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專訪:神鷹-400制導火箭精度達百米之內

2021-01-21 網易軍事
網易專訪:神鷹-400制導火箭精度達百米之內
1226028863000

來源:

網易軍事 有0人參與

網易軍事11月7日報導  第七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展出了大量新型裝備,其中多種裝備屬於首次公開。神鷹-400制導火箭系統垂直發射的新穎創意一經推出,立即引起轟動。據參展商透露,這種制導火箭射程可以達到200公裡,末端採用衛星制導,命中精度在百米之內。以下是現場人員與記者就神鷹-400基本性能所作的採訪。

記者:您好,來之前我看到一些網友認為神鷹-400是一種防空飛彈,因為它的很多地方帶有明顯的防空飛彈的特徵,您怎麼看?

參展商:不,神鷹-400是一種地對地的武器,它實際上是火箭彈與飛彈的結合體。

記者:那麼帶有這種特徵的神鷹-400應該能夠達到一個很高的射擊精度吧?

參展商:對,它比傳統的火箭彈精度要高,但是還比不上地對地飛彈。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們在設計時就不要求一個很高的射擊精度,另外就是成本因素。

記者:神鷹-400的射擊具體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精度?

參展商:我們的火箭採用的是混合制導的方式——慣性制導和GNSS混合制導,精度可以達到百米之內。

記者:這個彈藥是多大口徑的?

參展商:400毫米。它是8聯裝的,垂直發射,可以做到0-360度全方位覆蓋。我們的神鷹-400可以八發攻擊同一個目標,也能夠八發各自攻擊不同的目標,所以說它既具備了點殺傷能力,也具備面殺傷能力。我們現在有整體式彈藥和子母彈等多種彈頭可以使用。

記者:它的作戰準備時間可以到到多快?

參展商:這個系統的自動化程度是比較高的,完成作戰準備只需要10分鐘,而且整套系統只需要三個人:司機,指揮員,操作手就可以控制這套系統。

記者:那就是說這套系統完全可以單車獨立作戰?

參展商:是的,但是它也可以成建制地集群射擊。只要給出射擊諸元就可以完成射擊,而且我們已經在系統上面預留了C3I的接口,將來就可以依靠數據鏈來與整個戰區信息網進行數據交流。

記者:它現在使用的底盤性能如何?

參展商:這個並不重要,只要彈藥和指揮系統保留下來就可以了,我們參展的這個使用的是萬山的底盤,但是它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更換,目前這個底盤涉水深度可以到1.1米,可以跨2.5米的壕溝,能夠爬60%的坡。因為它沒有裝甲防禦,我們設計時的想法就是讓它快些打出去,然後馬上撤離陣地,不然對方反擊的飛彈馬上就能把你摧毀。

記者:目前它的裝備情況如何?有沒有裝備解放軍部隊?

