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伊朗的外部生存環境堪稱惡劣,遭受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持續不斷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封鎖。近期,這一現象愈發嚴重,伊朗面臨的包圍與威脅已經上升了不止一個數量級。對於任何國家來說,在積極進行國際斡旋和尋求出路的同時,也絕不會放鬆對本國軍事力量的加強。

在中東地區,伊朗算是少有的具備較強軍工業生產能力的國家,其對射程遠、威力大且精度高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頗為重視。此類武器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必須藉助可靠的制導系統,才能在飛行數百乃至數千公裡後準確命中目標。而擺在伊朗面前的一個嚴酷事實是,美國已經連續多年切斷對伊朗的GPS導航信號與相關服務,且一直持續至今。於是乎,人們不禁要問,伊朗強悍的飛彈部隊看起來似乎並未受到什麼影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其實,伊朗使用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的「北鬥」導航系統。

說起國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很多人的認知都還停留在「其尚未實現全球服務,是一款『區域服務』導航系統」的層面。事實上,根據國內計劃,「北鬥」系統將在2020年實現全球覆蓋,比肩覆蓋率達全世界98%的美國GPS系統。而早在2018年底,「北鬥」就已經實現了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的能力。

根據國內公開可查的資料與報導顯示,截至2019年4月,「北鬥」高精度產品已經出口到9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俄羅斯、緬甸、寮國、巴基斯坦和科威特等國。至於伊朗,則早在2015年時就向我們提出相關合作,並在本國境內建立了「北鬥」地面接收站。

2015年10月,根據中方與IEI公司(即「伊朗電子工業公司」)達成的合作備忘錄,我們開始對伊朗提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支持。IEI是伊朗最大的電子集團公司,致力於打造國產衛星與通信系統,曾在2009年成功發射伊朗首顆國產人造衛星。

不難想像,儘管當年美國悍然切斷了對伊朗的GPS導航服務,曾一度讓伊朗中遠程飛彈成了昂貴無用的大號「無控火箭」。但是,隨著「北鬥」系統的引入,伊朗已經再度擁有了精確制導能力。

就在今年的7月24日,伊朗成功試射了一枚國產「流星-3」彈道飛彈,最大射程在1300公裡到1500公裡左右,這種武器絕離不開制導系統的輔助。由此看來,即使沒有了GPS,伊朗也絲毫不受影響。