,打造「近悅遠來」的主城核心區,提供更富內涵的文化、創意、生活體驗。高水平實施科舉博物館二期、西五華裡、門西數字生活街區、門東雙塘園等項目,研究實施荷花塘等歷史風貌區更新。
在民生改善方面,秦淮區提出,聚焦「七有」提品質。實施「一窗式」就業服務,新增城鎮就業2.6萬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以上。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圍繞優質均衡,深化緊密型集團化辦學,開工新建中小學、幼兒園8所,加快第五高級中學等一批校舍抗震加固,依法保障教師工資待遇。創建省社區醫院示範區,深化「院府合作」和「醫聯體」建設,啟動實施紅十字醫院東部醫療中心項目。創建省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創新示範區,優化集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於一體的集成式養老,新建養老服務綜合體2個,打造市軍休中心秦淮分中心,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95%以上。開展集慶路等道路整治,實施185處非成套住宅改善工程,推進觀門口、楊莊北、中牌樓保障房建設,建成保障房7186套。更好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創成省級書香城市建設示範區。
校對 蘇雲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