參展商:目前神鷹-400主要是面向國外客戶,當然未來如果我軍對它有興趣的話,我們也會為國內提供這種裝備。

相關焦點

  • 緬甸將接收中國製造的神鷹-400,遠程打擊效果出色,成為唯一選擇
    從技術性能上來看,這款飛彈的射程超過了350公裡,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制導,圓周誤差可能不超過30米,作為一款"火箭彈",神鷹-400已經是無比出色了,更何況這款武器可以採用垂直發射,僅需要一個發射箱便可以發射,機動性極強,甚至連一般的吉普車都可以搭載,在複雜地形下的作戰情況算得上是比較出色了,而在價格方面,這款武器也比較討人喜歡,就連緬甸這種東南亞窮國都有錢裝備,我國自用型號自然是要更便宜一些。
  • 中國神鷹400制導火箭炮可垂直發射攻擊多個目標
    SY400制導火箭彈武器系統在這次的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帶來的SY400制導火箭彈武器系統閃亮登場,可謂賺足了眼球。早在開幕前的布展階段,SY400的照片就已流傳到網上,並引起了廣大軍事愛好者和網友的廣泛關注。重型8輪卡車底盤、8聯裝垂直發射設計、彈體上細長的邊條翼和首次亮相的發動機矢量燃氣舵都告訴我們,這款武器系統與傳統意義上的火箭彈有顯著的不同。
  • 相當於猴子和人類的差別:制導火箭炮和飛彈有何區別?
    例如在央視新聞上公開報導的國產AR-3火箭炮,就在射程、精度、威力方面甚至比許多國家的短程戰術飛彈還要強大。有網友會問到,既然火箭彈和飛彈都有制導,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區別非常大,制導火箭和飛彈的區別,大概相當於類人猿和人類的差異。炮兵作戰除了追求遠射程,更要追求打的準。遠程火箭炮所使用制導火箭彈,跟飛彈有很大區別。
  • 國產400毫米火箭彈可用GPS制導 已出口他國
    保利集團新型火箭炮可用GPS制導的400毫米火箭彈【點擊進入「第10屆珠海航展專題」,觀看更多精彩內容】【環球軍事報導 記者 徐璐明】第十屆中國航展於11月11日在廣東珠海隆重開幕。作為航空類展會上陸戰武器裝備的參展商,保利集團的展區備受關注。
  • 軍用版「北鬥」定位精度或達5米 帶動中國軍品出口
    「北鬥一號」主動定位衛星的定位範圍是東經70—140度、北緯5—55度,「北鬥二號」的定位範圍擴大到東經55—180度,定位精度為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儘管這是民用標準,但是足以提高中國出口武器的打擊精度,它是開放式服務的,因此假設不關閉服務,理論上,中國的敵對方也可以使用「北鬥」對自己的武器系統實施定位。
  • 中國神鷹400超遠程火箭炮,可直接打垮一個重型坦克營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科普展覽,關於我國的神鷹400超遠程火箭炮,這一款武器的出現打破了世界武器發展的一個歷程,也在更大程度上為保衛我國的領土完整和人民安全做出了更多的貢獻。神鷹400超遠火箭炮還是目前為止全球唯一的一款垂直發射型火箭炮,是可以在固定部署時不需要調整射界就可以攻擊不同方向的目標,這就意味著在作戰過程當中會有更好的一些能力凸顯。而緬甸政府關於中國這一巨大武器的接納,也就意味著兩國之間會有更好的一些合作性發展,這款武器和論從哪方面說都是很有實力的,所以關於他的後期使用也是讓大家所期待的。
  • DF41命中精度憑啥第一?雷射陀螺冰山一角,太空水漂冠絕全球
    DF-41助推段主要由三級固體火箭接力加速完成,這一飛行段對飛彈命中精度的影響權重至少有40%,該飛行段主要由官方披露的「先進慣性導航系統」發揮制導作用。 慣性導航系統是通過測量飛彈在坐標系中的加速度,並對時間進行積分,進而將其引入導航坐標系中獲得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從而解算飛彈飛行彈道。
  • VIGO碲鎘汞探測器在紅外製導中的應用
    精確打擊的方式常以雷射精確制導炸彈為主,進行突防方式作戰,其隱蔽性,攻擊性越來越強,攻擊精度也越來越高,直接威脅所攻擊的重要目標,因此掌握了這類武器就掌握了這類戰爭的主動權。  雷射具有方向性好、單色性強和亮度高等優點,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醫學和軍事等方面,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尤其廣泛,特定波長的雷射光源匹配相應的VIGO碲鎘汞探測器,極大的提高了雷射制導武器命中精度,藉此大大加強了武器系統的作戰能力,因而在現代戰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有一萬多個零件,可確保洲際飛彈精度達四十米
    一般來說,飛彈打得越遠,精度越低。洲際飛彈都是射程大於8000公裡的超遠程彈道飛彈,主要是用來攻擊大城市等大目標的,誤差在1公裡以內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美國卻有款洲際飛彈,精度卻達到了40米,而且還是在冷戰時期,在沒有GPS等外部定位參照的輔助下。它是怎麼做到如此極端精度的呢?
  • 智能子彈已研發成功,擁有精確制導能力,準確度高於普通子彈50倍
    美國國防部不久前宣稱:智能子彈已研發成功,這種全球首創的子彈擁有精確制導能力。普通子彈每飛行1公裡就會偏離已瞄準的目標約9.8米,如果目標距離太遠,普通子彈基本是打不中的,而模擬測試顯示,這種智能子彈前進1公裡緊偏離目標0.2米,專家分析認為,子彈一般是在幾十米到幾百米的有效射程範圍內,其精度才有保證,子彈飛行得更遠,子彈的漂移會非常的大,從而導致它很難精確命中目標。如果將子彈做成精確制導的類似飛彈的小型武器,漂移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 GPS遭美切斷,飛彈制導或全靠「北鬥」
    伊朗試射國產彈道飛彈在中東地區,伊朗算是少有的具備較強軍工業生產能力的國家,其對射程遠、威力大且精度高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頗為重視事實上,根據國內計劃,「北鬥」系統將在2020年實現全球覆蓋,比肩覆蓋率達全世界98%的美國GPS系統。而早在2018年底,「北鬥」就已經實現了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的能力。
  • 雷霆3雷射制導炸彈進入先進位飛彈藥行列(圖)
    (攝影/鬍子)與航展其他制導炸彈不同,雷霆(LT)系列制導炸彈使用雷射制導模式。雷射制導炸彈歷史「悠久」,是第一代電視制導炸彈應用越南戰爭以後開發的第二代精確制導炸彈,在1972年轟炸清化大橋的空襲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戰果。美軍耗費巨大代價屢次轟炸,清化大橋傷痕累累、巋然不動,依然正常使用,使用雷射制導炸彈以後,一次空襲就完全摧毀了大橋,顯示了雷射制飛彈藥極高的作戰效率。
  • 吉利招聘火箭總師造火箭?發動機研發就不是一個民企能夠搞定的
    控制系統由制導系統、姿態控制系統、電源供配電和時序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制導系統的用途是控制運載火箭按預定的彈道運動,把有效載荷送到預定的空間位置。姿態控制系統(又稱姿態穩定系統)的功用是糾正運載火箭飛行過程中的俯仰、偏航、滾動誤差,使之保持正確的飛行姿態。電源供配電和時序控制系統則按預定飛行時序實施供配電控制。
  • 最持久的鳥類,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的傳奇
    飛天一直以來就是古人的夢想,無數人為此前赴後繼的努力著,從最開始的西漢末年的一位「翼裝俠」用鳥類羽毛自製的翅膀,到明朝的萬戶用火箭綁在椅子上,再配以兩個風箏做成的「飛行器」,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載人航天的飛機。
  • 雷射陀螺精確制導 寫「千裡點穴」傳奇
    傳統的慣性導航主要是機械式陀螺,其製作工藝要求高,體積龐大,精度也受到極大限制。雷射陀螺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這種狀況,它具有重量輕、尺寸小、精度高、可靠性好、響應時間短等優點。慣性測量裝置好像現代高精度武器的「眼睛」,而雷射陀螺的出現,已成為現代高精度武器慣性制導系統的核心元件,可謂是武器裝備的「火眼金睛」。早在18世紀,人類就開始了對陀螺運動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首先成功研製了機械陀螺儀。
  • 基於VeriStand的制導系統半實物仿真平臺的研究
    制導半實物仿真試驗表明:仿真平臺工作可靠,實時性能好,能夠提高半實物仿真試驗的開發效率和可靠性。引言  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制導、姿態控制和指令控制等[1]。制導的任務是對火箭質心的運動參數進行實時敏感測量、計算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